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和宣统帝哪个更悲催一些?

要比惨的话,光绪要惨一些。

溥仪虽然也做过傀儡,但他是得以善终的,而且作为末代皇帝,王朝覆灭之后还当了政协委员的,他是唯一一个。

光绪就不一样了,从5岁开始就成为慈禧手中的木偶,从儿童时期到死都生活在慈禧手掌中,导致长期心里压抑,可以说,光绪的人生一辈子都活的不快乐,慈禧即使是快死的时候,都要拉上光绪一起。

一个人一辈子都是别人的木偶,一辈子都活的不快乐,人生还有啥意义,这太悲催了。

光绪帝和宣统帝哪个更悲催一些?

两个人都挺悲催的,傅仪的悲催在于他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光绪则是由于慈禧的掌控,无奈当了一名傀儡皇帝。

所以说,最悲催的还是光绪,光绪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命运,如果同治能活得更久些,或许光绪就不必当那个替罪羊了。如果他能选择,他总不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给了一个极其心狠手辣的慈禧去裁夺。他只当个阿哥,或是王爷,就不会有那么悲惨的命运了。

同治因天花不幸去世,按着帝位的继承,肯定是选同治的后代,同治没有后代,慈禧总不至于选一个他的侄子吧,到时候,慈禧就成了比太后还要老一辈的人了,她的大权也就可能随着其他太后的出现,而旁落别人了。因此,慈禧为了能够继续把持朝政,就得选一个她能掌管得了的小皇帝。

思来想去,还是选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吧,光绪在四岁的时候,就被慈禧给接进宫里,由慈禧一手安排他的起居、生活、学习,等到光绪大了的时候,慈禧一看,不行了,再不让光绪管事,恐怕群臣也会在私底下议论。于是,就装装样子,让光绪管理朝政,但前提是,小事由他定夺,大事还是慈禧说了算。

光绪一听说慈禧让他为政,根本不知道轻重,他哪里知道,宫里到处都是慈禧安插的眼线,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慈禧就知道了。

因此,光绪还没等施展才能呢,就因看走了眼,被袁世凯好一顿出卖。光绪被折腾下来了,慈禧为了自己的安全起见,就把光绪关在了瀛台,连他每天和谁见面,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没有了自由的光绪,还怎么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虽然身为皇帝,连自己最爱的珍妃都保护不了,珍妃被慈禧推进了井里,他都是事后才知道的。

慈禧临去世之前,怕光绪对她报复,就用砒霜毒死了他,光绪就这样失去了一条好端端的性命。

光绪帝和宣统帝哪个更悲催一些?

光绪不得好死(被毒死),宣统不得好活(三次登基)。各有千秋!

但我更喜欢光绪,因为光绪为了国家的富强,至少努力过。

光绪四岁登基,二十岁亲政,二十三岁发动甲午战争失败,二十七岁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软禁在瀛台,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带着光绪逃到西安,1902年,慈禧携光绪返京,继续软禁光绪,1908年,光绪早慈禧一天驾崩,享年37岁。一句“朕绝不做亡国之君”,令人潸然泪下!

1908年,宣统帝四岁登基,其父载沣为摄政王,1912年,大清灭亡,八岁的宣统帝退位。1917年,张勋复辟,13岁的溥仪再次登基,十二天后,复辟失败,溥仪退位。1922年,冯玉祥占领皇宫,将溥仪赶出皇宫,溥仪携家人前往天津静园居住。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占领了中国东北。1932年,日本特务掩护溥仪从天津来到长春,担任伪满洲国执政,次年,溥仪登基,为伪满洲帝国皇帝,年号康德。当然,溥仪只是傀儡,伪满洲国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控制。

1945年,苏联红军南下,歼灭日本关东军,俘虏了溥仪,押往西伯利亚。数年后,新中国成立,溥仪被送回国内关押,出狱后,溥仪担任文史委员,主要写自己的历史及自己知道的故事,又娶了一个老婆,溥仪活到六十年代去逝。

光绪帝和宣统帝哪个更悲催一些?

个人认为,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看皇帝比惨,都不悲催。两个皇帝,一个是“求不得”,一个是“得不到”,半斤对八两。

光绪帝,悲催于折腾。

光绪帝,得帝位于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御驾殡天后,没有留下子慈。所以,慈禧太后选择了光绪帝。虽然被控制,但不得不是说是天上掉下的皇帝,这几率跟中六合彩差不多。

其实,光绪帝大可以效仿唐宣宗李忱的。成天装疯卖傻,姑且做个听话皇帝,韬光养晦,等慈禧太后挂了后再主政革新的。这样,不管是变法也罢,改革也罢,康有为还是袁世凯,只要他还坐在宝座上,他就是清朝的主事人,何事不可为?相信这些帝师翁同龢都教过,作为帝王怎能无城府?忍让二十载,万事皆可为。

