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易中天说乾隆是王八蛋?
乾隆皇帝是不是王八蛋,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说,肯定不是,但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这位皇帝基本复符合王八蛋的定位。易中天先生没有骂错。
乾隆皇帝是个智商很高的人,政治手腕也不错,对于我国还是做出了一定贡献,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可是俗话说得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同理可得能力越强,破坏力也愈强。乾隆并没有将所有的聪明才智都运用到治理国家这个方向。
就是在他的统治时期内,中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被越来越大,使得中国发展的轨迹越来越偏离世界先进轨道,以后来110年的屈辱史种下了恶果。
要知道华盛顿和乾隆皇帝是同时代的人,可是在我们印象中,一个是现代人,一个却是古代人,这总可以说明问题。
乾隆皇帝所做过的王八蛋的事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思想,愚民教育乾隆皇帝的四库全书名为编书,实为毁书,凡是把乾隆皇帝认为的不利于统治的书籍通通在物理上和精神上全部毁掉,这造成了大约有六七万部书籍,再也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了。
这原本是中华先民留给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财产,却被这个崽卖爷田不心疼的乾隆皇帝付之一炬,仅仅是因为乾隆皇帝的玻璃心,这一点被这次易中天王八蛋风波中的另一位主角自称乾隆皇帝是其叔祖的爱新觉罗•焘赤100%的继承下来。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将祖父开创的文字狱发扬光大,制造了无数冤假错案,白骨累累。秦始皇焚书坑儒都被后世骂了超过2000年,乾隆皇帝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毁书和文字狱,说他是王八蛋,还真有点对不起甲鱼。
其次,闭关锁国拒绝放眼看世界乾隆时期正是西方第一次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主动加强东西方联系,促成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以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绝对不会被世界拉开上百年的距离,中华民族很有可能再一次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但是乾隆皇帝放弃了这次机会,在他统治期间,是中国海禁最为严格的时候,这使得中国失去了一次放眼看世界的机会。
当然很快,乾隆皇帝利用迎来了第二次历史,赋予它的机遇,那就是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华要求通商,不但被乾隆皇帝一口拒绝,甚至就连他的好爸爸雍正皇帝搞得四处通商口岸都被他关了一个,变成了三缺一。
这位马师者给乾隆皇帝带来了许多英国先进造物,比如新式火枪望远镜,蒸汽机等等,可是从乾隆皇帝眼中,我们只能看到满眼的轻蔑。
殊不知几十年后这种奇技淫巧之物,洋人们就是用着这些被她不削一顾的东西,逼得他的好孙子道光签下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的美梦由此破灭。
拒绝和外国人交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乾隆皇帝担心咱们中国人和外国人交往之后会被外国人带坏,对他的统治带来不利的影响。于是乎轻飘飘的一句以后不必遣使而来,就断了大清朝和平融入整个世界的机会。
第三,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耗费无数国力乾隆确实有钱,但也经不住这么任性,乾隆皇帝的使劲花,拼命花,把他的好爸爸雍正皇帝给攒起来的家底花得一干二净,至于人民,这就不在乾隆皇帝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我想这大概就是易中天先生痛骂乾隆皇帝是王八蛋的原因,这种心情如同面对舒马赫开着最好的F1赛车,却把车开翻了这样的场景。
乾隆皇帝的驾驶技术使得中国这么一个伟大的国家,失去了与世界接轨的良机,从而导致了最后100余年的屈辱。
乾隆的能力不差,但是他没有把自己的能力用在好好开车上,反而是一门心事地提防别人抢方向盘,最终导致了国家在他的手上了,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
所以易中天老师骂乾隆是王八蛋,出于义愤之情,合情合理。
为什么易中天说乾隆是王八蛋?
