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即将到山东大学学习,每月给她1000元生活费合适吗?现如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是多少?
一千元不多,仅仅够吃饭吧,你不能让孩子仅仅达到温饱水平。特别是女孩子,太节俭了不好,影响自信!
女儿即将到山东大学学习,每月给她1000元生活费合适吗?现如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是多少?
评论员门宁:
这个不抠不抠的问题,而是够不够的问题。我这两年刚在北京一所高校回炉重造,又重新体验了一阵高校食堂的饮食,与校外相比,高校食堂消费确实不高。
不过比起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中物价也上涨了不少,我每天在食堂的消费大约为30元,如果换算成月,每月大约900元(我只周末上课,未体验整月在校生活)。按照这个计算,每月1000元大概是足够吃饭的。
但是同学之间难免经常组织过游玩活动、聚个餐,再加上衣物、医药、通讯、零食、水果之类杂七杂八的消费,1000元每月肯定是不够花的,如果要削减,只能砍饮食标准了。另外您孩子是女生,女孩的消费需求普遍比男生高,护肤品、生活用品、饰品等,不少女孩一月2000元都不够花。如果给您女儿的生活费太少,并不利于他融入同学的圈子。
我没有让您孩子与他人攀比的意思,但高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会有分层。过早让孩子体会到缺钱的感觉,可能会导致孩子太顾及短期利益,最终可能影响孩子的格局和视野。如果您想要引导女儿勤俭节约观念,应当从精神上引导,而不是限制生活费。所以除非是生活条件不允许,我都觉着应该给您女儿增加一些生活费。
女儿即将到山东大学学习,每月给她1000元生活费合适吗?现如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是多少?
不能说抠,当父母的挣钱都不容易,谁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好。我也山大毕业的,1000一月可能差不多也够,但是建议1500每月,或者一次给够半年一年的,现在食堂消费也不少,每个月衣服化妆品也需要点,宿舍聚餐一个月可能也有一两次,她要是能省自己省下来,要是不能省就算了。孩子的本性不会因为钱多钱少而改变,感觉宽裕点更好,心里有底。
女儿即将到山东大学学习,每月给她1000元生活费合适吗?现如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是多少?
看了一下回答,我想找地缝,我的生活水平可能连乞丐都不及吧。当然,大部分回答我都是赞同的,能给就多给点,这不是钱的问题,关乎个人自信,社交上的自在和充裕度。
说一下我自己,农村家庭穷苦出身,10年前2008-2012上的大学,学费加住宿费一年4400,除了大学一年级交了学宿费后从家里拿过7000块,再也没有要过钱,大学其他三年我是助学贷款,生活费是打工,寒暑假几乎不回家,花的也很节省,吃饭一天不到10块,一月200多块钱,衣服全部都是地摊几十块钱,超过100的包括冬装都很少,社交几乎可以忽略不记。自己也知道没钱,不敢跟人出去玩或者聚餐,也不爱占别人便宜。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然而直到现在我没有买过任何品牌化妆品,十几块到几十块的也是买来试试玩的,我也知道不敢经常画。如今三十的年纪了,依旧素面朝天,顶风冒雨,从小也没娇气过,也都习惯了。
出身是不能选择的,能够生而为人健康长大,我已经很感谢父母了。然而穷,对人的影响真的很大。我一毕业就工作了,第一份工作不太喜欢也不敢辞职,工资两千不管吃住,两年我还能攒下快两万给爸爸盖房子贴补,当然我能力不够给家里更多,完全不能满足父母出人头地的期待,不能让他们有在村里嘚瑟资本,我为此常常夹着尾巴做人。
回到主题~我还是建议有能力的多给孩子点钱。因为从小没钱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是他们真的很自卑,即便为了生活再逞强乐观,即便是以后挣到钱了大富大贵,但从心底里还是习惯于一个人的寂静,多少都有点社交恐惧症。
当然,我知道头条里有钱人很多,我也知道现实里没钱的也很多。没钱也没啥丢人的,在学校学业才是最重要的,物质的攀比永无止境,还是把欲望管住。出社会,幸福感很重要;熬生活,活着才最重要。
望采纳
女儿即将到山东大学学习,每月给她1000元生活费合适吗?现如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是多少?
我是山东的,孩子在青岛大学。山大再济南。1000块钱,够可能是够。但也仅仅是够吃饭而已。我儿子的同学一般是1200到1500.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多给孩子点。不是说让孩子奢侈浪费,让孩子有平行于周围的生活条件,不要因为物质自卑。因为物质自卑的孩子,影响孩子眼界,以后考虑问题会把物质看的比较重。特别是一个女孩子。当然,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那1000也不少。总得说,这个没有统一钱数,根据自己家庭情况,如果情况允许又何必让孩子物质紧张呢?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又何必打肿脸充胖子!
女儿即将到山东大学学习,每月给她1000元生活费合适吗?现如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是多少?
根据能力来,有条件多给点,没条件争取保障生活日需;看了题主资料,不像那种缺衣少食的主,所以,一千少了点,您这是个闺女不是男娃;
十年前我读书那会,坐标深圳,大二迎新,接了个小师妹,家人开奥迪q7送过来报道,路上师妹妈妈跟我了解每月生活费情况,我说家里给300-500,省点用将将够,课余时间做做兼职。阿姨一听乐了,跟小姑娘说,听到没,以后我就照这标准翻一倍给你生活费,小姑娘一听当场炸了:那我跟你们回去吧,这点钱怎么活。本来挺活跃的气氛一下子就凝固了。
所以说,根据实际情况来吧,有啥抠不扣一说的,我农村娃,父母认学历,所以家里几个孩子都上学,能够供我上学,并尽力保障我的基本生活,我觉得父母不抠;换个角度来看,在我成长的环境里来对比的话,已经算是富养了;小学的时候,家境还算殷实,父母也会安排我们兄弟几个上市区里的贵族学校,一年一万多,家里请家教,有保姆,为了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定几份报纸期刊;家道中落以后,依然坚持省吃俭用供书教学,多年来街坊邻里都颇有微词,说我父母死脑筋,孩子大了就应该打工帮补家用,读那么多书还出来也是打工,有啥用,谁谁谁家的孩子小学毕业当老板混得风生水起……但父母的想法就是,马死下地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让精神世界丰满富足。
但是换到师妹的角度,我觉得她也没错,父母有条件,从小过惯了好日子,随便一双鞋都是三四千,一千八百的对她来说,真的连买件衣服的钱都不够;
大学那几年,跟师妹形同陌路,我是学生会干事,师妹当时申请加入学生会,意向是我分管的部门,当她知道我是该部门负责人的时候,面试都懒得来。
别人是爹妈开着百万豪车送上学,而我是父母帮忙打包好行囊顺便还捆上扁担送上汽车一个人过来报道;下车的时候我实在不好意思,假装忘记拿了。还有一个同系老乡,迎新送师妹回宿舍,坐家长的车,连安全带都不知道怎么绑,司机提示要绑安全带,他直接拉出来在脖子上饶了一圈,现在想起来都心疼。事后我们聊起这事,我们相互笑到飙泪,但更多的是一股悲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