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谁的思想最先进,谁把自己藏的最深?
在管理方面,王熙凤和贾探春的思想最先进;在爱情上,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思想最前卫。
论人性的弱点和丑陋,秦可卿藏得最深,但也想得最长远。
1、王熙凤和探春皆是精明干练的人,凤姐对探春颇有惺惺相惜之情。赵姨娘为争自己兄弟丧葬费时,与探春发生冲突并怪罪于她。
悲哉探春:“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探春的思想独立,有志气,可见英气飒爽的风采。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那回,一举措施王熙凤对她刮目相看。
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凤姐和探春有一个共同点:恨贾府的男人铁不成钢,眼见家族从烈火烹油之势逐现颓败的气象而无力挽回。
这四个好是发自内心的赞赏和感叹:贾府终于有一个和自己一样肯做实事的人了……可惜是女子。
探春和王熙凤无疑是女中豪杰,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奈何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徒叹奈何。
2、宝黛之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真意切,却不被祝福。林妹妹是精神上的贵族,在爱情中受不得一点委屈,所以在旁人看来她爱耍小性子,会挟制宝玉,
其实过来人都知道,恋爱中人只有彼此,眼里哪容得下一粒沙子?宝黛二人不过是打情骂俏而已。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一对爱得死去活来的恋人只会遭人非议,生活在风刀霜剑中。
尤其是宝玉之母王夫人,看见自己的宝贝儿子爱上了病恹恹的林妹妹,更是气不打一出来。
几次三番借着骂丫鬟晴雯的由头,暗讥讽林黛玉出气,打量着贾母众人等不知呢。然后,又安排薛姨妈一家来住,上演一出“金玉良缘”试图拆散宝黛。
可怜的林妹妹怎么能不伤悲?自小孤零零,好不容易来到贾府,贾母和宝玉虽然宠爱照顾,终不似父母般贴心。
即使明白宝玉的心在自己这里,但是一天没定下来难免忐忑,眼泪止不住地流……
可恨不能自主,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可惜林妹妹仙资,爱上了那个蔑视世人为“碌碡”的官二代。
最终“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当时,宝黛的思想是前卫的。
他们向往自由,但没有做出任何努力。尤其是贾宝玉,暖男一枚心高气傲而无实质性的作为,难怪王熙凤说他不中用。
3、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在情感和欲望中挣扎,一个淫字道出人性隐藏的弱点和丑陋。脂砚斋在这一回末处有朱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 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应为“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王熙凤去看病中的秦可卿时,她说:
“任凭神仙也罢,治得病治不得命。婶子,我知道我这病不过是挨日子。”
究竟是什么病?心病尔,需心药医。
可是那心药是自己偷来的,不能光明正大去医治唯有认命,秦可卿的命就是贾珍。
公公和媳妇产生了感情“暗度陈仓”,正如焦大说的扒灰的扒灰……
秦可卿是贾母眼中重孙媳中最得意之人,虽然有见识,但道德人品可见一般。
她临终托梦于王熙凤道:
“婶娘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所能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以常远保全了。即如今日诸事俱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无患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秦可卿提醒王熙凤要有大局观做好对策的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贾府这座大厦呼啦啦倾覆的最终结局。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谁的思想最先进,谁把自己藏的最深?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谁的思想最先进,这里的“先进”二字,大概是指有远见吧?要说远见,《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中,当属探春最有远见。而谁把自己隐藏得最深,只能说秦可卿把自己隐藏得最深。
一,探春窥见了荣国府的入不敷出,并采取了断然措施。可见她的远见卓识。当贾府众人还沉浸在元妃省亲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中,建大观园贾府的银子流水价流了出去之后,林黛玉在春困发幽情,薛宝钗在羞笼红麝串,王熙凤在攒金闲作乐,宁国府在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在元宵开夜宴……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荣宁二府歌舞升平,好一派祥和气氛!
