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为何丝毫没提辽东公孙氏,西凉马氏两大军阀的作用?

这个问题挺值得分析的,隆中对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夕,当时天下局势中只剩下北方曹操、江东孙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西凉马超、辽东公孙,但是诸葛亮提出的隆中战略连小的可怜的张鲁都分析了,但是唯独没有分析西凉马超和辽东公孙,原因主要是由于这这两方势力没有必要分析,其与刘备发展几乎没有关系;并且诸葛亮潜意识认为,这两方势力早晚会纳入曹操集团。

隆中对分析的天下战略

隆中对大致发生在公元207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前夕,此时天下的局势之中,袁绍、袁术、吕布等均被灭,天下局势已经比较明朗,那就是大军阀会不断吞并小军阀,而此时的刘备军队不足万,寄人篱下,其发展如何前行?诸葛亮首先对天下局势进行了分析。

隆中对时天下局势

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最强大的力量,其军队众多,政治势力强大,而且和刘备属于旗帜鲜明的反对方,因此不可与之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国险民富,而且江东智能之士都归附孙权,但是孙权也要防止曹操的攻打,因此和刘备拥有共同的敌人,因此虽然不可以打孙权的主意,但是可以结盟;是所谓其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判定了不可以攻打的地方,那么就是可以攻打的地方,那就是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诸葛亮给的评价是:刘表守不住荆州、刘璋张鲁暗弱,这都是可以攻取的,也就是给刘备指明了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攻取荆州和益州。

但是当时的战略中还有两大块底盘呢,那就是西凉和辽东,诸葛亮为什么不分析呢?原因就是没有必要分析。

西凉和辽东与刘备发展没有关系

当时的刘备寄人篱下在荆州,而且通过《三国志》记载,其在荆州收买人心,树立威望,所以从刘备、诸葛亮的潜意识中都认为荆州是发家之根本。而且刘表年迈,曹操必然要攻打刘表,那么荆州作为战乱之地,容易被刘备掌握。

以荆州为中心,可以西进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拿下益州就需要攻取汉中,这也是诸葛亮为刘备安排好的路线,刘备借南郡,也是为了换取向益州进攻的底盘,所以益州、汉中、荆州都是值得分析的。

天下局势

而西凉和辽东距离荆州太远,对于刘备发展而言,根本没什么交集,眼下刘备连荆州都没有,根本没法顾忌西凉和辽东,攻取辽东必须经过曹操防区,攻取西凉必须经过刘璋、张鲁防区,而且距离过远,军事战线太长,根本无法实现;所以现阶段战略规划中,西凉和辽东自然不在规划范围之内。

西凉和辽东已经是曹操势力范围

隆中对的时候,曹操已经平定了中国大部分的北方地区,正剩下西凉和辽东,但是西凉和辽东根本和曹操不是一个量级,曹操此时认为最大的威胁是刘备和孙权,因此需要一战平定南方,如果消灭了孙权刘备,那就可以迅速统一全国。

至于西凉和辽东,已经是曹操的嘴边肥肉,不仅随时可以吃掉,而且这两块底盘别人也没法打主意;虽然后期孙权也想联合辽东,绕过曹魏,但是事实证明,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对于这两块地方,既然已经是嘴边肥肉,别人又不能打主意,那么就应该一鼓作气,消灭主要对手孙权和刘备。

司马懿平定辽东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赤壁之战战败后,曹操迅速平定了西凉,而辽东公孙则纳贡称臣,后被司马懿轻而易举平定,可见,则两块要地别人根本无法染指,既然无法染指,对于隆中战略时候的诸葛亮自然也是不必进行分析,这些分析也毫无意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