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人人都是尧舜了,那谁又是尧舜?
一位隐居深山的朋友,告诉我人皆可为尧舜的秘密。
有位朋友四十多岁,就住在了深山之中,一个人住了十几年,有一次我去看他,和他聊了很多。他都很耐心回答我。
那次说起孟子的话,我问他:俗话说,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人人都是尧舜的,那谁又是尧舜呢?他说:你怎么这么爱管闲事,你操这些心干嘛呢?这地球上有60亿人。咱中国就有十几亿人。你不管自己非管别人,你这是一种毛病。
你要知道就算告诉你谁是尧舜你又能怎样?你是能从他那里发财还是讨个关注?还是能拜他为师学点啥还是把他供养起来。
你知道谁是尧舜对你来讲有什么益处?
我被他问的有点发懵,我说:你这个人住山住的怎么这么抬杠,我问你这句话其实是想让你解析给我听一下,这个其中的道理是怎样的?
他说:我觉得你就是喜欢瞎操心,你总是想这些有的没的,对自己没什么用处的东西,比如说谁是尧舜啊,人人都有佛性啊,是不是哪里有大菩萨,现在又有哪个圣人降世之类的?这些就算拿个视频拍出来,告诉你真实答案你会相信吗?你看在眼里你都相信不了。
为什么?我告诉你这个秘密。
因为真正的尧舜他在你面前出现的时候,你根本就认不到他。你眼里看到的,都是那些发着光芒,坐在人间至高无上的宝座上,聚光灯下受万人敬仰,被传媒传颂的人。
真正有圣人在身边。我们却视而不见把自己难得拥有的珍宝当成理所当然的东西一眼扫过当面错过。
你如果懂得看谁是尧舜,你去看看社会各个层次当中都有这样的人。打个比方,每天把你家街道旁边,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环卫工人,风雨不改,一年就放几天假,拿着很低的工资一辈子发不了财,忍受别人的歧视,不怕脏不怕累。创造这个干净的环境,
让整个社区或者几条街道的人,每天走在干净的路上,这个人是不是尧舜?他不但是尧舜,他还是菩萨。你看见了真应该给他敬个礼,至少说声谢谢,辛苦了。
比如说在疫情的时期给我们服务的这些志愿者医护人员,还有送东西的这些人,是不是尧舜呢?当然是尧舜,而且不但是尧舜他还是菩萨,你看见了真应该给他敬个礼,至少说声谢谢,辛苦了。
比如说在我们吃喝玩乐的时候,为我们守护边疆的解放军战士。为我们守护消防安全的消防战士。为我们守护秩序安全的警察。交通安全的交通警察。这些人又是不是尧舜。当然是尧舜!我们至少要对他们心存感激。
社会中各个层次都有,这些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用心付出工作的人,是他们在承托着整个社会在运作。这些人其实都值得我们感恩。因为这个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体系。
我们如果懂得感恩,其实就是懂得在这种良性循环里面的一种珍贵。所以学佛的人经常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个上报4重恩里面就有。父母恩,老师恩,国土恩,众生恩。这4个其实就是人在社会上的种种关系,你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跟这4个关系是离不开的。
首先你要维系好这4个关系是基础。你不能随便破坏这四个关系。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没有底线,这4个关系可以随便破坏。
而且这4个关系它也是相互的,比如说父母恩,你对父母要孝顺,要尊敬,父母对子女一样的要有爱,要有良好的教育,要负责任。
学生对老师要尊重,要孜孜不倦的好学求道,老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传道授业解惑,不要瞎搞。国家对民众要保护,要建设,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民众对国家要有贡献,要维护。
众生更加是一个相互的关系。一个人每一天的吃喝用度都是别的人给你提供的。动物们奉献自己的肉给我们吃。这些都是众生来供养我们。我们反过来又去供养去支持别人去服务别人。
所以说这个基础关系不要轻易去破坏,这基础关系一破坏了你做人的基础就轻易崩塌。
所以说要维护这个4个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就是善。就是有价值,有作为。负责任,有担当。
一个人能够从善如流,善心,善行,还能做到有点价值,有点作为,在人生中能够负责任,能够有基本的担当,这个人和尧舜就差不多了。
所以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这个意思。有时候你不要以为高尚是很难做到的事,其实是很轻易很容易做到的,只是你有没有心去做。
做一个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不是那么难,不是要你把自己牺牲天天只去帮助别人,你把底线不要突破了,把该做的做好了。已经足够了。
所以人皆为尧舜不是一个非分的要求,它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和谐社会。
但是人皆为尧舜,有一个很大的敌人,就是人性的自私和贪婪。
人本来是自私的,不自私都成不了一个人,但是当自私变得不受控制的时候,就变成了贪婪,从这个贪婪里面又生出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不好的东西。
最后有可能让这个人干出很多突破底线,有违天理的事。就是我刚才说的,为了一己私欲,不惜戳破这4重关系。
我说:原来是这样的道理。但是其实千年万年以来,人类都没有说有一个时期能够达到完美世界。总是这样,好人坏人共居凡圣同居的活过来了。
他说: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是现实。是不可改变的现实,但是所谓圣人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嘛,所以有很多有愿景的人他愿意去干这种事,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人,能够尽量去支持和赞美就就可以了。最好就别去嘲笑他。
我说:我能够理解这东西,但是我自己却做不到。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一会是挺善良的,有时候遇到利益纷争的时候也不免很自私。虽然不能说干过坏事,但是最起码不敢说自己是个特好的人。那照这种标准来看,我身上哪里有尧舜的影子?