受康圣人不成熟的一些变法观念影响,少年心性的光绪便坐不住了。又是仿汉献帝搞什么衣带诏,又是私见袁世凯,最终,玩死了自己。如今说来,确实可悲可叹。

所以,光绪帝其实是自己把自己折腾死的。他的折腾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清王朝的覆灭。本来对新政将信将疑,对新鲜事物欲拒还迎的慈禧,因为与皇帝的政见不合,逐渐走向极端,从而错过了最后一次拯救清王朝的机会。

宣统帝,悲催于被折腾。

宣统皇帝溥仪,从儿时在宫中倍受欺凌,到后面几次退位,觐见日本天皇,被囚于俄罗斯,等等,他的一身伴随着被折腾。即使后来共和初建,也是几经周折。所以 宣统皇帝不同于光绪帝,他很多时候是出于被动。

宣统继位时,清朝早日千疮百孔,无力回天,内无良臣,外无强援。可以说,宣统皇帝之所以能够坐在那个位置上,并不是大家觉得需要一个主事人,而是大家习惯了有个皇帝在上面背锅 。

溥仪皇帝自幼被宫女所害,一生无子慈,大清正统早就不在了。所以,他选择了当他的逍遥皇帝。从历史责任上讲,他是缺位的。但从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除了浴火重生,几乎没有可能维系局面。

后来,宣统皇帝溥仪被迫退位,后来又在满洲继位宣布复辟,后来随着日本战败又不得不退位。后来被囚禁在俄罗斯,已经国民军大牢里若干年,直至后来改造完成,重新做人。他的一生,似乎都是外在强加的。

所以,综上所述,两皇帝都惨,也都不惨。他们出身富贵,却没有担负起应负的历史责任,导致一生坎坷。

希望能够帮到你。

光绪帝和宣统帝哪个更悲催一些?

光绪和宣统是虽叔侄关系,但却是名副其实的难兄难弟,光绪自小就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下,万事做不得主,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宠妃死于非命,堂堂皇帝陛下却无能为力,一心想变法图强,最后只落得百日维新,被囚于中南海瀛台暴毙而亡。

大家觉得光绪皇帝够悲催的了,当了一辈子傀儡,还不得好死,但宣统皇帝比他更加的悲催,小小年纪入宫便开始了奇幻诡异,坎坷无比,窝囊憋屈,生不如死的一生,宣统只当了三年皇帝,就被袁世凯逼下了皇位,民国六年七月一日张勋复辟,宣统又坐上龙椅,屁股还没热乎呢,十二日张勋就兵败出逃,没办法宣统皇帝溥仪再次宣布退位,老老实实在皇宫呆着吧,谁成想,民国十三年冯玉祥派兵包围了紫禁城,把溥仪赶出了皇宫,溥仪逃到了日领馆被日本人保护到天津,在天津期间溥仪的皇妃纹绣冲破阻力跟溥仪离了婚。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民国二十一年,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建立满洲国,溥仪再次当上皇帝,溥仪一心想以东北这块满人老祖宗的龙兴之地为依托,重新杀回北京紫禁城,可他却发现日本人只是借用他的名号,实则把他软禁了,丝毫没有皇帝的尊严,倍受屈辱,皇后婉蓉也给溥仪添堵,这位末代皇后先是吸食鸦片上瘾,后又与侍卫通奸,给溥仪戴上大绿帽,产下一女夭折后,被打入冷宫,民国三十四年(1945)苏联红军出兵满洲国,满洲国政权垮台,溥仪出逃时,被苏联红军堵在机场,后被关押在苏联监狱,1946年8月10日,溥仪作为证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50年8月被引渡回中国,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三年后,被特赦成为普通百姓,正常参加劳动工作。溥仪作为皇帝三次登基,三次退位,皇妃与之离婚,皇后出轨,戴过绿帽,蹲过大狱,当过战犯,就凭这些悲催经历在两千多年帝制里也算屈指可数。

光绪帝和宣统帝哪个更悲催一些?

依我看来,光绪帝比宣统帝更悲催一些。理由如下:

光绪:光绪帝三岁登基,虽然在位三十四年,但大多都由慈安、慈禧两后垂帘听政,自已并无大权。

到光绪帝十八岁时,虽然名义上归政,但实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尽管无权,却要背负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国变和《中俄》《中法》《马关》等丧权辱国条约的罪名,最后因"百日维新"失败,被慈禧幽禁瀛台,连说话都要看人脸色,最后郁郁而终,死时才三十八岁。

宣统:宣统帝傅仪也是三岁登基,但此时慈禧已死,由隆裕太后掌权,小皇帝的日子要比光绪好过的多。再加上"少年不知愁滋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宫中生活,可以说是相对安逸的。既使后来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根据优待清室的条件,在故宫内还是自成一统,没有任何生活上的困苦。

再就是到满州国时,虽是傀儡皇帝,也是表面上的一国之君,在内部还能享受到一定的待遇,生活上也不会太苦。到了秦城监狱,由于政府宽待,肯定要比光绪被囚瀛台心情要好一点。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