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那三个骗子能从老干妈1600万的广告费里得到多少好处?

腾讯和老干妈这事,因为三个路人让事情出现180°大转弯,很多人在嘲笑企鹅厂阴沟里翻船的同时也在思考,到底是什么人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这得有多大的利润才能铤而走险?

我们先来看看官方的通报:

官方的通报说的是:一男两女伪造辣椒酱公司的印章,冒充公司市场部经理,与深圳企鹅厂签订了合作嫌疑。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企鹅厂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之后通过互联网倒卖赚取利润。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老干妈和企鹅之间的合作,然后就有一批活动。在这批活动中就有一些游戏礼包,然后就把这玩意卖了获利。这让人想到之前一新闻,一老头发现一个酒水批发部在郊区的一个仓库,于是自己潜进去,把好几吨冰红茶给倒掉,然后把空瓶子拿去当废品卖了。

这两件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费劲心思,但涉案金额与利润的比例非常小。不符合一般的动机和规律,部分人士估算,此时的合约虽然高达1600万,但几人实际的获利大概就两三百万,除掉一些办公开支,可能纯利润就在100万元左右。

有两个很大的疑问:

第一、按理说QQ飞车上投放的广告时间也不短,并且宣传力度非常大,老干妈这么大个公司,不应该一点都不知道呀,是看到了没做声,还是真的没看到?

第二、之前企鹅就状告了这三个人(要不然也不会有1600万的判决,还牵扯到去申请冻结老干妈的财产),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机关单位都没有核实一下对方的信息么?并且很多文书是要送到老干妈总部的,这个过程怎么做到全部被拦下来了,直到最后一刻才露出破绽。所以这是敌人太狡猾,还是有内鬼?

但不管怎么说,企鹅厂这次是阴沟里翻船了,不管自负也好,大意也罢,反正事实就是这样了。至于三人最终获利多少,最后会有一个官方的消息,我们坐瓜就好。

谁知道那三个骗子能从老干妈1600万的广告费里得到多少好处?

不多,预计一百万。

马化腾虽然很精明,这一次被三个娃娃骗了1600万广告费,真是有点滑稽,体现出马化腾个他的团队太不敬业和不专心,没有责任心。三个娃娃,冒充老干妈辣椒公司,还制造假印章,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他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得到了腾讯推广活动的网游游戏礼包,然后再拿出去倒卖,从里面获利,双方签订1600万的广告推广合同,假冒老干妈的三个小年轻获得了赠送5000万的游戏码礼包,他们计划着要卖掉游戏码,不仅可以还1600万广告费,没有想到,这些游戏码不值钱,竟然只卖了500万,挣了100万,离1600万广告费差的太远了,干脆撂挑子,不干了,跑了。

腾讯当然不愿意了啊,就起诉,法院受理,要查封老干妈资产,老干妈知道后,一查,假的,没这么一回事,老干妈从来没有跟腾讯有过任何的商业合作,这一次,腾讯傻眼了,竟然被三个小骗子骗了,腾讯虽然没有公开道歉,但后来腾讯方面在官微上贴出了老干妈图片,并且表示“送一千瓶老干妈,征求类似线索,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同时,腾讯公关总监也贴出了老干妈拌饭图表示,“今晚就这个菜”,看懂了吧,腾讯在暗示给老干妈道歉,给老干妈台阶下,也是给自己台阶,认错,如此了,老干妈也就不追究了,这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结果是,这一场闹剧,上了热搜,皆大欢喜。

有人说,腾讯和老干妈可能是联手起来炒作,免费广告,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关注贡献流量,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小,毕竟人已经被抓了,这是事实。不过,前期被骗可能是事实,但后期不排除双方坐下来谈,采取双赢方式,免费给双方打一次广告,也就是后面的各种闹剧上热搜,双方都赚足了流量,可以说是坏事办好事,双方都赢了,可见,腾讯有愚蠢的人(如签订广告被骗的),也有聪明的人,将劣势变为优势,免费给彼此做一次广告,也算是一次成功的营销吧。

谁知道那三个骗子能从老干妈1600万的广告费里得到多少好处?

这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故事,三个骗子通过私刻公章,冒充老干妈市场部经理和腾讯谈了1600多万的生意。那么,很多人好奇,这帮骗子能从这笔广告费里获得多少好处呢?

在我们看来,骗子费尽心机去签这个合同,为的就是给老干妈免费打广告?当然不是,原来骗子盯着的是签约后,腾讯给出的游戏礼包码,整整5000万。游戏礼包码,在玩家眼里那是游戏的金币、道具或者服装,但在腾讯眼里只是几行代码。骗子把这5000万礼包码拿到互联网上售卖,大家想想,就算只卖5毛一个,变现后就是2500万,付掉1600万的广告费还有900万好挣。但这只是理论上,实际变数不少,骗子忽略了风险。

他们选错了游戏,如果是《和平精英》或者《王者荣耀》那这5000万礼品码肯定会迅速卖出变现。《QQ飞车》以前可能挺火,现在已经走下坡路了,三个骗子大半年时间据说只卖出几百万礼品码,那肯定是无力支付这1600万广告费的,所以干脆就违约了。

这一违约,就引出了这几天的故事。

①腾讯起诉老干妈恶意拖欠广告费,要求查封老干妈公司的财产,合计1624万。

②法院受理了而且未经仔细核查只凭腾讯单方面的起诉就查封了一家企业的财产,是否草率了一点?

