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为何要推行车轮斩?

蒙古铁骑规定高于车轮的敌方男子统统斩杀,这样不是逼着敌方与蒙古军死战吗?最后把敌人的百姓都杀光了,统治谁去呢?

中国历史上的金朝是一个很矛盾的朝代,他们是一个文明与野蛮的结合体,他们的皇帝文化程度很高,可以熟练地用汉语吟诗作赋。

而他们的士兵在对待边境的蒙古人时,他们可以残忍地将这些蒙古部落比车轮高的男人全部杀死,充分的展现其野蛮的一面。对没有错,这就是车轮斩,车轮斩不是成吉思汗的原创。

其实成吉思汗在征服草原的过程中,也仅仅实施了一次车轮斩而已,蒙古军队在后来世界征服者的道路上,好像也摒弃了车轮斩这种费时费力的手段,直接改用屠城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方法。草原上的塔塔尔部,是蒙古草原上唯一一个承受了车轮斩的部族。

为什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部落会遭到成吉思汗特别的关照呢?事情要从头说起。

这个塔塔尔部很早就投降了金朝,他们借助金朝的势力,到处欺凌其他的蒙古部落。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乞颜部也没有幸免。

(俺巴孩)

铁木真的爷爷俺巴孩曾经去塔塔尔部进行联姻活动,照理说远道而来的客人应该好好招待,可是塔塔尔部的操作就比较奇特了,他们抓住了俺巴孩,并且上交给了自己的主子金朝。

当时金朝的皇帝是金熙宗,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他把俺巴孩这个蒙古部落的首领钉死在木驴之上,并且暴尸三天,这算是和成吉思汗家族结下了深仇大恨。俺巴孩临死前对着他们信仰的长生天发下毒誓,就算自己的子孙磨断了十根手指,也要杀光金人和塔塔尔人。

无独有偶,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在一次外出途经塔塔尔人的营地时,遇到了正在饮宴的塔塔尔人。按照草原的规矩,在草原上遇到举行宴会,而不参加,这就相当于强盗,所以毫不例外也速该被邀请参加了宴席。没想到正是塔塔尔人的一次局,在酒席上,他们用毒杀死也速该。

也速该支撑着身体,回到家中立即召回了铁木真,告诉他,将来有朝一日要为父亲报仇,消灭塔塔尔部,只要比车轮高的男人一定要全部杀掉。

到了成吉思汗的时候,他娶了弘吉剌部的孛儿帖,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塔塔尔部又跳了出来,他们怂恿蔑儿乞人偷袭了成吉思汗的营地,抢走了孛尔贴。

等成吉思汗率军夺回孛儿帖的时候,孛儿贴已经怀孕,不久就生下了朮赤,他的身世一直成谜,也因此失去了成吉思汗的继承权。

对于夺妻之恨,李云龙曾经做过很好的诠释,老婆都被抢走了,什么都不干,还算什么男人?

成吉思汗在这方面和李云龙有着共同的想法,他不仅打败了蔑儿乞人,还对幕后黑手塔塔尔人发动了进攻。

俗话说得好,不作死不会死,塔塔尔人在这个时候竟然和金朝闹翻了。没有金朝的保护,塔塔尔人在成吉思汗的眼里就是一块肉。乞颜部大军很快打败了塔塔尔人,成吉思汗想起了先人的嘱托,对塔塔尔人进行了车轮斩,塔塔尔部覆灭。

不过至此之后,成吉思汗就没有在草原中实施车轮斩了,在打花剌子模的时候,蒙古军对于几个反抗激烈的城池,采用了这种战术,杀人立威,后来逐渐用的也比较少了,毕竟屠城不是更简单么?

蒙古大军为何要推行车轮斩?

蒙古人口少,撑死了百万人。想要以如此少的人口统治一个大帝国,蒙古人就需要采取奴化教育,让被征服的人产生奴性。而车轮斩就是奴化的第一步。

车轮斩,顾名思义就是杀掉高于车轮的男子。这个制度衍生于金国人的“减丁”。

金国人在崛起并占领中原后,出于对草原部落的恐惧,便每隔几年就会派大军到蒙古草原“减丁”,即杀掉高于车轮的男子,奴役其子女,烧光其毡包,夺走其牛羊。让草原部落无法对金国形成威胁。

为了不被金国人杀戮,相对分散的草原部落便纷纷依附于金国人脚下,这其中就包括了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

