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逃命丢弃嫂嫂,赵云拼命救下阿斗,为何刘备更器重张飞?

张飞和赵云都是刘备手下的大将,他们对刘备都忠心耿耿。不过他们两人的处事风格却截然不同,张飞脾气暴躁,曾经丢失徐州,连同丢掉的还有刘备的家眷。赵云则为人谨慎小心,在长坂坡救出了刘禅。可是刘备却对张飞更为重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刘备对家小的态度。

刘备自小就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他曾经指着自家旁边的大桑树对孩童们说,我将来一定要乘坐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皇帝的专车,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刘备的志向。在刘备长大成人后,他就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史书对刘备的评价是他有高祖之风。汉高祖刘邦也是出身平民,执三尺剑取天下的人。刘邦少年放荡,不喜欢参加劳动生产,而是喜欢美女醇酒。他结交各路英豪,为自己争夺天下打下了基础。经过秦末和楚汉的战争,他终于脱颖而出,夺取了天下。

相对于自己的事业,刘邦对于自己的家眷却十分冷漠。在彭城之战的时候,刘邦和夏侯婴带着自己的一对儿女逃命。当时敌军追赶得很急,驾车的马也很疲惫。在这种危急关头,刘邦几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去。多亏有夏侯婴的保护,把孩子们重新抱上车,才救了孩子们的命。

刘备有着刘邦的遗风,在对待家眷的态度上也如出一辙。在张飞丢掉刘备的家眷后,刘备为了阻止张飞自杀,便说出了那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而当赵云把救出的刘禅递给刘备的时候,换来的是被刘备丢在地上,说是为了这个孺子,差点损失自己一员大将。

刘备的言行虽然有做戏的嫌疑,但是从他的心中,确实没有过于把家小的安危放在心上。在刘备的一生中,他在危急关头,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脱险,并没有顾及家眷的安危。如果在长坂坡不是赵云的奋战,估计他的家小就会跟那两个女儿一样落入曹操之手。

因此,丢失刘备家小的张飞,并没有受到刘备过多的责怪,而拼死救出刘禅的赵云,也没有得到刘备过多的赞扬。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刘备对自己家眷的忽视态度。他们两人对刘备家眷的态度好坏,并不能影响刘备对他们的评价和任用。

二、张飞与赵云的不同。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刘备对张飞和赵云的任用,并不会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家眷态度而受到影响。那么刘备对他们的任用,主要的标准还是他们两人的能力高低和个人专长。那么,张飞和赵云之间有哪些差距呢?

首先,两人的武勇不相上下。张飞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猛将,他威猛雄壮,和关羽一起被称为“万人之敌”。虎牢关前,他敢于单挑天下最强的武将吕布。在长坂桥头,他一个人敢阻挡曹操的大队追兵。曹军人人知道张飞“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对他闻风丧胆。

赵云的武勇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他刚刚出道,就和当时有名的武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来他跟随刘备,作为内卫首领保护他的安全。在穰山之战中,赵云刺杀高览,击败张郃。在长坂坡时,赵云在曹营中七进七出,单枪匹马救出刘禅。在汉水之战中,赵云赢得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的赞誉,被大家称为虎威将军。

其次,在作战指挥能力上,张飞要强于赵云。前期的张飞由于脾气暴躁,喜欢依仗自己的武勇冲锋陷阵。但是在经过长期的作战后,张飞逐步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成长为智勇双全的武将。他在长坂桥头时,就故布疑阵,吓退了曹军。

从此之后,张飞的作战指挥能力提高很快,不久之后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在夺取益州的战役中,张飞率领荆州的援军入川,很快打开了局面,与刘备会师于成都城下。在汉中之战时,张飞大败曹军名将张郃,保证了巴西的安全。从此,张飞作为刘备手中的王牌,始终被放在最重要的方向上。

