腾讯网易都做游戏,为什么丁磊没人骂,都来骂马化腾?

作为曾经非常沉迷游戏的我也来聊一波,之所以会出现题主所说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网易是为了做游戏而做游戏,而腾讯是为了营收而做游戏,并且有的时候做法很喽。

两家公司游戏本身的区别

严格来说,对于游戏行业而言,其实两家公司起初都算是门外汉。腾讯本是靠社交起家,只最后一不小心被游戏抢了位,网易最后也是靠游戏业务而让公司做大做强了。

虽然两家都与游戏巧合结缘,但对于做游戏的态度却又是天壤之别,无论自主开发还是与别人合作代理,网易对于游戏的要求都很高,它会先考虑质量后再谈用户和利润。

时至今日,我想很多游戏玩家应该都能轻易说出几款网易的经典之作。从这方面讲,网易是得到很多用户的好评了的,因此即使是不少用户花了钱也不会抱怨网易产品不行。

反观腾讯,态度则是截然相反。它做游戏的出发点不是说要把游戏做好,只是想让自己有,看着别人哪款游戏好就买,要不就是做一款类似的,从不考虑如何做出差异化和创新。

因为腾讯依靠社交平台有着强大的用户资源,所以它的每一款游戏几乎不会出现没人玩的情况,但是时间久了用户幡然醒悟,自己玩的竟是这么一款不走心的产品。

久而之之,腾讯的游戏口碑就越来越差,但又对这些游戏已经投入时间和金钱很多。一直就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中不断抱怨,说白了发现自己入了个坑能开心吗。

不为玩家着想,坑人不分对

经营公司赚钱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但是作为一家成熟的公司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挣完钱之后还要考虑是否有价值,不能让玩家的钱白花完全进了自己的口袋。

怎么说呢,举个例子吧,记得是几年前笔者头脑一时发热就买了个梦幻西游好花了2000多吧,玩了将近一年后竟然卖了5000多,里面的虚拟物品很多都很保值,这里可以看出网易挣钱还是有一点道的。

腾讯的游戏也玩了不少,能让我印象深刻的着实不多,大都是花了钱不冒泡的那种,就拿一年前的王者荣耀来说,笔者花了近3000,王者印记全有,卖的时候1000没人要。

腾讯在游戏面前表现出的态度就是急功近利,无论男女老少通通都有,如果不是出现一些事故的话,可能现在都不会改善,从某些角度讲,腾讯游戏确实影响了一些青少年的学习。

对于游戏公司而言,考虑自己能赚钱没错,但同时也要保护用户,要让玩家的钱花得值。像腾讯游戏明知道自己的用户中有那么多未成年青少年,就应该未雨绸缪。

公司越大,社会责任也就越大,虽然有些事可能并不是“小马哥”所想,但作为腾讯掌舵人,有人对他嗤之以鼻也很正常,希望未来腾讯游戏能有更多创新和改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事情过后才会明白,原来那一堆数据根本就没有什么“卵用”。游戏而已别太认真,游戏嘛,能少玩就少玩点吧!

谢谢阅读,以上就是 @黑码 的观点!赠人点赞,手留余香。欢迎大家来关注我,我们互相交流一起共同进步!

腾讯网易都做游戏,为什么丁磊没人骂,都来骂马化腾?

丁磊创建网易的过程也是充满了曲折,曾经网易一度经营不下去了,离破产清算尽在咫尺。两个机会改变了网易的命运,一次是做出了网易邮箱,一次是运营网络游戏。

网易游戏和腾讯游戏

在PC时代早期,网易是当之无愧的老大,盛大衰落以后,网易凭借自己研发的西游系列赚的盆满钵满。我还清晰的记得,自己读大学的时候,整个宿舍楼全部在玩梦幻西游。平均每个人花费都在大几百,当时梦幻西游在网络游戏排名中一直是第一。

这个时候腾讯还没有英雄联盟,网易可以算是一家独大。这个时候,对像孩子有一个明显的制约,就是电脑很贵,很多家庭都还没有普及,即使家里有电脑,小学生也不会被允许使用。所以大多数小孩子只能去网吧,后来网吧管制,18岁以下不允许进入。所以,在网易最高光的时候,很多小孩是玩不了游戏,所以矛盾也没有那么尖锐。

手游时代

腾讯游戏真正开始垄断江湖是微信的普及,至此微信也成了超级流量入口,几乎所有游戏都会上到微信游戏中。凭借着渠道优势,以及通过收购的拳头公司的英雄联盟,开发出了手游版本王者荣耀,包括吃鸡游戏也跟着火爆了。

这两款游戏与pc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全免费,即使不买任何皮肤,也不影响用户体验?而在网易游戏的时代,几乎都是需要花钱的。要不买点卡,要不买装备。

