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不还,家长如何处理才更合适?

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好事儿啊!我相信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孩子玩手机,但是自己管吧,大多数孩子又听不进去,这回让老师给没收了不就省心了吗?最主要的是你可以以此为借口拒绝给孩子买手机了,多好的事儿,还找老师说啥呀?再说了大多数老师都会在孩子毕业时把手机还给孩子的。我女儿初中上的是私立学校,大多数孩子的家庭条件都不错,所以孩子们用的手机都是苹果,并且都是新版的多,有时候她们老师会没收学生的手机,老师会告诉孩子让家长来拿或者说毕业时还给你,有一次她班有个学生家里给买了一个最新版的苹果手机,这孩子就拿到学校来了,第一次鼓捣手机时老师告诉他收起来,再看见就没收,结果晚自习的时候他又拿出手机玩,他们老师上去就把手机抢过来摔在地上,然后用鞋跟去踩,不一会就把手机踩碎了!用我姑娘的话是:我们老师就像疯了一样踩那个手机!踩不碎就拿起来摔,摔完继续踩!一直到踩稀碎才算完!踩完手机,他们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给那个学生家长打电话,并且开了外放声音,他们老师说:我把你家孩子的手机摔碎了!多少钱我陪给你!不过下次让我看见你家孩子拿手机我还会照样摔碎了!结果家长连忙在电话那边连连说对不起!一口一个对不起老师了!让您费心了!手机摔碎了好!怎么能让您赔啊!他们老师挂断电话说:今后谁再拿手机来学校我就这么摔!从那以后他们班学生真都不带手机来学校了。(他们学校给每个班都配了一个老年机,学生打电话不用花钱)

孩子在学校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不还,家长如何处理才更合适?

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是有明文现定的,老师依法没收是正确的,家长应给予理解和支持。老师没收学生收机,是维护学校纪律,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一般是暂时扣留,不会自己留用的,在适当时间会自动还给学生或学生家长的,这个家长不用担心。不过,学生带手机入校,家长是有责任的,家长应自我作出检讨,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

孩子在学校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不还,家长如何处理才更合适?

首先肯定老师的做法,没收手机是对的,但是不换似乎不妥。

来说说我们办公室发生的事。

初二一班班主任老师最近特别气愤,反复说了数次,这家长怎么能这样。

事情是这样的:

班里有个女生不学习,有点轻浮,有处对象的苗头,班主任老师和家长沟通了情况,让家长也关注一下孩子的表现。结果没几天,孩子在课堂玩手机被班主任发现并没收,询问才知道是家长给孩子新买的,而且是很好的智能手机,价钱不菲。班主任考虑手机不能留,怕孩子出事,也怕手机丢失,就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取回。家长来到一再跟班主任表态,是孩子要的,说用来学习,没想到是玩游戏,让班主任放心,这是最后一次,绝不会让孩子再看见手机。

现在班级有监控,老师在办公室就可以看见孩子们在课堂的表现,班主任发现孩子低头看东西,而且有光亮,意识到是手机,马上去班级,果不其然,又是那个女生在玩手机,手机被没收后,当场大哭。

老师也很无奈,怕孩子出事,给她的父母打电话后,找孩子谈心,稳定她的情绪。

孩子父母迟迟不来,来了说出实情,是谁都没脸来见班主任。说的是挺好,一定没有下次了,可大家都觉得这家长的话不靠谱,孩子就毁在这样的家长手里了。

所以,我建议这位家长,既然老师不准备还手机了,你就不要去取了,装作不知道,手机在老师手里决对没问题,你也省心了。

但是,你决不能顶不住孩子软磨硬磨,给孩子再买手机,那样,你对不起老师的一片苦心,也害了自己的孩子。

你说呢?

孩子在学校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不还,家长如何处理才更合适?

