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真的是海青吗?为什么他的师承在相声界一直都有争议?
杨少华不能算是真正的海清,最多只能算打上引号的海清,因为他的师承只能说有争议,这点来说,他儿子杨议才是实打实的海清。至于杨少华为什么对师承有争议,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师父的态度模棱两可;第二就是徒弟也做得不够份,师徒关系并不好。
杨少华的师承关系杨少华的师承关系按说不应该成为问题,因为马三立大师在编相声家谱的时候,明确将其纳入了天津相声演员郭荣启门下,而郭荣启徒弟常宝霆和杨少华搭档的时候,也都是咱师父、咱师父的喊着,可见,杨少华的师父就是郭荣启。
杨少华
杨少华早年在启明茶馆当杂役,喜欢相声,而且郭荣启正好也在启明茶馆说相声,作为启明茶馆的老板常连安很喜欢杨少华,于是便让杨少华拜师给了郭荣启,郭荣启是常连安的妹夫,又是员工,碍于面子,也就答应了,所以说杨少华是郭荣启的徒弟也算是事实。
郭荣启并不承认杨少华郭荣启虽然早早就退休了,但是直到1999年才去世,而且解放后还曾收徒谢天顺,但是对于杨少华这个徒弟,郭荣启则是既不承认又不否认,有人说了,你看郭荣启都不否认杨少华,足见其是徒弟,但是郭荣启压根就没承认,同样是郭荣启徒弟的常宝霆和谢天顺,则没有任何异议,其实郭荣启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杨少华这个徒弟,是也不是。
郭荣启
这句话很熟悉,因为郭德纲的师父杨志刚也说过,相比于杨志刚直接说:是也不是,郭荣启的态度应该更为明确,那就是不是,杨少华压根就不能算自己的徒弟。
而本就和郭荣启不和的马三爷在编相声家谱的时候,故意将杨少华归到郭荣启门下,也不厚道,因为人师父本人也没承认,而马三爷过世后,少马爷直接就不承认这事了,传闻,杨议拜师马志明的时候,马志明回怼:收了你,不就连你爸爸也认了。连少马爷都不承认,加上郭荣启本人也不承认,因此杨少华的师承还是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
杨少华“海清”的原因杨少华师承之所以如此不被认可,其实还是师徒关系不好,或者说郭荣启就没看上杨少华。在最初的时候,郭荣启可能是迫于面子才答应杨少华拜师,而解放前拜师需要摆知,摆知的费用需要徒弟出,杨少华第一是穷,第二是耍滑,就没心去办这事,而对于郭荣启而言,自己成名已久,杨少华拜师都如此不积极,自己心里必然不舒服,而实际上郭荣启也没怎么教杨少华。
杨少华和杨议
解放后,杨少华自己相声水平并不见涨,而且家庭条件更不好,对于郭荣启自然也不是三节两寿的送礼,这师徒也可以说是徒有虚名,而杨少华这点相声水平同行关系并不好,久而久之,师父也干脆就不承认这个曾经的口盟徒弟了。
杨少华真的是海青吗?为什么他的师承在相声界一直都有争议?
杨少华先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相声演员,他的蔫坏老头儿形象深入人心。杨少华是不是海青呢?这还得从他的师承说起。杨少华的师承在相声界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为什么会有争议呢?因为他的老师郭荣启先生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他。
杨少华,男,满族,1932年出生于北京。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杨少华从小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屋漏偏逢连夜阴雨,在杨少华10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又因病去世。
家徒四壁,上顿不接下顿。迫于无奈,12岁的杨少华就进入北京启明茶社学习相声,说是学相声其实是在启明茶社扫地打杂,混口饭吃。因为喜欢相声,所以在打杂之余,杨少华就用心观摩学习舞台上相声名家的表演。耳濡目染,杨少华也学了不少相声。
启明茶社的老板是常连安先生。常连安有六个儿子,分别是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和常宝丰,他们都是说相声的,都拜了老师。
心地善良的常连安看到杨少华在启明茶社厮混的时间也不短了,就对郭荣启说:“干脆你把这孩子收了吧。”
郭荣启打小就跟随父亲学相声,11岁拜马德禄为师。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常连安的妹夫,大舅哥发话了,郭荣启很无奈,因为他并不喜欢杨少华。
郭荣启为什么不喜欢杨少华呢?一是因为穷,二是因为淘。穷咱就不说了,少年杨少华有多淘,我说一个事情您就明白了。
常连安的三儿子常宝霆比杨少华大3岁,两个人关系挺好的,私下常宝霆也教杨少华说相声。当时常宝霆虽然没有小蘑菇出名,但当时也已经非常棒了。平时也是西装革履,为了时髦还花钱配了个金丝边眼镜。杨少华心理不平衡,也可能是仇富心理,羡慕嫉妒恨啊。常宝霆上台演出了,杨少华就把他放在后台的金丝边眼镜给掰断了。
因为不喜欢杨少华,所以郭荣启支支吾吾的,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按当时的规矩,徒弟拜师需要摆枝,要有引保代,还要召集同行们聚一起吃一顿,证明我就是你徒弟了,以后同行们看师父的面子都要照顾一点的。
可是杨少华家里穷,当时自然拿不出来钱摆枝。在当时相声界也有没钱的徒弟,只是请师父和几个相声前辈一人一碗面条就完成了拜师仪式。
杨少华当时才10几岁,又没有父亲了,他可能根本想不到这一点;也有可能是想到有那几个钱还不如回家孝敬老娘呢。没钱也行,那你倒是给师父磕几个头呀!