手机的便捷性,加上游戏免费,小孩子玩游戏也越来越容易,对于家长来说,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而这个时候,网易游戏也已经相比高光时刻要衰落的多,于是大家将矛头都指向了腾讯。

佛系丁磊

在互联网圈中,大家公认活的最轻松,最逍遥的就是丁磊。因为早期积累了大量财富,也没有马化腾和马云的包袱。所以做的事情也都是自己喜欢的,比如网易严选,网易的土猪等。丁磊也算是做一个领域,就成功一次。虽然任何产品都没有成为第一,但是在行业里面也算是稳扎稳打的代表。

丁磊相比于马化腾也低调很多,腾讯出什么一点小事,都会被所有人拿着放大镜去观察,但是网易的存在感明显就弱很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习惯骂腾讯,还对网易选择性忽视的原因。

腾讯网易都做游戏,为什么丁磊没人骂,都来骂马化腾?

首先,网易抄袭远远没有腾讯这么严重,大部分游戏都是人家自行设计出来的。

其次,网易游戏大多是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的剧情类大型网游,这种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门槛,且不会对大脑形成及时反馈的刺激,相对来说也就不那么容易上瘾。

拿最经典的大话西游来说,从创建游戏角色开始,玩家需要按照各种剧情任务,一步一步的升级,之后还会经历三次转生,最终才能达到满级的水平。

也就是说,游戏的设计是需要玩家付出一定时间、脑力跟切实行为操作之后,才会逐步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它不是及时反馈,不会让大脑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多巴胺来刺激大脑,从而形成跟嗑药一样的上瘾效果。

它类似什么呢?

类似我们独立完成一个项目之后所体会到的成就感,类似读书学习之后掌握一个知识点时的快乐。(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任何娱乐性质的东西,所带来的,都是弊大于利)。

并且,该类游戏是设有上限的,当游戏角色达到顶级之后,对于玩家来说,基本上也就没有吸引力了,也就没有再玩下去的必要了,许多玩家最后甚至能通过出售账号,获取到一份可观的报酬。

所以,网易游戏的用户人群基本上都是工作以后的成年人,因为此类游戏的性质对于未成年来说没有吸引力,而成年人利用闲暇之余玩玩游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腾讯的王者荣耀就不一样了。

第一,它不设上限,就算达到王者级别也可以无休止的一直玩下去;

第二,玩家游戏的过程是这样的:

目标(推塔)-行动(全队出击)-奖赏回馈(MVP)。

这种短期的及时反馈,会让大脑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多巴胺,刺激大脑的奖赏回路,让大脑不断的从这种刺激中体验快感。

而一旦这种刺激停下来,大脑就会陷入混乱,我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无法从别的地方取的同样的体验,那么,我们就会如同“嗑药”一般,越玩越上瘾。

久而久之,大脑很难再去做一些,只有静下来,需要付出切实行动才能获得快乐的工作。

这种现象对于自控力较差的未成年人来说,尤为严重,腾讯所谓的防沉迷设计,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有些人说,不能怪人家腾讯,你不玩不就行了?谁求你玩了?只能怪你自己自控力太差。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

就好比,不能怪“卖药”的,只能怪你自控力太差,这能说的过去吗?

永远不要试图去做反人性的东西,而是要从根源上杜绝。

这就是为什么全民“吐槽”腾讯的原因。

腾讯网易都做游戏,为什么丁磊没人骂,都来骂马化腾?

“如果我三年前看到你们在做网络游戏,我恨不得崩了你!”

2005年的西湖论剑,正站在台上吹牛逼吹得开心的丁磊被一个女子指着大骂。她的儿子由于沉迷网络游戏,经常连续几天都找不到人。

丁磊瞬间就慌了,忙问,他玩的是我们哪一款游戏?

女的说,传奇。

丁磊如释重负,说,那是陈天桥的,您去找他吧。

其实丁磊也是有人骂的,只是相对来说少一些。只要做的产品是面向大众的,就必然会有人骂,我记得多年以前玩封神榜的时候论坛里骂雷军的照样多。

为什么丁磊被骂得少。

1,网易一直以来都没真正做过行业第一。

我玩网络游戏玩得还是比较早的。我正儿八经玩的第一个网络游戏是千年,在这之前出的那几个游戏我也注册进去看过,当时觉得画面不好就没玩,我那时候在玩暗黑2的战网,估计年纪小的都不知道了。

玩了一段时间千年后传奇突然爆火了,几乎就是一夜之间我们这边的网吧基本上全部都是玩传奇的。诡异的是,我居然跑去玩起了大话2,完美地错过了传奇,以至于现在和同龄人说起的时候都没人相信我没玩过传奇。

