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芯片断供,华为P50是否会成为绝版?会有mate50吗?

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你,P50不会成为绝版,Mate50系列会照常更新,甚至P60系列都会正常发布,不要太过于担心,华为早就考虑在前面,未雨绸缪了。

为何如此肯定?不是说华为麒麟芯片短缺么,难道这是假的?目前没有任何官方消息说明华为麒麟9000芯片用来多少,还剩多少。也没有消息说台积电将获得许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点从侧面看出:

第一、华为Mate40系列开始现货了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之前华为Mate40Pro一机难求,很多地方都是加价销售,或者长时间等待。在年前一份5G手机激活名单中就看到华为Mate40Pro的名字,2020年就激活了451万台,在这么大量的前提下,现在Mate40系列居然更好买了,那就说明华为的芯片还是有富余的,要不然不会这么大规模的放货。

第二、华为MateX2一样如期而至

讲道理,华为MateX这个折叠屏系列在今年完全可以不更新的,毕竟这个系列不走量,虽然卖价贵,但是研发费用高,考虑到华为近况,折叠屏完全可以搁浅的,但是华为没有,这说明华为对手机业务很重视,Mate系列作为华为的当家旗舰,自然要给最多的关照。

所以MateX2这样的产品都能匀出一部分麒麟9000,那华为自家对芯片自然有数,Mate50系列肯定现在就在规划了,不用担心。

第三、P系列一样定制大底

这也给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华为的手机业务没什么影响,定制一英寸大底CMOS,这说明华为不差钱,且对产品销量有信心。销量有信心的前提自然是能充足供货,要不然花这么大的精力给一个绝版上用岂不是太不划算了。

最后,麒麟9000这颗芯片设计就比较超前,比如CPU主频拉到3.13GHz,这在5nm制程的芯片中是独一份,GPU更是疯狂,直接堆出24个核心。这说明华为在被制裁后,就把自己的一些存货提前放出来,为的就是保证这颗芯片能用两年以上不落伍,这也是未雨绸缪,提前规避市场风险。

所以我从一开始就觉得华为麒麟9000芯片至少要保证华为两年以上的供货需求,至于第三年和第四年,那就看能不能取得芯片许可了,到时候才是最困难的时候。

不过,目前来看,麒麟9000芯片的生产量实际数量肯定不止1000万片(Mate40Pro在2020年就激活了451万台),还有2021年销售的,以及P50系列呢。考虑到华为现在都取得4G的芯片许可,那5G应该也快了。实在不行,到时候华为可能会单独成立一个公司,通过第三方解决芯片危机,要知道懂王已经倒台了,在这方面还是有松动的。

所以华为在大力更新新机,在研发鸿蒙系统时,大家不要担心,好歹也是世界500强的头部选手,这些危机,人家早就考虑在前头了。

麒麟芯片断供,华为P50是否会成为绝版?会有mate50吗?

文/小伊评科技


P50当然不是绝版,而且华为Mate50也一定会有的,只不过肯定也不好买的到。不过,如果到Mate50之后,华为的芯片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么Mate50很有可能就是Mate系列的最终绝唱了。

对于华为来说,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其所能够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其他的不容易被制裁的产业,譬如华为任正非任总最近提出的南泥湾计划,说白了就是让华为在诸如煤炭,钢铁,音乐,智慧屏,PC电脑,平板开始多点开花,在多个领域持续发展以此来弥补手机产业的被制裁所带来的在营收方面的损失。

因为这些产业基本上都不需要太深层次的技术或者高精尖的科技产品做支撑,所以并不会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另外这些产业想要做好,更需要一个企业拥有足够的耐心以及执行力,这恰恰也是华为这个公司的长处。

那么对于华为来说第二件重要的事就是保持手机产业的用户知名度和品牌留存度,以此来延续自己手机产业的存活时间,等待转机的出现,华为现在也是这么做的。

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现在身处一片一望无际看不到尽头的沙漠,手中只有一瓶水,这个时候你是选择一次性喝完喝个痛快呢?还是细水长流,一天喝一点,以此来保持自己的生命延续呢?当然了,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最后痛快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对于一家企业尤其是华为这样体量的企业来说,他一定会选择后一种做法,不放弃任何一点可能出现的转机。

华为目前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自从华为Mate40出来之后,市场可谓是一机难求,加价耍猴现象是层出不穷,难道真的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太过旺盛导致的么?当然不是,华为Mate30那一代,那么技惊四座的产品不也很快就正常供应了么?所以本质上来说,华为压根就没有生产那么多的机型,从而造成了市场上供需关系的不对等。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华为在制裁之前所囤积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华为一次性全部都用在华为Mate40这个系列上的话,那么也就如同在沙漠之中一下子把水喝完的人一样,除非在短期内有奇迹出现,否则的话一定是死路一条。