后来成吉思汗决心脱离金国,并发誓要将金国给自己造成的苦难以十倍还给金国人。于是他便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即先征服整个漠北草原,然后再征服金国。当时第一个被成吉思汗征服的部落是塔塔尔部。

公元1202年,成吉思汗大败塔塔儿部,为父祖俺巴孩汗和也速该汗报了仇(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和曾叔公俺巴孩汗都是被塔塔尔人害死的)。出于对塔塔尔人的报复,以及担心反复无常的塔塔尔人会报复他,成吉思汗仿效金国人的减丁制度,对塔塔尔人进行车轮斩。(塔塔尔人是鞑靼人)

经过车轮斩后,塔塔尔部除了妇女和没有车轮高的儿童外,男丁基本被杀绝,对蒙古不再构成实质性威胁。

需要说明的是,成吉思汗并不是每征服一个部落都会施以车轮斩的处罚,他只是对塔塔尔这种世仇部落才会这么干。比如他后来征服了克烈部和乃蛮部时,就只是处死了扎木合、太阳汗、王汗,没有对这些部落的族人赶尽杀绝。

毕竟蒙古缺人,过分的杀戮,对蒙古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征服草原后,成吉思汗决心对金国宣战,但对金国下手之前,他还要先剪除金国的头号小弟西夏。

在蒙古与西夏的交战过程中,成吉思汗也没有搞车轮斩。因为西夏非常“懂事”,蒙古军还没怎么用力,西夏就投降了。另一方面,成吉思汗需要离间蒙夏关系,拉拢西夏为自己效力,他没必要跟西夏撕破脸。(但是后来灭西夏时,就开始屠城了)

西夏臣服后,蒙金战争正式开始。当时蒙古除了对金国施以强大的军事攻势外,还对金国境内的汉人和契丹人进行了政治诱降。

由于汉人和契丹人本来就是二等公民,因而当蒙古人杀入中原后,相当多的中原汉人和契丹人便投降到了成吉思汗的帐下。比如在蒙古汗国长期担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的耶律楚才就是那时候归顺的。

当然了,有投降的,自然就有不降的。对于不投降的人,蒙古人的报复措施很简单,就是直接屠城。

实事求是的说,这一招的效果并不好。毕竟屠城就是死路一条,肯定会激起抵抗者的抵抗意志。因此在成吉思汗西征后,接替他坐镇中原的木华黎便改变了策略,改杀戮为招抚安民。于是,这才迅速扭转了成吉思汗西征后,金军一度反攻的不利形势。(也是在这一时期,蒙古军的主力由蒙古人变成了北方“汉人”)

估计也是有自我反省,成吉思汗在西征花剌子模时,他的屠城频率并不高。

一般来说,只要主动投降,蒙古军就不会事后报复。如果遇到轻微的投降,蒙古军才会在城破后,施以车轮斩的惩罚。如果强烈抵抗,那就是屠城了。

说到这里,成吉思汗搞车轮斩的目的就很明确了:车轮斩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屠杀,它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恐吓对手。即当时蒙古人对敌人的一种恐吓+拉拢的手段。

如果车轮斩吓不倒敌人,那蒙古人就会施以屠城的惩罚。这才是纯粹的屠杀。

不过,蒙古人屠城也不是全城都杀。通常来说,蒙古人也有三不杀的规矩。

一不杀是不杀工匠,也就是有手艺的人。

二不杀是不杀胆小鬼。不杀胆小鬼,当然不是因为蒙古人心慈手软,不忍心杀。而是蒙古人需要胆小鬼散播恐慌,让下一个城池惧怕,这些人因为已经被吓得不行了,到了新地方后一定会添油加醋的描述,瓦解守城士兵的士气。

三不杀是不杀炮灰。不杀炮灰跟不杀胆小鬼的原因一样,不是不忍心杀,而是要利用炮灰给蒙古人开路。比如攻城时,蒙古人就会趋赶炮灰去填护城河,或者让炮灰在前面挡枪。不打仗时,炮灰就负责苦力工作。

所以说,车轮斩和屠城是一脉相承的,一般是先车轮斩,有效果了,就不屠城;车轮斩没效果了,就会屠城。

总的来说,车轮斩是蒙古瓦解敌人士气的一种手段。这种行为具有屠杀性质,但蒙古人使用这种手段时,其初始目的并不是为了屠杀,而是恐吓敌人。归根到底来说,蒙古人还是希望借这种手段,让敌人放弃抵抗,沦为自己的奴隶。

蒙古大军为何要推行车轮斩?

