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的事对中信银行有影响吗?
现在已经不是有没有影响的问题了,肯定有影响,关键是影响有多大的问题了!
虽说中信银行做出了一定的处罚和回应,但吃瓜群众并不买账,大家还是很关注这件事的,一搜“中信”,多条热搜都是负面的,所以这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这件事,本来这只是脱口秀演员池子跟老东家笑果文化的合同纠纷,池子说公司没有按时支付工资,而公司说池子违约,并且还去银行调查了池子的流水。这银行也是虎,还把流水给打出来了,更虎的是公司居然还把流水拿给池子看,生怕对方不知道自己采取了非常规手段获得了银行的流水信息。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池子公开发声置疑,通过律师咨询了这件事。总之一句哈,商业银行应该为存款人保密,没有委托人授权,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所以这件事已经不是简单的违反【商业银行法】,甚至还涉嫌触犯了【刑法】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换句话说触犯刑法是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已经不再是民事纠纷了。随后池子表示要对相关机关投诉和举报。
可能是中信银行对这件事不够重视,或者认为自己做的回应已经很周全了,但大众的反应是很真实的。我们看看到现在中信银行官方回应,目前只有一条致歉信,没错,是致歉信。虽然说了一大篇,但关键点就中间那一句话,处分相关员工,撤销支行行长。对于池子本人除了一个道歉外,并没有其他。
但这件事发出来后,大家对这件事又出了一个新爆点,那就是这个致歉信的发布时间很玄学,凌晨一点钟发布的,这个时间要么是加急处理相关人后第一时间发布的信息,要么就是故意为之。用吃瓜群众的话说,这个时间点大家都睡觉了,关注度低,中信方面不想上热搜。至于真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大家对这个致歉信的评价就是“诚意不足”!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告一段落了,但没想到又传出“泄露客户交易信息,银保监会对中信银行启动立案调查”,这至少说明池子的实名举报是真的,并且还起到一定效果。至于调查结果好久出来,目前还无从得知,但这一板子可着实把中信银行打疼了。
目前来看,中信银行的名声短期内很难修复,银行连用户的信息安全都无法保证,那大家对于中信银行的态度还是很不友好的,至于能否挽回一些影响,还要看中信接下来的操作。
池子的事对中信银行有影响吗?
中信银行泄露客户信息,到底触犯了什么法?银保监会对中信银行立案调查.
5月6日,脱口秀演员池子在微博发文称,中信银行虹口支行在未获其本人授权、没有司法机关调查令的情况下,将其个人账户流水信息提供给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5月7日凌晨,中信银行道歉,承认该行员工未严格按规定办理,向笑果文化提供了池子的“收款记录”。5月9日 银保监会消保局表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启动立案调查程序,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那么中信银行泄露客户信息,到底触犯了什么法?银保监会对中信银行立案调查.
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二、银保监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规定
1.违反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该文明确银行数据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2.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明确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消费者金融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中信事件,给金融机构再次敲醒警钟,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客户隐私保护,对客户信息严格实行从采集到存储、销毁等全流程的制度化管理。
池子的事对中信银行有影响吗?
不是有没有的问题,是影响多大,影响多坏的问题。
对中信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于信誉,还有银保监会后期的严格跟进和整改检查。至于什么相关人员处分,那对于中信来讲都无伤大雅。
今年中信内控的日子会很不好过,长期来说对中信影响并不大!对于普通人甚至是中信的用户来讲根本没影响,这是银行!银行!银行!而且是大行。
中信这个事件最难受的是在银保监会刚开始为今年的监控定了基调刚开始准备检查的时候出事了,这就有点枪打出头鸟的感觉,等调查结果出来了又是一大笔罚金。
对于普通储户来讲,最大的影响恐怕只是心理上的,试想,中信这种级别的银行都能做出来,那些地方性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甚至一些比较大的中字头们难道以前一次都没有发生过?这次只是个案?
所以,这个世界从来就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哪国都一样,主导世界的,其实追到底,都是利益,只不过人们会通过主观预判得失去趋利避害而已。个人如此,机构也是如此,监管也是如此,国家也是如此,外星人来了照样如此,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池子的事对中信银行有影响吗?
池子的事件从目前来看对中信银行的影响比较大。
事件中的三方:
1、池子,作为一名“普通的储户”,相对于“财大气粗”的中信银行来说是“弱势群体”,大家更多地是报以同情和鸣不平,舆论上目前占上风;
2、笑果文化,事件的“始作俑者”,但不在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上;
3、中信银行,运气不太好(原本不关它啥事),被推上风口浪尖,是大家关注的“聚焦点”,更多的是“口诛笔伐”。
中信银行自己当初可能也没想到,也许是自己日常工作中不经意的、毫不起眼的、维护大客户的、带人情的、不为人知的、一次“常规”(或者说潜规则)操作,竟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随着银保监会的介入调查,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1、舆情影响。对于中信银行来说,这是一次大范围的负面舆情事件,银行是非常忌讳的。当前,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民众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更加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观点和诉求,如果处理不好事态就会不断扩大,对品牌和知名度的影响是致命的。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更显被动。
2、信誉危机。“诚”“信”是银行的立行之本。此次中信银行随意泄露客户重要“隐私信息”,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广大中小储户的利益,不道德、不合规、不合法。必将招到客户的唾弃和监管的惩罚。
3、客户流失。既然中信银行为了所谓的“大客户”意愿就可以随意“牺牲”小客户利益,不把小客户放在眼里,必然导致中小个人客户缺乏安全感,重新考虑选择,毕竟银行到处都是,而“安全”又是最重要的。而“大客户”也有可能流失,因为“大”和“小”是相对的。今天“笑果文化”相对于“池子”是大客户,当明天实力更大的客户出现时,“笑果文化”相对又变成了小客户,中信银行“欺小怕大”的客户态度会导致客户都没有安全感,毕竟也不知道哪一天就成了“小客户”,毕竟暂时的“大客户”也不傻!
4、日常经营及业务拓展的影响。原本是“习惯”的日常操作,被揭露后招致口诛笔伐以及监管的检查,中信银行内部必定是坐立不安,必须对民众、对监管有一个交代,必须痛改前非!风控要求更高、操作更谨慎,擦边球也不敢打了,原本维护“大客户”的优势(手段)也不好再用了,短期的业务经营、发展肯定会收到影响。
5、监管的处罚。可能监管的处罚对中信银行的直接影响不好太大,但这毕竟是一个污点,目前还在热榜上。
总之,还是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池子的事对中信银行有影响吗?
影响很严重!
银行🏦泄露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相关人员应该依法严惩!
池子的事对中信银行有影响吗?
有,影响很大,诚信问题,谁不怕在这样的银开户,一夜醒来,户里都0完了,阴影太大了!!![大金牙][大金牙][大金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