赵云在加入刘备阵营后,刘备让他担任自己的内卫,让他保护自己的安全。在荆州时期,为镇住孙夫人和她的随从,刘备又把家事交付给赵云。这使得赵云失去了上阵的机会,不但影响了他职位的提升,还影响了他的能力提升。

到了后期,赵云与张飞的差距越拉越大。张飞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赵云才拥有上阵杀敌的资格。在汉水之战中,赵云虽然表现出色,但还是不能与张飞百战百胜相提并论。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赵云第一次独当一面遭到了败绩,受到了贬官的处分。

第三,对两人的任用显示了刘备的用人之明。刘备在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对手下群臣大加封赏。他在封赏手下的将军时,封的四位最重要的重号将军里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却没有赵云。这是因为从能力和军功上看,赵云都不能与他们四人相比。

不过刘备并没有贬低赵云,他封赵云为翊军将军。这个称号就是对大家表明,赵云被封为重号将军不是他没有资格,只是因为名额有限而已。翊军的意思就是羽翼全军,是刘备大军成功的有力臂膀。正是因为刘备赏罚分明,才使得他的部下团结一致,共同创业。

结语:

张飞丢失徐州的时候,也丢掉了刘备的家眷。而赵云在长坂坡之战时,在掩护刘备突围后,又独自回去,在重围中救出了刘备的家小。但是刘备对两人的任用上,张飞的地位和使用明显要强于赵云。这中间除了有刘备对家眷的忽视态度原因,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双方的能力差距。

从武勇上看,双方的能力不相上下。但是如果从指挥作战的能力来看,张飞的能力要超过赵云。由于赵云的性格与担负的职责,使得他缺乏指挥作战的机会。刘备对此明察秋毫,对他们知人善任,才造成了双方之间的差异,并非是厚此薄彼。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张飞逃命丢弃嫂嫂,赵云拼命救下阿斗,为何刘备更器重张飞?

这个是不能这样讲的,因为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所以发挥的价值点也不一样,所作所为的方向也不一样,被看重使用的也不一样,造成的结果也不一样。

在《三国演义》里张飞是勇武粗壮猛人形象一个,凶恶面相的搭配、武艺的高超、咆哮的性格在战场冲锋陷阵那如猛虎下山。其单纯的性格,简单的头脑武夫形象深入人心,虽然也有粗中有细的小典故,但整体形象还是粗放大咧,性格暴躁的纯武夫。他的形象和角色定位主要就在战场征战厮杀上面。

凶神恶煞张飞画像

而赵云的性格是稳重,心细如发,文武双全,性格不卑不亢;个人魅力非常完美,忠诚、勇敢、艺高、胆大、智谋、品行.....整体素质和能力才干,是要高张飞一头的。所以,刘备最放心赵云做他的保镖王,而最不放心的就是张飞的性格是个惹祸精。

完美战将赵云

再有张飞赵云等都是刘备属下五虎上将,和刘备关系也是危难不离不弃的兄弟关系,从重视和重用层面来说是一样的待遇。为刘备建功立业发挥的战果不相上下,功劳显赫差不多,只是个人特色不一样。但受到的重用和委任都是一样的层面,只是方面不同而已。

刘备的五虎上将

张飞逃命丢弃嫂嫂,赵云拼命救下阿斗,为何刘备更器重张飞?

山野老人解读两汉、三国,与您一起体会历史新感觉!

张飞逃命丢弃嫂嫂,赵云拼命救下阿斗,为何刘备更器重张飞?

受《三国演义》影响,读者总是以为赵云受到了刘备不公平的对待,题主所问的这个问题就有这一倾向。

刘备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有知人者智,能知人善任的主,怎么会待赵云不公平呢?