蒙古的车轮斩是带有报复性质的战争政策,它是以民族世仇为基础的屠杀行为,在当时看来并不符合兼并战争的需求,故而是一种野蛮又非理智的行为。

民族世仇追溯

十二世纪,蒙古草原上的诸多部落大多是受契丹人所建立的辽朝控制。到1125年起,金国灭辽并大举南下,北方的蒙古草原开始活跃。其中孛儿只斤部落酋长合不勒趁机自立,通过战争以及兼并手段拓土开疆,势力大增,附近各民族部落于1127年推举他为蒙古部长,称为“合不勒汗”,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四世祖。同时期的塔塔尔部也是一个强大的部落,并已好战、善斗著称,合不勒汗的妻弟因患重病,邀请了塔塔尔部的巫师治病,病未治好且暴毙,合不勒汗妻弟族人愤怒的将塔塔尔巫师杀死,从此两个部族结下怨恨,时常发生火拼,相互抢夺对方财产。

“昔金人盛时,鞑虽小夷,粘罕、兀术辈尝虑其有难制之状。”——郑所南

金太宗完颜晟曾宣合不勒汗入朝,意在敲打一下这个新崛起的势力,但合不勒汗酒醉失态,搞得金太宗很不愉快,本来就对蒙古部落崛起感到不安的金太宗决定摊牌,企图让蒙古部落依附于金。但合不勒汗胸怀大志,不愿依附,他不仅杀死了金国招降的使节,还起兵树立抗金大旗。金国先派胡沙虎讨伐未果,又逢金太宗逝世,金熙宗即位,内部不稳,合不勒汗趁机向金返攻,连拔西平、河北等二十七团寨,金遣名将完颜兀术出征蒙古,打了两年未取丝毫战果,于是在1148年与合不勒汗议和,割二十七团寨,岁给衣食,承认并册封合不勒为“蒙兀国王”。

金国虽难以节制蒙兀国,但依旧保持着极高的警惕,他们采用民族分化政策,利用塔塔尔部与蒙兀国的矛盾来鼓动蒙古草原的内耗。蒙兀国后继者俺巴孩汗为了缓解两者矛盾,曾亲自带女儿前往塔塔尔部联姻,但遭到塔塔尔部的残忍对待,他们抓住俺巴孩汗送往金国,被钉死在木驴之上。

蒙兀国的汗位再传给忽图剌,而后又传到了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手里,而也速该汗也是在塔塔尔人的宴会中被毒死,这也直接导致了蒙兀国的灭亡。故而乞颜部孛儿只斤氏与塔塔尔部的仇恨在金人的挑唆下越演愈烈,这就为后来的车轮斩埋下伏笔。

蒙古军车轮斩的经过

金章宗承安元年(1196年),金丞相完颜襄出兵讨伐不愿意再向金纳贡的塔塔儿部,此时的成吉思汗看到了复仇的机会,他联合谋划王汗一起攻打塔塔儿部。塔塔儿部与金军作战失利,溃逃至浯勒扎河畔,成吉思汗与王汗联军在此已等待多时,守株待兔的联军轻松的战胜了塔塔尔残军,其首领蔑古真.薛古勒图被成吉思汗斩杀,残军、奴隶、平民、牛羊皆被成吉思汗吞并。

此时蒙古草原各部落对于金国尚有附庸关系,成吉思汗此战在金国眼睛属于立功表现,故而获封“札兀惕忽里”,这也让他在蒙古各部中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后来成吉思汗于1201年战胜了强大对手扎木合,成为草原上一个雄厚的势力。一年之后他便开始向察安塔塔尔、阿勒赤塔塔尔、都塔兀惕、阿鲁海塔塔尔等塔塔尔诸部发动进攻。这是蒙古草原上的一次规模较大的会战,主战场位于哈拉哈河入海处的答阑捏木儿格斯,战争的结果是蒙古大军折损过半,塔塔尔诸部彻底被消灭。战后成吉思汗下令将塔塔儿部高于车辖的人全部杀掉,剩余的孩子与妇女老人收为奴隶,这就是著名的车轮斩。