大话2是丁磊的第二款游戏,也是网易做成功的第一款游戏,那一年丁磊问鼎首富。

尽管这样,当时游戏公司的第一名仍是盛大,最火的游戏还是传奇。最火就意味着玩家最多,那不可避免地挨骂就最多,我能知道丁磊也挨骂还是因为我是大话玩家。

那时候的腾讯在游戏这一块还是无名小卒,自然没有人会去骂马化腾。

到了丁磊做出了他的超级爆款梦幻西游的时候,网易算是短暂地当了几天老大。不过那个时候网络游戏数量也开始爆发了,一下子冒出来巨多的游戏和游戏公司。不过网易还没来得及挨骂,当时的腾讯开始慢慢地承接挨骂这个领域的产业转移了,具体原因后面再说。

2,网易是原创起家的。

在我刚接触网络游戏的那些年,市面上几乎所有游戏公司都是代理的国外的游戏,包括千年,传奇,还有那个不能不提的魔兽世界。

那个年代的国货之光就剩下了两个公司,不过这两个公司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当时偌大的中国游戏市场出现了两个卧龙凤雏,网易和腾讯。

那些年我们玩着网易原创的大话,梦幻。

那些年我们玩着腾讯山寨的QQ堂,QQ飞车,QQ......

那些年腾讯充分贯彻着大清国的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游戏市场掌控雷电。

那些年腾讯承接了他在游戏领域的第一波骂声。

3,网易的消费。

早期的腾讯在游戏收费上其实是没有黑点的。

那时候腾讯的游戏大多数都是免费的,通过增值服务赚钱,挨骂纯粹是骂抄袭。

在史玉柱同志还没有提刀杀进来的年月,市场上的游戏主要收费方式还是月卡和点卡。

网易的都是点卡。

但是网易很早就发现了收费方式的终极奥义,区分用户群体。

我终于想起来为什么我玩了大话2没有玩传奇了。

我那时候是个中学生,手头自然是没有那么宽裕的,但是玩大话2我可以用游戏里的钱币去买别的玩家在交易平台寄售的点卡。

网易应该是最早建立这个体系的游戏公司,它让有经济宽裕的人可以用点卡换游戏币,让经济不宽裕的可以用游戏币换点卡。算上中间按百分比减掉游戏的抽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游戏内部的通货膨胀。既满足了各种玩家的需求,又消耗掉了一部分游戏币,真特么机智。

4,代理游戏的不同。

端游时代除了自己做的游戏,这俩卧龙凤雏也都是有代理游戏的。

网易最具代表性的是暴雪的战网,就是从九城手里抢到了魔兽世界。

腾讯早期就要数掉线城与勇士了。

看游戏名字就知道咱们马总又要挨骂了。

魔兽世界早期的游戏质量是没得说的,虽然经历过特别迟和忘了开,但是我那时候还是玩得蛮开心的。

至于掉线城,与服务器断开连接,你号没了,你金币没了,去开挂吧。。。。。。还是去3亿鼠标的枪战梦吧。。。

到了手游时代。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易开始是掉了队的,腾讯却靠着微信早早地拿到了船票。

游戏市场的玩法也彻底地变了。

网易没有流量,只能去买别人的流量。买自然就很贵,为了留住买来的流量,就得把游戏做得稍微好一点,花出去的钱才能产生更高的价值。

腾讯先天的优势就是大把的流量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甚至啥都不做,靠卖流量就能活得滋润,妥妥的互联网狗大户。

网易经历了各种西游的手游化后,终于做出了第一个破圈的大爆款阴阳师。

腾讯经历了各种流水的榜一后,终于运营出了铁打的王者荣耀。

历史再一次重演,两家的运营思路又走了两条不同的路。

网易说,充钱我也是你爸爸。

腾讯说,充钱你就是爸爸。

网易说,我要吃大户,冲个千儿八百的你洗洗睡吧,别冲了没意义。

腾讯说,六块我也要!

网易向左,腾讯向右。

最后。

看到这里的朋友,希望你幸福!

腾讯网易都做游戏,为什么丁磊没人骂,都来骂马化腾?

网易的梦幻西游前期只要不欠点卡,你可以充分发挥你自己的小脑袋瓜子去体验游戏里的100%内容,你会觉得每一个任务,每一个活动都是有相应收益的。后期,遍地打工五开商人,土豪花钱从“打工人”手里买资源去诛仙,普通“打工人”花时间卖资源赚钱。即使累了还可以挂藏宝阁,基本不亏。所以各取所需,骂的人不多。

腾讯,免费门槛低,但是进去游戏不充钱基本体会不到多少游戏乐趣,即使充钱了,充的比你多的还是骑你头上拉粑粑。

腾讯网易都做游戏,为什么丁磊没人骂,都来骂马化腾?

因为小朋友氪不起网易的游戏,几万块钱冲进去,一点水花都没有,但是腾讯游戏充个几千块钱就可以超强,这对于没什么钱的小朋友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