易中天骂乾隆是“王八蛋”,说他一辈子啥好事都没干,结果被一个自称乾隆后人的告上法庭。
易中天为什么骂乾隆?易中天骂乾隆,主要是因为西方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文明繁荣,而此时的明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尤其到了乾隆时期,闭关锁国更到了变本加厉的地步,出海即按通敌论罪,中国早早丧失了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中华文明就此衰落。
易中天骂的合理不合理呢?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交流即进步,合作则双赢。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中国如果能主动和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思想、技术、制度等会更快地影响到中国,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要知道,西方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正处在乾隆统治中期,也是中国海禁最严的时候,中国由此错失了进入工业时代的机遇,从此远远落后于世界,为清代末年的屈辱挨打埋下伏笔。
自朱元璋实行海禁以来,明清历代统治者对海运的控制都比较严格,到明成祖朱棣,虽然稍微放宽了海禁,但也只局限于官方,民间仍然禁止出海贸易。声势浩大、闻名世界的郑和下西洋,其实不过是大明朝炫耀国力之举,客观上给老百姓和明朝的国力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国面对广阔的海洋,却忽视了海洋的利益。从这些角度看,说“大清误我三百年”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
乾隆帝是不是啥好事都没干?当然也不是,乾隆文治武功,还是有一定作为的,在他统治期间,加上了对西藏的管辖,新疆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中国的疆域面积达到最高峰。那些为清朝鸣冤叫屈、歌功颂德的,也多是从这个角度。乾隆时期,社会也比较安定,延续了康熙时期的盛世。这些不能否认乾隆帝的功劳。
顺便提一下,乾隆帝还留下四万多首诗歌呢(只是我一首都不会背,你会背几首呢?),文采还是不错的。
结语:帝王是非多,评价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还是要辩证看待。易中天老师骂的有道理,但将乾隆帝全盘否定也不妥。另外,公众人物评价帝王,还是不要爆粗口为好!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交流!
为什么易中天说乾隆是王八蛋?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我的辫子长在脑后,诸公的辫子长在心头;脑后的辫子是有形的,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建党伟业》辜鸿铭台词
最近两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已经退休的教授易中天摊上事儿了。起因是数月前的一段演讲视频,在演讲中易中天分析了明清两代闭关锁国导致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最后说道“乾隆皇帝统治中国60多年,我个人认为没干什么好事,他是一个王八蛋,我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要歌颂他”。正是因为这句话,易中天被乾隆皇帝的后代爱新觉罗·焘赤投诉到了北京市海淀区民委。
投诉人爱新觉罗·焘赤身份证复印件
投诉内容
接到投诉之后,海淀区民委给出的答复是:非常重视此次投诉,表示将向上一级北京市民委汇报,在六十天内给予答复。届时,依据民委的答复,还可以依法到法院起诉易中天。
这件事情在最近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新闻中实在算不得什么,但因为乾隆和易中天分属不同时期的名人,当他们因为一张起诉单联系到一块的时候,历史和现实的交汇感反倒变得有趣起来。
引发官司的这段视频笔者之前看到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观看,视频中固然有个人吐槽之嫌,但易中天的总体思路是不错的。因为明清两代(尤其是乾隆时期)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也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真要指出不合时宜的地方,大概是原公众号作者为了吸引读者,把标题写得太过“粗犷”,从而引起了爱新觉罗·焘赤同志的不满。
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文治武功自然不少。因为大量清宫戏的影响,至少在10年前大众视野中的乾隆还是一副圣明君主的样子。但随着国民整体历史水平的提高,乾隆的形象也逐渐立体起来,其光鲜外表下,再也不是那位圣明烛照的“十全老人”了,其对于中华文明而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时间会给出定论。但除去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没被人记住的诗以及在历朝字画上乱写乱印暴殄天物外,有这么四件事,足以让他受到历史的批判。
第一点是好大喜功,恣意挥霍。在位期间六下江南,大兴土木建造行宫。耗费国帑人力,败光了康雍两朝的气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朝,大明276年16位皇帝,除了开国的朱元璋和靖难的朱棣,其余各位非特殊情况基本没离开过北京城。当年离经叛道的正德皇帝想要南巡游玩,遭到了满朝大臣的反对,最终拖延了几个月才出宫,明清帝王的对比可见一斑。
