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网络设备世界第一,国内很多信号都是华为设备,华为为什么不做中国第四家基础运营?

看到很多博主的回答还停留在两三年前,时间过去这么久,第四家基础运营商终于出来了,但很可惜不是华为,而是中国广电,所以特意来更新一下。

1、对华为盲目崇拜、盲目自信

不少网友对华为非常崇拜,以为华为是无所不能,什么都想做。一边要自研芯片、自研光刻机,攻克造芯难问题。一边还要跟特斯拉对狙,生产自己的电动汽车(到现在为止,华为参与的电动汽车都是借鸡生蛋,都不是华为自己品牌的汽车,汽车生产资质很难拿到的,不过以华为的技术和实力,再不济买一家制造厂取得资质还是挺容易的),另一边还要有自己的系统,对标苹果等。

俗话说得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华为确实有实力,但也用不着事事亲为吧。华为不可能成为三星那样的巨无霸企业,身处的大环境不允许,许多政策层面也不允许。

2、华为压根儿不屑于做基础运营商,因为不赚钱!

这还不是小看移动、联通、电芯,而是这个市场已经一片红海了,华为进入这个市场可能肉没捞到,最后自己还掉一层皮。

  • 通信设备供货商和基础运营商不可兼得?

华为本身是做通信设备的,现在自己入场做基础运营, 那是不是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你让移动、电信、联通这三家运营商怎么看华为?华为入局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得罪三大运营商,基础运营商做不好不说,还搭上自己的通信设备的业务。

目前国内通信设备最强的还是华为,其次就是中兴、大唐等,不管移动、电信、联通三家怎么争抢,反正这个市场有这么大,需要的设备量很大。即使采购了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这些外国品牌设备,但也有相当量的国产设备,华为就是这一类大头,要不然华为这全球最大通信设备商怎么来的?还不是国内地广物博,需求量大(当然华为在其他地区市场也不小)。

所以华为卖通信设备就跟高通、英特尔卖芯片一样,不管手机市场、PC市场如何竞争,反正他都是背后的供货商,一点不影响赚钱。要是华为亲自上场抢别人饭碗了,那曾经的客户就变成了敌人,太得不偿失了。目前全球也找不到一家公司即是设备商又是运营商(唯一的ATT已经拆分)的真实原因,遭同行妒忌不说,还因小失大。

  • 基础运营商并没有想象那么赚钱

现在的运营商真不赚钱,要不然铁通、网通这些也被吞并合并。特别是“提速降费”“携网转号”这两个政策一放开后,这个行业更内卷了。虽说中国广电也加入了基础运营商的行业,但这更多是一种无奈,因为广电之前主要做电视的,受到宽度网络电视的冲击,不得已进行调整,但目前来看,中国广电的存在感真的太低了。

现在的用户量肯定是上不去了,几乎能办卡的都办卡了,早就饱和了。至于消费,大家每个月的月租基本是固定的,这两年兴起的5G套餐大家也是一点不买账,别说超过200/月,就是超过100/月很多人都受不了,所以收入也是饱和,整个行业早就一片红海,非常内卷。

而一座5G基站的综合成本大概在50万,目前已经累计建设了约160万座5G基站,单是建设费用就超过了8000亿,而这160万座5G基站才过半多一点点,如果想达到95%左右的覆盖率,那还得7000亿左右,单就基站建设费用,已经超过了1.5万亿元。这还只是国内,再加上国外,那就更多了,以4G基站为例,移动达到241万,电芯和联通各自也有130万+,如果5G基站按照这个数字建设下去,那超过5万亿都不在话下,妥妥的重资产(这得多少个用户月租才够?)。

当然,这只是5G建设费用,还有日常的升级、维护费(电费、工人工资)用也是一大笔开支。并且这投资不是永久的,现在是5G光基础就要这么多,隔几年后6G、7G呢?不得跟着升级,到时候又是一大笔投入,在整个5G周期内,能不能赚到下一轮投资的先放一边,能多久回本才是关键。

再说这基础运营商,有许多虚拟运营商也有加入,国内对这一块是持开放态度的,但外国的运营商一个都不敢进来3。而虚拟运营商倒是有几个,小米、京东这些不就加入么?结果呢,有一家做大做强了吗?也没有。所以这个行业是一个低利润行业,早就过了黄金期,华为要进入在2G、3G的时候进入都比现在进入强。

所以华为在通信设备业务趋于饱和后,把市场转向消费者电子,造手机、电脑、平板,其投入和利润率,比做这种企业级方案更赚钱,产品也能更快的更新迭代,更高效。现在又去造成就是因为这个行业在华为看来,利润太低了,不足以支撑华为的投入和野心,并且会严重拖累华为,带进死胡同。

华为网络设备世界第一,国内很多信号都是华为设备,华为为什么不做中国第四家基础运营?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我发现现在网上这种论调比较多,其实可以明确的说,华为不可能成为第四家运营商,而且,成为第四家运营商对于华为而言,是背上了一个天大的包袱,而不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就美国AT&T被拆分之后,通信业就再也没有一家运营商同时还是设备商。

