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是怎么从弱小国变为强大的?

战国初期秦国是个不起眼的国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弱国。秦国由于君位动荡,国力已经非常衰微,连最肥沃的河西之地都被新兴的魏国抢走了。而秦孝公在公元前362年继位,他决定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

功夫不负有心人,秦孝公终于等到那个能够改变秦国的男人商鞅。商鞅来到秦国之后,很快就取得了秦孝公的信任,积极推行变法。整个大秦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商鞅的变法首先废除贵族权利,取消继承特权。在当时无论是周天子的领地还是各个诸侯国的领地,君主都采用分封制自己的土地封赐给属下。这些土地一代传一代,这就成为了这些家族的私人财产,那些土地上的人民只认家主不认国家,这些土地上的财富税收全部落入了这些家族的口袋,而对于国家几乎没有任何贡献。

起初君主们利用这种方式来鼓励身边的大臣们立功,确实在这个制度刚刚实行的那段时间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些有能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方面为国家开疆拓土,方面为子孙后代打下一片土地。

可是久而久之,朝堂上的官职爵位逐渐被这些家族垄断,而这些大贵族的后代们早已经没有了先辈的锐气,早就成了混吃等死的啃老族。这样一来使得后来者无形之间遇到了玻璃天花板,有些新人立下大功,却无地可赏,而这些大贵族们却坐享其成。这极大地制约了一个国家的发展。

商鞅把这点看得很清楚,他决定收回这些啃老族的特权,秦国的变法首要一点就是在贵族制度上发生变化。商鞅宣布贵族的爵位于土地不可以传承。贵族的子弟,如果想要富贵,想要爵位,必须靠着自己的勇武,去战场上拼杀,靠着自己的智慧,朝堂上建功立业。

商鞅的这种做法毫无疑问触动了广大贵族们的利益,推行的过程中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但是秦孝公作为一代明君,坚定不移的站在了商鞅的身旁,用国君巨大的威望,保证了这条新法的推行。

在秦孝公的强势干预之下,秦国的贵族子弟不再做啃老一族,他们明白自己的富贵要靠自己的双手来争取。当然商鞅的考虑问题也是很全面的,他堵死了那些贵族子弟混吃等死的道路的同时,他又打开了所有人的上升通道,他特地制定了20级军功爵制度。

商鞅明确的告诉整个大秦国的人民,无论你是贵族子弟还是奴隶出身,只要你作战勇敢国家就不吝赏赐,只要在战场上斩获敌人甲士首级一枚,国家就会赏赐你相应的爵位田宅以及仆人,杀敌越多,国家的赏赐越丰厚。只要你作战勇敢一个奴隶出身的人,爵位就可以比那些贵族子弟更加高贵。

可以说这一项制度的出台完全满足了秦国各个阶层人士对于爵位以及荣誉的需求,也明确无误地指明了秦国人获得爵位,谋取富贵的途径,那就是战场上用敌人的脑袋来说话。

这种制度的执行使得秦国士兵作战极为勇敢,不畏生死,个个都奋勇争先,唯恐落后,一改秦国以往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的社会风气。

这两项新法的执行,保证了秦国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军事实力,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获得更高的爵位而努力奋斗。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之下,整个秦国很快就改变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到了秦始皇的时代,终于能够奋六世之余烈,一统中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可以说秦始皇的军功章里,有商鞅的一半。秦国的强大自商鞅变法起。

秦国是怎么从弱小国变为强大的?

秦从弱小变强大其实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秦是如何从秦部族变成秦国的;而第二个阶段就是秦国是如何变成秦朝的。这两个阶段阐述清楚,这个问题自然被轻而易举的解答。

第一阶段:秦部族到秦国

老秦人在西周时期本来没有封地,在其他诸侯国看来,秦部族与戎狄无异,所以大家都没把秦人当一回事,秦人第一块封地在今甘肃天水,最初得地的缘由是因为常年为周天子养马,在周孝王时养马有功才得以获地,自此老秦人算是有了自己的土地,翻并无封号,所以还不能称之为秦国。

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带头破坏宗法制导致西周灭亡。其子周平王东迁路上,老秦人为护送周平王,立下了汉马功劳,最终打动了周天子,于是周平王便把原京畿之地分封给了老秦人。周平王为了奖励秦襄公的忠顺,正式册封其为诸侯,虽然位处西北,易受戎狄侵袭,而且被册封时秦是最穷的诸侯国,但至此时好赖老秦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和诸侯的封号,秦国正式建立。

第二阶段:秦国一统天下成为“秦朝”

秦国建立后,由于地处西北,西周边境。所以常年的战争对于老秦人来说已如家常便饭一般,春秋时期各国忙着百家争鸣的时候,老秦人在忙着天天打仗,多年征战为老秦人的战场实践能力的增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虽然战争能力大幅增长,但是秦国缺乏人才,土地贫瘠远不能供应国民的日常所用,所以在种种条件的制约下,自秦孝公开始,秦国便开始全天下不拘小节的招募人才,最终召来了“商鞅”,通过商鞅变法以及老秦人一代又一代君主自身的努力和绸缪,战国晚期通过远交近攻,合纵连横,最终灭掉了其余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秦朝”。

秦国是怎么从弱小国变为强大的?

春秋时的秦国重用百里奚等人才

使秦国挤身列强行列,有了深厚的国力,保证了秦国的大国地位!

在后来的商鞅变法中,采取了当时最先进的法规,其优势性是适合自身!

那是个发展迅速的年代,百家争鸣!让秦国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有了更高的提高!

因为特殊的环境,迫使秦国不得不强大!

西抗戎族,东拒列国,本身就练就了镖悍的民风,尚武的国家!

同时又广泛吸纳中原人才为己用,各门各派的文化交流,至少在文化方面不落后与他国!

商鞅变法中确立的信誉,让自己的抱负更得以施展,短时间内贯彻!长时期的发展!秦国的大主流证明商鞅变法的成功,

其后又有战国时的张仪,韩非,白起等政治法律军事人才!让秦国国力的底子远超各国!

到秦始皇,就着手准备统一列国,一个有实力的国家有了目标,自然攻无不克!

尊重人才起了什么作用不言而喻!有了人才,发展跟完成历史使命自然事半功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