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怀金悼玉”的“金”和“玉”分别是谁?你如何评价?
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迷倒了多少人!
金寓宝钗,金玉良缘。
玉指黛玉,木石姻缘。
宝玉守着宝钗,念念不忘林妹妹。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这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钗,自云守拙,圆滑世故。她自幼丧父,有个不争气的哥哥,很败家。
她有很强的责任感,“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为了家族利益,她入宫待选失败。又在贾府长住,实现“金玉良缘”。
宝钗,可怜的人物,一直朝着正统思想靠拢,是那个时代的标准淑女。实则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
黛玉,绛珠草还泪,泪尽而亡。
黛玉,幼丧母后丧服,没有兄弟姐妹。寄居贾府,和宝玉青梅竹马,情深义重,他们是知己。
黛玉敏感愁多,孤高自傲。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最富灵气的林妹妹。
宝黛的爱情很纯粹,很疯狂,在那个时代是很出格、不被世俗接受的。木石姻缘,今生无缘。
宝黛的爱情,第三者无法插足,宝钗是不可能走进宝玉心里去的。黛玉是宝玉的魂,宝玉是黛玉的魄。
《红楼梦》中“怀金悼玉”的“金”和“玉”分别是谁?你如何评价?
一、 “金"和“玉”寓宝钗和黛玉
在《红楼梦》中,“金玉良缘”是与“木石前盟”相对应的,薛宝钗佩戴的金锁,上面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字样,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面也有“莫忘莫忘,仙寿永昌”字样,贾府众人都听说过,“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来配” 于是便有了“金玉良缘”的传言。
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后来神瑛侍者要下凡造历,那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这便是“木石前盟”神话故事。
在这里, “木石前盟”爱情与 “金玉良缘”爱情构成了“双峰对峙”的状态。后来,宝玉与宝钗结为夫妻。但宝玉心中总念着林黛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金玉良缘”终究成为一场悲剧。“怀金悼玉”,既是痛悼林黛玉,也是为薛宝钗深感叹惜。
二、名字带“金”与“玉”的人
1.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这位姑娘自小多病,家里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直至妙玉亲自入了空门。今年才十八岁,带发修行,法名妙玉。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妙玉的修行是很不幸的,大好青春年华付诸青灯黄卷,跳动的少女之心紧锁在晨钟暮鼓之中。在贾府落败后,妙玉也不知所踪“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2.张金哥。张金哥是长安县大财主之女,她已与原任长安守备之子定亲,长安知府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中了她,倚势强行求亲。凤姐收受贿赂3000两银子,通过长安节度云光逼令守备家退了前聘之物。张金哥闻知后,羞愤自缢,守备的儿子闻听金哥自缢,也跳河死了。曹雪芹歌颂了他俩坚贞纯洁的爱情。
3.“鸳鸯”(又叫“金鸳鸯”)鸳鸯是家生子奴才,与贾赦夫妇结下梁子。贾赦一听鸳鸯不肯屈从,就以断绝她的一切生路进行威胁:“我要他(鸳鸯)不来,以后谁敢收他?……凭他嫁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贾母归西后,鸳鸯失去了倚靠,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也无法摆脱奴隶的枷锁,最后她以死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和自尊。鸳鸯虽是卑微丫环,却毫不向权势低头,“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实在可歌可泣。
4.金钏。金钏的跳井,因为一句话,王夫人痛骂她勾引少爷,赶她走,金钏儿被王夫人遣了回去。于是她是含羞忍辱,回去后就跳井自杀。
5.“金陵十二钗”除了林黛玉、薛宝钗之外,“金陵十二钗”个个都是悲剧结局,包括巧姐。巧姐的宿命,虽说是在一农家纺纱织布,但就其命运来讲,悲剧的成分多。她们名字中没有“金”字,也没有“玉”,但她们个个都是“薄命司”中人。
6.“薄命司”中人。袭人、晴雯等,还有香菱、平儿、尤氏姐妹等人,她们也都是“怀金悼玉”的对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