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雷军和卢伟冰近期发布会上与友商的对比,红米会超越荣耀吗?

红米从独立品牌那一天就开始预热新品红米note7pro,终于在前几天发布了,不出意外的这款手级于红米note7几乎一模一样,最大的升级就是4800万的索尼镜头和骁龙675的处理器,当然与友商进行一番PK吊打是不可避免的,那至于说红米能否超过荣耀就是一个概率性问题。

说红米会超过荣耀吗?这个超过是以什么为准?销售量?销售总额,还是品牌的整体提升。如果单单说销量,红米还是有一定的概率逆袭,小米整体的销量上红米的占比可达六成,甚至更多。而荣耀在华为的整个销售体系中比例就低了很多,这样一对比下来,两者的销量数在一个级别上。加上红米独立后的三款产品都销售火爆,一机难求,颜值和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要是后期有了骁龙8系列的旗舰,那对销量的提升更为明显。

至于说销售总额,那红米目前是绝对不够看的,看看荣耀的主力机型都是在两千元左右,骁龙近千万的爆款8X一样是一千五左右的价位,V20和magic2这样的旗舰机直接超过了3000元,而红米目前还在一千元价位左右徘徊,超过一千五的机型都少得可怜,这样一结合起销售量,很自然的就能看出销售额不在一个级别。

最后说道品牌方面,荣耀从成立之除就是对标小米这样的线上品牌,主打性价比,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线上市场的代表品牌,与小米平分秋色,红米以后怎么样不知道,但现在个内容页还是有差距。荣耀已经进军高端领域了,红米还在稳扎稳打中端领域,不过红米这一步如果走好可以提升小米的品牌,对整个品牌的销量贡献也会加大。

总的来说,红米独立后的几步作品都不错,市场也比较认可,至于后期如何,能否超过荣耀就看小米对手机、对红米的投入有多大。另外5G是两家争夺市场的最佳时机,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会出来一些搅局者,就看各位是否能够把握住了。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看待雷军和卢伟冰近期发布会上与友商的对比,红米会超越荣耀吗?

近日小米的Redmi发布了Note7 Pro,我看了一会儿发布会就实在看不下了。卢伟冰在发布会上各种和荣耀手机对比,我觉得最搞笑的是居然和荣耀V20对比。我不知道Redmi的高管怎么想的,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小米9出来和荣耀V20对比,一个Note7 Pro有何荣耀V20对比,我想请问Redmi高管:媲美3000元机型,是不是小米9啊?

觉得最搞笑的是还请来公证处,发布一个手机还请来公证处。这个公证处居然还被网友拔出来了,注册资金5万元,有效期2019年3月31号,更可怕的是这个公证处居然有私法风险11处。我真的搞不懂Redmi的高管,就算请公证处,能不能请一个专业一点的来啊!

小米高管卢伟冰公开表示,特别佩服友商营销能力,产品真不行。他说,华为除了p和mate系列还可以,荣耀已经降的不行了。他还表示,过去华为荣耀很想蹭小米9,但是跟小米9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只有和红米可以比一下。有时候,真的不敢相信作为小米高管,为何情商低到了这种地步,如此大言不惭。本应该低调本分的小米,雷军以及众高管,如今变得如此浮躁,让人寒心。

我想请问卢总经理:你说荣耀不行的时候,脸有没有红?荣耀2018全年销售:54.42(百万台),同比增长13%。华为2018年全年销售:50.55(百万台),同比增长19%。而你的小米和红米销量总合是:51.99(百万台),同比下滑6%。如果红米和小米拆开计算,你们压根就排不上榜。我真不知道你的自信来至哪里?

任何产品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要用实力证明。我可以说不管是华为还是荣耀的高管,他们吹过的牛皮,都实现了。Redmi才刚刚成立就宣誓要服务全球50亿用户,华为默默耕作32年,才说服务全球30亿用户。

真是用了那句老话:贬低别人,不一定能抬高自己,承认别人反而能认识自己,从而努力超越别人!那时我一定为小米喝彩,可此时的小米真的让人喜欢不上。

如何看待雷军和卢伟冰近期发布会上与友商的对比,红米会超越荣耀吗?

