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浣碧那么爱果郡王,为何果郡王死后要跟着他一起死,而不是活下来抚养元澈?

浣碧爱果郡王,但是她不仅做不到爱他所爱,还恨他所爱。浣碧的爱,是自私而狭隘的。

浣碧是心比天高的人,常叹自己出身卑微。明知甄嬛是她的姐姐,仍因嫉妒而多次加害。

她的心中只有欲望,没有感恩和真爱。

01

从浣碧在老皇帝面前卖弄风姿,反被笑话“红配绿”太俗时,她对甄嬛就有异心。也是这时候起,她对果郡王有了好感。

随之被曹贵人蛊惑,上了贼船。在眉庄被罚时,甄嬛故意透露要去看她。果不其然,华妃很快知道消息赶来。结果,人没抓着,还被皇上撤去了协理六宫之权。

这时,甄嬛向浣碧摊牌了,两人本是姐妹何必相残?

甄嬛去甘露寺修行,浣碧和槿夕陪伴。雨夜,当甄嬛走出门去见允礼时,浣碧说:“她果然还是去了。”掩饰不住的失落,她的心里只有果郡王。

后来,浣碧想学诗词,请教于甄嬛。

她想融入甄嬛和果郡王的爱情氛围里,分一杯羹。

她不知道爱情是容不得旁人的,即使允礼答应了纳她为侧福晋也只是以礼相待,心里存不下她这个人。

02

宫宴,浣碧故意让果郡王掉出那枚小相,随后公开承认小相就是她本人,真是好手段。

甄嬛怎么会识不穿浣碧的心思呢?只见她轻叹一声,索性求皇上赐婚。

一则,她相信允礼对自己的爱是别人夺不去的,正如她自己一样。

二则,允礼作为王爷,始终是要娶妻生子。既然如此,还不如遂了浣碧的愿,妹妹嫁给自己心爱的人,总比别人强。

当甄嬛说:从此,这个人,这双手再不属于自己时,多么悲痛。

即使这样,她还是成全了浣碧,也希望结束了皇帝的猜疑。

03

浣碧的情感很狭隘,处处排除异己,瑛贵人就是牺牲品。

孟静娴中毒,产子后亡,她的内心不知多高兴呢。

在甄嬛被摩格带走后,果郡王要私自带兵去救甄嬛,浣碧对果郡王说:当初她在得知你的死讯没多久,她就回宫了,你为什么还要为了她,放弃你的平安尊荣呢。”

谁会对诋毁自己心爱的人有好感?更何况是情深义重的果郡王。

浣碧拎不清自己的身份,假如她和允礼一条心对甄嬛,估计会有一席之地。

浣碧怎么会想到元澈呢?那又不是她和果郡王的儿子。

与其说她爱允礼,不如说她爱自己编织的梦。如今梦醒了,她便跟着去了。

甄嬛传中浣碧那么爱果郡王,为何果郡王死后要跟着他一起死,而不是活下来抚养元澈?

浣碧一直是《甄嬛传》里很有争议的一个角色,她对甄嬛有那么一些不忠,但因为是自己的亲妹妹,所以甄嬛才一直没有放弃她。而浣碧自己的特点就是格局小,是甄远道的私生女,本来该有小姐命的她却成了自己姐姐的丫鬟,即使比其他丫鬟高出一筹,但也依旧是个丫鬟。

浣碧还是有些自命不凡的,她一直以为自己能出人头地,或者说,能享受到她自身本来就符合待遇。于是在遇上果郡王之前,她有一次被皇帝夸赞,于是燃起了内心的小火苗,或许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子,这样就能和姐姐平齐,也能给甄家带来荣耀。

所以她在皇帝来碎玉轩的时候着绿鞋,穿粉色衣衫。无奈皇帝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余,对女人的搭配之道也颇有心得,他一看浣碧的搭配,就觉得碍眼,粉色配绿色未免太俗气。当然啦,皇帝才不关心一个丫头片子怎么想呢,于是浣碧就哭着跑出去了,梦想破碎得太快。

可就当她躲在角落里哭的时候,偏偏遇上了果郡王,果郡王是一翩翩公子呀,你看,喜欢他的人这么多,还不是因为他那一张嘴。于是果郡王在安慰浣碧之余,又喜提一枚小迷妹。

在浣碧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嫁给了果郡王,成了果郡王府唯二的侧福晋,虽然是顶了甄嬛的包,但至少也是嫁给了自己所爱之人。

后来皇帝知晓了允礼和甄嬛的一些事情,就已经让他自己失去了仪态,他设局让自己的亲弟弟钻,考虑到允礼曾是自己父皇最喜欢的儿子,现在允礼居然敢对自己的嫂嫂有非分之想,那后期会不会对这个皇位有非分之想?