在整个通信业的历史之中,只有一家非常强大的运营商,也同时是设备商,那就是美国的AT&T。当年的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长期的垄断了美国的长途电话网络和本地电话网络。AT&T下属8个部门,包括贝尔实验室、商业市场集团、数据系统公司、通用市场公司、网络运营公司、网络系统公司、技术系统集团、公司国际集团,当时的AT&T的触角遍布美国,甚至可以说是遍布全世界。

1984年,AT&T被美国政府反垄断的名义拆分,以前非常有名气的美国的朗讯科技,和加拿大的北电,都是从AT&T拆分出来的。

AT&T的被拆分,是美国通信制造业衰败的开始,实际上如果不是AT&T被拆分了,现在国际通信业制造业市场还不一定鹿死谁手呢。

对了,现在日本最大的通信运营商NTT DoMoCo当年也是AT&T的海外部门。

从AT&T之后,通信业里就是泾渭分明的通信设备商和通信制造商了。

中国的运营商并不是象外界想象的是一个很大利润的赚钱的买卖,实际上中国的电信业市场一直是开放的,不过国际的巨头都不敢进来而已。

中国的通信运营商,是重资产、劳动密集型的科技企业,这可能是很多业外人士不知道的。

中国的工信部对于运营商的网络覆盖率要求非常高,以现在的4G和光纤宽带而言,工信部的要求都是要达到98%的覆盖率。这么高的覆盖率,就需要采购大量的设备,才能建设这么大的网络。

以4G为例,中国的4G基站占据了全球4G基站的70%还多,中国移动241万,中国电信138万,中国联通是99+41.6万。

这个庞大的基站数量只是4G基站的数量,还不光如此,光纤宽带的普及,还需要全国连通的光纤骨干网络,还需要建设覆盖城市、农村的本地光纤网络,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投资。

按照现在的设备价格,任何一个运营商的网络的投资,如果都是新建的话,都不下万亿人民币。

这些都是国外的运营商不敢想象的,也是他们不愿意付出的,所以才一直没有国外资本进入中国的基础运营商领域,不是不让他们来,是打开门他们也不敢来。

运营商不仅仅需要建设庞大的普惠型网络,还需要建设大量的网点满足用户需求,还需要建立24小时客服系统,还需要有人维护这张网络,这些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运营商还必须建立实体的门店营业厅,满足用户的需求,要知道中国的面积有多大,要建设这么多的营业厅,也不是一笔小的费用。

光有营业厅还不够,还需要建设24小时呼叫平台,接用户的投诉电话。而这些接电话的,是需要24小时服务的,运营商还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去建设和维护这个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主要是人力成本,一个呼叫中心每年的支出都是亿元级别的,大的省份还不止一个呼叫中心。

可以这么说,现在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投诉电话比运营商的投诉电话拨打的人多,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投诉电话的接通率可以和运营商相比。

庞大的网络就需要庞大的维护团队,这里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中国通信业多年发展,用户已经接近饱和,而常年的提速降费之下,运营商的利润也是大大降低的。

现在你们看看三大运营商的手机用户数,2018年12月底统计,中国移动是9.25亿、中国电信是3.03亿、中国联通是3.15亿。宽带用户移动是1.57亿户、中国电信是1.46亿户、中国联通是0.89亿户。

中国的通信业市场基本都被三大运营商瓜分完毕了,再来一家运营商,要如何抢夺这个早已饱和的市场呢?

不仅仅是用户饱和,而且单用户收入在不断的提速降费之下,已经下降到了50元左右,今年还要资费下降20%,通信业运营商的利润也是在极速的降低,已经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了。

总而言之,基础通信业是一个重资产、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利润低的行业,华为现在杀入这个夕阳行业来干什么呢?现在如果华为成为了第四个通信运营商,只不过会拖慢华为前进的步伐,不会带来任何好处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华为网络设备世界第一,国内很多信号都是华为设备,华为为什么不做中国第四家基础运营?

总是很多人以为华为是无能的,什么都能干,这是愚蠢的,也是危险的想法。

一、运营商是国家许可的,不是想做就做的

目前国内就三家运营商,并且都是国企性质的,要做运营商需要国家许可的,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做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华为可不一定拿得到许可,不是华为想就可以的。再说了网络设计世界第一,就非得成为运营商?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都不是运营商啊?

二、华为的业务模式决定了它不太可能成为运营商

另外,其实华为的业务模式也决定它基本上不会成为第四家,目前没有一家运营商既是通信设备厂商,又是运营商的。

至于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如果华为成为了运营商,其它运营商还会不会买华为的设备,只怕是不能吧,华为和其它运营商成了竞争对手了。

三、做运营商,对华为而言,也并不是好生意

最后说一说,做运营商对华为而言,并不是好生意,别看运营商似乎赚钱,但在国内也就只有移动赚钱,像电信、联通赚钱也就那样。

更重要的是运营商可是非常非常重的资产,投资建设需要海量的资金,周期长,利润低,且非常考验运营水平,这个事情华为未必做得好,就算做得好,对华为而言,也未必就是好生意,这种极重的资产模式,一般而言,只有那种超大超大型的国企才敢去干的,尤其涉及到国家基础网络服务。

所以目前国内其实是一定限度放开电信市场的,但国外没有企业进来,其实也就是这个理。

华为网络设备世界第一,国内很多信号都是华为设备,华为为什么不做中国第四家基础运营?