第二点便是修撰四库全书。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修书本是一件泽被后世的大功德,但在清朝部族政治之下,这一举动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私欲,巩固其地位。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所谓的修书就变成了毁书,但凡历代典籍中有不利于少数民族统治,“诋毁本朝”的书或改或焚。据粗略统计,这部耗时十三年修成的《四库全书》,收录图书3500余种,禁毁图书3100余种(另一说法2800余种),差不多是录一半,毁一半,这种堪比秦始皇焚书的举动,实在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第三点是大兴文字狱。如果说修撰《四库全书》是焚书,文字狱便是坑儒。因言获罪的传统古已有之,但把这一手段用得出神入化的,便是乾隆了。从顺治到乾隆,共兴文字狱一百六十多次,其中乾隆朝就有130多次。一时之间,人人自危,口不敢言,受到株连的文人墨客不可胜数。其对于社会活力的压制,对于中华文明的迫害触目惊心。当此情境,不得不感慨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了。
第四点是闭关锁国,也是对我们这个古国伤害最深的一点。实事求是来讲,闭关锁国不能全部怪到乾隆头上。毕竟从明朝起即有“片板不得下海”的规定,不过这种闭关毕竟是短期的,有针对性的。从明代到清前期,“隆庆开关”“康熙开关”等情形偶有发生,但到了乾隆中后期,中国的大门到底是完全闭上了。
闭关锁国的危害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同一时期西方已经经历了大航海时代,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紧接着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彼时的中国市场广阔,资源丰富,是西方人开拓市场的重要目标。
当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来到北京的时候,乾隆皇帝竟以为这是英国国王特意来祝寿的,对于他们带来的先进船舰与天文仪器则斥之为奇技淫巧。在了解使团的真实想法之后,乾隆皇帝颁布了那道大名鼎鼎的谕旨: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古老中国最后一次主动融入世界的机会,就这样流逝在了乾隆皇帝的“天朝上国”梦中。
历史学者张宏杰在《饥饿的盛世》中这样评价乾隆时代:乾隆盛世是逆人类文明主流的产物。乾隆盛世的功绩是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中国今天的版图。然而乾隆时代给中华民族精神上造成的永久性创伤,远大于这一时的成就。
基于历史教训,再看易中天评价乾隆的这段话,就更能理解其内在原因。固然有个人情感因素使得评价过于直白,但此事大可不必上纲上线,就事论事即可。这只是一个历史学者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去评判一位历史人物,分析其作为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如果把对于古人的评判硬加到今天的民族问题上,却是矫枉过正了。
按照爱新觉罗·焘赤的思路,是不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少数民族政权(南北朝时期、辽夏金元时期、清时期等)只能一味逢迎,而不能批判呢?作为现代公民,当然不能如此愚昧。把民族问题和历史问题混淆是不可取的,民族是民族,历史是历史,要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明了的。
为什么易中天说乾隆是王八蛋?
易中天对乾隆的评价还算中肯,但愤而大骂乾隆是“王ba蛋”,这个确实不应该,尤其是对一个文化人而言,不应该如此粗鲁。
私底下,你可以随意评论,面对公众的演讲就不要用“王ba蛋”之类的字眼了。正因为这些粗话,易中天被人给投诉到民委会。
投诉者自称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后裔,他投诉易中天指责乾隆没干过啥好事,甚至还辱骂其叔祖公乾隆,要求易中天道歉。
从学者角度来讲,平均历史文物就是其本职工作之一。易中天认为,乾隆在位60年,没干啥好事,闭关锁国使中华丧失机遇。
在激愤之余,易中天就骂了乾隆是“王ba蛋”。这种话语听着不怎么文雅,但却有着话糙理不糙的道理,有人就对此上纲上线。
尽管易中天的用语不文雅,但点评的内容方向没有问题,都是有理有据。
那么历史上的乾隆是否与易中天口中的乾隆一样呢?
乾隆的一生,我们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功是功,过是过,二者不可相互抵消。
乾隆在位时期,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的巅峰期。与康熙、雍正打基础相比,乾隆更像一位守成之君,清朝的衰落正是始于他。
从在位时间来看,乾隆在前30年还是有所作为的,而后30年消极的东西就比较多,比如好大喜功、加强专制,排斥西学等等。
乾隆一生最大的功劳就边疆戡乱,他一方面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另一方面将新疆纳入了中国版图,使得清朝版图达到最大。
我国近代的版图也由此奠定。实际上,严格来讲,边疆戡乱的这个工作从康熙时期就已开始,雍正即位后这一工作并未停止。
乾隆只是给来了个最后一击。严格来说,这不是乾隆一人的功劳,其中离不开康熙和雍正二位皇帝的功劳。
至于编修文化典籍、关心百姓、减免税赋等举措,根本算不上功劳,这是每个皇帝的分内之事,也是应该做到的事情。
乾隆自己自诩为“十全老人”,但不少东西是自认为是那样,后人不一定认同,就像易中天一样,他认为乾隆60年间没干好事。
由此看来,乾隆值得歌功颂德的地方并不多。
那么乾隆的负面评价又有哪些呢?
