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买手机会纠结如何选择吗。最后都是怎么选的?
买手机当然会纠结选择,再怎么说也是个大件,会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买手机当然会纠结,便宜的看不上,看得上的又太贵。性价比高的嫌弃品牌不够硬,品牌硬的又嫌逼格不够。屏幕大的嫌弃不够小巧,小巧的又嫌弃续航差。等到人家做出一款小屏旗舰,又觉得价格没优势,还是大屏玩起来爽。
以上还是自己挑剔的时候纠结,真正开始买手机的时候,还会纠结是卖哪个品牌?哪个型号?是买性价比高的还是买拍照好的。性价比高的不够精致,够精致的溢价又多了点。拍照好的不一定性能强,性能强的颜值又不耐看,总之一句话,没有十全十美的手机。
首先、明确自己的预算为啥是先看预算?不应该先看需求吗。然后根据需求再去买手机吗?这逻辑是没错。可顺序错了。人都是有追求的,肯定都想买好的。但最终买什么还得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再去决定,要不然就沦为“卖S换机”的典型,本末倒置了。
现在很多在校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小年轻,对手机依赖重,肯定都想买个苹果、华为这些,但其自身的收入水平很多时候就达不到。好比我现在想买个跑车,可惜包里没钱。但我依然乐此不疲的去对比选购,那最后不是竹篮打水么?
所以,比起按需选够,我倒觉得理性消费更重要。俗话说“吃饭量肚皮,打米量家底”,咱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量入为出。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一部合适的手机就好。反正现在的手机同质化非常严重,也没必要过于追求高端。再说手机更新换代又快,现在咬咬牙买了高端机,等到明年新款出来怎么办?难道再一次咬咬牙,那不得把牙都咬碎了?所以第一步是理性消费,确定自己的购机预算。
其次、按需选择,“对症下药”在确定好自己的预算后,就可以考虑自己的使用需求了,每个价位段的手机主打卖点不一样,当然每个价位段对应的需求点也不一样。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应该把有限的预算放在自己最核心的需求点,好钢用在刀刃上嘛。
如果追求性能,那两三千元价位段就有不少高性价比手机,性能非常强劲。要是喜欢拍照,那从2000元到五六千元都有,各个段位的拍照主打点不一样。要是喜欢尝试各种黑科技的,那就得选择折叠屏这些高价手机了。但就日常使用来说,无非就是性能、系统、屏幕、拍照这几大类,再加上续航、设计、颜值这些体验因素。
但不管哪一款手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除了用价钱去衡量,还可以适当横向比较、纵向比较,选出匹配度最高的手机。
最后、适当培养用户习惯我一直强调,大家选择手机的时候“重产品轻品牌”,但这对一部分人来说并不是适用:
一方面:大品牌产品的售后、做工相对完善,这是日积月累的隐形因素。大品牌在这些投入上肯定更多,也比小品牌更有保障。但大品牌的溢价相对较高,消费者在没有体验的前提下,只能选择一个相对靠谱的品牌。
另一方面:现在各家手机的系统UI略有不同,随着使用时长增加,对品牌的依赖性就会加深,产生用户粘性。我周围有不少小伙伴换手机的时候就不愿意换其他品牌。除了懒得折腾、懒得适应外,更重要是不想换机的时候来回导资料,同品牌的手机一键换机可以做到100%复制,跨品牌后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差距。
所以大家在产品和品牌之间,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点做一个均衡,跨品牌换机也没有想象的不堪,现在都加入互传联盟了,传输速度还是挺快的。这也算是对消费者有了一个交代,打通壁垒。
那目前国内几大品牌怎么选择呢?作为一名数码粉,国内的大小品牌都用过不少。华为给我的印象就是高傲,属于鸟枪换炮,乌鸦变凤凰的代表。
早期的华为做运营商定制机,非常低端,起点也很低。但凭借华为在通信行业的地位,和财大气粗的投入研发,芯片上小有成就,再加上Mate7的意外爆火,华为很好的占领国内高端市场,成为国产代表。但华为手机不管是产品上还是行事风格上一直很高傲,这跟“狼性文化”有一定关系。