首先,是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不准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入校园的,因此,老师收学生手机是有法可依,不是私自作主管理学生财物。

其次,老师收学生手机的做法是正确的,各个学校都是如此做法。道理很简单: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吧!比如,鉴于读高二的儿子自控力不算好,我也没给他带过任何一台手机,上了高中后成绩略有进步!知识水平与能力提高较快。

再次,老师收了手机是会还的。因为老师收手机是对全班同学收手机,不是收一个人的,而且收手机的事儿有专门的同学来负责管理,学校往往会有一个铁箱锁住这些手机。到每周六或星期末,就会发给学生手机,方便联系家长或其他人员。

最后,如果老师对你家小孩的手机进行了“单独处理”,很可能有别的原因,决不可能是因为你家小孩手机很漂亮,被老师看上了。因为手机再漂亮,老师也不敢霸占,老师声誉价值大于你家的手机!所以你可以发信息或打电话问清楚小孩当时被“没收”手机的原因,然后视情况而定:是学期结束再还,还是中学毕业后再还?如果老师真看上了你家的那台“漂亮”手机,任何理由都没有,那我建议你:让信得过的科任老师传话给那个“霸占”你家手机的老师,说你家也很穷,再没能力买得起这样漂亮的手机,那个手机家长很稀罕!如果这样说了,相信那个“霸占”手机的老师也不好意思不还了!

此建议应该有效!

我是师范生活,天天交流学习方法与教育思想,为您的教育出谋划策!

孩子在学校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不还,家长如何处理才更合适?

晓行致良知, 专注基础教育,与您共论教育话题!

孩子在学校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不还,家长如何处理才更合适?

我先说说处理不好的家长都是怎么把事情弄砸的,就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了。

错误行为一:替代。

就是替学生承认错误。

“老师,某某某已经知道错了,以后肯定改了,我这个孩子可懂事了,你一说,他准听。”

学生犯了错误,家长替学生来道歉认错,在不知道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就说已经改了,怎么能起到教育的效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错误自己承受惩罚,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家长如此大包大揽,挡在学生前面,就挡住了老师的批评教育,也就助长了学生的气焰,实在是大错特错。你能替他一辈子?

错误行为二:说情。

就是请求老师减轻惩罚。

“老师,你看这次确实是他不对,不应该玩手机,但是念在他初犯,你就别罚他了,他也知道错了,下次注意就是了。”

有错不罚,则印象不深,教育无效,同时也就破坏了规则。家长想大事化小,不让老师惩罚,等于是给老师拆台,让学生抱定了玩手机不挨罚的想法,让老师接下来的工作非常难做。这是典型的猪队友,帮倒忙,貌似自己的孩子占了便宜,其实是往错误的深渊又推了一把。

错误行为三:强要。

家长唯恐老师把手机据为己有,非得要回来不可。

“老师,你看这个手机其实是我的,不知道他怎么给拿到学校里来了,你得给我,我上面老多重要的电话呢。”“有错说错,凭什么扣手机?这是我们的财产,你没有权利扣留!”

老师扣下手机,其实是无奈之举,目的很简单,为了让学生做点难,常常挨罚的滋味,让学生知道玩手机可能被扣留,后果很严重的。其实,手机老师是肯定不会要的,而且放在老师那里,还担心给你丢了呢!家长非得上纲上线的把手机要回去,教育的效果就没了。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错误行为四:恐吓。

这是最恶劣的。

“老师,我的孩子可是心理脆弱的很,我在家里和他妈妈都不敢说一句重话,你一刺激他,他就又是割腕又是离家出走的,你不给他手机,我可不敢保证他想不开跳了楼!”

好吧,你想怎样就怎样吧,你的孩子老师可管不了!太吓人了,当老师随时都有倾家荡产的风险,不光手机我不敢管了,以后连一句批评的话我保证也不会说了,给你看好你的大宝宝就好!