因为一旦一个手机品牌没有后续产品的出现,那么这个品牌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日后想要复出,可谓是难上加难,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手机品牌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么?所以,保持持续不断的发布新的产品,以此保持市场和消费者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对于华为来说,他必须利用数量有限的麒麟9000芯片,发布更多的机器以此来延长华为的品牌影响力。这一点从麒麟9000这款芯片的堆料上就已经可以看出一定的端倪了,为了让麒麟9000这款芯片的性能尽可能的保持领先,华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CPU大核心堆到了3.13Ghz,比骁龙同级别处理器超超频版的频率还要高,GPU更是不计功耗的直接堆满了24核心,这也是G78所能容纳的最高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麒麟9000的性能表现非常出色,历史上首次和高通本时代的旗舰处理器打成了平手,甚至还要略胜一筹,就算是对上下半年高通发布的骁龙888Plus,麒麟9000的劣势也并不明显。

所以,麒麟9000这款芯片完全可以顺利的被用在今年下半年发布的华为Mate50这个系列上,只要在其他方面能有所突破,华为Mate50系列依旧会很好卖。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到了2022年华为的芯片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华为Mate50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款Mate机型了,因为麒麟9000的性能在2022年肯定会被高通骁龙的芯片碾压,那么华为自然也就不会再把麒麟9000当做顶级芯片来用了。

另外,真要到那一天,华为很有可能会把麒麟9000直接推向中端市场,继续延续自己手机产业的命脉,等待转机的出现,而且其芯片研发工作一定也会坚持下去。


总结一下来看,华为利用麒麟9000这款芯片,起码还能坚持到2022年,距离现在也还有一年的时间,这一年谁知道会有什么事发生呢?所以,等待对于华为来说是最好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麒麟芯片断供,华为P50是否会成为绝版?会有mate50吗?

感谢您的阅读!

美国将华为定为实体名单之后,我们当时也有这样的传言,华为mate40系列,将会成为华为的绝唱,也就是华为最后一版机型。但实际上华为 P50系列应该都会上市,而我们所担忧的麒麟处理器的不足,似乎也没有因此而让华为走上绝境,在手机市场上从此一蹶不振。

而华为mate40系列也颇受用户的关注和欢迎,而且这款手机不仅是在手机的麒麟处理器上,更主要的是在这款手机的综合特性上,获得了很多用户的认同。

现在,很多人会认为麒麟9000处理器在性能上表现虽然不错,但是因为受到工艺方面的影响,我们有人确实可能猜测在华为P50系列上就是绝版。

其实,我们也非常的清楚麒麟处理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麒麟处理器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华为的发展过于出色,出色的让美国感觉到了嫉妒,所以,它对华为进行了制裁,华为在处理器等各个领域受到了影响,因此我们确实会担忧麒麟处理器能不能够持续的保持,能够拥有更好的工艺制程。

但是我觉得这种担忧其实是没有太大必要的,一方面华为肯定会想方法来解决这种方面的困扰,毕竟华为的手机市场确实是华为不可分割的部分。另外一方面你也会发现华为在今年将荣耀进行了整体的销售,也就是说对于华为来说荣耀的提前出售其实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拥有处理器。

而华为P50系列以及华为的mate50系列不会因此而出现绝吧,我们也相信通过打造鸿蒙系统以及不断研发解决芯片问题的华为,在未来的手机市场中,可能打造出更为精品的华为路线。

至于芯片会不会断供,我们等时间来检验,等华为推出最新的处理器来,让我们感觉到心理安宁。

麒麟芯片断供,华为P50是否会成为绝版?会有mate50吗?

不会的绝版的,华为消费类终端业务每年4500多亿营收,不会放弃手机的!而且软硬件并举。

麒麟芯片断供,华为P50是否会成为绝版?会有mate50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华为P50不会成为绝版,同样Mate50肯定也会出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麒麟芯片并没有断供,只是高端的芯片暂时由于美国的长臂管辖无法生产了。但是现在拜登政府已经放宽了出口限制,因为美国的这种做法相当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现在美国在汽车领域也存在芯片短缺的情况,比亚迪与华为合作,已经在汽车芯片领域实现国产化的替换。这个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虽然麒麟芯片暂时没有代工的工厂,但是还有其他的芯片可以选择,比如联发科的天玑1200系列芯片,在性能上已经可以把大部分的高通芯片按在地上摩擦了。就算不能自己生产芯片,用其他厂家的还是可以的。

第三,华为剥离了荣耀品牌,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所以华为手机必然会继续研发下去。现在华为手机是在厚积薄发阶段,相信很快就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麒麟芯片断供,华为P50是否会成为绝版?会有mate50吗?

为了保证手机研发的正常迭代,mate50大概率还是会继续采用库存的麒麟9000再撑一年。因为当前台积电的工艺也快要到达瓶颈,下一代3nm要2022年才能量产,所以下一代骁龙应该也还是采用5nm。所以同样采用5nm的麒麟9000还是可以勉强一战。

华为究竟在憋什么大招?

