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死后,为什么她的家族没有被清算血洗?
武则天被五大臣发动政变赶下台后不久,她跟唐中宗李显说了一句话,不仅不仅让家族重新掌权,还干掉了五大臣。
武三思等人在武则天死后还能逍遥快活,继续掌握权力,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武则天的布局。
公元705年,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发动神龙政变,以武力的手段逼迫武则天退位,并传位给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
武则天退位后,生命还剩下最后一年,在这一年中,李显虽然当了皇帝,但还是很有孝心,隔一段时间就会去给武则天请安。
有一次,李显去武则天寝宫给她请安时,发现武则天憔悴了许多,与之前对比反差很大,毕竟是亲娘,李显看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
然而接下来一幕才是关键!
李显没想到母亲竟然冲着自己哭了出来,孝顺又心软的李显也绷不住了,眼泪开始打圈圈。
就在这时,武则天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对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当年我把你从房陵接回来,自然是为了把帝位传给你,那五个贼子却贪求事功,把我惊动到这里。
李显听后,当场悲泣不已,跪地“拜谢死罪”。
武则天的意思是在告诉李显,他是太子,是唯一指定的继承人,自己死后,必然会传位给李显,既然帝位早晚都是李显的,又何必多此一举去发动政变夺取皇位?
太后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衰老。及在上阳宫不复栉頮,形容嬴悴。上入见,大惊。太后泣曰:“我自房陵迎汝来,固以天下授汝矣,而五贼贪功,惊我至此。”上悲泣不自胜,伏地拜谢死罪。由是三思等得入其谋。——《资治通鉴考异》
如果大家还没明白,我们来看看当时发生的这两件事就知道了:
1.事实上,当初五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时,并没有第一时间跟李显商量,最后是政变开始行动后才告诉他,我们要政变夺权,帮你拿到那个位置。
李显当时是不敢,也不想参与的,结果被五大臣硬生生给逼着上了他们的战车。
2.武则天晚年时期,公元698年,重新立李显为太子,701年还都长安。
这两件事释放出的政治信号只有一个——为还政李唐做准备。
李显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子,她没有立武家人为太子,而最后选择了李家人,其次是当初称帝后就定都洛阳,如今还都长安(李唐龙兴之地),很明显,她在准备把江山还给李家。
通过这两件事,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武则天已指定李显为继承人,并把皇权交还李显,所以,皇位早晚都是李显的。
武则天这个时候跟李显说这段话,就是在说,五大臣明知道皇位早晚会回到李唐手中,还要急着用武力逼迫武则天退位,是出于私人利益,不是为了李唐江山。
恰好武则天退位后,朝廷局势发生了一个变化,让李显对这个结论深信不疑。
那就是五大臣因政变有功,在李显登基后,声望极高,威望已经超过了皇帝!
很显然,五大臣威望太高,权力过大,威胁到了皇权,李显更加觉得五大臣发动政变就是为了获取政治回报而做的,现在政治回报就是五大臣威望比皇帝更高,权力甚至皇帝都要忌惮。
既然这样,作为皇帝,就得解决他们!
怎么解决呢?李显首先将武三思召回京师,将上官婉儿纳为昭容,职责是机要秘书,其次封韦后为皇后并允许参政。
到这一步,李显搭建起了一套抗衡五大臣的班子!
很快,皇帝在武三思的帮助下,很快使用各种方式将五大臣贬黜到偏远地区,之后在武三思的安排下,五大臣中,除了2个病死外,其余全部中途被杀。
至此,五大臣势力全部瓦解,武三思进入权力中央,并勾结韦后一党,把持朝政。
但武则天那句话,也仅仅是让武家人在权力中央昙花一现而已,他们很快被再次清洗!