刘备占领汉中,很多人以为刘备一定会上张飞驻守汉中,张飞也这样认为。

结果出人意外,刘备让魏延驻守汉中。

魏延驻守汉中,没有任何闪失,牢牢地守住了汉中,这证明刘备知人善任。

刘备托孤时叮嘱诸葛亮说,马谡夸夸其谈,不可重用。

诸葛亮不听刘备的忠告,结果酿成失街亭的大错。

这证明刘备有知人者智。

刘巴是荆州名士,一心向往曹操,瞧不起刘备。

就是这样一位瞧不起刘备的名士,刘备也能让刘巴担任尚书令这样的重要职务。

这证明刘备的干部路线是任人唯贤。

既然如此,张飞逃命丢弃嫂嫂,赵云拼命救下阿斗,为何刘备更器重张飞?

这个问题有点极端,不能仅凭这一点就说明赵云受到了刘备不公平的对待。

从《三国志》的角度看,赵云与张飞相比,确实有差距,而且差距很大!

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呢?

山野老人简单列举以下三点依据:

一,张飞据水断桥,呵退千军万马。

曹操追歼刘备,让刘备丢弃妻子。

在生死危急关头,张飞据水断桥,呵退曹操千军万马,尽显猛将风采。

这是千百年来,三国读者津津乐道的故事。

赵云也有过这样的故事。

汉中之战,赵云为支援黄忠,被曹操包围在千军万马之中,最后依据营寨,吓退曹操千军万马,由此被刘备称之为“浑身是胆”!

两相对照,赵云虽然也彰显了猛将风采,但相对于张飞的据水断桥的勇猛,但是有差距。

因为张飞的据水断桥,身边才二十几人,而且毫无屏障可依,其实际情况完全暴露在曹操面前,全靠张飞敢于拼命的勇气威慑曹军。

赵云相对来说,是凭借营寨吓阻曹操千军万马。

营寨后面到底埋伏了多少军队,曹操无法估计,担心遭遇伏击,所以才撤军。

二,张飞义释颜良,颇有国士之风。

刘备征服益州,出现麻烦,让诸葛亮带着张飞与赵云前去救援。

进军益州的过程中,张飞义释颜良,传为佳话,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之为“有国士之风”。

赵云与之相比,却不具备这样的精彩人生!

三,张飞大败张合,彰显智勇双全。

张合可是三国时代的一代名将,张飞与张合交战,能以智取胜。

赵云一生经历过无数次战役,可是从来没有与张合这样的名将交战过。

也许是赵云运气不好,没有遇上与名将交战的机会,但不管怎么说,人家张飞有这样的战例炫耀,赵云却没有与之相比的战绩,终归还是一个差距。

另外,张飞多次出任地方太守,赵云也没有这样的经历。

这说明在独当一面这个方面,刘备信任张飞,对赵云相对来说,比较谨慎。

综上所述,赵云与张飞相比,相对来说,刘备器重张飞,不是因为私人感情方面的原因,而是赵云与张飞相比,确实逊色很多!

张飞逃命丢弃嫂嫂,赵云拼命救下阿斗,为何刘备更器重张飞?

刘备,世之枭雄也。在赵云与张飞两人中,为何他更器重张飞?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释。一、张飞与刘备最先结识,并与关羽一起桃园结义,立下生死与共有福同享金蓝文书的。而赵云是在刘备灭黄巾中投靠公孙瓒后相识的。虽然两人共同配合为公孙瓒打仗出力,但都是各为其主。这当中赵云因兄长病逝而回家尽孝,七年之后又与刘备偶遇,才决心跟刘备出力打天下的。在感情上比张飞低了一个层次。二、虽然那个时代讲求重仁重义和道德情操。但对女性是低看一等的。刘备曾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妻子如亡故可另娶补救,手足如断折那可永远没法补救复圆了。所以,虽然赵子龙七进七出长板坡冒死救出嫂侄,但刘备心中明白,赵云这员战将如有闪失,那可是大损失啊。赵云的份量远在其夫人和儿子之上。这就是赵云把小阿斗送到刘备面前,刘备竟把小阿斗怒掷于地上的原因了。总的看来,刘备对赵云还是重用和知人善任的,如将赵云后续为仁兄弟,列五虎上将第三位(仅次于关羽和张飞);在最关键时刻,派其全力保护軍师诸葛亮;赵云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刘备都予以采纳等。在那个群雄并起年代,刘备很高明笼络一大批文武人才,为我所用,终成就霸业,为世人所赞领。刘备唯一遗憾的就是不听赵云苦苦相劝,义气用事,打响了为关羽复仇而与东吴的战争,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使自己家底耗尽,悔怒交加死于白帝城了。

