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的路上,你遇到过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人或事?
这是一个有“味道”的问答,请按捺住……
城里的孩子在水泥森林里长大,很少去野外的地方。每当出游,如开笼之鸟,放飞自我。
记得那次去内蒙草原,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这一坨是什么?暗绿色,热腾腾的……”
你们猜出来了吗?
牛粪、牛粪、牛粪……
“哦,原来牛吃草排出来是绿色的,不知什么味道呢?”
正如你们看到的照片,孩子趴下去闻了。
“哦,那边有干的,不知道一样不一样呢?”
充满好奇心的城里孩子,对牛粪也要仔细研究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果然是草原上的牛,应该很健康,吃啥拉啥。
“这里的羊肉和我们平常吃的不一样,太好吃了。”
“好大份的菜呀,真幸福!”
“快来快来,这里有好多蘑菇……”
“你们小时候的山也有蘑菇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草原的夕阳好美,古人说的是真的啊!”
孩子仿佛回到了很小的时候,十万个为什么挂在嘴边。
那一刻我意识到,现代人接触大自然太少了,以至于见到牛粪都稀奇。
网络和游戏才是他们的平常娱乐,会不会有一天,他们老了聊起童年往事只有游戏角色了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很多家长自己也依赖手机,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我想说,即使不去野外,附近的山里、公园走走也好。
让孩子呼吸新鲜的空气,认识动植物,比困在家里守着电脑手机看卡通、打游戏强多了。家长也正好疏散心情,减去生活中的一些压力。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要读,路也要走。看一看风景,养眼又养心。
在旅行的路上,你遇到过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人或事?
旅行路上记忆深刻的事儿
旅行的路上,故事不少;然而记忆最深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两件事。都发生在彩云之南,那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它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儿国”,它是中国最多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苍山的雪,洱海的风,下关的月,赋予它万种风情。走近她,走进她,就像是做了一场不愿醒的梦。
记忆中的最深刻的事之一:螳螂吃蝴蝶从小就听说过“螳螂捕蝉”,但是没想到我居然能真真切切地见证一场“螳螂吃蝴蝶”!那场面,虽不是惊心动魄,却也是动物世界里弱肉强食的最真实版上映。
当时我们正在曼听公园里,藤缠葛绕的古树,碧波荡漾的河水,精致典雅的小桥,如茵的芳草,似锦的繁花,纷飞的彩蝶……那蝴蝶,简直可以用五彩缤纷来形容: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蓝色的,杂色的,居然还有黑色的!大的小的,闪光的不闪光的,乱人的眼!我追一只漂亮的超大蓝蝴蝶,到了白塔前的草坪上。那有一丛不知名的树(我觉得好象是三角梅),开满了白色的花朵,素洁,却又带着几分热闹。
我不禁多看了那花树几眼,结果就看到了一只没有头的蝴蝶!再细看,一只纯绿的你得仔细看才能看出来的,螳螂!正在津津有味地咬着吃蝴蝶!天哪,这可真是难得一见!我也顾不得那只大蝴蝶飞哪去了,赶紧站在树边看这一场残忍的动物掠食场面,这就是活活地杀戮啊!
螳螂似乎不在意我们的到来,依旧旁若无人地享受着它的美餐。我俩拿手机换着录像,它先是吃掉了蝴蝶的头,后来又吃了一部分肚子,再然后是一只翅膀……当时正是中午,骄阳似火,我们热得直淌汗;又累得胳膊酸,后来它总算吃饱喝足,拽着剩饭躲到叶子底下睡午觉去了。我们也识趣地走开,到旁边树荫下木椅上歇着去了。
记忆中最深刻的事之二:猪膘肉那是在美丽的泸沽湖畔,神秘的女儿国,摩梭人的家里。我们已经去过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草海,坐过了独特的猪槽船,还在湖边吃了一脸沧桑的老人烤的野鸭蛋、小湖鱼,还有脸上带着美丽高原红的小女孩篓里特别甜脆的苞谷,等到吃饭的时候,都不太饿了。
但是还要吃一点的,尝了尝当地的米酒,告诉你哦,他们的酒还分男女,女人喝的酒酸软甜绵。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猪膘肉,与其说是对猪膘肉印象深刻,不如说是对那个风干了的猪印象深刻!
被宰杀的猪去内脏,剔除骨头,用盐巴和花椒等香料塞满腹腔,再缝合,还是一头完整的猪!风腌后的腊猪,形状似琵琶,所以又有“琵琶猪”之名。猪膘肉放置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是据说八年以上的才能生吃,切出来的肉片晶莹剔透似玛瑙,虽然油汪汪,但是肥而不腻。
看看,就这样。那时候没想到还有今天单独写它的时候,也没想到给它一张独照。
这就是我觉得旅行的路上遇到的记忆深刻的事,因为奇特,以前没遇到过,以后也不见得能再遇到。至于别的,常见的,都是记忆中的星,闪亮,却很正常。
这就是我hyg陌上花开,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十分感谢您的阅读!谢谢啦!