武三思勾结韦后一党,是个致命的错误,韦后和安乐公主妄图效仿武则天称帝,毒死唐中宗,改立傀儡,计划通过垂帘听政过渡到称帝。
结果引发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发动唐隆政变,一举铲除韦后、武三思势力。
唐隆政变后,韦后势力被清洗,武家人在朝廷的核心势力也被清洗,从此,武氏一族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而接下来的舞台,主角变成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表演,一直到712年先天政变,李隆基除掉太平公主,唐朝才恢复到短暂的安宁。
总结1.武则天那段话其实对李显具有误导作用。
事实上是由于武则天暮年时期,宠信她的两位男宠,把持朝政,引发朝廷混乱。
如果继续任由那两位仁兄闹下去,李显继位的变数很大,政变是必然的。
而李显当时听武则天说这话的时候,场面比较感性,情感占据上风,根本没去认真思考就着手要干掉五大臣了。
2.武则天死后,武三思是被李显作为抗衡五大臣的政治盟友而存在的,他投靠韦后这架战车后,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干掉。
武家势力实质上是在唐隆政变中,被彻底清洗干净的。
3.武三思之所以能再次崛起,五大臣之首的张柬之不斩草除根是原因之一。
神龙政变之后,就有人劝说张柬之要除掉武三思,免得武家人死灰复燃,但张柬之不听,他觉得武三思威胁不到他。
结果就悲剧了,他没想到李显会把武三思召回,并委以重任,专门对付自己,最终害的自己以及五大臣全部团灭。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她的家族没有被清算血洗?
武则天去世以后,她的娘家人并没有遭到清洗,这是一件非常反常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说,武则天的武家人和李显的李家人都是亲戚,李显怎么会清洗他们呢?
(武则天)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在皇权社会里,统治集团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亲情之类的说法。就算是亲兄弟,如果他和自己有利益冲突,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依然会遭到清洗。比如秦二世杀掉了他的一众兄弟姐妹,李世民也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固然秦二世是一个暴君,但是李世民却是一个仁君。在自己的政治利益受影响的情况下,两个人都采用了同样的手段。由此可见,打击政治对手,让政治对手的势力变小,而让自己的势力变大,这是整个王权社会的普遍现象。
事实上,虽然武则天的后人和李显是亲戚关系,但是他们同时也曾经和李显的政治对手,而且是矛盾尖锐的政治对手。因为当初武则天曾经多次在究竟选武家人,还是选李家人作为他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由此可见,武家和李家,双方的矛盾有多么尖锐。
曹操就曾经在究竟选曹丕还是曹植的问题上摇摆不定,最终造成曹丕上台以后,反复不断地打击曹植。历史上甚至传出了《七步诗》这样一个故事。可见,无论如何,李显对武家是不满的。他打击武家,是可以理解的。反而是他不打击武家人,显得非常奇怪。
那么,李显究竟为什么并没有为难武家后人呢?
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其实与李显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李显确实没什么脑子,他的政治智慧明显不够,太复杂的问题,他也想不了。真正把这一切安排好的,是武则天。也就是说,因为武则天生前做了一些事情,避免了李显大肆清洗武家后人。
(李显)
第一件事,就是武则天在确立李显为她的继承人后,对武家后人就没有给予多大的重用了。历史上曾经记载武三思多次讨好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的事情。历史记载这件事,主要是想说明武三思人品有多坏。不过,我们从这里,其实还可以看到另一个细节。尽管武三思挖空心思讨好二张,相信二张也在武则天面前说过不少好话,可是武则天却并没有重用武三思。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武则天是非常清醒的。她可以让武三思当王,但是绝对不让武三思染指大权。由于武则天对武三思等武家后人,进行抑制。因此李显被立为太子后,武家没有翻过什么浪子,也因此李显不嫉恨武家人。
第二件事情,就是张柬之等大臣拥戴李显,推翻武则天的统治后,武则天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一件事情是,武则天取消了自己的帝号,让自己重变成一个皇后。她这样做既是为了保全自己,让自己今后能够在整个李家祠堂里呆得名正言顺。让自己能够享受李家后代子孙给她的庙食。同时也是保全武家人性命和地位的表现。
只要自己已经是皇后了,就矮了一级。那么武家人就是一种外戚的身份。只要是外戚身份,就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李显就用不着忌惮他们了。他们也就能够保全了。
(唐玄宗)
另一件事情是,武则天自从被李显推翻退休以后,她就开始不修边幅,把自己搞得非常的憔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老太太。有一天,李显去看武则天,看见了她憔悴的样子,惊讶地说,母亲啊,你为什么变成了这样一个样子呢?武则天当时哭着说,本来江山就是你的,你却偏偏要自己夺过去。你难道就那么着急吗?你要不这样做,我能变成这个样子吗?
