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中书门下最高长官是参知政事还是宰相?

高三狗一名,比较菜,老师看不懂书上的一些如题较难懂的专业概念,求大神们赐教!

我是历史评说,我来回答——

中书门下最高长官当然是宰相!参知政事只是副职!

中书门下是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行政机构,到北宋前期成为了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构。

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实就是宰相,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又增设了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就做过参知政事。

宋朝的中书门下最高长官是参知政事还是宰相?

谢邀。

宋代中书门下的起源

宋朝的中书门下是隋唐三省制的发展,到宋代名义上依然保留有三省制,但三省长官已经变为虚职,作为一种荣誉性的授任,尤其是宋初多授予皇子,如太宗继位前就曾有过中书令的头衔。

不过,宋代真正的中枢最高机构还是中书门下,主要负责行政事务,其军事事务被枢密院分去,财政则由三司分去,三司使号称计相,下有度支、盐铁、户部(与六部中的户部有所区别,宋代神宗元丰改制前的六部长官也只是政务性官署,不掌实际事务)三司。

中书门下长官

中书门下最高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者简称同平章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为中书门下最高长官。一般宋代宰相有两到三人不等,排在第一的为兼昭文馆大学士,称为首相,或昭文相;排在第二的兼集贤殿大学士,称为次相或集贤相;第三则为史馆相。若只有两个宰相,则昭文相兼史馆,称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自唐代以后,历朝历代都会给前任皇帝修实录,宋代在皇帝实录基础上还有《两朝国史》等。

而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主要是削弱宰相的行政权力,一般为两三人。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枢密使合称宰执,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名义上地位相等,实际上中书门下地位更高。

觉得不错就点赞补充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