在旅行的路上,你遇到过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人或事?
N年前,八十年代中期旅差十三朝古都洛阳,入宿××宾馆,我一行三人,早餐点了一人一份凤爪(粤式)、炒麵、玉米粥饮早茶共花费十几元,结果不经意间引来宾馆大堂本地茶客一阵哄堂大笑,原来中原饮食文化与粤系菜式差异产生小小误会,我们点的是粤式凤爪(依为),洛阳的厨师用白勺方式弄了三大盘凤爪,每盘份量足在一斤以上放在歺桌上,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异,引起同在大堂早餐食客讥讽我们南蛮子臭事。人们常说洛阳纸贵,可哪个年代歺饮洛阳便宜到[大笑][呲牙]。
在旅行的路上,你遇到过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人或事?
记得几年前去大西北时,因为孩子最初是想去南京的,后来临时改变主意去西北。而我刚从长沙回来,第二天处理工作上的事又忙了一整天,晚上订好次日机票就匆匆忙忙的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导致一些出行的必备物品都来不及准备就出发了。
我们一行六人是到了西宁后租车前往景区的,师傅小韩是个很健谈的人,因为车是八座的,他征求我们意见后带上了他妻子小李,一个娇小可爱的女孩,感觉就像刚毕业的学生一样,挺腼腆的叫我姐姐。
我们走的是西北大环线,这条线路我以前走过两次,这次主要是陪家人和朋友,充当导游的角色。一路上小韩负责安全把我们送到景区,玩好后送到酒店,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他媳妇小李则和我一起订门票、订酒店,研究哪儿的美食更地道,哪儿的长裙适合沙漠里拍照,哪儿的丝巾更经济又实惠……并且到市场上时还利用当地人的优势给我们砍价,一看就是个会居家过日子的人。
十多天的旅程,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小李也常和我聊她的生活,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内心其实是很沧桑的。自幼父母双亡,跟着贫困的叔父一家生活,其艰辛可想而知。十八岁时和小韩结婚,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小韩的收入维持,挺不容易的。
我们在途中吃饭买零食时都邀请这两位小朋友一起,好几次他们都拒绝了,说我们己支付了租车费用,不能让我们再破费了,其实这些花不了多少的,可他们一再坚持,也不能强人所难,只好作罢。
后来在敦煌夜市上,我在给家人买礼物时也给小李买了一块色彩绚丽的围巾,我觉得她那么美好的年华就应该配这张扬的颜色,她开心的收下了。
旅程结束,在兰州中川机场我们拥抱告别。事隔多年,我依然还记得那对小夫妻,虽活得十分不易但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尤其是那个瘦瘦的、怯怯的却又十分热心的小女孩,祝福他们好运!
在旅行的路上,你遇到过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人或事?
1996年,有幸到广西桂林一游,这一游也是平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心中一直记得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这恐怕是桂林旅游最响亮最古老的广告词吧?
据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从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它最早起源于宋朝末年1259年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诗句的演变,也有的说它是来自于清代金武祥诗中的辞句。
到了1983年,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对独秀峰石刻进行全面调查清理,发现了一块摩崖石刻,而这块石刻上的诗的第一句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全诗为: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是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鲲鹏贮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这首诗的作者叫王正功,原名慎思,字胡之,浙江四明(现宁波)人。他在宋庆元六年(1200年)任广西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如此看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广告词至少已经有800年的历史了。
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水绕山环,美不胜收!有人说,不到阳朔,不能说到过桂林,不游岩洞,白游桂林。我们一行6人,参加了“桂林三日游”,穿梭天然岩洞,泛舟漓江碧波,饱餐了桂林山水。
最后一天,登独秀峰。由于是第一次旅游,没什么经验,加之那个年代旅游业好像也显得不那么规范,在阳朔与导游美女起了点小摩擦,有点扫兴。游独秀峰我们就没有要导游了。
登上独秀峰,恰巧又遇上一位美女导游带着一个大庆的旅游团队。我在旁边蹭听美女的解说,她很“敬业”,解说桂林的特点时很卖力,但总有些词不达意。趁游客自由参观的空隙,我上去与她搭讪。我建议她引用贺敬之先生的《桂林山水歌》为游客解说,并背诵了几句“云中的神啊雾中的山,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美女一听很兴奋,马上接了几句“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然后,我们哈哈一笑,甚是愉快!
她说:“今天运气真好,遇上大诗人了!”这下把我羞得脸红筋涨,连忙解释说自己不是什么诗人,只不过鹦鹉学舌罢了。简单交流过后,她告诉我她其实不是导游,她是在读考古专业的大学生,今天是帮一个好姐妹代班。我恭维了她几句后,又讨论用歌剧《刘三姐》的台词也可以为导游解说添彩……
这是旅行路上的一次偶遇,但记忆却十分深刻。旅游应该有文化的参与,才会有趣,旅游应该有想象,才会浪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旅游,一路学问。多做一些准备,旅游才会更有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
在旅行的路上,你遇到过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人或事?