这个话给了李显极大的震动,他连忙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痛哭流涕。史书《资治通鉴》上认为,武则天做了这件事情以后,李显从此就不再针对武家人了,武则天这是保全武家人的做法。
既然史书上都这么认为,很明显,这确实是武则天的一种手段。
总之,武则天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成功地让李显不但不再提防武家人,反而觉得有些亏欠他们。所以他当了皇帝后,上官婉儿和韦后把武三思引进朝廷,让他当宰相,李显并没有任何反对。
后来,杀掉武三思的,是李显的儿子李重俊。如果李重俊当了皇帝,可能会对武家人不客气。不过他没能成功,皇位七拐八拐,最终转到了唐玄宗的身上。那时候,唐玄宗已经完全不恨武家人了。作为武家人的武惠妃,还变成了唐玄宗最喜欢的一个妃子,达到了武家和李家的又一次融合。
这样的结局,相信武则天泉下有知,她肯定是很欣慰的。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她的家族没有被清算血洗?
只因皇权和平传位,没发生宫庭政变,但也属于流血的交接手续。一切在暗中操作。电视剧在巜神探狄仁杰》里,成功地把武则天与狄仁杰君臣团结,勤政爱民,铲暴除恶,得人心,合民意。表演得淋漓尽致,紧张地吊着广大观众的胃口,密切剧情的进展。只因电视剧的反复演播,一个中华女杰亮丽地刻划在观众的脑海里,武则天,一代英雄,中国的一代英明女皇。她的英明也算无奈表现在临去世前,听取忠臣的合理安排,把武三思几个武氏家族的崇臣,以及阴谋夺取国家政权的张昌宗,张易之弟兄,被张柬之等五位忠臣兵谏斩首。历史上,这次行动有说是武则天提前安排的锦囊妙计。新皇,武则天的爱孑,李显上位。只因母亲见儿李显生性软弱,逆来顺受,所以取代。再次登基后,不可能向姥姥残存的亲属灭九族。武则天在临终前又交待,去帝号,称皇后,屈服与大唐李氏天下专崇。所以此题向人们揭示了一千多年前历史之谜,提出了为什么武则天死后武氏得以残生的疑问。历史之迷,繁如星辰,解开迷案,任重道远。我们解这些难题,自知力薄,知识浅显。不可为而为之呀。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她的家族没有被清算血洗?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女性,是真正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人,她曾经在封建社会里力压一众男性登上了皇帝之位执掌天下大权。在她去世之后其家族并没有被清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李唐皇族和武家经过多次联姻,关系十分复杂武则天去世后的继任者是其亲生儿子李显和李旦,武家虽然是他们的母族但在历史上皇帝杀死亲舅舅的事例从不少见,他们之所以没有对武氏动手,是因为他们的女儿和儿子们都先后嫁娶了多位出身武氏的男性和女性。两家的关系错综复杂,血脉交缠,说是亲如一家也不为过,所以李显和李旦并没有清算武氏家族而且,唐玄宗李隆基还有一位很宠爱的妃子——出身武氏的武惠妃。她是杨玉环进宫之前,李隆基最喜欢的女人,虽然她活着的时候受家族拖累没有成为皇后,但去世后却被李隆基追封为皇后。李显、李旦及之后的李隆基并没有清算武氏家族,以后的皇帝当然也不会这样做。
第二,武则天临终前的手段和谋算保护了武氏家族武则天是一位很有才的女性,她自然也想过自己去世后武氏家族该何去何从,因此在她去世之前,她就废除了自己皇帝的封号,宣布和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这样会让人相信她只是帮李家代管一段时间的天下,并不是真的想把他夺到武氏手中。同时在她去世之前,她曾经将侄子和儿子们宣到一起,让他们发出誓言永远不会互相伤害。在尊重誓言的古代,李氏皇族自然不会清算武氏家族。
第三,得益于武则天执政时期的政绩武则天在位时期,选用了很多贤能的人才,他们一起通力合作将国家治理的蒸蒸日上。即使武则天被逼退位,但仍然有许多大臣在尽力的拥护她,经营多年的武则天在朝中有很大的势力,因此在皇帝们想清算武氏家族时就会遇到这些势力的阻挠。
以上就是笔者认为武则天去世后武氏家族没有被清算的原因。看完这些你有什么高见?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她的家族没有被清算血洗?
