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老师与民办老师有什么区别?
看来,题主对“民办教师”的理解有误。
民办教师,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曾经是中小学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据《教育大辞典》载,民办教师是指“中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民办老师为农村普及小学教育补充师资不足的主要形式,一般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民办教师由学校或当地基层组织提名,行政主管部门选择推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包括文化考查批准,发给任用证书)。生活待遇上,除享受所在地同等劳动力工分报酬(1979年后享受‘责任田’)外,另由国家按月发给现金补贴。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办教师是农村中小学的主力,大约从1984年开始,进行过一次整顿,以后没有再发放过民办教师任用证。到八十年代末期,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通过考试、学习等手段,使大部分民办老师转为公办老师。到2000年,最后一批民办老师转正后,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民办老师了。
实际上,在1984年之后一直到现在,还有部分非公办老师在公办学校代课,这只能称为代课老师了,因为1984年之后没有再发放过民办教师任用证,这些人也就不是民办老师。
题主所说的民办老师应该是在民办学校任课的老师。这和公办老师有什么区别呢?我来告诉你,公办老师有正式的编制,有五险一金,有稳定的工资,总起来说,就是稳定。缺点是收入不高,难以有什么大的发展。在民办学校任课,工资高,只要能力强,晋升也快,如果是大的私立学校,也会给你交五险一金。缺点是没有正式编制,存在失业风险。
至于怎么选择,就看你自己了,如果喜欢稳定点的工作,就考公办老师,如果不喜欢稳定而想闯一闯,就去民办学校。
我是张老师,专注教育问题,欢迎关注,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