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迷恋上了儿媳杨玉环,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
唐玄宗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万民都是他的臣子,后宫的佳丽妃嫔更是数不胜数,按道理说享尽了荣华富贵,可是为什么偏偏迷恋上了他的儿媳妇呢?而他的儿子、杨玉环的丈夫寿王李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忍痛割爱把自己的王妃摆手送给父亲的呢?这段逆转人伦的“三角恋”还要从头说起。
杨玉环秀色可餐、精通音律,舞象之年被选纳为王妃。说起杨玉环的家世的确不简单,她的祖辈世代为官,在当时也称得上名门望族。大家族中的千金小姐自幼就学习音律诗书,使得杨玉环从气质上就完胜其他同龄女孩,所以在诗韵典雅的李唐以她为题的诗数不胜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被人称作“诗仙”的李白在见到杨玉环后所做的诗,连当时被奉为“大唐第一美男子”的李白都对她念念不忘,可见杨玉环的魅力所在。
杨玉环在17岁的时候,16岁的寿王李瑁选妃,这立马引起了杨家这个官宦世家的注意。杨家祖辈虽然名气颇旺,也有几个曾在京城担任要职,可那毕竟是过去,现在的家族已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究其原因就是杨玉环的父亲、作为杨家掌门人的杨玄琰在杨玉环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已经没有人能担当起兴复家族的重担,为了保证家族不没落,只能让女子杨玉环前去选秀。
毕竟她天生一副好皮囊,再有诗书礼仪的加分项,很快便脱颖而出,被选进了寿王府。李瑁对于这个比他大一岁的姐姐也是一见钟情,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免不了干柴烈火。
唐玄宗痛失爱妃,狩猎的目光瞄向了儿媳杨玉环。在杨玉环之前,唐玄宗最宠爱的就是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可是好景不长,年纪轻轻的武惠妃在38岁就去世了,这让唐玄宗很是苦闷:自己52岁,少说还有十几年的光阴要过,那么谁来陪自己挥洒青春的汗水呢?
就是这个时候,宦官发挥了他们为皇帝排忧解难的作用。
在一日早朝后,唐玄宗又像往常那样在那里发呆,感叹生活的艰辛。正当他愁眉不展的时候,高力士来到唐玄宗身边,提起了王妃杨玉环,并大力称赞她的美貌,这让唐玄宗眼前一亮,让人火速将寿王妃杨玉环召到了宫中。
当唐玄宗上下打量了几遍杨玉环后,对她很是满意,当即就下诏书把她纳进宫里,之后更是把唐太宗时就废除的“贵妃”名号赐给了杨玉环,可见唐玄宗对她的喜爱之情。
到这里我们就很纳闷,作为杨玉环的第一人合法丈夫,寿王李瑁为什么会忍痛割爱,闹到就没有进行过反抗吗?讲真的,李瑁从始至终还真的无反抗的忍痛割爱了,原因有几个:
唐朝的开放程度导致对于父娶子妻有很大的包容性。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个朝代,从李世民夺取皇位、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纳入后宫,到李治立武则天为后,之后的武氏称帝,再到后来的韦后临朝。相比之下唐玄宗娶儿媳妇也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对于李瑁来说也见怪不怪了。
君权之下只有君臣、没有父子。虽然李瑁是唐玄宗的亲儿子,但唐玄宗毕竟是皇帝,说一不二,如果李瑁胆敢反对,轻者父子关系恶化、重者会引来杀身之祸,宣武门的血还没有擦干净呢!
虽然失去了杨玉环,但李瑁很快就有了“替代品”。在册立杨玉环为贵妃后,为了照顾李瑁的情绪,唐玄宗亲自为儿子挑选了一位妻子,那就是后来的韦氏。婚后的二人生活很甜蜜,子女成群,也算是一番补偿。
虽然李瑁之后的生活用也挺美满,就是不知道与杨玉环再度相逢的时候两人改怎么称呼呢?
