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鼓吹手机芯片性能过剩?
其实“性能过剩”这种说法在前几年就有了,这种说法不仅在手机圈有,在PC圈也很常见,那为什么总有人鼓吹手机芯片性能过剩呢?
根本原因是手机厂家说的性能提升消费者没有感知到其实在几年前就有人有这种说法,认为现在的硬件完全够用了,没必要过于堆性能,还不如把心思放在其他地方上。
通常说性能过剩的人都是对手机没有重度使用的用户,这部分人平时就是聊聊微信,看看小视频抖音之类的,或者就是浏览一下网页,根本就没有高性能的需求。所以这部分人看着每年新发布的芯片又涨价了,心里自然不开心。总有种我手机还能用,你却变着法的要我换手机的心里,心里自然很不爽。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确实有性能过剩的嫌疑,因为这部分人的需求就那么点,再多了也没用。就说这华为海思麒麟820,其性能都可以跟麒麟970过招了,但话又说回来,麒麟820的手机真没比麒麟970的手机贵到哪里去。
性能过剩只不过是部分消费者的一厢情愿罢了我记得前两年很多人都说“性能过剩”,但这两年为何这种声音还少了呢?我记得是前两年某一年王者荣耀更新新赛季,更新包一下来到3点几G,一更新完这个游戏,好多手机都吃不消,吐槽腾迅负优化。
但说到底这一次是腾迅的更新步子迈大了,所以大家的感知变强了而已。要是像之前那样按部就班的更新,可能大家就会感觉手机性能驾驭这些游戏还绰绰有余。毫不客气的说,只要软件厂家想,每一次更新多加一点功能,那手机性能就不怎么够,完全没有过剩的说法。看看吃鸡游戏,每次更新包多大,升级一下画质,现在还有高刷新率,性能蹭蹭蹭往上涨,所以永远不要迷信手机性能过剩,那只是软件厂家还没发力而已。
我一直倡导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的,即使硬件稍微多一点,软件没有跟上来也是暂时的。现在5G一来,数据交换和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这时候性能过剩的说法就没有了。所以想要把手机性能榨干还是很容易的,加功能,加特效,加画质,加速度。科技发展就是如此,所以不要迷信性能过剩的说法。
为什么总有人鼓吹手机芯片性能过剩?
因为手机对于人们来说更多的还是一个通讯工具,只是这个通讯工具非常全能,既可以看新闻还可以看视频,开车的时候可以做导航,发现美景可以拍照,无聊的时候还可以玩游戏和听音乐,经过这么多年手机硬件的快速发展后,芯片的性能已经达到了一定地步,但是人们的使用需求却变化不大,仍然是用手机在做之前那些事。
看看现在的麒麟和骁龙高端处理器,动辄8核以上的CPU,还分成小核与大核协同工作,虽说手机芯片和电脑芯片架构不一样,但是主流电脑的核心数也就在4核左右,然而手机在几千年就出现了大批8核以上的芯片,发展速度确实有些过头了,毕竟APP开发者如果想对多核心处理器进行优化不是件容易的事。
其实就要求不高的用户而言,如今千元级别的手机芯片就足以满足需求了,甚至有时候和中高端手机用起来也没什么区别,除非你热衷于大型手游,高端手机芯片确实能达到更高的帧速和画质,但是不玩游戏的话,恐怕90%以上的使用场景你都难以感觉出2000元手机和5000元手机的差距。
所以说手机厂商们一方面在挖掘更高端的手机应用,比如虚拟现实VR和AR技术,4K显示屏等等,这些都会对手机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不至于让现在的手机芯片出现过剩问题;另一方面各品牌手机也在发掘除了性能以外的产品特色,比如更好的摄像头,更快充电速度等等,因为这些相比枯燥的手机性能而言更能体现出进步。
为什么总有人鼓吹手机芯片性能过剩?
手机芯片过剩与否是相对而言的,假如你只是用来聊微信、看新闻等一些日常操作,那么现在的高端处理器性能肯定存在过剩的现象,但假如你用来玩手游或运行一些吃硬件的应用时,那么永远没有性能过剩一说,越来越复杂的应用任务会催生着芯片的性能越来越高,甚至永无止境。
手机芯片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手机性能高低的表现为,在处理一定的任务时,硬件是全力以赴还是游刃有余的在工作。就拿现在的大型手游来说,即使是强如骁龙855处理器都需要全力以赴的工作,才能保证更清晰的画质和更流畅的运行,并且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散热才可以,在这一方面性能又怎么会过剩呢?
当然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玩游戏的,不过随着各种应用的不断升级,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任务程度更加复杂,所占用的硬件资源也会越来越多,就好比现在的微信和几年前相比已经增大了不少,拿几年前的手机配置运行现在的软件虽然可以使用,但绝对会很吃力。
总的来说,为了满足越来越丰富的功能,手机系统和应用都会占用到越来越多的硬件资源,性能的提高同样也会促使更加复杂的任务产生,所以性能过剩只是相对而言的,这就好像人类的欲望一样,有的人解决三餐温饱就可以满足,而有的人即使拥有再多都嫌不够,手机性能的过剩与否和这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总有人鼓吹手机芯片性能过剩?
