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排斥家人?

仇视父母是抑郁症转递自责愧疚及失败的一种心理选择。

抑郁症有时候会出现仇视父母的情况,我曾见过一位年轻朋友抑郁症,他就是把所有的自己的不如意,都怪责在父母身上,他从小被父母宠爱,是那种放在手上怕化了的宠溺,所以一直自理能力很弱,从来都是父母给与,长大了后,他自己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就遇到了很多的阻碍。因为这个世界的残酷,让他屡屡受到打击,在公司他无法和同事和谐共处,他能力又不行想法又太多,到有一次他女朋友要和他分手,更加刺激了,一直都在家闷着,得了抑郁症,以后他一直都很怪责他的父母,认为是父母害了自己,又总是在管着自己。总之父母做什么都是错的。

抑郁症其实是一种失利造成的失落,失利的内容很多,比如情感上的失利,经济上的失利,各种其他的失利,自己能力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引发的抑郁,其实是对世界缺乏真实的了解,也对自己缺乏真实的了解。

抑郁症对父母仇视,其实是自责、愧疚、失败的这种折磨,需要转换传递,俗话说找个借口让自己好过让自己有理由恨。但有的抑郁症的父母并没有对他有直接的影响,他也在恨他的父母,那是因为父母一直没有走进他的内心,等于他恨的是所有走不进他内心的人,他只是以他父母为代表在恨。没有人理解自己,是抑郁症最大的痛楚,觉得世界上没有人能走进自己的内心,这个时候即使是父母在送茶送饭,关怀备至,一样抑郁很深,因为她看来,这些都不是走进内心,真正理解和走进内心是真心真意完全接受他的所有想法,然后和他一起共同面对,这种人去哪找呢?有时候你的伴侣会这样帮你,或者一位好的朋友愿意,但是抑郁症的心理变化很大,常常会出现发脾气,随意放弃自己等过激行为,这也让人无法坚持帮他。

要走进抑郁症的内心是不可能的几乎,因为抑郁症只能靠自己解开心结。这是上天安排的契机。每一个抑郁症都是一场灾难,这场灾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看表面上每个人似乎都是遇到了外界环境的不好的对待,但是实际上都是他们自己的内心没有打通和外界环境和解的通道。希望,抑郁症越来越少。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排斥家人?

抑郁症不是狂躁症,也不是反社人格障碍。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它的主要症状是人的情绪低落,兴趣爱好丧失,活动能力下降,伴随着各种各样社交及生活机能的丧失,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极端行为。

抑郁症者常自责,而非仇视父母。

抑郁症者不一定就是仇恨父母,恰恰相反,抑郁症之所以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是因为一些不良的情绪和心里冲突,包括仇恨,不满,猜疑,自责,自卑,妒忌,疏离,并不是向外宣泄伤害他人,而是转而向内伤害自己。抑郁症病人往往不会谴责他人,更多的是自责自罪。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仇视父母呢?

当前社会非主流心理咨询界所谓原生家庭理论造成父母成为万恶之源。

这个结论过度强调父母对于孩子一生的负面影响,这为很多现实生活中过的不如意,对自己人生感到不满和厌倦的人,找到了出气的借口,父母成为了孩子长大后不成功的替罪羊。

根据原生家庭理论设定,所谓成年后的生活,绝大部分受到同童年时代原生家庭的影响,其个性,气质,命运都被原生家庭关系所塑造——

  • 原身家庭父母不和则孩子缺少安全感,表现为一种焦虑依恋;
  • 原生家庭父母过于严格,责任性受到压抑,孩子成年后变得拘束,表现出强烈的讨好人格;
  • 原生家庭的母亲过于强势,这男孩变得懦弱胆小回避,在长大之后无法承担生活的重责,变成一个窝囊的男人;
  • 原生家庭贫困,对物质匮乏产生焦虑,则长大以后生性吝啬,害怕匮乏;
  • 原生家庭父母家暴,则还将来长大,长大后同样的是充满暴力和各种人格障碍,这种暴戾会遗传下去。

