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求娶林黛玉,宝玉为何成了大媒人?
宝黛是有前世缘的,宝玉深爱着黛玉,怎么可能会为北静王和黛玉做媒?
黛玉人在深闺,北静王怎么会知道有此神仙般的林妹妹呢?
定是那宝玉把闺中诗词写在那扇子上,随身携带,流传出去了。宝玉真是自己砸自己的脚了。
有一回,北静王赠了宝玉一串鹡鸰珠子,宝玉要给黛玉。黛玉说,她才不要那些臭男人的东西。
宝玉把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第四十五回,宝玉冒雨穿了蓑衣斗笠去看黛玉。黛玉问:
“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像那刺猬似的。”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黛玉很直白地用“我不要他”拒绝了。
黛玉是真性情,是专一的。个人认为她绝不会背叛她的爱情。
不过,前八十回文中并没提到北静王求娶林黛玉。如果是原作者后续,贾雨村【假语村言】做媒是最可能的。他是黛玉的老师,他为了前程锦绣再无耻的事也能做得出来。
北静王求娶林黛玉,宝玉为何成了大媒人?
不排除遗失的后几十回中有北静王求娶林黛玉的情节,但是宝玉绝不可能是大媒人!因为媒人另有其人,那就是贾雨村。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我从前八十回的一些细节描写中做了一点推测,不喜勿喷!
为什么北静王会求娶林黛玉呢?北静王又怎么得知林黛玉这一号人物?
大观园菊花诗林黛玉夺魁,宝玉把黛玉的三首菊花诗抄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扇子上,并带到外面给人看了,宝玉还说别人夸这诗写得好。这个别人很可能就是北静王,因为在书中,宝玉和北静王算是来往比较多,私下感情也很好。当北静王得知有黛玉这么一位才情极高,家世又好(探花之女),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时,北静王焉能不爱慕?他肯定会想方法找人去提亲?从北静王角度来说,他也不太可能知道宝玉,黛玉已经心意相通,因为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北静王哪能想到宝玉对黛玉之心?所以从这一点上讲,北静王也不算“夺人所爱”!
那么在北静王到处找人去求亲时,谁会是最合适的人选呢?
毫无疑问,最有可能担当这个媒人角色的人物就是贾雨村。原因有两点。
第一,贾雨村是林黛玉的老师。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黛玉与贾雨村有师生之情,是黛玉的启蒙老师,而且黛玉进京入贾府,也是贾雨村一路护送而来,之后贾雨村混迹官场,黛玉长住贾府,两人基本看似没有交集。但实际上,在黛玉长大之后,他们又有一次交集,那就是在林如海去世,贾琏陪着黛玉奔丧后从姑苏回来的路上,又碰上贾雨村,而且他们又是一路作伴回了京城的(手机打字,不便去摘抄原文,需要看原文的同学可以去翻书)。
这时黛玉已经亭亭玉立,和贾雨村遇上,怎么着也得拜见一下自己的启蒙老师吧,所以贾雨村是见过了长大后的林黛玉,这为他做媒人打下一个基础。
第二,贾雨村自从和贾政,王子腾攀上关系后,一路官运亨通,随着官职越来越大,他需要攀附人的地位也肯定随着增大,那么北静王就有可能是他寻找的下一个目标人物。而且书中也说北静王喜欢招揽海上名士,贾雨村虽然内心猥琐,但才情也是有的,所以当贾雨村和北静王走到一起时,当北静王见过黛玉的诗时,当从贾雨村嘴里得知黛玉长相时,当了解黛玉家世之后时,那么由贾雨村当媒人,替北静王向贾府求亲简直自然而然。
随着贾府慢慢败落下来,贾母不管出于对权贵的敬畏,还是为了家族利益考虑,她都会同意这门亲事。
所以,我认为北静王求娶林黛玉合情合理,至于能否真的能到成亲那一步就不一定了,因为林黛玉的结局早已注定是“花落人亡两不知”!
北静王求娶林黛玉,宝玉为何成了大媒人?
