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为了戒烟成功的有没有特别狠的人?

都说能戒掉烟瘾的人会心狠,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老公就是戒烟成功的人,但是他性格和脾气都非常好,对我和孩子可好了。他是农村孩子,十九岁出来当兵,在当兵前他就已经会抽烟了,并且是抽自己卷的烟,据说那样的烟劲更大,他到部队了发现大家抽的烟都是比较贵点的,并且都是买一盒烟要发出去半盒那种抽法,我婆婆家条件不好,他也没钱买好烟,拿着不好的烟都不好意思给大家发,更不好意思白抽别人的好烟,就决定戒烟了。后来他提干了,工资也比当兵时的军贴费高了不少,但是他也一直都没再吸烟,即使有探亲回来的战友送给他烟,他都不收,他是真的彻底把烟戒掉了,现在想想其实挺不容易的,他当兵的时候对吸烟管理的没有现在严,并且大多数当兵的都抽烟,尤其是战友会的时候,几乎没几个人不抽烟的,但是他还是很彻底的把烟戒了,现在我老公都五十多了,戒烟都快三十年了,他真的再没抽过烟,他说真的是一点都不想抽了,我想可能是他本身的烟龄就不长,所以戒起烟来就容易些。

身边为了戒烟成功的有没有特别狠的人?

在我的身边戒烟够狠真的还没有遇到,倒是感觉自己戒烟虽然用的时间长了点,过程和手段不能说不够狠,但终于成功戒烟了。说戒烟当然先要说说我的抽烟史:那还是42前的事了,在我参军的第二年(1980年)被连队指导员选中当上士(给养员),负责连队粮、油、肉、蛋、芽、副食、调味品釆购工作,说个笑话除百把十号人外,连队自养的二、三十头猪的饲养所需物料也要我联系采购,工作任务繁忙且头绪多。还好刚当给养员的前三个月有司务长(排职军官)撑着,我比较好的度过了适应新工作的过程。话说远了,在当时市场物资贫乏,社会风气不够正,特别是司务长调走后,连队后勤保障由我一个人负责,为和社会上各单位、部门打交道增添润滑剂,我渐渐学会了抽烟,以确保连队供应。我带着烟甚至酒跑驻地食品站、蔬菜店、供销社、糖厂等等,凡是与连队供应有关的单位都去拜访,一来二去,抽烟成了对外联络、解压的最好工具,也成了我的一个生活习惯,直至后来我军校毕业后当司务长、军需助理员,烟抽的愈来愈多。转业后我又长期在机关工作,一年四季的工作总结使人头痛,烟瘾也逐渐增大,最多时一天三盒烟都不够抽(现在自已都难以相信)。活说戒烟那还是系统内部交流任职到邻县一年(2001年)后的一个礼拜天,为辅导大女儿写作文,我拜读了一篇有关戒烟的文章有所感触,当着老婆及两个女儿面发誓,为了自己的身体、也为了家人的健康从此在家不抽烟,话好说事不好做啊,回到家想抽烟了拿根烟放在鼻子下闻,实在忍不住了偷偷跑到楼下过过瘾,还好经过两年多的坚持,抽烟的量终于减下来了,由原来一天两、三包减少到一包多一点。回到市区后面对单位抽烟的人逐渐减少的趋势,又在原来不在家抽烟的基础上增加了出办公室后身上不带烟,这样坚持了一年多后,又增加了办公室不放烟,直止后来遇到熟人敬烟直接说不抽烟,遇到不熟悉的朋友敬烟点着后让烟自生自灭,到2004年底历时近四年时间,彻底戒除了烟瘾,大家涚说我对自己狠不狠吧!

身边为了戒烟成功的有没有特别狠的人?

没有

身边为了戒烟成功的有没有特别狠的人?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是看书戒烟的,以前都是十几年的烟民,后来不抽烟了,我问他是什么办法,他说是看了一本书然后就把烟戒掉了,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他把书推荐了给我,我也看了些本书,我说有什么要领,他竟然让我一边抽烟一边看书,不知不觉就把烟给丢掉了,我的定力不行,加上工作原因没有成功,他真的成功戒烟已经两年了!

《这书能让你戒烟》书名奉上,有需要的可以尝试下!

1、吸烟上瘾的原因

吸烟上瘾有两大原因。一是尼古丁的生理依赖;二是对烟的心理依赖。

尼古丁其实是一种毒品,单论毒性来说,尼古丁其实比海洛因还厉害,如果你把一支烟的尼古丁提取出来直接注射到静脉中,是可以直接致人死亡的。那尼古丁怎么让人上瘾呢?当你抽一支烟时,尼古丁会随着呼吸进入肺部,百分之七十的会被肺部吸收,其中四分之一的量能在几秒钟之内进入大脑。进入大脑的尼古丁可以让大脑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就是那个能给大脑传递兴奋和开心信息的家伙。也就是说,有了尼古丁,你的大脑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愉悦感,产生兴奋,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非常快。尼古丁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你吸完烟,半小时后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就会下降百分之五十,对大脑的刺激就少了,神经元之间本来传着愉悦的信息突然就停了,人就会莫名的失落和烦燥,这种感觉医学上称戒断反应。然后,大多数人就会再点一支烟,再次刺激大脑,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生理依赖。