因此原生家庭这个理论成了一个万能的垃圾桶,它成功地帮助了失意者轻松甩锅。很有可能这个理论的推广者,本身就极度自卑,对原生家庭充满着愤恨,他把传播该理论作为怨愤的发泄——

而众多粉丝把原生家庭理论当作某种心理防御,凭借这个扭曲的理论,让自己感到更加舒服一些。这就是心理学的供需市场双方的平衡:一边输出理论,一边消费情绪。

  • 凡是在成年之后生性胆小,一事无成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不善于社交,人群中感到恐惧焦虑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情商不够,无法和异性愉快相处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生性冷淡,爱无能,对婚姻感到失望和恐惧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敏感多疑,看人脸色生活,又倍感痛苦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生性孤僻不合群,无法与人共同配合相处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在内心隐藏的角落里感到极其自卑,无法见人,怨天尤人者,错在父母…
原生家庭理论真的非常合理吗?

但是有没有人反思过,同样在一个原生家庭中,为什么有的人性格健康,而有的人生性阴暗?

为什么传统中国的家庭价值观延续千年,至今代代相传,优秀者辈出,反而实到如今则个个成为了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既然童年时代深受家庭的困扰,而长大之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为什么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反而将所有的失败躺倒在原生家庭阴影上?

父母成为替罪羊是不合理的。

可能这些人都已经是没有心情去认真反思原生家庭理论的合理性,但是他们却非常乐意于讨伐父母的罪恶滔天,父母简直成为了社会危机和人生悲剧的始作俑者。

在原生家庭理论拥趸者眼中,天下父母皆是祸害,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没有不合格的孩子。而在他们的眼中,中国的绝大部分的家庭,父母都不配为人父母,几乎每个家庭都是原生家庭的牺牲品。

这就是当代中国年轻人对父母的仇恨之源头。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排斥家人?

撇开很多的理论,单独说一件发生在我好兄弟身上的真实事情,他的经历就能很好说明这个问题。

1、他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我们认识的时候已经是高一,十几岁的年纪,文理分科之后我们就到了一个班。文科班男生本来就很少,我们就肯定是一个宿舍,关系慢慢就变得很好。当时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不对的事情发生在高三。他在寒假的时间拿刀子割自己的手腕,大过年的我去医院看他,才知道从初中开始他就有抑郁症。只是没想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不是慢慢减轻。家中就他一个孩子,父亲却还是在他小学的时候出轨了,跟一个护士好了起来。他的妈妈发现这件事之后选择了忍让,为的就是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庭。这些都是他在高中之后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他成年之前他的爸爸妈妈都掩饰的很好,就像是没事一样。

那为什么初中就有了抑郁症?因为他的父亲家暴妈妈,不是一年一次的那种,经常就是一家人原本在桌子上好好吃饭呢,突然就动手了,很暴力,他说就像是那种武打片一样。接着就是妈妈声嘶力竭的哭喊。他爸爸从来不会因为他在而不动手,他想动手的时候都是立马就动手。这种环境之下,他就变得不怎么说话,并且还很乖,好好学习,从来不哭不闹,他害怕自己也会被打。家中就他一个孩子,也没有一个人能和他说说话,甚至是母亲也只是沉默着沉默着。时间久了之后,他就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和人交流,甚至是觉得活着没意思。对于他来说,没有家庭没有可以倾诉的人,一切都让他很绝望。其实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已经是轻微抑郁。