以上四种言行,都是亲历,家长和老师们可以对号入座。

正确做法:

第一步:诚恳承认失职。

孩子能把手机带到学校里来,和家长的失职有莫大的关系。

有的是家长拧不过孩子的死缠烂打,给孩子买了手机;

有的是其他亲戚朋友买个手机作为奖励给孩子的礼物,家长未加干预;

有的是轻信孩子的说辞,以为孩子带手机是学习的需要;

还有的是给了孩子过多的钱,让孩子蒙混过关,买了手机家长根本就不知道。

无论原因是啥,家长都脱不了失职之过。学校帮家长发现了问题,家长一定要首先承认失职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老师站到一条战线 上,共同面对手机问题。

第二步:坚决支持老师。

老师和学校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孩子好,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制定的规则是为了孩子的,也没有一所学校的规则制定时无缘无故的,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无条件的支持老师的工作,和老师站在一边,能提供 良好的建议更好,不能提供的话,最起码不能拆台 。

老师的要求要坚决支持,老师把手机扣留,你更得举双手赞成,一是维护学校的规则之威严,一是杜绝家长管孩子容易攻破规则的现象。手机拿回家,就有再次被孩子弄到手的可能,手机在老师这里,孩子就知道他的损失有多重,就破了心底的最后一丝侥幸。

第三步:比老师的惩罚还狠。

一个聪明的家长,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应该珍惜老师抓住学生错误的这种机会,因为你自己根本不可能抓住他在学校玩手机的。老师的惩罚往往是根据规则,家长应该携带着亲情的力量,用更猛烈的惩罚给孩子树立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家校合作,才能让孩子彻底杜绝玩手机的可能,才能真正拉回一个 走向深渊的孩子。一个有所畏惧的孩子,才可能规范自己的言行,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晓行总结:良好的家校配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家长一定要克服溺爱心理,克服盲目的保护,克服乱用感情,克服强词夺理,不要认为战胜了老师,就得了便宜;只有配合老师树立规则,才能教育出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

孩子在学校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不还,家长如何处理才更合适?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手机网络时代,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烦恼。

孩子一旦沾上手机,就很容易成瘾。对于学校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在学校玩手机,而不是老师不还你的手机。

为什么学校老师没收手机不还?

作为家长,我特别认同这位老师的做法。为什么呢?原因有三点;

  • 第一,孩子到学校是来学习的,任何和学习无关,或者严重影响学习的行为都是要杜绝的,更何况是玩手机这种不但影响学习,还影响校风的行为。因为家长管不了,所以老师管更有效。

  • 第二,学习的时间原本是宝贵的,有时间玩手机吗?而且玩手机游戏是一种容易上瘾的事情,感觉就和学生抽烟、喝酒没有太大差别了。在学校玩手机对孩子没有半点好处,既然是有害的,老师当然要禁止这样的行为发生。对待这个问题,老师的态度是坚定的,太过温和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 第三,老师用他的行为在告诉孩子,学校的规则制度不是说着玩的,所以,也需要家长配合。并不是真多不还你手机,而是断了孩子的念想。

家长需要怎么做?

积极地配合老师,千万别再给孩子配手机。

做好孩子的沟通工作,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老师做得不对什么的。

父母的态度端正了,积极地配合老师的工作,孩子就不会继续纠结手机问题了。

“无规则不成方圆”,很多学校从一开始就没有制定好规章制度,很多学生都人手一部手机,上课的时候总会忍不住看几眼。吃饭看,走路看,上厕所也看……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想改就没那么容易了,更别谈花心思在学习上了。

我儿子的学校这点也做得很好,一开始很多同学也带手机到学校,老师发现问题后,及时和学校沟通,后来统一换成电子信息卡,没有屏幕,只可以给父母打电话,接电话,有定位功能。一开始,很多家长不理解,因为涉及到每个月要交20多块钱,有100分钟的免费通话。后来,个别同学带了手机被老师发现,直接拿走,说是等初三毕业在归还。老师这样做,反倒体现了她对孩子对工作的负责任,所以,家长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孩子偶尔想玩一玩手机,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有时间限制,玩什么游戏,父母一定要清楚。毕竟,网络信息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如果接触到不该接触到信息,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我是@灵动育儿,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妈妈,正面管教讲师,国际认证鼓励咨询导师。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感谢你的关注,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