华为手机确实好,但溢价也真的高,即使卖五六千,在成本上也是该省就省,把利润看得非常重,这一点跟苹果非常像。华为确实很傲气,这是我最大印象。
至于小米,则简单多了,就是性价比。虽然现在小米往高端发展,但是依然靠着堆料、价格优势跟友商PK。并且小米在细节上确实要差一点,去年的小米11还出现烧WiFi的线下,MIUI12.5也被疯狂吐槽了好几次。但有一说一,红米的产品定位确实准,性价比也高。
OPPO属于开枝散叶,多元化的典型。OPPO分出真我、一加两个品牌。大家各司其职,真我负责高性价比,一加和OPPO形成互补,OPPO的产品节奏非常快,但目前OPPO还缺一个爆款,好在整体上没啥槽点,品类丰富。
至于vivo,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个品牌,特别是iQOO这几年,对我改观挺大。vivo也在去年成为国内手机销量第一的品牌,看来消费者也比较认可。
vivo的做事风格跟OPPO很像,由于主打线下起家,所以在产品上一直很稳定。做工、设计、产品卖点一直都有自己的见解。早期以HiFi音质为突破口,然后对自拍开始上心,后面的NEX系列则开始探索:屏幕指纹、升降式全面屏、瀑布屏等。在拍照上也是衍生出微云台、蔡司合作镜头、自研V1芯片,iQOO的120W快充等。vivo属于那种稳中带新,粗中有细的代表。
特别是iQOO成立后,彻底改变了“高价低配”的固有影像,并且vivo的技术下放非常快,iQOO上的HiFi、音质等,都很好的继承了X系列的特性,一点也不吝啬,多维度升级。可我有时候觉得vivo的表现又好像太稳了一点,比如到现在折叠屏、pad都没出来,其余HOM几家在生态圈布局上早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但我又不希望vivo像其他品牌一样弄个半成品糊弄完事,我希望vivo XflipX Note这些新品能够做得与众不同,在同质化的今天有一点点新想法,这才是我理想中的vivo,有当年那种敢于探索的精神。
总之一句话,现在手机圈同质化非常严重,很多时候是靠着细节和差异化取胜。大家根据自己的预算、根据自己的需求多做对比,最后的结果会逐渐明朗。
你们买手机会纠结如何选择吗。最后都是怎么选的?
手机已成为潮流,取决于人的生活,娱乐,交友,聊天,互相学习,有了手机生活更精彩。
你们买手机会纠结如何选择吗。最后都是怎么选的?
我买手机有一个准则,只用国货,现在用的是华为。-
你们买手机会纠结如何选择吗。最后都是怎么选的?
感谢您的阅读!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
比如说我们想购买一款手机,我们首先去了解这款手机的价格,其次我们对这款手机非常满意的时候,我们想去看各种数码博主,对于这款手机的评测。
最后,在经过几番的思量之下拿下了这款手机。
其实,我们现在选择手机,我觉得方式更为简单,因为现在的手机你会发现,种类繁多,如果你一直纠结的话,反而会在选择时陷入困难症。
如果你想选择手机的话,我觉得有几个方式可以去考虑。
第1个方式你需要知道你自己选择手机的价位是多少。选择一个适合的价位,才能让你在选择手机的时候找到一个更准确的方式,让你能够有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价位定位。
第2个方式,你需要知道你喜欢哪个品牌,因为现在的品牌很多,不管是国际的苹果或者是三星,还是国内的华为,小米,OPPO或者vivo,我们有很多的品牌可选。选定一个品牌是非常重要的。
而选定品牌,我觉得,重点也是在于我们对于你对于这个品牌它的系统以及它本身所拥有的售后都要有所了解,并且你是否喜欢像苹果的系统或者是华为的系统等等。
在你选择了品牌之后,我们选择手机就变得更为简单了。
所以,从第3个方面,我会建议大家考虑更大的内存和运存,一般来说我们会建议大家考虑8GB+256GB这样的标配,这样能够让我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手机的寿命更长。
并且我们要考虑自己对于手机的需求度,如果你是喜欢影像能力的话,那你就要考虑后置影像表现不错的机型,而如果你考虑手机性能的话,你就要考虑手机的处理器。
通过这些综合,从而获得你所需要满意的手机。
你们买手机会纠结如何选择吗。最后都是怎么选的?