车轮斩的历史分析

蒙古部落在12到13世纪依旧处于奴隶社会,按照奴隶社会的发展规律看,奴隶主之间的战争是以财富的占有为主导,而非破坏性、毁灭性的战争形态。人口资源对于落后的蒙古部落来说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因此蒙古军对塔塔尔部实行的车轮斩毫无战略意义。特别是在游牧民族之间,人口数量稀少,奴隶的劳动生产价值不言而喻,成吉思汗此举并非理性措施。

再从战争结果来看,塔塔儿部经过车轮斩后等同于部族毁灭,至此蒙古草原上只剩克烈部的王汗与乃蛮部的太阳汗这两大势力可与蒙古部抗衡。蒙古军在此战中的损伤是伤及元气的,成吉思汗没有选择从塔塔尔部中补充力量,而是实行了屠杀政策,这在战略上亦非合理。如果非要找到一条合理性,那我想应该是震慑作用,即向潜在敌人发出的讯号,与成吉思汗为敌者,死亡是唯一的道路。

历史上的屠杀被征服一方的合理性还有一点就是战俘的供养问题,倘若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给战俘,引起哗变的可能性会增大。但对于游牧民族的战争而言,他们的战争以野战为主要形势,并非农耕文明的攻城拔寨,粮草付之一炬可能就会结束一场战争。成吉思汗与塔塔尔诸部之间的会战以大规模兵力折损收尾,但收货的牛羊马匹既是财产,又是粮食,即使是战争中受伤或者战死的马匹都能作为粮食,故而也不会存在战俘供养问题。

成吉思汗在对待塔塔尔部的车轮斩政策,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两个部族之间的世仇所致。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但他也是一位残暴的杀戮者,类似车轮斩的屠杀不仅仅出现在蒙古草原的统一进程中,其西征大军在花剌子模的屠城更为惨烈,他可以宽仁,无条件投降者皆可宽松,他亦可以野蛮,与其为敌者的下场就是死亡。

参考史料:《金史》、《蒙古秘史》、《剑桥中国史》

蒙古大军为何要推行车轮斩?

所谓“车轮斩”的确曾经在蒙古大军中出现过,但不是针对所有敌人。

车轮斩衍生于金国人的“减丁”,金国人在崛起并占领中原后,每隔几年就会派大军到蒙古草原“减丁”,既杀掉高于车轮的男子,奴役其子女,烧光其毡包,夺走其牛羊。这对于蒙古人来说无疑是残酷的,为了不被金国人杀戮,相对分散的蒙古部落纷纷依附于金国人脚下,这其中就包括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汗国崛起之后,发誓要将十倍的苦难带给金国人,他最终做到了这一点。而“车轮斩”也正是成吉思汗在未成为大汗时期做出的战略决定。当时草原上只有铁木真还没有成吉思汗,第一个遭到“车轮斩”的部落是塔塔尔部。

为何铁木真会这样痛恨塔塔尔部,而不是像对待蔑儿乞等部落一样,还有些仁慈可言呢?

这是因为世仇所致,当年塔塔尔部曾一度归顺金国,帮助金国人进行“减丁”,对乞颜部进行过杀戮。铁木真的先祖俺巴孩汗曾带着金刀去塔塔尔部进行和平联姻,没想到塔塔尔人将俺巴孩汗扣留并且交给金熙宗。就这样,俺巴孩汗被钉死在木驴之上,他在闹市中暴晒三天而死,在死前,俺巴孩对长生天起誓,要自己的子孙就算磨断了十根手指,也要杀光金国人和塔塔尔人。

铁木真正因为继承了先祖的意志,才会对金国和塔塔尔部下狠手。这还不是唯一的仇恨,在乞颜部首领也速该(铁木真的父亲)杀死塔塔尔部首领铁木真兀格后(也速该将铁木真的名字送给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既后来的成吉思汗。他认为草原上只有一个人配叫铁木真,那就是自己的儿子),塔塔儿少年扎邻不合(铁木真兀格之子)与叔叔蔑兀真笑里徒毒杀了也速该。杀祖害父之仇,让铁木真怀恨在心,而当蔑儿乞部偷袭乞颜部营寨并且夺走铁木真的新娘孛儿帖的事件中,塔塔尔部又被视为挑拨离间者,是他们唆使并且帮助蔑儿乞人打击铁木真。

