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苹果的生态的差距在哪里?
一说生态这个词,最早是从乐视贾跃亭的嘴里说出来的,要搞什么“生态化反”,但就当时的概念来讲,乐视还是挺超前的。虽说乐视最终被汽车产业拖垮了,但也让许多科技企业认识到生态链的重要性。
小米的生产链是最早最全的小米是最早一批做生态的厂家,根据2019年的财报来看,小米生态链的产值也挺高。小米一直做得就是粉丝经济,后来开始做电视、做笔记本,然后开始做周边生态家居家电,厨卫家电,甚至生活中的一些小家电也开始进入。
最后小爱同学这一AI音响一来,瞬间把整个小米的生态链打通了,小爱音响可以通过软件把支持语音操控的设备全部串联起来。另外还有一个米家APP,小到网关、体温计、体重秤、台灯,大到空调、扫地机器人等等,都可以串联起来,实现真正的智能生活。
当然小米也联合第三方厂家做对接,大大小小的各种产品都有。反正这些小东西很多搭上小米这个快车后都有不错的销量,实际体验也不错。小米有品这个APP就是专门对接这些品牌的,当然小米也有一些不成熟的产品,但就目前来说,小米的生态确实是做得最完善的。
华为涉足较迟,现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华为的生态是在去年才开始爆发的,一方面是华为正式进军智能电视,哦NO,叫智慧屏。这款电视的操作系统是华为自研的鸿蒙系统,据说这个系统后续还会开放到其他终端上。
就目前来说,华为的生态就主要在电脑、手机、电视这几个大件上,特别是几个设备间的多屏协作,一碰传等等,非常实用。但在生活家居场景方面,现在还无法与小米做对抗,虽然荣耀搞了一个荣耀亲选,模仿小米的有品,但打开软件就发现,里面的设备和活跃度还是差很多。
华为后续的生态链可能会集中在商务办公这一款,家居生活这方面华为的用户群体不如小米有优势,但后续如何还不好说,因为华为做的路由器、体重秤这些小玩意卖得也不错。
苹果的生态是最成熟,但也是最封闭的苹果的生态就是依靠Apple ID,多设备之间相互联系。反正苹果的办公三件套很多人用了是回不去了,在安全性上苹果也是做到了极致。
苹果目前的生态就是多个设备之间的信息,只要你把两个设备登陆同一个账号,你的浏览器历史记录、照片、甚至来电都会同步,这一点不得不说很强大。但目前苹果的硬件有限除了苹果手机外就一个Airpodsipod,还有就是键盘、鼠标、pencil这些配件,这还不算真正的生态。苹果现在想的是在软件服务和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配件上赚钱,生态家居方面暂时还没兴趣涉足。
总的来说,小米的生态就是那种覆盖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生活,苹果的则是依靠强大的系统。通过ID把所有设备连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华为则是介于两者之间。
华为、小米、苹果的生态的差距在哪里?
感谢邀请!
说这个,我们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虽然现在大家都在关心的是拍照,多少像素什么的。其实,手机的影像体系早就不是华为的战略中心了。
我们都知道,自美国的打压后,华为更不可能以摄影为战略中心,因为“1亿像素”不是未来方向,做产品要考虑的是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综合平衡,做体验最好的产品才是未来方向。
未来华为与苹果两大巨头的对决将是消费级智能设备市场的年度大事而他们以后对决的核武必定是各自的系统。而各自的系统是其生态的基础。
如果说它们三个生态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做些不是十分恰当的比喻:
如果苹果和华为是阿里和京东的话,那小米就是拼多多。
如果苹果和华为是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话,小米就是曼德夫。
如果苹果和华为是奔驰和宝马的话,那小米就是比亚迪。
之所以说不是十分恰当,因为无论是拼多多、曼德夫还是比亚迪都还是很不错的。
华为、小米、苹果的生态的差距在哪里?
感谢邀请
华为、小米、苹果的生态的差距在哪里?
华为打造的是国产手机的精品,小米我觉得手机一般除了性价比绝对优势,更多打造的是生活生态,苹果绝对优势的吸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