谢谢您的问题。红米和荣耀的竞争,交给市场决定。卢伟冰和雷军的风格倒是越来越像,同心同德。

卢伟冰带着红米主动宣战。第一,雷军设立红米子品牌,是对标华为荣耀子品牌,但针对的是所有友商。雷军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已经是宣战。第二,卢伟冰作为雷军的先锋,也展示了雷军的张扬作风,向友商重申,红米就是要向一切不合理的溢价宣战。第三,红米的对手不止华为荣耀,vivo子品牌iQOO、OPPO新系列Reno都在竞争之列。第四,卢伟冰重点宣传的是红米7和红米Note7 Pro的千元内价位的战斗力。红米的基因就是好战的,需要富有竞争型的领导。卢伟冰要报雷军的“知遇之恩”。卢伟冰被雷军从金立集团挖来,作为红米的领路人、雷军的急先锋,自然和雷军高度一致,有所作为。卢伟冰的想法是:第一,死磕“极致性价比”,推出红米热销手机。第二,性价比首推性能,要提升性能,追求高品质,提升硬件质量与用户体验。第三,向中高端市场进军,红米这价格是没有上限的。第四,稳固印度、印尼等市场,拓展欧洲、东南亚市场,红米的国际化也是没有边界的。第五,服从小米大战略,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打造“手机+AIoT”生态圈。是不是和雷军思路高度一致?雷军为卢伟冰点赞。如果卢伟冰是将才,雷军就是善攻人心的帅才。红米发布会上,雷军忙着在“工厂拧螺丝”,是在向市场传递供货的决心。不过还是在百忙之中在微博夸奖卢伟冰,说卢伟冰首秀的红米品牌独立宣言讲得非常透彻感人。雷军用卢伟冰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对卢伟冰寄予厚望,卢伟冰在前面冲,雷军在后面全力支持。红米战胜别的对手,首先要团队心齐,方向看齐,思路对齐。红米“人”决定了红米的战斗力,这是一个很大的看点。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如何看待雷军和卢伟冰近期发布会上与友商的对比,红米会超越荣耀吗?

雷军,卢伟冰格调太低 。企业领导疯狂攻击友商,在中国企业界很少见。像这种不正当竞争,一般是企业陷入困境,心情焦躁,惧怕竞争者的表现!小米为了生存四面树敌。这样的企业文化,毒化营销环境毒化,社会环境,社会不能提倡,并应该坚决抵制!

如何看待雷军和卢伟冰近期发布会上与友商的对比,红米会超越荣耀吗?

小米现在就是个逗比公司,一群高管整天没事干怼天怼地!您怼的都对又怎么样,到是拿现货出来卖呀!!!![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就像便秘急得拉不出来一样急的只是你自己[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抢发不是首发,首发只能我发 先用不是能用,我用才是实用 你有都是噱头,我有才是需求 你用就是公模,我用就是攻克 你爱国是营销,我爱国是我配 你不用是阉割,我不用是被迫 你没货是耍猴,我没货是太火 你科普是引战,我科普是良心 你说就是黑我,我说就是客观!坐看雷猴吹牛逼,笑看米粉被耍猴[吃瓜群众]

如何看待雷军和卢伟冰近期发布会上与友商的对比,红米会超越荣耀吗?

感谢邀请:我是科技数码随时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如何看待雷军和卢伟冰近期发布会上与友商的对比,红米会超越荣耀吗?

红米超越荣耀手机是极有可能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华为的高端机型确实创新很大,但是中端机型和荣耀系列的手机为了迎合高端机型,在设计和用料方面相比OV,以及小米确实有差别,很多人说如果没有华为就没有荣耀,当然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从两者的关系来看的,而是因为更多的人把荣耀和华为联系到一起来看的,如果没有华为我们单独来看荣耀的话,只是用了华为的处理器而已,其他方面和华为相比相差太远啦!

而小米的成功,不单单的是做好了性价比,而是在做好性价比的同时让我们有了更好的体验,不管是手机屏幕,用料等等方面没有缩减,你不管说堆料也好,还是其他方面也好,小米手机的配置确实不错,而且高通骁龙处理器的和麒麟处理器的比较,肯定是前者更强啦!

就像很多人看到的,荣耀手机的设计和配置方面现在来看是格格不入,就拿荣耀V20来说的虽然是4800万像素镜头,但是单镜头的设计,屏幕解锁方式,设计和同价位的手机相比确实相差很远,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如果红米系列最后的高通骁龙855处理器,同样的配置但是使用的是高通骁龙855处理器,我想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所以红米超越荣耀个人认为只是时间的问题,再加上小米也有自研发处理器,虽然速度很慢,但是不得不说长期来看很有利的一个条件。

第一个问题雷军和卢伟冰在微博上面异常活跃,一方面对于OV的不屑,一方面对于荣耀的对比,营销方式,因为小米9没有货,而红米note7pro的强势4800万像素镜头确实是一个亮点,虽然在处理器方面有区别,但是从拍照方面来说的话,确实有的比,因为荣耀系列手机的优化,并没有跟着华为走,就像之前用过的手机,荣耀的手机只能说够用,当然两者的相比,最后受益的是消费者,所以我们不去评价这是真的,或者是假的,或者是怎么样,只能说在这个价位选择到索尼4800万像素的手机,还是非常不错的。

小米和红米的关系就像华为和荣耀,而荣耀的独立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但是依然现在还没有脱离,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小米之前走性价比路线和荣耀是一样的,现在又有出来了红米,同样是也是走性价比路线的,相当于荣耀有两个对手,而且小米走向高端用料将会越来越好,价格方面如果有人仔细对比过的话,就会发现荣耀手机的定价之前还是很高的,所以小米用料更好,配置更强价格方面和荣耀还是对拼,而红米的出现和荣耀一样的用料,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呢?

回答完毕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关注更有爱,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观点,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们互相交流和学习,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正在看问题的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