首先是好大喜功,六下江南。乾隆在33年间六下江南,每次都是劳师动众,国库耗费无数,沿途各地是大兴土木,广征税赋。
乾隆每次南巡,皆是历时四五个月,随驾差役3000多人,骡马6000多匹,还有数百条船只,不但花费巨大,且骚扰各地民众。
沿途各省份在30多年时间里,几乎都在操办乾隆南巡之事,使得百姓民怨沸腾。
其次是乾隆大兴文狱维护统治。在乾隆统治中期的18年时间里,文狱案件数量至少在50起以上,其程度达到了有清一朝最高。
据统计,乾隆在位的60年间,文狱案件共有110多起,占有清一朝文狱案件总数的70%多,对我国的文化发展造成恶劣影响。
最后是闭关锁国,自以为是。自乾隆时期,清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雍正时期本来有四个通商口岸,乾隆直接关闭三个。
乾隆时期,洋人拿来的各种洋玩意给乾隆观看,乾隆都对其嗤之以鼻。这其中就有不少火器与工艺品,而乾隆却认为不中用。
乾隆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根本没必要与洋人通商。乾隆岂不知外面的世界早已日新月异,使大清失去腾飞的机会。
乾隆这种认识与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耽搁了我国近代科技与工业的发展。自乾隆后,清朝开始由盛而衰,近代屈辱随之而来。
而易中天正是说到此处,才对乾隆破口大骂,可见易中天当时有多气愤。
纵观乾隆一生,可圈可点之处并不是很多,反而负面的东西倒是不少。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易中天看得很透。
从史实方面来讲,易中天对乾隆的评价比较中肯。作为文化学者,易中天有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权利,但不应该使用不雅话语。
不过,易中天的评价充其量也就是用语不雅的问题,没必要将此上纲上线。历史人物本来就是给后人评价的,但要注意分寸。
为什么易中天说乾隆是王八蛋?
易中天作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公众人物,在公共场合演讲时骂乾隆是王八蛋,作为个知名度较高的学者如此对古代君王出言不逊、大骂出口,确有失其身份的体面,对乾隆君王仅用三个字:“王八蛋”进行诽谤、玷污古代帝王,任何古今君王帝业的功过是非的评说,应该事实求实的一分为二地评价。何岀粗人之口语对待古代帝王呢?难道易中天学者确有过人的天赋,而没有得天治地的土壤。
再论乾隆皇帝的功与过,正确评价乾隆的三大功过是非!
清朝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政治成绩,乾隆本人更是创造了几项历史之最,但是他也犯下了致命错误。
他的功是辉煌的统治成绩,一是人口创历史记录,之前有文字记载的最多是七千多万。乾隆年,人口统计是一亿四千万;乾隆五十五年,人口将近三个亿。五十多年时间,让清朝人口翻了一番,这在历史是很了不起的功绩。
二是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第一。乾隆时期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制造总容量是当时英国的八倍,俄国的六倍,经济学《白银资本》一书说,当时的清朝,不但是国际贾易体系中心,而且在世界经中心也占有支配地位。
三,最体现乾隆帝的是中国疆域版图创清代记录。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的版图扩展到138O万平方公里。而且乾隆朝不但版图如此巨大,而且对边疆地区,基本都实现了有力的政治管辖和军事控制。这是历朝历代都无可相比的。
四是修订《四库全书》。乾隆皇帝修订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的字数最多的书,共八万卷,九亿九千七百万字。
从以上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乾隆帝创造了历史的顶峰。
从以上可以看到乾隆皇帝的功大于过的,在古代统治者来说,除了唐李世民帝王外,是无人与之相比的。正因为乾隆皇帝是一位是杰出的古代帝王,才有现今时代的文字版本、视剧媒体都弘扬乾隆皇帝的历史功绩。
因此,我认为易中天作为一位令人崇拜的学者,而无视历史的真实记载古代帝王的功与过的事实,大骂古人是不可取的。
为什么易中天说乾隆是王八蛋?
几个月前,易中天在一次演讲中,讲到明清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说乾隆“在位60多年,没干什么好事,他就是一个王八蛋!”