尼古丁的生理依赖其实是很好克服的,只需要连续二十一天不碰它,身体上对它就不再依赖了。但问题是,克服了生理依赖还远不算戒烟成功,很多人就是在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抽烟。那是因为第二个原因,对烟的心理依赖。

心理依赖。说白了,就是吸烟的人为自己吸烟所找的借口。所有的吸烟者在内心深处都知道吸烟的坏处,所以他们要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帮助他们减轻吸烟的负罪感,让吸烟心安理得。

最常用的理由是,吸烟能缓解压力。但从生理上分析,吸烟能短暂出现愉悦感,但是随后戒断反应带来的烦燥更容易让人生气,所以到最后反而会增加压力。

还有很多人说吸烟能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但这也是一种错觉。想想看,当香烟一灭,戒断反应就会让他不由自主地想:是不是要再来一根啊,要不要继续工作啊。这反而让注意力理无法集中。除此之外,烟会使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人大脑供氧不足,就更难集中注意力了。

当然还有人说吸烟是社交需要,但是现在这个社会,烟早已经不再是地位的象征了,社会的精英阶层已经不再用吸烟的方式来标榜自己的地位了,不仅如此,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香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讨厌和回避,吸烟成了没有自制力、不珍惜生命的代言词。所以吸烟并不能在社交过程中给你加分,反而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

说到这,这常见的三大理由,背后其实都包含一种侥幸的心理,就是主动忽略烟对自身的伤害,心理学叫这个为认知失调。

2、传统戒烟方法的弊端

好,我们明白了吸烟上瘾的原因,再来看看为什么常见的戒烟方法效果不行。

有三种最典型的戒烟方法:分别是意志力戒烟法、减量戒烟法和代品戒烟法。

意志力戒烟法,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让吸烟者用自己的意志来约束自己。要使用这种方法,吸烟者通常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我要更健康,要一个更好的形象等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要抵抗香烟的诱惑。然而意志力戒烟法背后的逻辑是不对的。

你看,使用意志力戒烟法的人,心中想的是“我为了做一件事,必须放弃吸烟这件事”,这并没有让吸烟者真正意识到吸烟的危害,反而让他们觉得自己做出了“牺牲”,甚至受了委屈。吸烟者很容易在一段时间后产生这样的想法:我都戒了这么久了,就奖励自己吸一根吧。于是就会重新染上烟瘾,前功尽弃。所以,很多使用这种方法的戒烟者,在戒了一段时间后都失败了。

减量戒烟法是很多医生推荐的,也就是让吸烟者从每天吸一包烟,逐渐减少到每天吸几根烟,最终减到每天1根,直到不吸。这种方法目的是逐步减少吸烟带来的刺激,让人不再依赖。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烟对人体的伤害,但是却不能帮人有效地戒烟。原因很简单,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是用来改变习惯的,但吸烟可不是习惯,吸烟是一种毒瘾。你这样想,因为减少了吸烟的频率,吸烟者的戒断反应时间就更长了,他们心中更希望能吸一根来缓解这种不安。可每一次吸烟,都是对毒瘾的加强。所以,减量戒烟法很难让人彻底把烟戒掉。

替代品戒烟法是我们要说的第三种方法,就是让吸烟者去吃一些戒烟糖、薄荷糖,甚至电子烟之类的,把嘴占上。而用这种戒烟法更难成功。因为替代品戒烟法并没有让戒烟者意识到吸烟的危害,反而暗示吸烟者,他是需要烟的。但我们刚刚也分析了,不管是从生理上还是从社交上来说,吸烟这事都不是必要的。所以,错误的暗示会让这种戒烟方法更加的无效,甚至会让人因为吃太多的糖类替代品,而得了肥胖症。

总结来说,以上三种戒烟方法,都没有让人意识到烟是一种毒品,恰恰相反,它们反而在暗示烟是必需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吸烟者对烟的依赖,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戒烟的效果。

3、戒烟到底该怎么做

其实戒烟既不需要意志力,也不需要替代品,只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摆脱对烟的心理依赖,戒烟就能成功。我们称这种方法叫做轻松戒烟法。

身边为了戒烟成功的有没有特别狠的人?

我也戒烟很多次,最长一月左右,一旦心情不好或者朋友递烟就又抽上了。心理也想彻底戒掉,但从未成功过。有办法的朋友可给个建议。个人以为跟狠不狠关系不大,是对于一种习惯依赖不容易改变或丟弃掉,谁都一样。我一直认为可能换个没有人吸畑的环境可能更容易戒掉。

身边为了戒烟成功的有没有特别狠的人?

我以前每天两到三包,现在基本上戒了。(在特别场合偶尔抽一下)。我还是那句戒烟时的一句话:不吃饭会饿死人,不吸烟会死吗?所以,我戒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