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可是人们为什么还抵触教育的体罚?
“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这是以前的观念了。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是信奉这个观点的。所以,私塾先生都有一个戒尺,专门用来惩罚学生,学生受到惩罚了也不敢告诉家长,如果告诉家长,往往会招来再一次的惩罚。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体罚学生还是普遍的,学生和家长也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减少,也使家长更加关注自己的孩子,生怕受一点委屈。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个规定引起了从上到下重视,体罚现象逐渐减少,到后来,基本上杜绝了这种现象。
随着宣传的深入,人们意识的提高,体罚成了教师的高压线,也成了广大人民群众抵触的一种现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