王夫人偶逢凤姐小月子,命探春、李纨、宝钗照料几天荣国府内务。李纨当作是独守空房之间的调料,宝钗是作为插科打诨的休闲。
唯独探春大张旗鼓,借机兴利除弊、开源节流。裁减了贾府公子小姐们重重叠叠的开支,发包了荣国府的林木土地山场。
这就是小说《红楼梦》中著名的探春理家。探春理家最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以失败告终,但探春理家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显示了她的能见人所未见,有理念,有危机感,有忧患意识。
二,“抄检大观园”中探春的表现,更把她的远见卓识表露无遗。对王夫人一手操纵的抄检大观园,探春进行了直截了当的抵制,狠狠扇了“狗仗人势,天天作耗”的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并说:
——你们别忙,自然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并非探春的一语成谶,而是探春深深地意识到,贾府内部“自杀自灭”,必然导致“一败涂地”的必然结局。果然,探春远嫁之后,贾府就被抄家。
脂砚斋在探春的灯迷诗后有条批语说:“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
可见探春的远见。
三,金陵十二钗中,把自己隐藏得最深的是秦可卿。其实,与其说秦可卿把自己隐藏得最深,不如说作者曹雪芹把秦可卿隐藏得最深。聊举数例:
1、秦可卿的出身本身就是一个谜。小说《红楼梦》里说,秦可卿是营缮郎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孤儿。秦邦业守着的是一个“清寒之家”,他抱养的女儿,怎么就能够嫁给宁国府公子贾蓉?
秦可卿去世,为她送丧的有公侯伯子男各级贵族成员,东西南北四路王爷都有祭棚,秦可卿丧事的规格为何如此之高?
秦可卿的身份之谜,一直被红学界争论不休。刘心武认为,秦可卿出身并不寒微,是个公主级的人物。
2、秦可卿深得众人爱戴,书中却没有具体事迹描写。贾母说:
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到底秦可卿怎么就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不得而知。
尤氏说:
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但小说对秦可卿的行事也无具体描写。
3、秦可卿秦氏托梦,笼罩全部盛衰。后显灵两次,一次在大观园责问凤姐辜负了当年的嘱托,一次教鸳鸯自缢,引入太虚幻境。宝玉梦入真如福地,见到她与众女儿在一起。分明神仙般人物。我是「2019今日头条最具人气创作者」初晓兒。初晓兒谢谢您的光临!恭请批评我的文章!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谁的思想最先进,谁把自己藏的最深?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林黛玉思想最先进,她和贾宝玉是知己,两人都对一封建制度有着最初步的批判,比如对八股文,对仕途经济,对婚姻制度,对爱情的自由,尽管是很初步的叛逆,但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最能隐藏自己的是李纨,她表面是枯木死灰,自己表现的对容华富贵毫无兴趣,抽得签文是竹蓠茅舍自甘心,口说,我自干了这杯酒,不问你们的兴衰,但实际上却是对荣华富贵最热衷的,教出的贾兰是对金榜题名十分向往的。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谁的思想最先进,谁把自己藏的最深?
思想最先进的是秦可卿,藏得最深的是林黛玉。
一、说先进。
它是对,一个人进行未来预判正确的一种认可,就是别人难以看见的,而唯独他能够看到了,并且是在一种冷静的前提下的。这当属秦可卿。秦可卿曾托梦给王熙凤,要求他在盛世,置田庄办义学,从而使贾府即使败落之后,子孙也不至于流散,而且还可以等待机会重新振作贾府。
托梦的这个建议是非常实际的,而且也体现出了秦可卿的远见卓识,然而在盛世的情况下,王熙凤看不到这点,或者看到这点,而由于她执迷于现实的盛世之中太深了,不会去想或根本不愿去想这些事。
但我们从事实的发展来看,秦可卿的托梦建议是非常正确的,这也正是秦可卿的先进性所在吧。
二、藏得深。
这应该指一个人有思想、有能力而却不被他人觉察。如此之人应属林黛玉了。王熙凤生病时,有谁来管理家呢?王熙凤认为林黛玉就是一个人选,不过因身体原因不可选。可以说王熙凤是贾府中具有深刻洞察能力的人之一,她的认识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林黛玉曾经告知贾宝玉,说贾府已经是出的多、入的少了。可见林黛玉看出了贾府的实质,但贾宝玉并未被此所动。
林黛玉是一个聪明的人,她对事物的现状及发展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可是除王熙凤之外,谁又知道她有如此的认识,并还有理家的能力呢?
兴儿曾说林黛玉是一个美人,风大了会吹倒了的,这只是一个凡人对林黛玉的表象认识。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谁的思想最先进,谁把自己藏的最深?
