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罗中立的代表作写实油画《父亲》?

罗中立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父亲》是中国美术馆的藏品,我曾经去现在参观过,看实物的感觉是很震撼的,跟手机上看图的感受完全不同。

创作这幅画时,画家罗中立32岁,美院刚毕业,但在上大学之前他曾经作为知青在四川农村生活了10年,对于“父亲”这样的形象非常熟悉。

《父亲》是一幅大尺幅的肖像画,站在画前你会感觉自己很渺小,画中的人物在烈日下双手端着一碗水,满脸如黄土高原一样沟壑纵横的皱纹,现场看每一条皱纹都如刀刻一样清晰。

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伤痕文学”,绘画界也有“伤痕画派”,《父亲》被视为“伤痕画派”的代表,画家罗中立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乡土主义的情怀,为当时还很落后的农村代言,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农村,关注那些在贫瘠的土地上拼手抵足的父老乡亲们。

如何评价罗中立的代表作写实油画《父亲》?

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一做成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