唐玄宗迷恋上了儿媳杨玉环,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
唐玄宗为抢儿媳可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并且杨玉环的脾气也不那么得好,动不动就给玄宗甩脸子,她的几个姐姐也是对玄宗很没有礼貌,但玄宗竟然都能忍得了,何况是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呢。
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子,是唐玄宗与宠妃武惠妃所生的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此前的几个子女都不幸夭折了。按理说,李瑁的母亲在此之前是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李瑁应该是玄宗面前最得宠的儿子才对。可惜,李瑁却没有那个命,玄宗很多时候甚至都想不起这个儿子来。以至李瑁是玄宗诸子中最后一个被封亲王的。
开元十三年,武惠妃在洛阳遇到了十四岁的杨玉环,十分欣喜,便为自己的儿子选作王妃。李瑁与杨玉环的夫妻只做了短短的三年。这主要还在于自己的母亲想让他做太子,于是构陷太子李瑛带兵谋反。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被废为庶人并杀害。
唐玄宗虽然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却没有给李瑁一个太子的位子。武惠妃也因为三子被杀的事情,心有不安,甚至夜夜做噩梦,常常在佛前惭悔,玄宗虽然知道这事是武惠妃的构陷,但却不予以处置。可惜,武惠妃最终没有能逃过这一劫,不久便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
武惠妃死后,玄宗甚是想念,长时间处在闷闷不乐的状态。高力士看着玄宗如此痛苦,心有不忍,于是找来寿王妃为玄宗献舞,没想到寿王妃的舞蹈不仅治愈了玄宗的相思之苦,更勾起了玄宗对杨玉环的喜爱。可是玄宗与杨玉环毕竟是公公与儿媳的关系,他也有碍于伦理舆论,于是,高力士与唐玄宗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让杨玉环以为婆婆武惠妃守孝为名,出家去做道姑。杨玉环这一出家,就等于宣告了他和李瑁婚姻的结束。于是,唐玄宗常常以欣赏会真娘子跳舞为犹,与杨玉环厮混,并且获取了杨玉环的芳心。终于,杨玉环以会真娘子的身份被唐玄宗从道观接进了皇宫。于是有了“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也有了“春从春游夜专夜,从此君王不早朝”更有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切,都与寿王李瑁无关了。
唐玄宗迷恋上了儿媳杨玉环,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
爱情是在自古以来从未被忽视过的一个视角,唐代以来也出现过很多描写唐玄宗和杨玉环爱情的文学作品,很多文学家以不同的视角对这段“不伦之恋”进行了描写,从正史,散文,小说,戏曲,诗歌等各个题材,都有多她的描写,像白居易的《长恨歌》主要是以批判讽刺为主,白朴的元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则是写在杨贵妃自缢马嵬坡之后,唐明皇晚年的心情,对杨贵妃的思念,可见一个多情皇帝,而明清时期的戏曲《长生殿》则是作者发挥想象,两个相爱的人最终得以在嫦娥的月宫相见。
都知道他们的爱情感天动地,但是殊不知二人是不伦之恋,是五六十的老公公爱上自己的儿媳妇,并从儿子手里将杨玉环“抢”过来的。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来说,抢儿子的媳妇就是一道圣旨的事情,但是这样让后人看来真是有点点丢脸了,所以他就动了些小心思,让这件事合理并且合法,理由让人无法拒绝。
杨玉环是唐玄宗宠妃武惠妃的儿媳妇,武惠妃算得上是唐玄宗的红颜知己了,唐玄宗对她十分宠爱。而杨玉环和李瑁也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夫妻二人有颜也有才,才子配佳人,夫妻二人和睦过了五年,但是杨玉环并没有为寿王李瑁生下一儿半女,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五年的时间都没有使唐玄宗注意到杨玉环,但是偏偏一件事使唐玄宗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那就是武惠妃的去世,唐玄宗的爱人离世,这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陷入了无尽的空虚和寂寞中,一个妃子死了可能对皇帝来说并没有什么,可是他的红颜知己死了,就像自己的心里缺了一块似的,也是很难过,他需要尽快弥补上这个空虚寂寞的感觉。
在开元二十八年的一次泡温泉的习俗,这个时候李隆基注意到了这个大美女,自己的儿媳妇长得怎么这么美呢,要是她能进朕的后宫该有多好,二人还有共同的爱好,喜好音律,真是完美情人。于是唐玄宗就开始计划让她怎样进入后宫,并且还不能受后人诟病呢?
