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方画家荷加斯的女人油画《狂欢》的晦涩画风?
生于17世纪末的荷加斯是英国著名画家,他的创作范围很广,除了油画还有版画、和连环画。
画家的创作风格离不开他的成长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荷加斯出身于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父亲因还不起债务被判入狱5年。
少年时的荷加斯在街头跟着师傅学习雕版,也经常画一些行人自娱自乐,直到1726年才进入画家松希尔的画室开始学习油画。
荷加斯不喜欢循规蹈矩的学院派画风,他喜欢画讽刺画,他的创作题材都取自于现实生活,对现实社会中的事件以及人物有着高度的敏感,是一位有思想的画家。
题主说的《狂欢》是荷加斯系列组画《浪子生涯》中的一幅,描述的是一个青年的堕落,这个年轻人因为继承了一笔丰厚的财产开始了寻欢作乐的生活,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因而被所谓上流社会认为是对他们的污蔑。
应该说荷加斯的绘画风格不是“晦涩”,而是“讽刺”。
如何看待西方画家荷加斯的女人油画《狂欢》的晦涩画风?
西方画家荷加斯的女人油画《狂欢》
荷加斯是18世纪英国艺术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是一位有着高度技巧的写实主义肖像画家、雕刻家、讽刺文学作者、评论家、美学家和杂志卡通家。尤其在绘画和雕刻这两方面出类拔萃。那么,如何看待西方画家荷加斯的女人油画《狂欢》的晦涩画风呢?所谓“晦涩”就是令人难懂的意思,观赏者对画作所要表现的主题寓意,感到费解、难懂。《狂欢》这幅画是《浪子生涯》系列作品中的第三场景,
画中的场景在伦敦当时很出名的一家妓院,画面中有很多着装打扮形形式式的女人,也有二三个男人,从扮相来看,这两个男人应该是主仆关系,正因为这二三个男人的身份角色,人们就疑惑,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为何身份差距之大的主仆二人可以很和谐的在这风花雪夜场所下出现?画家为何会这样构图立意呢?结合现实来讲,这必定是画家想象出来的,勉强将两个身份不同的男人安置在这特殊的画面中,人们无法得知这幅画真正的主题寓意,
不过,在当时画家荷加斯曾对这幅《狂欢》做出了简单的描述:年轻的女子穿着长袜,持着镜子(画中左方的银盘)和蜡烛起舞,轻佻地展示她们的身体,而那仅仅是本画的故事场景中几个视觉象征之一。除此之外,画家本人没做过多的描述,整幅画呈现的是略显暗淡的暖色调,与洛可可艺术的浮华柔媚画风有所区别,原本这妓院场景就该浮华,可这幅妓院场景却不显浮华,洛可可画派的荷加斯为何要这样处理画面的色调效果呢?这又是一个谜,让人晦涩难懂。
种种迹象表明荷加斯的艺术家生涯与众不同,他著名的系列作品《妓女哈露特的遭遇》《浪子生涯》(包括《狂欢》)以及《时髦婚礼》都是与主流艺术格格不入的类型。在当时有人将他称之为讽刺画之父,或是现代漫画的鼻祖,即便他的绘画方向是现实主义肖像画和风俗画,值得注意的是,荷加斯的风俗画与英国小说家菲尔丁的长篇讽刺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浪子生涯》系列的《狂欢》正是画家借助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心安排的情节讽刺时弊,比如,原本是有钱人去的风花雪夜之地,连没钱的仆人也去了。
所以,如果站在讽刺的思维角度,我们就能理解荷加斯的女人油画《狂欢》的主题寓意了,不用认为它晦涩难懂了。荷加斯对道德的思考比艺术和美要更宽广,这也是他之所以用讽刺的表现手法构图绘画的主要原因,当然了,他的道德是建立在良好、坚定、实用的真理之上,而不是被任何英雄主义所左右,他为作品注入气势、活力,他展示了众生相,这些人物的真实性冲击了我们的视觉,《狂欢》这幅有关妓院场景的油画,画面暗淡朦胧的暖色调正是妓院场景该有的氛围,这真实的场景冲击了观赏者的视觉,同时对荷加斯的“晦涩”画风也不感到奇怪了,因为一切的主题都围绕“讽刺”这个核心要素。
荷加斯作品《狂欢》
如何看待西方画家荷加斯的女人油画《狂欢》的晦涩画风?
