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韩信这个人?
韩信是个胸怀大志,有非凡军事才能的人。刘邦评价他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是很公允的。在中国战争史上他也留下了许多经典战例。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背水之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如先声后实,如四面楚歌。
但这个人的个人修养不足,没有政治头脑。这个人是能经苦难不能享成之人。他受胯下之辱,忍辱负重,受刘邦提举之恩,建功立业。项羽诱惑也不动摇。可功成之后,不能学张良明哲保身,反到收留又出卖钟离昧,让天下人不齿。
被降为淮阴侯后,依然看不起同僚,心怀不平之气。最后死于女子之手。刘邦知道了韩信死讯,且喜且怜之。这就是韩信这个政治天真的人的下场。
如何看待韩信这个人?
用韩信的经典胯下之辱一事来看。
《孙子·火攻篇》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简短的话语,将正确的原则讲的清清楚楚。重大的行动,不能受情绪的左右,怨愤时的冲动,最是大忌。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当韩信在淮阴街头受到挑衅时,他要么忍辱负重要么拔剑杀掉此人,韩信自然选择了前者,因为他还有远大的抱负,忍一时而成千秋伟业!
如何看待韩信这个人?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如何评价韩信,我觉得我没有什么资格去评价一个战功卓越的将军,谨借鉴古人的说法,以及与韩信相关的成语来了解“兵仙”。
张良曾说韩信“锋芒过盛”。
刘邦曾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萧何: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战无不胜,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国士无双,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是说他是国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一饭千金,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并赏赐她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刘邦和韩信有一次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十面埋伏,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背水一战,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胯下之辱,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裤裆下钻过去。指极大的侮辱。
功高震主,指的是韩信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
妇人之仁,韩信在和刘邦的一次说话中,评价项羽,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指的是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推陈出新,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指的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勋冠三杰,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和韩信。意思是说,三杰之中,韩信的功劳最大。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左车在和韩信谈话中,李左车提出的这个观点。指的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人心难测,韩信北上灭赵的时候,说张耳与陈余两人为刎颈之交,后两人翻脸。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贬义。
问路斩樵,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协助汉王刘邦同楚兵作战。韩信为出奇谋袭楚,绕道而行。然而道路方向未明,遂下马问樵夫路向,韩信听后,把樵夫斩杀,部将问为什么,韩信称恐樵夫泄露他们的行踪。
与韩信相关的成语有很多,在此仅列举部分供大家参考学习。韩信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如何看待韩信这个人?
无毒不丈夫,韩信在军事上行,在政治上弱,特别是心善,成不了气候。但不妨碍其是真英雄,我是评价不了的,因为我还不如他呢!
如何看待韩信这个人?
韩信比较可怜,首先是身世坎坷,从小家境贫寒,长大后因为坚持自己士人的身份,差点连活下去都成问题,要靠漂母接济才活下去。
第二是怀才不遇,在霸王项羽那里始终发挥不了,得不到重视,千辛万苦到了刘邦那,要不是有萧何举荐,一样得不到重视。
第三是命运凄惨,明明有机会自立为王,三分天下的,却坚持世人的传统,没有这么做。最后落得被杀。
总结韩信性格特点:能屈能伸却矜才自傲;善于谋划布阵却无政治谋略,不识时变;雄武有余却居功自傲;拙于交际、盲目自信却不善保身。
终究还是可怜收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