这一点可能真的是遗传,当初唐高宗李治不就是这样吗,武则天先去感业寺当了一年多的尼姑,然后他去感业寺进香,于是乎就和小妈武则天在一起了。唐玄宗也这样干,让杨玉环给武惠妃祈福之名进了道观,而为了避免唐玄宗的相思之情,这个道观便设在了皇宫里,皇帝啥时候想见就能见,而这个时候杨玉环已经不是李瑁的妃子了,她只是个尼姑了。到了第二年又一次去泡温泉的时候,唐玄宗就将她纳入了后宫,并且还给她改了父亲,将她由父亲的女儿变成了叔叔的女儿。并且还为李瑁重新娶了一个妃子,从此杨玉环和寿王就一点点关系都没有了。唐玄宗和杨玉环开始了他们惊天动地的爱情。
一般来说,皇帝都是见一个爱一个的,但是唐玄宗却能做到对杨玉环专宠“后宫佳丽三千人,万千宠爱于一身”,虽然也有磕磕碰碰,但是却像普通的夫妻一样。唐玄宗看上虢国夫人,杨贵妃大发脾气,唐玄宗一怒之下将她送回娘家,但是唐玄宗却魂牵梦萦,感觉到自己寸步也离不开她了,觉得生活没有了乐趣,最后竟然向她认错道歉,足以证明玄宗皇帝对杨玉环的那份感情。后马嵬兵变,杨国忠被杀死,杨贵妃被逼而死,唐玄宗几天后突然当了太上皇,打击一个接着一个。一代帝王惊天动地的爱情也就这样落幕了。
唐玄宗迷恋上了儿媳杨玉环,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
《游宴结缘》:杨玉环和寿王李瑁结缘于咸宜公主府中,十七岁的杨玉环有美丽丰满青涩迷人于一身的美貌,对于有着游牧民族血统的李唐后代有些致命的吸引力,那简直就是一见钟情,两只眼睛直直的看呆了都!一边是明眸皓齿、风韵亭亭的美丽少女,一边是在朝中权势滔天的一国皇子,郎有情妾有意,看起来简直就是一双壁人,当然如果没有自己老爸横刀夺爱那寿王的人生真说得上春风得意佳人在怀好不风流!
《父夺子妻》:玉环从十七岁给寿小主做了王妃,这对恩爱鸳鸯也做了五年恩爱夫妻,可是所有的幸运好像随着寿王母亲武惠妃的去世也就离寿王小主而去了,母亲去世失去了竞争皇位的机会,可谓“官场失意”,不过想着家中美娇妻,寿小主觉得做个闲散王爷也蛮好,老妈去世做儿子儿媳的去安慰老爸,可就不知道这李唐的风俗怎么会如何开放,公公不开心儿媳跳舞来哄,那成想玄宗一下就被儿媳的风姿迷住了,要不说太监最了解皇帝呢,眼尖的高力士早早把皇帝的心思看得明明白白的!在玄宗的默许和授意下,高力士的亲自操作下,杨玉环出家做了真人,后面又被送到皇宫做了公公的新媳妇儿!
李白有首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把杨贵妃的美描写的惟妙惟肖!这可能也是中国诗歌里面描写女子之美最美的诗句了!李白真诗仙也!
再来说:夺妻之恨,杀父之仇,可谓人生两大奇耻大辱学海深仇的代表了!可是要是夺妻的是父亲,而父亲又是皇帝,那该如何呢!(1)寿小主最多就是无奈甚至一点恨意都不能表达,具有鲜卑血统游牧民族文化得李唐一族杀父杀兄可不是第一次!
(2)玄宗做这个事情手法高明,计划周详,先是学了自己老祖宗让玉环出家,然后再接入宫中,严格上来说寿王妃已经没有这个人了,加之为了补偿寿王给他又纳了一个王妃!同时暗中派高力士给了寿王警告,所谓一个巴掌一颗糖,寿小主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3)“只恨生在帝王家”这句话对于此时的寿小主来说必然深有体会,母亲的去世让他如同水中浮萍,他恨杨玉环抛弃他入宫服侍父亲,同时他也渴望着这次忍让能给他带来新的希望!