金陵十二钗都是身份高贵大家闺秀,都是经过琴棋书画世家礼仪熏陶训练过的千金小姐,十二个女子都是花容月貌,才华横溢,是女人之中的佼佼者上上品,所以红楼梦也算是一本颂扬闺阁奇女子的名著。
若论思想先进
一,林妹妹才情风流,蔑视反抗封建世俗,不愿被封建教条束缚压抑自己,追求爱情和自由。
二,宝姐姐则是看透世俗洞悉人情世故,在封建腐朽顽固不化的社会中,积极求生存求发展,顺应潮流。
三,贾探春自不必说,我但凡是个男儿,早就出去了,到时自有一番道理,真是才自精明气自高,在大观园的改革也是让人称赞,发表的论点更让人啧啧称奇,比如大家族的诸多烦恼远不及乡野小门小户的快乐,比如一个大家族灭亡必须从自己自相残杀开始,又比如从一个贵族小姐的细致观察知道原来一个花园里的一花一草都是可以挣钱的,如此言论,可谓思维独特人间清醒👍
四,史湘云思想先进在于豪爽洒脱的性格,真名士自风流,不拘小节
五,妙玉的先进也是注重个性人性的发展,自我而脱俗,怪癖孤傲,与那个世界显出格格不入。
六,王熙凤精于算计,杀伐果断,脂粉中的英雄,不让须眉,让男人汗颜,追求一夫一妻,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也是非常先进的。
七,秦可卿临死前对王熙凤的托梦,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证明她对于一个大家族高瞻远瞩的预见性,这种眼光和见识当然够先进。
若要论藏的深,其实清清白白的水做的女孩子要掩藏什么呢?
无非宝钗让人抹黑,认为城府过深,搞什么金玉良缘的阴谋诡计,破坏贾宝玉林妹妹的木石前盟,笑话,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到底是谁高攀是谁沾光还说不定呢?
要么就是李纨隐藏够深,虽然孤儿寡母,但是独自经营钱财,最后贾家落难没有出手相帮,平日李纨知书达理温文贤淑,最后家族落难不该如此绝情才是。
要么就是秦可卿,可卿之死实在疑点重重,她的高远独到见解证明她不可能是一个小门小户出来的女子,身份肯定不同一般,到底可卿是什么?是落难公主还是前朝贵女,实在隐藏够深[捂脸]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谁的思想最先进,谁把自己藏的最深?
金陵十二钗中,探春的思想最先进,李纨把自己藏的最深。探春的思想最先进
探春因庶女的身份,虽养在贾母身边,王夫人也不把她与贾环相提并论,但在封建礼教下,嫡庶地位悬殊严重的情况下,探春表现出了自强自立的性格。但因封建教化下的思想束缚,还有拎不清的赵姨娘时不时的添堵,她的内心也有自卑的挣扎。但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下,她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王熙凤养病期间,探春从王夫人那儿领到了暂管大观园的职务。虽是与李纨,宝钗一起共事,但李纨守寡之人,是一句话不多说。宝钗是事不关己不插言,所以真正主事之人还是探春。
她一上任就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场改革。把买办的每月买脂粉头油,学里的笔墨纸砚的钱蠲了;把花园承包出去,既让下人有了进项,又省了管理的心神。放眼现在就是妥妥的一商界精英。
探春是古代的大家闺秀,又是庶女,王夫人再看好她,也不会手把手教她管理中馈,从来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却能从借鉴中举一反三,知道节俭中求收益。不得不说探春的思想之超前。
李纨藏的最深李纨,贾珠之妻。
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贾母说她寡妇失业的,平常总有照应;兴儿说她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
李纨平时遵规守矩,但她的地位无人撼动。她是荣国府贾政王夫人的嫡长媳,膝下又有贾兰这一嫡长孙。月例银子又与贾母王夫人等同,更不论还有佃租收益尽归她。
种种优待都因为年纪轻轻守寡,占着珠大奶奶的名头本应当家管计,却也因寡居让王熙凤大权在握。上头有两重婆婆的管束,嫡孙贾兰本应受尽众人宠爱,却也因贾母对宝玉的偏爱而黯然失色。心里的委屈又能说与谁听?
警幻词曲《晚韶华》中写到: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红楼梦中环环相扣,从词曲中我认为应是暗示李纨后来做了损阴骘之事,也才有了以后的贾兰发迹,李纨披霞帔,而贾府众人仍穷困潦倒,颠沛流离。
有果必有因,若不是多年沉积的凄苦与不甘,又岂会在若干年后爆发?
因此李纨隐藏最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