2、高三那年割手腕是因为他知道了父母的事情,且两个人已经办理了离婚证,在他刚十八岁那一年,他们就离婚了。他爸爸的意思很明白,他和他妈没有爱情了,这么多年还能继续呆在一切就是为了他,如今他也成年了,应该去追求他的幸福了。其实,他爸说的也有道理。可是呢?他觉得是他的爸爸故意欺负母亲,也不懂为什么这么多年要一直骗他,早点告诉他可能更好。他不想让父母离婚,只能是用这种手段进行威胁。可一切都没用了。这种愚蠢的行为反而是让大家觉得是他不懂事。以前,不管那个家庭多么残忍,可终究是还有一个家,如今他真的是没有家了。还没等他高三毕业,他的父亲就搬走了,家中就只有母亲一个人,又过了没多久,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不但又结婚了,而且还有了一个孩子。他知道这一切之后,自己坐在椅子上喝了好多酒。就像是他跟我说的一样,所有的道理他都是明白的,所有的事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都知道。只是面对一切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为什么别人有的,他不能用,为什么他成为一个被抛弃的人。他始终不能放过自己。

3、这些年里,他经常失眠,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看到他,总是能看到他厚重的黑眼圈。睡眠不好,自然就会精神紧张,整个人像是魔怔了一样。他始终把自己包起来,不恋爱,不社交,不敢跟人说太多。喜欢一个人呆一个房子,喜欢黑暗。他的内心深处也是想改变,只是太难了。医生给他开了药,他也积极的配合医生,可心里的那个结总是打不开。他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了山东,一个海边的城市。他就是想远离自己的父母。毕竟今天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父母。恨父母吗?肯定的。为什么别人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他却怎么也得不到。母亲的懦弱,父亲的冷漠,从小家中缺少的欢声笑语,一切都成为了他恨父母的理由。我总是觉得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毕竟现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太多了。可是我有什么资格跟他说些什么呢?

4、后来我接触的人多了,抑郁症也多了,这些人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童年的家庭变故,没人一生下来就是,却有太多人因为父母的不在意,因为原生家庭的种种而导致抑郁症。可能这就是往往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痛恨父母的理由吧,毕竟他们是刽子手。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排斥家人?

因为抑郁症病人,一般都有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失去生活乐趣,更有常人无法体验到的精神和躯体的巨大痛苦,一般有自杀倾向。

痛恨这个世界,痛恨把自己带来这个世界的人。

因此,痛恨把自己带来这个苦难世界的人一一父母。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排斥家人?

在抑郁症的范围内,患者“怨恨父母”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呢?

抑郁症患者是如何怨恨父母的?

抑郁症患者的“怨恨父母”并不能苟同为一般人的“怨恨父母”,究其原因,只是“妥协与否”这一点。怎么理解呢?

一般人怨恨父母,其实是带着很大的愤怒以及“想要去改变”的态度的。

而抑郁症患者怨恨父母,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叙述,更像是一种讲述,患者好像是在讲一些和自己无关的、但确实是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在这件事情的开始或者结尾强调“自己并不是有意冒犯,只是为了解决问题”。

想必但凡对抑郁有一定了解的读者都会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超敏感的内心和善良的本质:他们确实认为自己小时候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深深地改变、伤害到了自己,但是在给自己认为的最亲近的人讲述的时候,由于事件本身的主人公也一定包括父母,但是自己又不愿意让父母觉得自己是在“找事情”,所以,总是像“步步为营”一样,强调自己没有“敌意”。

这实在是抑郁症患者最为让人心痛的地方:自己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但是在向即使已经表示愿意倾听的人讲述、倾倒的时候,仍是小心翼翼,怕别人产生误解。

在这整个“怨恨父母”的过程中,充满着抑郁症这种病本身所拥有的:矛盾感。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怨恨父母?