华为不可能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因为:

  •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是国企,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管、业务由工信部管理和指导的中央企业和上市企业,其领导都是由国务院进行任命,三大运营商属副部级单位。

  • 华为是一个民企,也不是上市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提供商。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与外国有许多不同,不是以民营企业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是以国有企业来建设和发展。曾经经历过四次改革:

  • 1994年电信业第一次改革“吉通、联通成立,邮电分家”;

  • 1999-2001年,电信业第二次改革:电信和移动分离,初步形成了电信、移动、联通、卫通、网通、吉通、铁通“6+1” 共 7家运营商的电信业格局。

  • 2002年,电信业第三次改革:电信南北分拆。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6家运营商的电信业格局。

  • 2008年,电信业第四次改革:运营商重组,也就是电信改革6合3,形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

  • 在5G时代,增加了中国广电,但广电从现有管理上来看,不是电信运营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广电)由财政部出资,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

    由于中国的国情不同,国企和民企之间可以合作,但国有企业不会由民企业控股。比如中国联通的混改,虽然在2017年引入中国人寿、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在内的多位战略投资者,但国资委仍然是最大股东。

    简要介绍华为。

    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在世界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其通信设备世界领先;手机领域世界第二;芯片领域有海思芯片;5G科技:全世界5G标准制定者之一。

    •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61位、营收1090.3亿美元、利润89.54亿美元。

    • 5G标准必要专利以3147件排名全球第一;在全球的5G设备商的合同数方面,华为以91个合同排名第一。光伏逆变器领域做到了全球第一。华为昆仑量子计算机,其处理问题时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计算机处理速度。其性能比开元模拟器CPH整整高出了十五倍之多。

    国企与民企之间,体制不同,华为是不可能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的,华为还是一个内部员工持股的股份企业,并未上市。通信作为中国的一大媒介,虽然在实行国有企业改革,但改革的前提是不会让民企控制和控股。当然,如果华为作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对其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而言,引入的不是老虎,而是比老虎更可怕。

    你说呢?欢迎点评,并关注“阿哥说科技”。

    华为网络设备世界第一,国内很多信号都是华为设备,华为为什么不做中国第四家基础运营?

    华为不能做。这个世界一块西瓜分几瓣,你只能分一瓣。为什么呢?这是人性使然。华为只做设备,和全世界的运营商都是朋友,如果华为在中国成为运营商那和三家其它运营商就会是敌人,它们怎么会买敌人的设备呢?

    其次,中国外的运营商也怕,万一哪一天在自己国土上华为也成为竞争者呢?与其这么早培养敌人,那还不如趁早把它扼杀在摇篮里面?那华为在海外也丢了市场了。

    第三,最致命的是,华为如果有了运营商执照,那华为的设备就可以在自家上面运行,设备好不好都卖的掉,那问题就大了,那从此华为人就不会精益求精的去改进设备,没过几年,华为设备也会倒的。

    综上所述,华为是不会做运营商的,这一点任正非在创业初期就看到了。

    华为网络设备世界第一,国内很多信号都是华为设备,华为为什么不做中国第四家基础运营?

    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基本对应了大陆所有的蜂窝网和宽带,所以大家手机打电话上网都是用他们的,那他们为啥不做手机呢?现在很多家庭都使用网络电视,也是他们的,他们为啥不做电视呢?

    这是一个链条,链条里包含很多流程,每一个大环节都对应着一个行业,没一个行业都对应着多家企业,就像我们要正常使用手机的功能,主要大流程是 芯片提供各种设备基础,基站提供通讯硬件基础,运营商提供实际针对用户的网络和通讯服务,手机制造商提供最终的终端。其中每一个环节其实又包含更多,比如,芯片,包含ARM指令集和公版架构,具体芯片设计企业还要做具体设计工作,然后需要代工厂如台积电加工,而代工厂还需要别的企业提供光刻机,蚀刻机等。

    华为目前的业务,抛开一些小业务不说,主流主要是基站,芯片设计和手机,员工已经十八万多了。如果自己也做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员工有多少?这就像打仗,只有一个战场,那就很针对的排兵布阵,两个战场,还能应对,但如果,四个,五个,六个,都是大型战场,那就精力太分散,可能全盘皆输。华为目前的主力现场主要就是运营商业务也就是基站这一块,手机业务属于战略支援,弹药补给,一来是提升品牌在普通消费者里的知名度,二来是,赚钱为主力战场提供补给,因为华为要搞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海思则是担架对,用于救援,就像这次美国芯片断供,海思要扛起救援责任。所以华为要做的,都是有其必要性的,根据需求设定的。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做,而是没必要,就像现在的工厂流水线,每个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会大大提升熟练度,提高工作效率,非要让一个人负责多个关节,不是不能完成,而是会对整条线拖后腿。华为如果自己做运营商,一来,影响基站和手机等业务的进步,而来,也很难做的比耕耘多年的三大运营商好,没啥意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