就凭着北静王送给贾宝玉一串珠子,然后宝玉又转送给黛玉,就断定他们对上眼了,这是不是清宫戏看多了!且不说北静王会不会看上林黛玉,估计他们这辈子连面都很难见到。
在《红楼梦》里,像北静王这样级别的大人物,也只是在秦可卿的葬礼上露过一次脸。可以想见,北静王除了上朝见天子外,基本上是不会出门见客的。而林黛玉作为闺阁里的大小姐,也是不会随便抛头露面的,就连她们在海棠诗社写的几句歪诗,也是不能抛头露面的。所以他们没有交集,不存在嫁娶的可能性。
贾宝玉看着黛玉好不容易才回来,自然很高兴,就想给他个惊喜。而北静王给他的珠子,一来好看,二来富贵气息重,把这东西送黛玉,应该能讨她的欢心。结果呢,黛玉随手就扔了,并骂这是哪个臭男人用过的东西。曹雪芹写这个细节绝对没有暗示黛玉和北静王有关联,只是衬托出黛玉对宝玉的用情之深,是不是宝玉身上的东西,她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里,只有红尘奢念,没有阴谋交易。提问者真的想多了。
北静王求娶林黛玉,宝玉为何成了大媒人?
虽然黛玉出世,是为还泪而来,心里只有一个宝玉,并且藏在贾府人不知,但北静王求娶黛玉也不是不可能,虽然北静王已有王妃。
不过,如果北静王妃殁了,而贾宝玉又无意中曾将林黛玉的才学见识推到了北静王面前,而北静王并不知宝黛爱情,这种情况下,北静王也有可能求娶林黛玉,而贾宝玉无意中也成了林黛玉与北静王的媒人。就如同他曾经无意中为蒋玉涵和花袭人牵了红线一样。
那么贾宝玉是如何将林黛玉推向北静王爷的视野的呢?我想,还是应从宝玉的一个习惯说起。宝玉喜欢将闺中姐妹的诗句写在纸扇上,无人时自己细细咏读赏玩时,正是这个习惯,无意中让北静王看了去或听了去黛玉所做诗词,从而在北静王心中种下一颗爱慕的种子,机缘巧合下,又被北静王窥得黛玉真容,于是乎,一切都水到渠成。
第六十四回,林黛玉做了五首吟咏古人的诗。林黛玉不让他看,怕他写给人看去,宝玉说他爱姐妹们写的几首白诲棠的诗,用小楷写在扇子上,自己吟咏。宝钗提醒他:
……你既写在扇子上,偶然忘记了,拿在书房里去,被相公们看见了,岂有不问是谁做的呢?倘或传言开了,反为不美……按照着曹雪芹的草灰蛇线,伏脉千里,既然这里提到了宝玉抄写女孩诗词于扇上,是不是意味着后文会有女子因诗文偶被看去而得福或祸呢?也许就是北静王偶尔见到黛玉诗词而心生爱慕,当王妃过世,黛玉未嫁,他去求娶也不一定呢!
况且北静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淡泊逸趣,与宝玉有共同志趣的儒雅风流之士,审美也应相近,对林妹妹这个神仙似的人物产生兴趣也是理所当然的。就这样, 无意之间,贾宝玉成了林黛玉和北静王的媒人。
以上猜测,纯属虚构,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北静王求娶林黛玉,宝玉为何成了大媒人?
这个问题只是揣测,但这揣测亦是很多读者的疑惑,只因《红楼梦》中,北静王在这个人物与黛玉有些捉摸不透的关系。
北静王没有见过黛玉,但两人因为宝玉确实发生过些关系。第一次是北静王初见宝玉时,将随身携带的鹡鸰念珠送给了宝玉,黛玉回来后宝玉便珍重拿出转赠黛玉;
第二次就是有一次宝玉雨夜探望黛玉,黛玉见其穿着的斗笠精致讲究,不比市面上卖的物件,好奇便问哪里得来的,宝玉称北静王所赠,见黛玉喜欢便称要送一件给黛玉。
我们知道宝玉除了转赠过北静王的礼物给黛玉,亦曾转赠过蒋玉菡的礼物给了袭人,而根据前八十回线索,我们知道袭人最终与蒋玉菡成为夫妻,那么北静王是否有可能与黛玉有些瓜葛呢?
