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焦大都知道了扒灰的事情,那秦可卿为何还那么受贾府其他人待见?

贾母说秦可卿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似乎完美无缺的一个人物。王熙凤也最与她交好。

秦可卿是贾府长房的长媳,日后的族长夫人,地位尊贵,必然受尊重。 秦可卿有长辈的宠爱,大家都高看秦可卿一筹。

然而她的判词却是“淫”和“情”。

正册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贾珍与秦可卿的事是很密秘的,一般人不知道,只是有遗簪部分中可能暴露了,焦大不见得能知道。再者,养小叔子这事一直无定论。

所以有可能焦大说的是宁府上一代的事,比如贾敬到底为什么住在道观与道人胡缠也不回?贾珍与贾蔷的关系,与蔷母的关系。都是焦大的酒话的疑点。

焦大说的未必是秦可卿。

那么,秦可卿与谁有情?她和贾蓉几乎毫无交集。

秦可卿活着的时候我们看不到详情,她死后谁表现得最痛?除了“毛头小子”贾宝玉喷血,就属贾珍最痛。

贾珍甚至不怕舆论,用了坏事的忠义亲王的楠木棺材葬秦可卿,这绝对是逾越了。当权者知道了,对景时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然而贾珍不顾众人劝说,一意孤行。秦可卿死,尤氏马上病了,她就是不想处理秦可卿的丧事。

结合瑞珠之死和遗簪部份,秦可卿和贾珍有情。

贾府被告发后抄家,各种事加起来,逾越罪加一等,“首罪宁”。

谢谢邀请

既然焦大都知道了扒灰的事情,那秦可卿为何还那么受贾府其他人待见?

宁国府秦可卿与贾珍之事,犹如荣国府袭人与宝玉之事,看似隐密,其实早己公开,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只不过袭人的秘密是晴雯揭破,宁国府里的是焦大爆出。秦氏与贾珍有"扒灰”之事,为何秦氏依旧受人待见呢?

一,重要主子或者不知情,或者与秦氏关系好,不重要的主子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贾母年纪已大,对周围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身旁的人也不愿意他操心,因此她并不知道败坏家风的“扒灰事件”,依旧把秦可卿看作是个“极妥当的人”,“温柔和平,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王夫人是终日耗在小佛堂,对亲儿子的事情还不大上心,更何况是宁国府的桃色事件呢?

至于尤氏,人常说,妻子是最后一个知道丈夫出轨的人。她更是一直蒙在鼓里,一直以为秦可卿可人疼,是个会来事的:

“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了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王熙凤倒是知情,可是她与秦可卿两人志趣相投,关系亲密,只有可能暗地里劝告,却不会讨厌她,疏远她。

二,下人们要的是实惠。秦可卿温柔和平,与人为善,做事谨慎,办事周全,使许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好处:

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说到底,秦可卿与贾珍之事,并不成危害过其他人的利益,甚至有人从中得到过好处,所以人们对此事能够揣着明白装糊涂,倒是贾蓉,切切实实的戴了绿帽子,却又畏惧他老爹的淫威,并不敢反抗。

既然焦大都知道了扒灰的事情,那秦可卿为何还那么受贾府其他人待见?

王熙凤与贾宝玉去东府回来,尤氏与贾蓉送她二人上车。醉了酒的焦大因不满晚上被派送人大骂“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秦可卿和贾珍这极为隐秘的事,可是连在二门外做粗活的焦大都知道了,这说明宁国府秦可卿与贾珍之事,看似隐密,其实早己公开,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既然“扒灰”之事上下皆知,秦可卿还受贾府其他人待见的原因如下:

一、贾珍是贾家族长,族中大小之事一律经他裁决,掌管一家的财政大权和对人的处分大权,像贾政动不动就打贾宝玉板子,贾赦把贾琏打得不能起床,贾珍大施淫威收拾贾蓉时,贾珍就命众小厮们啐他,贾蓉吓得垂着手。

族人自然不敢得罪贾珍,就象我们现在明知单位一把手所作为,但每人都视而不见一样。

二、秦可卿家中头面人物宠爱,谁敢不高看秦可卿一眼。

贾母非常宠爱她,当宝玉随贾母到宁国府游玩,想睡午觉,贾母唯将他交给秦可卿才放心。书中写道: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婆婆尤氏宠爱她,尤氏这样评价她:“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了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秦氏生病,尤氏让儿子贾蓉不要吵她。在婆婆眼里儿媳妇比儿子重要。谁敢说秦可卿一个不字。

王熙凤宠爱她,王熙凤与秦可卿关系很厚, 平儿送秦可卿的弟弟一个大礼包,但王熙凤还嫌薄。有王熙凤关照,谁敢慢待秦可卿一筹。

现在哪个单位一的把手哪惹上级领导的三亲六戚如出一辙。

三、秦可卿是贾府长房的长媳,她若不死将来可是当家的大奶奶,地位尊贵,人们当然要尊重她,这就是见年轻人不敬,早晚是病。

四、秦可卿既有宝钗的行事稳妥,会做人,又有黛玉的心思缜密,凡事都思前想后,忧思过虑。

秦可卿死后,贾府上上下下都悲痛欲绝。宝玉听到死讯就心痛到吐血,贾珍是如丧考妣,尤氏犯了心口疼。“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五、也有一些人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倒是可怜贾蓉畏惧他老爹的淫威,只好牢牢的戴着绿帽子。

既然焦大都知道了扒灰的事情,那秦可卿为何还那么受贾府其他人待见?

宁国府家风不正,外人都有耳闻。从柳湘莲悔婚尤三姐一事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封建社会,男人当家作主,女性是没有发言权的。像贾府这样的名门望族,更甚。

贾敬是个进士,却沉迷于炼丹成仙,不管家事,贾珍骄奢淫逸,加上没有长辈管束,更无法无天。宁府的管理不善,贾珍负主要责任。

秦可卿是秦家从孤儿院抱养的弃婴,嫁给了贾蓉。秦家的势力,在贾府面前不值一提。也就是说,嫁入贾府后,娘家还要靠她帮衬。

秦可卿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子。她待人处事大方有礼,深知在大家族的生存之道。无论是对长辈,平辈,小辈还是下人,都有礼有节。贾母称她是第一得意的儿媳妇。

得到全家上下的喜爱,可见她是个很有能力的人。集薛宝钗圆滑,王熙凤犀利,林黛玉的聪慧为一体,无论是外贸还是内在,在贾府都是数一数二的。

不然王熙凤那么精明,怎么会是她闺蜜。

贾珍好色,秦可卿又是个美人,难逃魔掌。秦可卿被贾珍拿下,很难说是自愿的。可她有得选择吗?宁府贾敬不管事,丈夫对贾珍唯马首是瞻,娘家养父年迈,如果她不从,只有死路一条。没人能救她。

焦大知道扒灰的事情,说明贾府很多人都知道,只不过别人不敢说,不敢管,因为根本管不了。就算是贾母,也不便管,毕竟宁府当家的贾敬还活着。

秦可卿的为人,大家都认可。多半也都认为她是受贾珍所迫,才做了不伦之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