张飞逃命丢弃嫂嫂,赵云拼命救下阿斗,为何刘备更器重张飞?

张飞和关羽都是刘备赤膊兄弟,当年刘备还在吆喝"卖草鞋了"了的时候,张飞倾其卖猪钱为刘备招兵买马走上了勤王之路。三人食同桌丶卧同床,是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而赵云是刘备同窗好友公孙瓒之部下,公孙病逝后来投奔刘备,虽也被关张视为小弟,毕竟与刘备是主仆关系,后来更是君臣关系。因此,刘备视张飞是患难之交丶手足之情。刘备待赵云是心腹爱将丶君臣之道。犹如一个是家里的兄弟情谊,亲如手足。一个是事业上的王侯将相,公事公办。

张飞逃命丢弃嫂嫂,赵云拼命救下阿斗,为何刘备更器重张飞?

刘备更重用张飞这个说法太肤浅,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出刘备用人的大智慧。

蜀国诸葛亮用兵如神,但用人上来说,他比刘备差多了。首先刘备知人。想当年刘备就是个卖草鞋的,在他两手空空时,一眼就看中了武功高强的关羽、又勇猛又有钱的张飞,一个头磕在地上,让他两死心踏地的跟了他一辈子。

刘备招兵买马起事以后,开始到处挖掘人才,先从公孙瓒那挖走了大将赵云;为了让土豪糜竹、糜芳兄弟出钱出力,他娶了糜夫人当老婆;三顾茅庐,请来了大谋士诸葛亮;之后还收了落魄的西凉马超……他的阵容很快强大起来。

刘备善于用人,他知道每个人的长处。张飞守下邳时,因为喝酒打了吕布的老丈人曹豹,结果吕布一生气抢了下邳,张飞丢了城池,连刘备的老婆也不管了,一个人跑了。刘备嘴上虽然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但是刘备已经看出张飞是个丢三拉四的,靠不住的人,打起仗来是把好手,撒起酒风来谁也照顾不了。

长板坡时,张飞说看到赵云反方向跑,投降曹操去了。刘备对赵云很有信心,他说不会的。果然没有看错,赵云在万马军中杀了七进七出,找到丢失的阿斗,并救出了出来。老戏骨刘备来了一次摔阿斗的精彩表演,但心里认定赵云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胆大心细,是护卫家眷的不二人选。

于是刘备将张飞放到前方冲锋陷阵,安排赵云在后方保护家小安全。虽然张飞的武功比不上赵云,但这种安排让他有了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很多硬仗都是张飞在打,让人感觉刘备更器重他。赵云由于被安排在后方,参与大战的次数减少,名声和威望上受到了严重影响,给人的感觉就是受了冷落。其实并不是这样,帝王更注重自己的性命,刘备安排赵云当保镖,其实是对他武功、、能力,乃至人品的信任,与张飞没有区别。

刘备占领蜀地,分封手下的大将时,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没有了赵云的位置,刘备也感觉到对不起一直守护在身边,忠心耿耿的赵云,于是创造性的给赵云封了一个名号——翊军将军,《三国演义》中有了五虎上将一说。

赵云是蜀国的元老,武功也不次于马超、黄忠,至少应该是个左将军,但是由于刘备的一点私心,影响了赵云的排名,降低了他的身份。关羽曾经为他鸣不平,但赵云胸怀博大,并没有计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