武则天最开始其实是想把王权传给武三思,最后在狄仁杰的劝说下(立三思,庙不附姑),她才想明白,最后下定决心把这个王权还给李家,她也开始考虑武家的后路了。
武则天害怕自己死后她的家族被清算。她就想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呢?就是把李家的人跟武家的人拼命撮合在一起结婚。遇到年龄合适的就凑一对,遇到年龄合适就凑一对,尽管变成近亲结婚,她也顾不上考虑,坚决撮合两家结在一起。
李唐恢复了以后,人们分不清这个人是李家的还是武家的,你没法杀他。你说他是武家的要杀他,他的妈妈是李家的;然后你说这李家的要留,但他爸爸是武家的……全都混在一块儿。
所以武则天用这样的方法让自己的武家和李家最后融合在了一起,才避免了家族被清算的命运。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她的家族没有被清算血洗?
武则天晚年被李显逼退位时,为什么李显不敢清算她?很多人都想不通这个问题,直到现在,大多数的网友都认为李显没有必要这样做,其实究竟原因是不是因为李显觉得武则天老了,翻不起大风大浪,所以不清算她,今天咱们就来仔细讲讲李显不清算武则天的原因。
01 武则天稳住了大唐,对大唐有功武则天的一生颇为传奇,作为历史中唯一一个女皇帝,如果不是武则天当时为唐代江山打拼,唐李唐的江山早就改姓长孙了,当时李世民死后就有很多人想要谋反,这个时候武则天明里暗里都在帮助李治左右朝政。所以没有武则天的扶持,李治也就没有资格去泰山封禅,在之后就更没有武则天所统治的大唐盛世。这个时候,李显不管是从家族史上去考虑,还是根据当时的朝政来考虑,都没有必要再去清算李则天武则天。
02 不清算武则天也和武则天职权之前注重门第有关如果李显揪着武则天所犯下来的是种种罪过不放,肯定会被当时武则天所注重的子弟所厌烦,如果李显想坐就唐朝的江山,始终都离不开这些人才的帮助,所以为了朝堂上有更多人才愿意帮助自己,李显更不可能傻傻的去清算武则天。
03 武则天年事已高,李显根本没有必要赶尽杀绝如果武则天在李显时代依然年轻,那么李显就没有上位的机会,在李显上位以后武则天年事已高,不管是从人道主义来看,还是武则天毕生的政绩来看,武则天的功要明显大于过,在加上武则天的身份在这摆着,古代又特别重视皇室血缘关系,所以李显根本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04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年事已高,与李显之间的母子情更重最后一点就是自从神龙政变后,武则天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出武则天的异变,这让儿子李显更为难过,对他妈妈也有一种负罪感,所以自然不会清算武则天,以秦始皇嬴政为例,当时的赵姬不也是犯下种种恶行,可是嬴政不照样没有为难自己亲妈,所以不管是从哪一方面考虑,清算武则天都不是明智之举。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