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的贵族女性油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意义?

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18世纪英国著名画家,他画风景,也画人物肖像。

庚斯博罗是个绘画神童,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13岁便独自从家乡前往伦敦拜师学艺。

跟很多西方画家的颠沛流离、命运坎坷不同,庚斯博罗20岁就早早的结婚,他画的风景画也很畅销,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20多岁开始尝试画肖像,1761年成功地参加了伦敦艺术学会的画展,并成为皇家艺术学院的创始人。

这时候的庚斯博罗已经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肖像画家,为当时的国王乔治三世和王后绘制了肖像。

庚斯博罗的肖像画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把人物至于风景之中,这也得益于他早期学的风景画,庚斯博罗爱好音乐,表现在他画中的人物也极具动感。

庚斯博罗的肖像画具有精致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画中的贵妇们身材颀长,衣饰华丽优雅,深受皇家和上流社会贵妇们的追捧。就连他的对手,著名的英国画家雷诺兹也称赞他为“复活英国画派的奠基者之一”。

如何看待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的贵族女性油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意义?

18世纪英国画家庚斯博罗,他的艺术特色是:以自然写实的细节,抒情、诗意的画面质感,表现画作主题。庚斯博罗擅长描绘农夫与乡村生活题材,以及女性题材,对于庚斯博罗而言,女性只是他赚钱的手段,女人性题材的作品更受收藏者的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庚斯博罗的女人油画,其背景都是以风景来陪衬,这样让画面不至于单调,美人与美景的结合,可以提升观赏者的审美趣味,无论女性在画中的姿势神态如何,背景处的风景总是会留住观赏者的视线。

在庚斯博罗的众多油画作品中,我们先简单谈谈那幅《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丹夫人》:画中的女人在户外的石块上坐着,她身穿粉色裙子,洁白细腻的双手很随意的放在自己腿上,白里透红的脸蛋却掩盖不了她忧郁的眼神,

不过腰间的绿色腰带,则让女人又略显精神,蓬松的头发也增强了这样的效果,女人正视着观赏者,但是观赏者却不敢或者说不愿意久久的注视着打扮时髦的女人,主要是因为她那忧郁的眼神,让人浑身不自在,

庆幸的是,画作背景部分的亮光,让我们“眼前一亮”“心情开朗”,瞬间缓解了因注视主体人物而压抑疲劳的心情,背景处的天空、云朵、树木、山石都是冷色调,这带着亮光的冷色调并没有和主体部分的暖色调“相冲突”,更没有“喧宾夺主”,

背景和主体简直就像不同的两个世界,前者充满激情,后者较为平淡,这样协调性的对比,无形之中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以及色调线条笔触的张力,又将观赏者的视线引导在主体人物身上,

女人身后的那棵树枝叶茂盛,画家以恰当好处的“明暗对比”修饰了女人周围近距离的空间,暖暖的色调营造了一种忧郁的气氛,不过并不阴森恐怖,那些石块、花草树木也显的很真实,瞬间又让人们觉得这田园风光很华丽,忧郁的女人很迷人,很撩人。

我们接着简单谈谈庚斯博罗笔下的那幅油画《令人尊敬的格雷厄姆夫人》:画中巍然矗立的廊柱使整幅画作体现古典时代高贵文明的气息,画面的立体效果也更加鲜明,

庚斯博罗作品《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丹夫人》

头戴精美的羽毛帽,身穿一袭褶饰边的乳白色外衣和粉红色饰边丝裙的女人,依靠着廊柱,她的手势和向画面左边看的眼神,都体现出女人的高冷,这是一个打扮时尚,身材苗条的贵妇,冰冷的廊柱形象的反映出女人的高冷性格,

画面左边的树木、天空、云朵的色调非常多样,它们和冰冷的廊柱一起衬托出女人的冷漠,让人高不可攀的样子。那么,为何画家处理这幅画的背景细节要用这么多的冷色彩呢?