在第六十四回,宝玉曾说过将姑娘们做的诗题于扇上,被清客相公们瞧见了。那贾宝玉是否有可能还将其与了北静王瞧见了?而北静王亦是宝玉一类人物,喜好点风雅之事,如果闻得黛玉柳絮之才,稀世之貌,会不会有纳娶之心?
我想是不可能的。
首先在古代,极为讲究男女大防,便是胡庸医进怡红院为晴雯看病,晴雯伸出手来时也赶紧把脸移开了。更别提喜爱女儿、尊女儿若菩萨的宝玉了,即便北静王不顾身份深究黛玉,宝玉亦不会说,所以北静王大抵连黛玉是谁都不知道。
其次,黛玉此生只为宝玉而来,所以即便老师贾雨村和表哥贾琏护送其往返苏州与京城中,皆未有只言片语描述,只因作者认为黛玉是天上的仙子,未有宝玉一位有前世之盟的神瑛侍者可与其接触。故而在黛玉眼里,除了宝玉,连北静王此等一流人物都被其视为臭男人。
黛玉此生不会与北静王有瓜葛,所以袭人收下蒋玉菡的汗巾后他们成为了夫妇,而黛玉却未收下宝玉转赠北静王的任何物品,有甚瓜葛可言?
北静王求娶林黛玉,宝玉为何成了大媒人?
北静王想娶林黛玉,必然有人从中做媒!
谁是中间人,此人必然是一个能够接触北静王,同时十分了解林黛玉的人。
书中这样的人有贾宝玉,贾琏,贾政,贾赦这些亲属,还有一个被众人遗忘的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其实贾雨村对林黛玉的了解程度仅次于贾宝玉。
先说贾宝玉这一条线索。
贾宝玉不会是那个做媒的人,先不论贾宝玉自己的私心,除非贾宝玉有病才会把心爱的林妹妹送给别人。
就说北静王三次送礼物给贾宝玉,贾宝玉把其中两件转送林妹妹,林妹妹都是十分厌恶排斥的。
【什么臭男人的,我不要!】
【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渔婆了。”】
【庚辰双行夹批: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儿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
但是北静王对待林黛玉的态度却大不一样,贾宝玉把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诗此抄写自己的扇子上,北静王十分认可林黛玉的才华。
贾宝玉这条路的可能性不大,那么贾雨村呢?贾雨村给林黛玉做老师有四年多时间。
【“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可见贾雨村对林黛玉的品行,举止,聪明等等都观察仔细,才有这一番言论。
贾雨村如何解释北静王,主要是由于北静王学习战国四公子,结交天下名士。
【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贾雨村不仅认识贾政 ,也深得贾政的赞赏,所以说贾雨村极有可能通过贾政这一关系结识北静王。
从后来贾雨村当上应天府知府甚至兵部大司马,就知道此人野心勃勃,为了成功不择手段。
贾雨村必然利用自己知道的所有资源,谋取荣华富贵。
【贾琏道:“真不真,他那官儿也未必保得长。将来有事,只怕未必不连累咱们,宁可疏远着他好。”林之孝道:“何尝不是,只是一时难以疏远。如今东府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那个不知。”贾琏道:“横竖不和他谋事,也不相干。你去再打听真了,是为什么。”】
贾琏就看不上贾雨村,认为贾雨村的终不能长久。
贾雨村后来投靠忠顺亲王,贾雨村就想把林黛玉当作一份大礼送给忠顺亲王。
北静王曾经想得到林黛玉,但是知道林黛玉不喜欢自己也就作罢,但是让林黛玉嫁给忠顺亲王。
北静王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便直接降旨,自己亲自娶林黛玉,即便林黛玉恨自己也无怨无悔,如果林黛玉落入忠顺亲王的虎口,就真的是悲剧了。
可惜北静王还是与林黛玉没有缘分,林黛玉就香消玉损了。
但在大势的驱动下,贾府还是被查抄,贾雨村由于投靠忠顺亲王,成功上位。
博而化易 / 文
红楼梦解读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