肯定会纠结,最终会在真我和红米中抉择。
以我的观点,是实用为主。所以看中的是处理器,运存内存,充电速度,电池容量。至于什么玻璃材质,金属材质,有没有IP68防水,有没有无线充电我到是并不看重。
所以,按照实用为主的前提。真我realme和红米Redmi是我的最佳选择。真我的gtneo闪速版gtneo2t顶配12+256,天玑1200的处理器才1500块。红米的k40s(骁龙870)和note11tPro(天玑8100)也都价格不高。
无论挑选上面说的哪一款,都能满足日常使用和游戏需求。真的没必要去别的品牌商花五六千买个骁龙778。说实话时至今日,各大厂的深度定制安卓系统水平都差不多。再加上用的都是高通,联发科,这些处理器,实际上的使用没啥太大区别。
所以,对比下处理器。对比下价格。闭着眼买都行。
最后,就我回答问题的这个时间点,天玑1200建议入手真我gtneo2t,骁龙870建议入手红米k40s,天玑8100建议入手红米note11tPro+和k50。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你们买手机会纠结如何选择吗。最后都是怎么选的?
感谢邀请
你们买手机会纠结如何选择吗。最后都是怎么选的?买手机会纠结这是正常的,这就像看车一样。你觉得很漂亮的,价格肯定会高很多,所以这个时候如果预算不足直接放弃了,因为不适合或者是买不起。这个时候就直接从预算出发,在你计划的范围内选择手机,当你选定了之后,可能就会去搜索一下评测或者是别人的体验,然后又有感慨有很多问题,所以就会纠结。
实际这就是我自己当初买手机的经历,现在买手机的心理已经有了变化。因为你只要明确你的需求就行了,就像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续航,因为我整天出差,其他方面没有要求很多,拍照够用反正现在千元机也有夜景和广角,白天拍照也没有区别,屏幕1080P有DC调光的话,OLED屏幕也能接受,设计只要不是太丑,机身至少是玻璃材质这就可以了。
而品牌方面,我个人需求并没有那么高。因为用过OPPO以及vivo,包括小米华为这些手机,发现区别不大,只是功能性方面和交互方面的区别,现在基本上上手一周之后就基本上习惯了。
我现在用的是红米k50,就是因为今年他的电池容量最大5500mAh,实际如果红米的手机不出来的话,我最初的打算是想要选择k40游戏增强的。因为我并不是按照品牌选择的,而是按照性能和续航来选择的。续航好的手机不少,但是我们来看看前几名的位置,不是千元机就是旗舰手机,一方面是受限于预算,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千元机的性能有点低,实际只有k40增强版是天玑1200相对好一些,电池容量和续航也挺不错。但是现在k50出来了,也就放弃了,因为终于有中端手机续航不错的了,他搭载的天玑8100大家也都知道是神U。
选择手机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需求和预算,千元机和中端手机就几个品牌不错,realme和iQOO以及红米手机,你直接去选确实没有问题。
而旗舰手机则是很多,你到底是喜欢拍照的还是喜欢颜值高的设计漂亮的,或者是喜欢华为这样走自研发路线的,以及苹果这样稳定性高的。买手机我个人遵循的原则是不看品牌,只看具体的机型,因为每个品牌的手机不可能说是一成不变的,他有性价比高的也有比较一般的,而且也是一年变化一个样。另外则是追求均衡,配置为主。
我举个例子,现在让你在2000元之内选择一款手机,你会选择哪个?我个人会选择realme GTneo3,因为他是目前2000以下配置相对比较高的一款机型,虽然内存小,但是配置在这里摆着的,唯一一款天玑8100,还有IMX766,电池容量也不小,续航也不错,但是前提是我能接受他6+128的内存组合,所以我才会去选择。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而且每个品牌的手机,我觉得也很难去归结他的优势和不足,因为每款手机都有自己的优势,就比如华为,很多人说他的手机不错,我们是认可,但是只限于高端机型Mate和P系列,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是认准了他这个品牌,所以就像最近他发布的华为P50e只是高通778处理器,没有5G但是直接来到了4000+销量依然不错,同价位可都是骁龙8的新款机型,但是这款手机日常使用也没有问题,拍照变焦也挺强,所以他也有自己的特色,只是说不适合我们个人的一些需求。
写在最后
体验我觉得国产手机没有好坏之分,除非是说真的像有些品牌,长时间已经不接触手机品牌,这两年突然又有出来了,就像moto很多人吐槽他的系统UI,这个时候我们肯定是不能去选择的。其他的品牌倒是没有这样的情况,所以你到底是喜欢拍照,还是说续航,包括其他方面,这些都是我们选择手机的关键,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这些品牌,也并不是说每年的手机都不错,也许在下一年发布的手机中,他就会有一些缺点是你不喜欢的,所以上次选择的手机,并不一定说下次一定要去选择这个品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