易中天的这句话引起了爱新觉罗后裔的反感,把易教授投诉了。但很多汉人觉得易中天说的有道理。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如何评价古代皇帝?
一、皇帝是个特殊职业,好人当不了好皇帝。
中国古代的皇帝是个很特殊的职业。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皇帝的,所有人都是皇帝的臣民。从理论上讲,皇帝的权力无限大。当天下一多半的穷人还在为吃一口饱饭而发愁时,皇帝却可以铺张浪费,穷奢极欲。皇帝掌握天下所有人的生杀予夺。
另一方面,皇帝的责任也无限大。哪里出现了灾荒,天上有异象,外敌入侵,官员、地主欺压百姓等帝国所有的事情,皇帝都负有最终的责任。总之,不论如何,只要天下不好了,皇帝就有责任。
在皇帝之外的人眼里,当皇帝真是太好了。假如有可能的话,都想取而代之。因为这些人只看到了皇帝的权力,没有看到皇帝的责任或者说他们只想享受皇帝的权力,没有想负皇帝的责任。
小小的总结一下:皇帝权力无限大,责任也无限大,物质极大丰富,位子很危险。权责无限,就需要超人一般的能力去实现,最起码要求皇帝要身体健康。但因为皇帝吃的太好,身边女人太多,难免透支身体,因此皇帝的身体一般都很差,寿命不长。此外,皇帝还必须多疑,防止身边的人暗害他。
相信说到这里大家就发现了,皇帝这活一般人根本干不了,想当一个合格的皇帝就很难,想成就一番丰功伟绩名垂千古是难于登天,想成为千古一帝非人力所能为,想做一个几乎完美的皇帝就是做梦。
皇帝要想带着劳累的躯体,在有限的人生里做一些功绩,就必须杀伐决断,雷厉风行。好人做不了好皇帝,想当一个好皇帝就不能是好人。
二、不能用个人道德品行和个人行为来评价皇帝。
皇帝这个职业太特殊了,凡是好皇帝,没有一个是好人,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朱元璋。
宋仁宗的名声很好,但他在文治武功上都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他与文人士大夫们关系越好,玩的越融洽,百姓的负担就越重。这是在用底层百姓的痛苦讨好士大夫,因此士大夫们对宋仁宗评价极高,这并不能代表仁宗是个好皇帝。
那么,应该如何评价一个皇帝是不是好皇帝呢?
1.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可相抵,不能用功劳掩盖罪过,也不能用罪过抹杀功劳。功过都摆出来,任人评价即可。
2.不能用个人道德品行和个人行为来评价皇帝。皇帝要想干点事,言而无信,做一些错事,杀错一些人是难免的。这是由皇帝职业的特殊性导致的。不能因为李世民杀兄弟,逼宫父亲就否定他,不能因为唐明皇抢了儿子的妃子就彻底否定他。甚至皇帝杀功臣,殃及老百姓也是合法的正常的。
不是说皇帝这么做是对的,而是难免的。古人在享受皇帝制度带来的好处,也必须承受皇帝制度的副作用。
3.是否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或造福百姓才是评价皇帝的标准。
秦始皇一方面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另一方面大兴土木,役使数百万人,民不聊生。他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暴君,功过不可相抵。站在后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帝王比绝大多数无所事事的帝王强多了。
汉武帝、朱元璋也与此类似。唐太宗虽然杀兄弟,但文治武功都很强。这些人能突破皇帝的局限,干出一番成就,就算是好皇帝了。
至于乾隆,他肯定不只是易中天口中简单单纯的“王八蛋”。乾隆的十全武功是“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这十全武功虽然有水分,但开疆拓土是实打实的。乾隆灭掉了准噶尔汗国,把新疆纳入版图。乾隆时期的新疆可比现在大得多,大概有28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印度这么大。
乾隆的罪过有借修《四库全书》毁典籍,兴文字狱迫害汉人,禁锢汉人的思想,胡乱杀人等。
总而言之,乾隆算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开拓286万疆土不容抹杀,打压汉人是其罪过。但把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锅让乾隆来背,不太合理。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乾隆学习西方,顶多是中国的“彼得大帝”,他
也不会设立君主立宪,更不会进行土地改革,让中国真正腾飞。
大家也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