唐玄宗迷恋上了儿媳杨玉环,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
唐玄宗与杨贵妃这对老夫少妻的爱情佳话,经过历代文人的传播,已经名声在外。最开始,杨玉环是寿王李瑁的老婆,也就是唐玄宗的儿媳妇。
后来公公唐玄宗,看中了儿媳杨玉环,就想了一个“鬼点子”,前前后后花五年时间横刀夺爱了。这个过程中,最憋屈的就是寿王李瑁,眼看头顶渐渐变绿,却又无可奈何。
双方实力不对称皇帝与皇子,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皇帝是九五之尊,掌握天下大权,可以任性点。皇子身份高贵,却只是皇帝的副产品,在平民面前可以威风八面,到了皇帝面前就只能乖乖就范。
一个人能不能如愿所偿,就看那个人的实力是否强大。李瑁是寿王,唐玄宗是帝王,寿王只是帝王的树枝,他能不能过得安稳,全部取决于唐玄宗对他的态度。
如果李瑁有李世民那样大的权威,唐玄宗即使看上杨玉环,也只能梦中相会。可惜武惠妃去世后,李瑁彻底失去靠山。当时的李瑁,在朝廷没有足够深的根基,也就一个光杆司令。
所以,唐玄宗想要杨玉环,那是在贯彻帝王意志,弱势的李瑁是绝不敢说三道四的。
唐朝的风气让李瑁哑巴吃黄连大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气象万千,社会比较开放,社会包容度也比较高。唐朝皇室有鲜卑血统,游牧民族在婚姻方面会开放得让后来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儿子娶庶母也见怪不怪,武则天原是李治名义上的“母亲”,后来也嫁给了李治。
唐玄宗娶杨贵妃,在开放的唐朝,不是什么大新闻,也引起不了轩然大波。何况唐玄宗娶杨贵妃的流程也是正当的,他先让杨玉环与寿王分居,实际上就是离婚。然后让杨玉环出家,洗白了过去。整套流程走下来,让人很难挑出毛病。
父子之间的感情不够融洽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在生他之前,已经先后夭折几个子女。当时的人有点迷信,武惠妃觉得这肯定是天命、风水不佳。生下李瑁后,武惠妃为了让这个孩子健康成长,就将他送到宫外,给宁王抚养。一直等到李瑁十几岁,才召他进宫。
皇宫中,感情本就是一种奢侈品,许多皇子从小就争先恐后的围着父皇转,争取得到皇帝的宠爱,加深感情。武惠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李瑁虽然长大了,却与唐玄宗的父子感情比较疏远。唐玄宗儿子本来就多,李瑁长大了才回来,有点像领养的。
皇子与皇帝关系的远近,决定了皇子的分量和话语权。当李瑁得知唐玄宗的意图时,如果父子情深,他还能为自己争取一下。可如今,名为父子,实际上就是路人。
作为皇子的李瑁,在情场很不如意,但他最终能够安享晚年。相比情敌唐玄宗,最后因红颜荒废朝政,晚景凄凉,李瑁还是幸运的。
唐玄宗迷恋上了儿媳杨玉环,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
自从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就感觉无比寂寞,为此他还想出了许多荒唐办法来排解。比如,鲜花盛开的时候,让后宫的妃子们都头戴鲜花,唐玄宗亲自放飞蝴蝶,看蝴蝶停在哪朵花上,他就临幸哪个妃子。或者,让妃子们赌钱,谁赌赢了,他就临幸谁。
但这种方法只能让自己快乐一时,而不能让自己快乐一世,李隆基想要找一位与自己的灵魂相契合的女子,可偌大的后宫竟然没有一个人与他情投意合。
就在武惠妃死后三年,他终于找到了理想的爱侣,那就是杨玉环。
根据《长恨歌传》记载,杨玉环是由高力士物色给李隆基的,但这个说法恐怕是假的,因为有两个原因:
一、以高力士的智商和情商,他不可能做这种事,他又不是不知道杨玉环与李隆基的关系,贸然将杨玉环介绍给李隆基说不定会引起李隆基的反感。
二、杨玉环是李隆基的儿媳妇,是非常得宠的寿王李瑁的妻子,所以两人之前肯定见过面,根本不需要高力士在介绍了。
那李隆基是怎么喜欢上杨玉环的?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是这么说的: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李隆基每年冬天都要去骊山泡温泉,也是许多唐朝皇帝喜欢的活动,并且他们还会带着家里的亲戚一起去泡温泉。
杨贵妃在烟雾缭绕之中,细腻的肌肤被泡的白里透红,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肯定觉得她实在太漂亮了,于是任性的他就要把杨玉环接近宫。
如何安抚李瑁?首先,他先让杨玉环出家当道士来为窦妃祈福。
窦妃就是李隆基的生母,在正月初二这一天被武则天害死了。李隆基爱上杨玉环的第二年也就是开元二十九年,正好是窦妃去世五十周年,李隆基往常都很悲痛,唯独今年的心思比较复杂,因为他还要想着怎么追求杨玉环。
唐朝皇帝对这种事情都很有经验,武则天也是出家后在进宫的。
其次,等到时机成熟后,杨玉环便被李隆基接进了宫,然后为了安抚李瑁,李隆基又重新给儿子找了一个王妃,家世相貌都很不错。
其实在杨玉环出家为道的时候就表明李隆基想让他俩离婚了,李瑁能怎么办,想抗争也抗争不了,毕竟父亲是皇帝。
结语:李瑁是武惠妃的亲儿子,武惠妃在世时,李隆基还曾想将他封为太子,并且妻子杨玉环也是武惠妃亲自为儿子挑选的,可到最后,他不仅没当上太子还失去了妻子,武惠妃的确做过一些过分的事情,但李隆基的做法实在让人觉得太凉薄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