文/小伊评科技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手机处理器的性能确实过剩了。9月16号,苹果发布了世界上首款基于5nm工艺打造的移动处理器——A14 Bionic,作为业界第一款采用全新工艺打造的CPU,A14却并未带来多么颠覆的性能革新,相比于采用7nm EUV工艺的A13处理器,A13的CPU性能提升仅为16%,GPU的提升甚至只有8.3%(根据发布会上苹果公布对比A12处理器的提升幅度推算得出),这应该是自A系列处理器问世以来CPU和GPU性能提升幅度最小的一代,与之相对的,苹果却加大了对于NPU的重视程度,从A13的8核心NPU直接升级为16核心的NPU,AI性能提升巨大。
削弱CPU和GPU的提升幅度,增强NPU的性能提升,作为手机行业的风向标的苹果这波操作已经在向外界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单纯提高手机芯片性能的意义并不大,如何在有限的性能提升的情况下做到最佳的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至于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
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推动PC行业CPU和GPU性能不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没错,就是游戏,准确点说是大型的单机游戏——光线追踪,更加真实和丰富的细节,2K,4K甚至8K的分辨率等等无不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这个驱动力对于手机这个载体来说却并不适用。
首先是因为手机的屏幕尺寸的限制注定了一款游戏的画面哪怕做的再好,再绚丽都无法带给消费者那种耳目一新的临场感和代入感(你会盯着手机屏幕去看风景么),这就是为什么电影行业在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依旧不会被取代的原因之一,电视哪怕再大都不会有巨幕电影那样的沉浸感,手机也是一样的,那些对于游戏画面要求比较高的消费者一定不会在手机上浪费时间,电脑或者游戏机+电视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其次,手机作为一款移动设备,是不可能无时无刻连接电源的,而且电池容量也不可能无限的做大,这就对手机处理器的功耗框定了一个严格的范围,如果一款游戏的画面过于精良,对于处理器的负载过高的话,其注定不会被绝大多数消费者所认可。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游戏未来的发展方向依旧会以具备普适性的网络游戏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那么既然是以网络游戏作为发展方向,游戏公司为了兼顾低配的手机,其游戏需求配置自然不可能定的太高。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处理器的性能提升就缺乏了内在的驱动力。说到这,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以下,目前可有一款热门的游戏能够真正榨干手机的性能么?真的很少,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一款《崩坏》了,至于像《光明山脉》《方舟进化》这样的游戏,说白了大家都是上去跑个分而已,真正好好去玩的有几个呢?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并不是所有手机用户都玩游戏的。
如果一个用户使用手机只是为了聊微信,看微博,打电话,看B站的话,一款旗舰手机和一款中端手机带给他的体验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什么?你说旗舰手机打开软件的速度会更快?拜托,那零点几秒的差别对于使用者而言只要不刻意的去对比基本上就感受不出来。
至于手机的其他功能,譬如手机拍照,成像,双扬声器,电话通信等等和手机处理器的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的紧密,旗舰处理器也许可以带来更加出色的体验,但也仅仅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必需品。
所以,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旗舰处理器的性能其实是浪费的,他们很难有真正发挥作用的机会,只不过配备旗舰芯片是一款高端手机的必备条件罢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被动的去接受了这个现实罢了。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为什么总有人鼓吹手机芯片性能过剩?
感谢您的阅读!
我就是其中一个“鼓吹”手机芯片性能过剩的用户。我不能接受的:不是处理器性能过甚,而是手机商家会一个劲的发布新的旗舰处理器,然后告诉我们:快来使用新处理器,那些老处理器已经过时了!
更主要的是,现在手机商家喜欢用跑分定输赢,比如安兔兔跑分。骁龙855刚出那会,手机厂商的发布会,一窝蜂的将跑分作为宣传的重点,似乎没有跑到40分,都不好意思的说。
这种宣传,会让我们消费者有这样的误区:处理器跑分越高,手机性能越好。更为关键的是:它们会进行对比,什么CPU性能提升45%,GPU性能提升20%等。
于是,普通消费者怎么知道处理器好坏呢?在我们想法中已经慢慢形成,处理器跑分越高就越强。这种想法的危险地方是,我们过度的宽大处理器性能,而忽略系统的优化。
这一点,我比较欣赏iPhone的A处理器,在老款的iPhone手机中,即使A7,A8这样的处理器依然能够流畅运行,能够游戏等等。
我们不反对处理器的进步,我们反对的是过度宣传处理器性能。要知道即使现在低端的处理器,也能流畅运行。
为什么总有人鼓吹手机芯片性能过剩?
对于非专业人士,只针对那些仅玩玩QQ微信,王者荣耀这种低配置要求App的用户而言,确实过剩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