这诸多仇恨让铁木真恨透了塔塔尔部,在围攻塔塔尔部的战斗中,他下令施行“车轮斩”,杀掉塔塔尔部所有高于车轮的男子,财产和女子可任意掠夺,但部落中最美丽女子要送给自己享有。因此,铁木真在剿灭塔塔尔部后得到了也遂、也速干两个绝世美人。还得到一个义弟,就是失吉·忽秃忽。

不过这个命令在下达之后,被其弟合赤温(一说是合撒儿)泄密,因此导致放下武器的塔塔尔人反抗,致使不少乞颜部勇士战死。铁木真也因此惩戒合赤温不允许进大帐参与任何会议。

在后来的草原战争中,车轮斩没有再施行过,反倒是西征花剌子模的时候,再次实施过,不过也仅仅是对个别城邦。蒙古人对于开城投降的城邦予以优待,可以让其保留自己的宗教和文化,并且不予抢夺。但如果顽抗,换来的是比“车轮斩”还可怕的报复,那就是屠城。不论老幼,一概斩杀。相对来说,“车轮斩”还算仁慈的,起码留下孩子。

蒙古大军为何要推行车轮斩?

车轮斩是金人三年一次对蒙古部落的政策。

蒙古大军为何要推行车轮斩?

关于这一点,其实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前蒙古高原之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间惨像!也许有人会去质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可你们知道蒙古人在进攻欧亚大陆的时候带来多大的灾难吗?

伊朗高原原先有300万的人口,可蒙古人攻下来以后就只剩下了几十万人,在中国的中原地区原先有14000万人口,蒙古人攻占下中原以后只剩下了7000万人口,大规模的退耕还草让蒙古人的征服全世界的行动,使得全世界的人口如同雪崩一般在下降。据不完全统计,蒙古人拿下世界花费的人口代价是一个亿!我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的总人口数也只不过是1.4个亿!

没有人能够去诉说蒙古人带来的恐怖感,因为很多地方都实行了种族灭绝式的屠杀!在这其中能够去诉说一下恐怖感的,也只有这个车轮斩!

意思也很明确,就是拿当地所有的男孩儿拉过来,只要超过车轮,可斩杀,至于说其他的男性,比如说其他男人造就已经全部都被杀死了!

有人就会说了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诞生的?蒙古人为什么这样嗜杀成性?

蒙古人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其文化的底蕴偏低,所以在草原之上他们的行为就更加的接近原始的民居部落,什么意思?你如果看一下远古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战争,那不是可以用血腥来形容的,一旦一个部落攻打下另外一个部落,那被打败的那个部落只有面临被屠杀的命运,女人抓过去当奴隶男人全部杀掉,把你这个部落的所有的神话体系全部摧毁殆尽以后,然后这个部落不复存在。

本来按照历史惯性来讲,蒙古部落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只会越变越好,不会越变越差,可是在女真人看来蒙古人越强对自己的威胁性越大,所以女真人在第一次进入蒙古人的部落的时候,就跟蒙古人带来了一种弑杀的基因,

女真人第一次进入蒙古高原的时候,对于这一批生活在高原之上战斗力彪悍的民族,心里十分记得,就害怕对方成长起来,然后威胁自己,所以就杀鸡给猴看,(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挑了一个部落,将他部落里面的所有成年男性全部杀死,男孩儿直接被干掉,剩余的也被砍掉了四根手指,这么做带来两个后果,第一,让蒙古部落相互之间意识到屠杀的好处没错,(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就是屠杀的好处,你把对方给屠杀了,对面就不可能找你复仇了,你拿着个他的资源那简直就是心安理得,第二女真人还挑起蒙古部落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情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蒙古部落在蒙古高原之上长达百年的血腥的自我残杀,那个时候的蒙古高原简直就是一副人间炼狱,在成吉思汗没有统一蒙古高原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人间炼狱究竟该持续多长时间。

但是俗话说得好,出来混总归是要还的,蒙古人被成吉思汗统一了以后,面对女真人那是简直就没有留手,而是往死里打!最终女真人在蒙古人和南宋方面的夹击之下,死相之惨状,甚至有人特意留下来一些画作为记录。

相比较而言,在这之后在中国东北地区崛起的努尔哈赤则要稍微聪明一点,他的选择是联合蒙古部落,将蒙古部落提拔到一个和自己比较相近的地位,但与此同时还是要确立主仆关系,在这种情况之下蒙古人的战斗力为它所用,而蒙古人也不会对努尔哈赤产生较大的危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