在旅行的路上,我遇到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武汉人。
那是在2017年的秋天,我和丹一同陪好友瑛送儿子到武汉上学,顺便游玩散心。
在去武汉之前,我对武汉人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我只是听曾去过武汉多次的丹说,武汉人给她留下的印象是比较急躁,服务态度不是很好。
我们刚到武汉,遇到的第一位的士司机就印证了武汉人比较急躁,服务态度欠佳的特点,不管问他什么,他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像在跟谁生气似的,车开得非常快,经常抢道拐弯。
我们到了入住的酒店,前台服务员虽然并不急躁,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说话不带一丁点热情,摆出一副你爱住不住的态度。平时看到我们在酒店门口进进出出,她也像没看见似的,从不打一声招呼。
①快乐的滴滴车司机
相比起的士司机,滴滴车的司机似乎好多了。我们遇到一位热情而又话多的武汉本地司机,在从东湖公园往酒店的路上,他给我们介绍了一大堆的美食和所在的位置。不过,除了青蛙叫“蹦蹦”、美味的豆皮盖浇饭和周黑鸭的鹅翅以外,其他的我一样都没记下来。
他把武汉与广东的饮食习惯做一番有趣的对比:“我们武汉人除了莲藕排骨汤,没有那么多的汤,不像你们广东人,整天这个汤、那个汤,还有什么饭后甜汤,看望病人还要送靓汤,我们武汉人生病了只吃大碗饭,人吃饱了,病也就好得快了。”
对于武汉人,他做了这样一番阐述:“武汉人是上海男人和重庆女人的后代,所以武汉人既想吃点辣的,又想吃点甜的;武汉的男人喜欢喝酒,即使一个人在家都要喝;武汉人容易烦躁,比如两夫妻一同去打牌,如果有一个出错牌了,女人先开骂,直骂到男人‘发疯’了,男人才开始骂……对服务员,武汉人从来不叫‘小姐’、‘小妹’或‘服务员’都是‘哎、哎、哎’地叫……”
他留意到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就越说越来劲了,跟我们聊到了他的女朋友,聊到了武汉的变化,聊到了武汉人的婚恋观……我从他的言谈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生活在武汉,是很有满足感和幸福感的。
也许,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一些普遍的特点,但并不能一概而论,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人,都会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优点。我们这次武汉之行,还是遇到很多热情而又态度温和的武汉人,那位有趣司机嘴里所说的武汉人的特点,也不能代表全部武汉人,更多的只能当作调侃的笑料。
②聪明的武汉小姐妹
人们常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说的大概是湖北人的聪明和狡猾吧。我无从认识湖北人是如何狡猾的,但我有幸认识了两位聪明的湖北人。
有一对亲姐妹,是地道的湖北武汉人,她们都曾经是丹的员工。当她们得知丹要来武汉时,就坚持着说要在武汉请丹和朋友们一起吃饭。
姐妹俩见到丹非常开心,她们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她俩合伙经营一家内衣连锁店。店铺在繁华的武汉光谷广场,看样子生意挺不错。
晚饭时分,她们带着我们走进了一家预先订好座的法国西餐厅。当我们看到餐牌上令人咋舌的价格以后,借口说要吃正宗的湖北菜,提出要换一家餐厅,姐妹俩拗不过我们的一再坚持,满怀歉意地带我们换了一家湖北风味的餐厅。
在用餐的过程中,姐妹俩还一再地为她们“招待不周”而致歉,不停地说着“不好意思”,经丹和我们的一再安慰和开解,她们才不再说“抱歉”,改为“劝菜”。
在餐厅柔和的灯光下,两姐妹和丹聊起多年前在深圳的往事,我看到她们脸上带着由衷的微笑,双眼闪闪发亮,感受得到她们对以前的回忆是非常开心的。姐姐在对丹说出一番感恩的话语时,我甚至看到她的眼中有泪光在闪现。
我心中不禁对这两姐妹心生好感,这是一对懂得感恩的姐妹,当年的丹对她们非常好,把她们当作姐妹般看待,所以今天的她们才会把丹当成了贵宾来招待,选择了平日难得光顾的高档餐厅,以表示她们的感恩之心。
从这两姐妹身上,我看到了湖北人的聪明。她们在年轻的时候,到外面的世界闯荡,积极肯干,深得老板的喜爱,而她们也从工作中、从老板身上学到很多实用的经验,到适婚年龄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正在高速发展的武汉,选择在繁华的商业地段,创造自己的一份事业,既积极进取,又懂感恩,在我看来,她们就是聪明能干的。
以上就是我在旅行中遇到的令我印象深刻的三个武汉人,一个快乐、风趣幽默、健谈的小伙子,一对聪明、善良、懂得感恩的亲姐妹。
(注:图片为2017年拍摄的黄鹤楼、长江大桥、户部巷、武汉大学等景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