庚斯博罗作品《令人尊敬的格雷厄姆夫人》

还有就是女人身上的衣服色彩也很多,这是为什么呢?通常来讲,画作的背景色调越简约越好,越能有效突出主体人物。之所以画家要用色调复杂的背景,这是因为他要表现出洛可可风格的美学元素——装饰效果。

因为背景色调复杂,所以主体人物的色调也要多样深层次,这才能驾驭住背景,要不然,主体人物在画面中就暗然逊色了。当然了,画家在创作时还添加了精微的写实元素,体现人物场景给人的真实感受。

综上简单所述的这两幅画作,画家都以田园风景为背景,陪衬主体女人,显示出画家惊人、成熟的精湛技巧,女人华丽的衣着则说明了她们的富有和高贵,田园风景则增添了整幅画作的诗意。“诗意”也是18世纪西方艺术常见的情调元素。

高冷与忧郁都是女性天生的个性,庚斯博罗如实将这些个性呈现出来,这就体现出他的写实观念,人物的外表和个性都应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才是艺术真实的特征。

艺术家女儿们的肖像庚斯博罗的女儿玛丽(1777年)乔治亚娜·卡文迪什,德文郡公爵夫人(1787年)两个女儿与猫(约1759年)画家的女儿们追逐蝴蝶(1756年)蓝衣女子(约1770年),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萨拉·西登斯夫人(1785年),国家美术馆理查德·布林斯莱·谢里丹夫人(1785年–1786年),国家艺廊托马斯·希伯特,女士。 18世纪80年代。新绘画陈列馆。哈雷特夫妇(1785年)影响

如何看待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的贵族女性油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意义?

庚斯波罗的贵族女性油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意义

18世纪下半叶称霸英国画坛的两个著名画家是雷诺兹和庚斯博罗,他们二人都是洛可可画派,其中,庚斯博罗比雷诺兹小四岁,名声却不亚于后者,他们都喜欢描绘贵族女性。那么,如何看待庚斯博罗的贵族女性油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意义呢?庚斯博罗的贵族女性油画里总是令人感到多了一份高贵与华丽,这也是贵族们总是爱找他来替自己画肖像画的原因,不过,画家曾对友人说:“要不是为了糊口,我才不想替贵族们画像,真正吸引我的是美好又宁静的大自然。”

那幅《安德鲁斯夫妇》可以证实庚斯博罗说:“真正吸引我的是美好又宁静的大自然。”画中的安德鲁斯夫妇是贵族身份,但是在画中,他们夫妇俩明显是配角,他们被不着痕迹地安入画中的一个角落,优美的大自然风景才是画作的主角,可见画家真的被美好又宁静的大自然吸引了,庚斯博罗的贵族女性油画在西方艺术史上的意义是,体现了画家巧妙地将风景与肖像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人与自然完美和谐融合的效果,从而影响了19世纪浪漫主义画风,也是人与自然完美和谐融合。

不过,庚斯博罗自己曾说过:“我不是一个理论家、教师,也不是画派的领导人,我从未想过把各国画派艺术家的高超技法融合到我的艺术中。”这也是庚斯博罗从未离开自己的家乡去意大利、法国等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学习吸收艺术精髓的原因,而且庚斯博罗也不算是一个完美的画家,他的构图不像雷诺兹那样平衡得很有技巧,他笔下的那些贵族女人通常处理得比较随意,比如《安德鲁斯夫妇》画中的风景、狗、枪都令人想起安德鲁斯的庄园,他的妻子坐在一个精美的木制长椅上,但是妻子的腿部显然还没有画完,即便如此,户外的风景和夫妇随意的姿态延续了当时谈话题材作品的时尚。

庚斯博罗作品

庚斯博罗是个很有魅力的诗人,一位敏感的、天分极高的诗人,他时常把诗意融入到那些风景画、贵族女性肖像画,甚至是儿童肖像画中,这样导致洛可可画派的柔媚浮华的元素会稍微减弱褪色一些,从而提升了作品的内涵。庚斯博罗非常崇拜凡·艾克的画,视其为楷模,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的独创性,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吸引人的特性,与凡·艾克相同的题材的作品相比,比如穿绸缎衣服的男孩、贵族般优美形式修长并且精致的女人脸,画家庚斯博罗的创作与凡·艾克完全不同。

庚斯博罗作品

对于庚斯博罗在艺术生涯中获得的成就,康斯太布尔这样评价:“我们发现自己眼中涌出了泪水,但不知是什么让我们流泪。”这句话意味深长,大意是看了庚斯博罗的作品,会情不自禁的流泪,被感动的流泪,却又说不清楚具体是画中的哪个细节感动了自己。值得注意的是,庚斯博罗的风景画还带有抒情写意,这是受鲁本斯的影响,他将鲁本斯强烈的色彩“柔和化”,又融入诗意的元素;庚斯博罗的贵族女性油画,则又带些世俗的写实,也就是稍微反映现实寓意的意思,毕竟他自己也说了,“我更爱大自然……。”大自然蕴藏着世俗哲理。

庚斯博罗作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