不过即使这样也只是再多苟延残喘一年而已,真正让人期待的是,华为在背后究竟在憋什么大招?从最近王成录(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在媒体采访中有几句话特别值得关注:

1.《晚点》:高端芯片供应怎么解决?

王成录:我们终归有办法,包括储备,不会一下都卖光。

2.《晚点》:但华为目前新手机的量基本没有了,旧手机会被逐渐换掉,接下来怎么办?

王成录:所以这两年的鸿蒙生态发展特别重要……只要这两年时间抢下来,我们的硬件可能就回来了

《晚点》:这么乐观?

王成录:我比较乐观。

3.《晚点》:如果今年达不到怎么办?(前面说的是鸿蒙生态的市场份额达到 16%)

王成录:那明年也必须要达到,否则我们给公司挡子弹都挡不了了。

很明显,鸿蒙当前的战略目标就是给公司挡子弹,也就是通过建立起生态,尽量抓住现存的手机用户,为硬件的“回来”争取时间。那么所谓的“硬件回来”要怎么理解?按照坊间的传闻,既有说华为自建芯片厂的、也有说华为自研光刻机然后一条龙自己解决的。

仅仅是卖千元机继续苟活吗?

但是,想要在短短两年内,从几乎0基础转变成为同时具备台积电+ASML的能力的行业巨头还是太不现实了。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以华为牵头成立一个国内芯片制造的联盟,一起组建一条去美化的生产线。而从目前国内光刻机的进度上看,这条生产线的上限应该可以达到7nm的水平,也就是DUV光刻机所能达到的上限水平。

那么,如果从去年芯片断供开始算两年的话,这条去美化产线能够量产的时间最快也要2022年下半年。而按照台积电的进度,2022年已经量产3nm的情况看,7nm至少是落后两代的水平,也就是最多能用在那时候的千元机身上。

如果是这样的话,中高端手机怎么办?总不能只卖千元机吧。所以总觉得王成录口中信心满满的“硬件回来”应该不仅仅是指卖几年千元机继续苟活,应该另有所指。如果大胆推测的话,华为应该是借此机会推动一场计算机领域的革命。

从曾经雄心勃勃的NC说起

这必须要从上世纪90年代的PC和NC之争说起:当时的个人电脑(PC)还远远没有普及,主要因为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硬件成本太高导致。所以,为了全面普及个人电脑,当时业界就有很多公司提出了NC(Network Computer)的概念,即网络电脑。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网络,尽量把个人电脑端的功能放到服务器端来实现,从而大大降低个人电脑的成本,以此来实现电脑的大规模普及。

这个概念跟现在的云服务有点类似,但是更为激进,不仅仅是储存,连大部分的CPU运算也要在云端进行。这个即使是现在看起来也有点超前的概念当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支持,就连苹果、IBM、甲骨文和Sun等等这些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巨头,都是NC的倡导者。

当时甲骨文总裁甚至充满自信地表示:“到本世纪末,将有1亿台NC提交市场。”后来,因为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PC硬件成本不断降低,而网络速度反而是遇到了很大瓶颈。所以,一度雄心勃勃的NC就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下一场手机革命能否成为华为翻身的契机?

之所以要花这么大篇幅来说30年前一个被淘汰的概念,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往往会不断地反复和回归。当年NC是因为芯片技术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停滞不前而失败,而今天业界的技术似乎又发展到了另一个极端:芯片技术已经慢慢接近瓶颈,摩尔定律即将失效——今年骁龙888的翻车固然与高通挤牙膏有关,但芯片制造技术面临瓶颈也是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5G的到来使网络的速度和延迟和以往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况且未来的6G也已经在研发之中,其技术上的飞跃同样不亚于4G到5G的进步。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年“惨死”的NC概念就很有可能借助5G技术,在未来的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上“还魂”了。而且,根据谷歌和苹果等行业巨头对下一代智能终端的布局,下一代手机的形态很可能就是可穿戴设备的形式,也就是其大小和重量都会比现在小一个数量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目前芯片制造技术陷入瓶颈的形势来看,要解决芯片算力跟体积重量之间的矛盾,恐怕是遥遥无期。因此采用NC的概念,大大简化终端的运算能力必然是当前技术条件下一个十分合理的解决方案。

既然如此,华为抓住这个契机,用千元机的芯片打造一台5G时代的“NC”,来与传统的高端手机竞争,岂不是一个很合乎逻辑的选择?毕竟,放眼当今世界,谁手里的5G技术最强?谁手里又最缺高性能芯片?谁又在大力发展适合在多平台多设备上协同运行的操作系统鸿蒙?既然如此,还有谁比华为更有条件同时又更有动力去抢占先机、推动下一代智能终端的革命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