反正不管怎么着,最终杨少华没有请师父吃饭,也没有给师父磕头。虽然郭荣启碍于常连安的面子,当时没有否认,但是郭荣启一直对杨少华没什么好印象,总是爱搭不理的,更不要说教他本事了。后来杨少华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他的相声基本上都是赵佩茹教的。
后来即使挣钱了,杨少华也没有花钱请客。这就是小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新中国成立后,杨少华从北京来到天津,进入大明钢厂工作。因为会魔术懂相声在工会负责文艺宣传,后调入南开区曲艺团,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马三立官复原职担任天津曲艺团副团长,他就把干儿子杨少华调入曲艺团,让杨少华给马志明捧哏。
当时郭荣启也在天津曲艺团,但他和杨少华的关系并不融洽,这在天津相声界都是公开的秘密。
郭荣启本来就对杨少华不感冒,后来又发生了马三立在写相声族谱时,没有征求郭荣启的意见,就把杨少华归入他的门下。
郭荣启是马德禄的徒弟,和马三立是师兄弟,应该是关系亲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个人关系并不好。
马三立的擅作主张惹得郭荣启非常不满,一直到1999年郭荣启去世,他也没有公开承认杨少华是他的徒弟。
有人说郭荣启不认杨少华是因为杨少华没有摆枝,其实这话是不对的。相声族谱里郭荣启有3个徒弟:常宝霆、杨少华、谢天顺。谢天顺也没有摆枝,郭荣启却承认他是自己的徒弟。
综上所述,我认为杨少华之所以师承有争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初常连安的“拉郎配”,归根到底郭荣启是看不上杨少华的。不过当时如果杨少华邀请相声前辈摆了枝、磕了头,他即使再不济,郭荣启也不会公开否认。
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杨少华的师承到现在都有争议,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自己的师父都不承认,杨少华应该就是海青。当然现在杨少华杨议都已经挣到钱了,有没有师承都无所谓。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点看法,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你们认为杨少华的师承有争议吗?欢迎留言,谢谢。
杨少华真的是海青吗?为什么他的师承在相声界一直都有争议?
杨少华的确是海清。
1.杨少华自己说的师承是郭荣启,但是这个是口盟,郭荣启1999年才过世,期间没有任何承认杨少华的公开言论。
2.说杨少华是郭荣启徒弟的,正好是马三立老先生。按理说马三立和郭荣启都是天津曲艺团,但是这二位,几乎是水火不容。这有性格和历史的原因,郭荣启拜师马德禄,但旧社会相声艺人收入少,谁也顾不上谁,师徒关系也不好。解放后,郭荣启和马三立同在天津曲艺团,1958年马三立被划为右派,尝尽10年人情冷暖。郭荣启怎么说呢,你去看看《霸王别姬》里面解放后的小四就明白了。
3.1999年郭荣启去世,能够代表郭荣启收徒的只有常宝霆,但是常宝霆2015年才去世,也没有提过这事。而代表马三立这边的马志明,就算他愿意认同父亲的说法,也不可能代替郭荣启这一枝拉徒弟。
所以杨少华老先生只能以海清身份存在了。
顺便说一句,马三立当年的处境,和郭德纲基本一样,没有侯宝林帮衬,估计要被踩一辈子。马家个性鲜明,这也是马志明为什么承认郭德纲是马派传人的原因,因为太恨这些人了。
杨少华真的是海青吗?为什么他的师承在相声界一直都有争议?
时至今日这个话题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是不是海清人家现在也是相声大家了,在天津也是相声界德高望重的人物了!他的师承郭荣起先生也没当回事,少马也不打算为他证明,但是扬老先生抠门会算计是出了大名的。
杨少华真的是海青吗?为什么他的师承在相声界一直都有争议?
这重要吗?有争议是因为相声界大部分人只会争议、反三俗,不会也不屑“说”相声。
杨少华真的是海青吗?为什么他的师承在相声界一直都有争议?
杨少华不是海清,但杨义是海清。
杨少华拜师郭荣启是完全没问题的,有马三立、侯宝林认可,郭荣启也从来没否认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