允礼是留不得了,于是皇帝让甄嬛去送毒酒,让甄嬛自己选择取舍,即使当时死的是甄嬛,皇帝也不会留允礼的性命,他太过多疑。

允礼死了以后,皇帝还不准他的亲属哭丧,浣碧痛失爱人,怎可能忍得住,但无奈头上有皇家压着,可是如果自己爱人去世都不能哭,那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浣碧放声大哭,随即撞死在允礼的灵柩上。这真的能让我们所有人觉得,浣碧这一生其实没有这么糟糕,她来过,爱过,恨过。

而又有人觉得,允礼已经走了,另一个侧福晋也西去,允礼的孩子还存在,为什么浣碧没有留下来照顾这个孩子呢?

其实,如果当初甄嬛没有劝谏过浣碧,让她不可以对允礼的孩子下手,允礼的这个孩子未必能安然无恙。这孩子不是浣碧亲生的,所以也没有这么深的感情,之所以能照顾他这么久,也是因为允礼。

再则,浣碧已然痛失爱人,活下去会很痛苦,皇帝指不定会给她和元澈找什么罪名安上,发配到其他地方。

而以浣碧的智商情商,她还想不到以后元澈会怎么样,只能在灵柩前最后一次为允礼疯狂一次,或许她觉得,如果自己不死,允礼就要和那个侧福晋在阴间团圆了。

如果她能考虑得到元澈的未来,她肯定会想得到甄嬛一定不会至他于不顾,有甄嬛的安排,元澈自有去处,压根不用她担心。

甄嬛传中浣碧那么爱果郡王,为何果郡王死后要跟着他一起死,而不是活下来抚养元澈?

浣碧是甄嬛的庶妹,并且还是一个见不得光的庶妹,因为浣碧的母亲是罪臣之女。甄远道自觉对不住浣碧,在甄嬛进宫的前一夜,特意交待甄嬛,要好好对待这个妹妹。

甄嬛答应了,也做到了。进宫后,浣碧虽然是婢女,但在吃穿用度上,已经相当于是一个小主了。按理,浣碧应该心存感激,用自己的忠心来回报甄嬛。

但浣碧呢?心比天高,一心一意想做小主,除了在皇上面前小动作不断外,经不住曹贵人三言两语的哄骗,就做出了背叛甄嬛的事。

浣碧不知道此事对甄嬛的影响吗?非也,她清楚得很,但为了自己的前程,不惜连自己的长姐都出卖。

从这件事上,我们不难看出浣碧不仅是一个眼皮浅,格局小,更关键是自私自利外,还不能明辨是非,分不清敌我好坏。

这是浣碧的品性,也是她一生悲剧的源头。

浣碧爱果郡王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这一点,不管是从果郡王生病浣碧上赶着去照顾,还是在果郡王失踪后第一次来到凌云峰,浣碧激动的举动,都可以窥见一二。

既然浣碧最爱的是果郡王,那为何会在果郡王逝世后,立刻撞棺追随而去,而不是留下来抚养果郡王唯一的血脉呢?

果郡王的死因,对浣碧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果郡王的死,与皇上怀疑果郡王与甄嬛之间有私情有关。

按照皇上的意思,一壶毒酒,只能有一人能走出来。如果两人都出来了,那两人都必死无疑。甄嬛清楚皇上的意思,准备将生的希望留给果郡王,自己来饮下那杯毒酒。

但果郡王的心思也与甄嬛一样,希望甄嬛活着。最后,果郡王使了一个小计策,达成了目标,自己也命丧黄泉了。

尽管知道果郡王是死于非命,但得知果郡王的死,是为了让甄嬛活着,还是让浣碧内心极度不舒服。浣碧尽管嫁给了果郡王,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她一丝的爱。现在,他死了,她心中的委屈和怨恨,却无处可发。

母亲早已不在了,这世上,除了还有一个父亲,她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她该找谁去倾诉,甄嬛吗?还是父亲?显然都不能。她的憋屈,她的怨恨,让她对这个世界毫无留恋了。

元澈并不是她亲生的

元澈如果是浣碧亲生的,她是绝对不会随果郡王而去的,因为这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但元澈是孟静娴的,那个生前与她一起争王爷的女人。

本来,孟静娴死后,浣碧没有竞争对手,果郡王应该对她要好一些了。但无奈果郡王心中并没有她。相反,因为元澈的存在,果郡王始终觉得亏欠孟静娴,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抚养元澈身上。

果郡王的这种举动,令浣碧嫉妒无澈。因为在果郡王心里,她连一个小孩子都比不上。

从另一个方面说,孟静娴活着的时候,与她一起争果郡王;现在她死了,还留下一个孩子来和她争夺果郡王的爱。

在这种心境的支配下,浣碧对元澈是不会有什么感情的。虽然不至于是害他,但也绝对不会对元澈有多好。

以浣碧自私的性格,她又怎么会甘心养情敌的孩子,哪怕这个孩子有果郡王一半的血脉。

于浣碧来说,果郡王就是她的天,她的地。当天塌了,地陷了,她又如何能安好。

浣碧这辈子,最爱的还是自己。

甄嬛传中浣碧那么爱果郡王,为何果郡王死后要跟着他一起死,而不是活下来抚养元澈?