荷加斯是英国绘画之父
荷加斯被称为"英国绘画之父",他是英国第一位在欧洲赢得声誉的美术家,他的艺术作品,富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与讽刺意味。分析荷加斯的油画作品《狂欢》,先要了解荷加斯的人生。他于1697年11月10日出生于伦敦附近的 巴多罗摩的一个清苦教师家庭,父亲是一位教师。父亲曾因负债入狱,这种生活体验,对他一生的艺术创作不无影响。
荷加斯对《狂欢》的解读《狂欢》整幅画呈现的是略显暗淡的暖色调,与洛可可艺术的浮华柔媚画风有所区别,在人们印象中浮华的妓院,却丝毫不显浮华。荷加斯对《狂欢》进行了简单描述:年轻的女子穿着长袜,持着镜子(画中左方的银盘)和蜡烛起舞,轻佻地展示她们的身体,而那仅仅是本画的故事场景中几个视觉象征之一。除此之外,画家本人没做过多的描述。荷加斯为何要这样处理画面色调效果呢?让人觉得晦涩难懂。
站在讽刺的思维角度看《狂欢》荷加斯对道德的思考深广,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与美学欣赏。这也是荷加斯之所以用讽刺表现手法构图绘画的主要原因。他为自己的油画作品注入了印象鲜明的气势,昂扬向上的活力,展示的性格鲜活的众生相,冲击了人们的视觉。《狂欢》这幅有关妓院场景的油画,画面暗淡朦胧的暖色调,呈现了妓院场景的氛围。因为一切主题,都围绕“讽刺”这个核心要素,荷加斯所谓的“晦涩”画风,其实充满了讽刺意味。
如何看待西方画家荷加斯的女人油画《狂欢》的晦涩画风?
西方画家荷加斯的油画绘画风格主要是讽刺性和嘲讽为主。
要看懂一位画家的绘画风格,我们先了解这位画家的生平和他的代表作品。我们可以透过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画风。
荷加斯出生于英国伦敦,父亲是一家住宿学校的校长,他自幼迷恋绘画,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14岁时在一家银器店学习银盘雕刻手艺,后来以雕刻师的身份在伦敦独立开设门户,业余时间学习油画,曾在英国著名画家桑希尔爵士的门下短暂学习过。
后来荷加斯爱上了桑希尔的女儿,他们不顾桑希尔爵士的极力反对而私奔。后来在桑希尔爵士的帮助下结识了众多的绘画界人士,开始走上艺术道路。
荷加斯在艺术上为英国的绘画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也是英国传统绘画最优秀的奠基者。是英国著名画家、版画家、讽刺画家和欧洲连环漫画的先驱。
我们以荷加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伯爵夫人清晨的梳妆》来了解画家想要表达心中的想法。
《伯爵夫人清晨的梳妆》
在这件《伯爵夫人清晨的梳妆》作品中,所有的人着装讲究,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贵族阶层的侧面。尤其是正在梳妆打扮的伯爵夫人,华丽的服装在画面上跳跃而夺人视线,给人一种高贵和敬畏的感觉。画面的墙面上,布满了油画作品,这些作品热情而充满诱惑性,但画面的内容却是对没落贵族和富裕商人的讽刺,体现了画家典型的英国式的机智和诙谐。
在画里,一个不是很大的客厅里似乎挤满了人,而且,尽管这些人各自在干着自己的事情,但他们却都是在为清晨梳妆的伯爵夫人服务——-在她梳妆的过程中为她歌唱。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这个夫人是非常讲究排场的。特别是画面的右下角,一个小孩正在玩耍;小孩的动作和他的表情使整个画面达到一种高度的统一。
《伯爵夫人清晨的早餐》
在18世纪的英国社会,一度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没落贵族大量通婚现象。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是暴发户,拥有大量的钱财;而没落的贵族,则可以为这些突然拥有大量钱财的暴发户提供证明地位的支持,两方一拍即合,就出现了这种新兴资产阶级和没落贵族大量通婚现象。双方通过买卖婚姻各取所需,这样可耻的行为在当时成为英国一时的社会风气。
因此,荷加斯的许多作品都是对这些社会现象的嘲讽与抨击。不仅如此,他的作品还有对那些没落贵族生活方式的嘲讽。
《浪子生涯》
同样,荷加斯的女人油画《狂欢》,系列组画《浪子生涯》中的一幅,描述的是一个青年的堕落,经常去参加舞会沉迷酒色。这幅画也是揭露新兴资产阶级得到钱财和地位后,举行宴会进行狂欢的情景,这在当时的英国也是非常普遍的状况,荷加斯描绘参加舞会的女性的神态和动作,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当时些社会现象进行辛辣的批判和嘲弄。
荷加斯是一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主张绘画要反映英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作为18 世纪英国风俗画的奠基人,采用尖锐和辛辣的语言揭露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丑恶与腐朽,对社会中那些荒诞无耻可笑的现象进行无情抨击,也对不良现象进行无情揭露。同时,也对学院派艺术和18世纪的艺术趣味进行毫不留情地嘲讽。
在艺术上,荷加斯特别善于经营自己的画面,他的油画笔触轻快而奔放,尤其是色彩极富表现力,充满了生命力和动人的表情。每幅作品都是布局严谨,情节安排得合理有趣。
荷加斯自画像
透视手法准确而精妙,特别是多种色彩的综合运用,使画面产生一种饱满而醒目的视觉效果,再看画面上的人物表情,逼真而鲜明,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各种状态。画面的情节生动而曲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因此,荷加斯的油画艺术对英国绘画的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奠定了英国绘画艺术传统的民族基础,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荷加斯的女人油画《狂欢》的画风并不是晦涩难懂,而是荷加斯通过作品的艺术语言,去抨击和揭露社会现象,具有讽刺性和嘲讽的意味。
另:要了解画家的画风,特别是西方画家各种风格,我们就要分析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再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等去品鉴一幅画,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全面的去了解一幅绘画作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