他说: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善的恶的种子。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种子库,各种各样的种子都有。只是有些种子遇到了合适的肥料,合适的土壤。合适的诱因就发芽了。有的搞不好还被浇灌成了一棵大树。但是你的这个大树无论是善还是恶,都不代表你的人整个就沦为了这棵大树。因为你还有其他种子遇到适当的条件,你的其他的种子还是有机会发芽。
所以说善人即使是大善人,他也有恶的时候。他也有把控不住忍不住而做了一些不好的事的时候。比如一个人非常善良,但是他脾气不好,骂起人来非常凶狠,或者还会打人,结果把人家伤害了。也就是说他虽然很善良,但是他的嗔恨心非常大。
有些人即使是个大恶魔,他也有心存善念的时候,搞不好他养一只猫养一只狗,对他特别好,又或者他是个大孝子。
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念之差天使变恶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是因为我们人的善念恶念都是可以随着环境和条件的转变而转变发展。从而影响我们整个身心。
所以说人人皆为尧舜的意思就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尧舜的种子。反过来说,我们不但有尧舜的种子,还有傑纣的种子,人人可以成为尧舜也随时有可能成为傑纣。
你是个天使也同时是个恶魔。
虽然在某种智慧的角度来看天使恶魔。不过是一个东西的两个体现,但是我们还是不得已要把它分为正向和负面。
大家都尽量正向的带着一股理智去活着。当然会更好一点。只不过你如果站在某一个节点去看一件事,一个人,你是无法全部通透,看明白他的所谓是非善恶的。
所以我常常讲不要轻易去判定一个人一件事。也许他并不是我们眼睛里看到的那样。因为常常我们所认为的善恶是非,天使,魔鬼都不过是我们自己这颗妄心在那里瞎定义。
所以又回到了你刚问我话的时候,我跟你说的,那就是你别操心太多别人的事,你不要去管别人怎么样。你要把那把尺子永远都向着自己,你要把你的眼光,你的心永远都往内向着自己。
时时刻刻做到反求诸己。做到默默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念头。
我说:那如果要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每一个念头,难道就不理外面的世界了吗?他说:哪里有什么外面的世界。你的世界都在你的里面。你把你自己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外面的世界一样跟着你就明明白白了。
所以不要去分别什么外面的世界里面的世界。只要去观照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身心即可。
我说:那么观照自己的心。是需要时时匡扶正义善良去除邪恶还是怎样?
他说:当然不是,你要知道,就像我刚才说的,每一个人都有善和恶的种子,但拥有这些种子的那个本质是没有善恶的。
你要把这个观照的意识和这个没有善恶的本质合为一体,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要去起分别不要去判定你自己一言一行每一个念头的好与坏,不要去参与。要客观纯粹观而照之!
你只需要默默地在你这个人的背后观照着一切。
我说:我似乎懂了,就是长期点亮一盏灯。慢慢地让这盏灯永远不跳闸。不熄火。
他说:确实你说的非常对。这个境界,我送你4个字就叫做——心明澄澈。
俗话说“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人人都是尧舜了,那谁又是尧舜?
我
俗话说“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人人都是尧舜了,那谁又是尧舜?
人皆可为尧舜
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来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王阳明的结论是:习气所染。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王阳明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这个社会不是真诚恻怛的,而是充满了客套和虚伪。
故事: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弟子们唯唯。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该弟子笑着接受。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朋友们,不管我们处在社会上的哪个阶层,老板也好,员工也罢。我们所做的事发心是好的,是为了这个社会更好地发展,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工作本身,而没有工作以外的私欲,那您就是纯金,您就是圣人。
俗话说“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人人都是尧舜了,那谁又是尧舜?
这个问题很特别,阳明先生说,人人可以千足金,这个是纯度问题,不是斤两问题。
人人可以尧舜说的是精神和德行,与官大小没有关系。
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每个人都是足赤,但不一定追求大小。
现在,整个社会物化严重,丢了天道精神,但天道不可违背……
俗话说“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人人都是尧舜了,那谁又是尧舜?
平等自由民主博爱,儒家的问,、佛子的答,法家的机锋,墨家的矩。一切以毛主席的理论为法度,实事求是。
俗话说“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人人都是尧舜了,那谁又是尧舜?
有道心有德行之人便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