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文艺青年喜欢李商隐的诗,纳兰性德的词?
纳兰词比较通俗,悲情明显。李商隐写的深刻,看似很平常的语句,细细想来,感人肺腑,伤至深处。锦瑟无端五十弦,为什么无端?仔细品味,一股伤心涌上心头,或许就像他总结的那样只是当时已惘然,读到此句,有多少人,瞬间回想到过往,高明就在于莫名的就将你带入他的世界。纳兰容若,继元好问、杨慎之后,他的词也算准一流了。总体上纳兰的词在清朝能进一流,排名还靠前。喜欢纳兰词的很多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男少女。
为什么有些文艺青年喜欢李商隐的诗,纳兰性德的词?
照片电影,古词赏析@头条旅游
为什么有些文艺青年喜欢李商隐的诗,纳兰性德的词?
谢邀。我不是文艺青年。李商隐的诗,倒是喜欢,但记得的也只有锦瑟无端五十弦那首,印象中好象叫《无题》,看别人回复,原来叫《锦瑟》,这都记错了,真健忘。
至于纳兰性德,好象没看过。连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都不知是他写的,好笑吧?相反,印象中大致还多记得几首的,反而是刘禹锡,他的诗比大小李杜的都还多记得几首。
为什么有些文艺青年喜欢李商隐的诗,纳兰性德的词?
谢邀请,我不是文艺青年,俺是个农民,但我还是喜欢,唐代风流才子李商隐的诗。
我觉得李商隐的诗,有很多没有诗题,而是写,无题,两字,我想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不可能连诗的题目都不会写,给我留下了一个谜,到现在我也不明白其中的奥秘。
话不多说,言归正传,我喜欢李商隐的诗是,《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玉生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律诗写的很对称,庄生对望帝,蝴蝶对杜鹃,沧海对蓝田,珠有泪对玉生香,就像两扇大门,关起来无缝紧密,意境深远,让人佩服。
至于纳兰性德的词,我很少去看,就不多做评论吧。
为什么有些文艺青年喜欢李商隐的诗,纳兰性德的词?
文艺青年一般多愁善感,而李商隐的诗与纳兰性德的词带着淡淡的哀愁,很对文青的口味与心理。
李商隐及其诗歌大家很熟悉了,我来说一首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是纳兰的悼亡词,悼亡他的结发妻子卢氏。“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的心事即是对卢氏的一往情深,“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为实写,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是虚写。
上片实写,写作者所见所闻所感。先以一个问句开篇: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这一问问得好,设置疑问,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引发我们的思考,作者为什么没人惦念?
其中,“凉”语义双关,既指身体上的凉,也指心里的凉,照应“独自”一词,突出妻子亡故后自己的孤独感。
接下来“萧萧黄叶闭疏窗”,写眼前所见,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一切景语皆情语,萧瑟的秋景渲染凄清的氛围,表现诗人内心的悲凉,他本孤独,见秋景越发悲伤。然后“沉思往事立残阳”,此句为过片,承上启下,诗人伫立夕阳下,引出对夫妻往事的追忆。
下片虚写,回忆恩爱往事: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现在伊人长逝,已不能如愿以偿。让人伤感,让人痛苦!
此词抒发的感情复杂,有孤单,有怀恋,有追悔,有甜蜜,有幸福,有悲哀,有惆怅……
为什么有些文艺青年喜欢李商隐的诗,纳兰性德的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的诗,让人看了真想再看。如果是初恋那是永远的初见该多好。该,有时不是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