很遗憾,我对这种官廷戏十分反感,从未看过任何一部这种剧目。

所以就无法回答你提出的问题了,谢谢邀请。

甄嬛传中浣碧那么爱果郡王,为何果郡王死后要跟着他一起死,而不是活下来抚养元澈?

果郡王身上甄嬛的小像掉出来后,爱慕果郡王多时的浣碧挺身而出,坦言这个小像是自己。无论这个挺身而出究竟有多少的自私在其中,但她既成全了自己,又解了果郡王与甄嬛的危机。

解了甄嬛的危机后,皇帝就把浣碧赐给了果郡王,这也遂了浣碧一直的心愿。浣碧爱慕果郡王,很多蛛丝马迹都能看的出来。但在果郡王死后,浣碧却一头撞棺而死,也不愿抚养果郡王的幼子,为什么呢?

浣碧的心态及格局。浣碧虽然与甄嬛是同父异母的姐妹,但自小她是以丫鬟的身份成长的,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入宫之后她所作所为可以看出,浣碧是个格局不大的小女子,看到的更多是眼前的利益,看不到远景。

元澈并不是她亲生的。果郡王的独子元澈是他的另一位侧福晋孟静娴所生,孟静娴在生下他后就毒发身亡。但终究不是浣碧自己亲生的,加上她心里对孟静娴的不喜和嫉妒,果郡王活着,她或者做做面上的功夫,果郡王死了,以她的格局,怎么会想到这些呢?

她的爱全部留给了果郡王。自从成婚后,她的世界里,果郡王就是她的全部,听到爱人的死讯,浣碧的世界崩塌了,也失去了她的全部。情绪崩溃,自然也顾不得多想多虑,只凭借自己潜意识的想法去行动。

爱的方式有千万种,有人选择连同爱人的全部,一起好好生活下去;有人选择与爱人同生共死。浣碧只是从了自己的心,选择了她自己爱的方式。

甄嬛传中浣碧那么爱果郡王,为何果郡王死后要跟着他一起死,而不是活下来抚养元澈?

浣碧真的爱果郡王吗?我觉得浣碧她只是喜欢甄嬛喜欢的东西,爱甄嬛喜欢的人,或者说喜欢甄嬛的她都想拥有。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我觉得大家可以来追溯一下浣碧的身世,浣碧其实是甄嬛同父异母的亲妹妹。浣碧作为甄府的私生女,从小当婢女养大,她很渴望得到甄府小姐的身份。试想想,明明都是甄家的女儿,甄嬛和玉娆是大小姐的身份长大,而她却因为母亲是罪臣之女,只能做个丫鬟,干着伺候人的活儿,眼睁睁看着父亲和别的女人以及所谓的姐姐妹妹享受天伦之乐,你想,她的心里能平衡吗?

浣碧陪着甄嬛入宫以后,她就开始想要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她故意打扮引起皇上注意想要勾引皇上被皇上打击后,刚巧就遇见了果郡王。而此时,她对王爷还只是感激并没有据为己有的心理。

后来甄嬛被贬甘露寺,王爷与甄嬛也一直患难与共,浣碧一直见证着他们两人你侬我侬的爱情。我相信,甄嬛她一定心里经常在想,如果我可以拥有这样一个男人多好。

后来误知果郡王死讯,甄嬛又怀上了果郡王的孩子。没办法她们又开始筹谋重新入宫了。甄嬛又重得圣宠。

然而,果郡王又没死回来了。不光甄嬛激动万分,浣碧也是情难自抑。于是在小像事件发生时,她毫不犹豫站出来承认小像是她的。在当时的局面下,她终于正大光明的把本该甄嬛拥有的王爷据为己有了。

然而她得到了果郡王的人,却得不到她的心。在王爷驻守边关的封封家书里,每一封后面都是“问熹贵妃安”。果郡王因为皇帝假意让甄嬛和亲,出兵营救直接表明他的心迹。后来在皇上起了杀心后自动喝下毒酒,不让甄嬛为难,保全了甄嬛。

而这一切他都是无视着浣碧的存在。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永远得不到,果郡王去了,也伤透了她的心,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她存在的意义,因为身份问题,爱情事业家庭的幸福感对她来说永远都是遥不可及,于是她选择了随王爷而去,至少还保留了王爷侧福晋的身份。

我想,做人还是不要做浣碧,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想着去拥有,不然注定是一场悲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