③老干妈说腾讯从来没催过债,这中间过程是怎么回事?腾讯难道这么信任这三个骗子,也不去找老干妈核实下。起诉前起码也要正式向老干妈发封律师信吧。还是律师信直接发给骗子了?腾讯的法务部门这次丢人了。

④腾讯要进行内部自查了,不合常理必有妖。不过就算查到了什么估计也是内部处理,毕竟面子为大。

⑤老干妈则一脸懵的被动给打了一回广告,成为全国皆知的秘密。你想啊,老干妈就算要做广告也不会找腾讯的这款游戏啊,受众群完全不精准啊。

事情发酵仅仅三天,就成为了一场闹剧。其实腾讯也不亏,至少知道了公司内部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去整改。另一方面也是把自己洗成了“傻白甜”,网友的反应是原来精明的鹅厂也会被骗,“精明的商人”和“傻白甜”之间的强烈反差让腾讯多了一个标签,挺好!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谁知道那三个骗子能从老干妈1600万的广告费里得到多少好处?

腾讯老干妈广告纠纷事件终于落下帷幕,事件的结果竟然是三个骗子导演的肥皂剧,据称这三个骗子可以获利百万元之上,当然准确数字只能由他们本人知道了。

三个骗子获利百万元

根据目前了解的信息来看,这次纠纷事件涉及的就是2019年老干妈冠名赞助QQ飞车年度赛事的商务合作,冠名费用为1600多万元,也就是腾讯申请法院查封老干妈的数目。

据游戏圈人士透露,本次冠名费用为1300万元,另外300多万元为腾讯制作礼包码,这三人团伙通过低价销售礼包码可以获利上百万元。

同时,由于时间跨度较长,三人团伙还事先租赁了办公场所,也需要一些费用支出,所以,他们最终获利应该不超过百万元。

整个事件充满蹊跷之处

蹊跷之一,腾讯不是一家小公司,老干妈同样不是,为何三个骗子就能轻易让腾讯上钩?广告的投放也不是一次性的,腾讯方面全程竟然没有发现有诈?是骗子能力太强,还是腾讯的员工过于轻率?

蹊跷之二,广告投放结束后,腾讯方面索要广告款不得,才对老干妈提起诉讼,并且申请法院给予财产保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腾讯就始终没有与老干妈方面进行过沟通吗?

蹊跷之三,法院仅凭腾讯单方面的诉求,就对裁决查封老干妈资产,是不是同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难道一家公司的财产就这么容易被查封?

蹊跷之四,三个骗子被拘留,腾讯方面知道了这是一场骗局,腾讯方面在官微上贴出了老干妈图片,并且表示“送一千瓶老干妈,征求类似线索,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同时,腾讯公关总监也贴出了老干妈拌饭图表示,“今晚就这个菜”,这就让人更加看不懂了,这不是继续给老干妈免费做广告吗?还是腾讯以这个当时向老干妈道歉?

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其实根本不了解事情真相,也许真的是腾讯被骗了吧。

但无论如何,这一波操作可谓是神操作,腾讯和老干妈都不亏,上了热搜,赚足了眼球,假如,我说的是假如,这是一次广告文案,也算是出其不意的极其成功了。

谁知道那三个骗子能从老干妈1600万的广告费里得到多少好处?

三个小骗子玩翻了老骗子。马化腾靠的是在网上装女人骗人上网起家,如今也被人骗了。

该案是三个人伪造了老干妈的印章,与腾讯签订合作协议。他们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获取腾讯推广活动的网游游戏礼包,然后通过倒卖获利。据说他们签订一千多万的广告推广合同,获得了赠送五千万的游戏码礼包。他们本来打算卖了游戏码来还广告费。哪知道这些垃圾游戏码只卖到几百万。亏大了,干脆就赖账。

腾讯向工作人员赠送配套赠送的游戏礼包码,而不是向老干妈公司赠送,这岂不是明显的违反刑法?难道不构成商业贿赂? 因为游戏码能变成经济利益,正因为如此,导致腾讯有可能涉嫌商业贿赂。

再说,该行为也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与腾讯同业态的游戏公司,很有可能认为腾讯构成不正当竞争而起诉腾讯。

腾讯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老干妈为QQ游戏做广告,吸引爱吃老干妈的人玩游戏,严重损害老干妈的社会声誉,恐怕会被索赔!

事件发生后,腾讯公司又肆意诋毁老干妈声誉,发表言论“老干妈不香”,给老干妈带来严重损害,应该赔偿损失!

谁知道那三个骗子能从老干妈1600万的广告费里得到多少好处?

骗子从腾讯拿了5000万游戏礼包码,他们设想套现以后还上广告费,剩下就是赚的了。可惜腾讯给的都是垃圾码,总工只套现了500万,不够还上广告费,所以直接违约不给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