幼年时期的经历的确会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产生持续影响。这句话是无可否认的,不是吗?“三岁看大,六岁看老”,一个人在年幼时期,是思维建立的重要时期,而这个时期,又往往是家长们难免都会忽略的时期。因为小孩毕竟是小孩,你还真能无时无刻去考虑他的感受的思维的变化吗?而在被家长所忽略的时候,偏偏有一些小孩,他是敏感而又自卑的,他是孤独而又懦弱的,在这个时候他被“不公平对待”或是发生了与其本身所矛盾的事情但是家长又没能给出或者给出了错误的解答的话,其内心,黑暗的种子就会被种下,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是个对未来不好的伏笔,这一刻,孩子的心智是异化的,是不健康的,而且这个时刻本身,也是容易被大人所忽略和遗忘的。于是就会产生:除了抑郁症患者,别人总是觉得患者对父母的这种“怨恨”是太小心眼的,是太没有度量的。

其实怨恨父母只是你们以为的,解决问题才是患者的目的。我因为抑郁症,已经真真切切的去自杀,去自残,难道朋友们不能够行行好,让我自己去寻找一些原因吗?你们为什么要对我这么残忍?难道真的只有死亡才可以告诉你们我此刻是有多么的痛苦吗?难道只有死亡才能让因为我“怨恨父母”而让你们产生的对我的诋毁完全消失吗?到那个时候,你们真的就明白了吧?到那个时候,你们真的就觉得错怪我了吧?但是我却不在了!

现在,我想改变,于是我找问题的原因,我知道,你们觉得我是怨恨父母,说我不孝,随你们怎么说吧。我觉得我现在的状态比你们好,因为我想着去解决问题,而你们却在品头论足。

我们并没有不爱父母,相反的是,我们爱父母,胜过于爱自己,因为我们之所以此刻还真切的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想让父母因此而为自己担心,才是首要原因。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排斥家人?

我猜,抑郁症的人,父母对待他的方式,让他特别气愤,特别想要反抗。所以才会仇视父母。

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甚至得到的是否定和攻击,指责和评判。父母说话的方式可能很难听,听着很心痛,或者心里堵挺。跟父母已经无法沟通,总是不在一个频道,所以就无话可说。

如果,父母再使用暴力的方式,伤害孩子的身体,打孩子,就会让孩子更加愤怒了。

孩子小的时候,可能内心更多的是恐惧,难过,委屈,无助。

随着不断成长,这些积压的感受就被埋藏在身体和内心深处,不会跟其他人讲述自己的痛苦故事,毕竟,中国文化讲,家丑不可外扬。

于是,这些痛苦就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无人可说。也不知从何说起,说了别人也无法理解。可能还是一顿说教,谁不是这么过来的,水的父母不是这样,等等。

其实,被父母不公平对待的孩子,内心的愤怒有很多,明明父母该是爱孩子的,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这些质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呐喊。愤怒也在显露。

首先,如果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是不尊重的,是充满伤害的,你是可以对父母愤怒的。

中国文化讲“孝道”,子女要孝敬父母。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这,都是屁话。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人因为这样的观念,哪怕在父母对待自己已经很越界,很过分的时候,还不敢发声,不敢说不。这,是病态的孝顺,是愚孝。

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平等尊重,且充满爱的。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孩子爱父母还来不及呢,哪会有愤怒??人的内心都是柔软的,有感情的,有同理心的,孩子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爱,自然内心的爱也会被触发,爱,就在家庭里流动。

如果,父母没有尊重孩子,甚至欺凌孩子,暴力对待孩子,言语攻击孩子,孩子当然有权利对父母说“不”,而且孩子要大声地说,愤怒地说,“你不可以这样对待我”。

父母没有上岗证就上岗了,对待孩子不公平了,谁来管?没有。没人管,还不让受了委屈的孩子愤怒,天理何在?孩子的愤怒,就是在告诉父母,你对待我的方式有问题,你需要调整,你需要学习。

孩子的愤怒也是在呼唤爱。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爱,理解,支持,尊重,信任,如果没有,就会很气愤,为什么作为我的父母,你生我养我,却不好好爱我?

所以,允许自己愤怒,理解自己愤怒。

因为,你的愤怒一定是有原因的。

重要的是,去看看这愤怒背后,在诉说着什么?

父母和你之间,都发生过什么?

如果你愿意去深入探索,可以通过读书,听音频的方式,来了解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可以学习心理学知识,释放自己的愤怒,疗愈自己受伤的心。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