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如何挽救了“铁娘子”的政治生涯?

二战后英国陷入不可避免的经济衰退,即便是撒切尔夫人1975年5月上台担任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后大胆改革,铁腕行政也无法挽回局势。到了1981年底,撒切尔夫人的支持率下降到了23%,如果不出意外的话,1983年的大选她肯定落选,结束她的政治生涯。

但1982年的马岛战争挽救了撒切尔夫人。阿根廷武力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给了傲慢的英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也使得英国空前团结。当时的英国两院全票通过战争提案,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团结的一天。英国派出特遣舰队远征马尔维纳斯群岛。经过74天的战斗,终于胜利的夺回马岛。

由于撒切尔夫人在国家危难时表现出的铁腕形象,她获得了英国民众的信任和拥护。她也因此又连任两届首相,完成她的改革措施,使英国逐渐走出困境。

马岛战争如何挽救了“铁娘子”的政治生涯?

马岛战争保住了英国最后的殖民地,使英联邦免于解体,为撒切尔政府在英国国内赢得了支持!

马岛战争如何挽救了“铁娘子”的政治生涯?

我们先来捋一捋马岛战争的起始。

马岛全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19世纪,英国占领马岛,驱逐岛上的阿根廷官员,并宣布其为英国的殖民地,而阿根廷认为马岛是自己的固有领土。二战之后,联合国也在寻求解决英阿两国关于马岛的争端,但英国拒绝对此问题妥协。

新上任的阿根廷政府表现自己的实力。派人武装占领马岛。此举引起英国一片哗然。毕竟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即使衰落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不是你一个小小的阿根廷可以欺辱的。大家也可以看一下下方的示意图,可以揣测一下阿根廷政府的意图:我把马岛占领了,英国离马岛那么远,也不可能派兵。不得不说阿根廷想当然了。

马岛约1.2万平方千米,2016年人口也才3000多人。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附近矿产资源丰富。那在殖民地普遍独立的情况下,英国人还为什么要跨大洋进行战争呢?

一,为了维护英联邦的尊严。各殖民地虽然独立了,但是他们都普遍加入了英联邦,名义上英王还是他们的最高元首。英联邦政府间,贸易,税收等等方面都享有各种优惠。马岛不是独立,而是被阿根廷占领。这是英国绝不能容忍的。

二,展现国家实力。表明自己有能力攻击13,000公里以外的国家。所以哪些国家要想扎刺,最好掂量一下。

马岛战争如何挽救了“铁娘子”的政治生涯?

1982年马岛战争,是冷战期间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海陆空联合作战,同时创造海上战略投送的经典战例。

1. 对撒切尔夫人个人影响。她在政坛以作风硬朗著称,被反对者称为“铁娘子”,对于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问题持续74天的战争,充分展现了其“铁娘子”的作风。在这次战争中,她的语言、果断、决心都昭示着她的重要性。使她在国际声势大涨,成为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人。开始着手推进她的政策。

2.保全大英帝国的面子。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元气大伤,世界各国殖民地纷纷独立。国际影响力日益下降。马岛是英国曾经辉煌存在于世仅存证据。马岛战争挽救了英国日渐衰退的国际影响力。奠定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3.加强政府的权威。帮助英国保守党赢得1983年普选。强烈的爱国主义横扫全国。提高了撒切尔的威望,充分利用民意支持,大力改革,发展新经济。使英国经济增长率明显的提高。

补充一下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地缘战略关系。

控制马岛意味着扼守住太平洋通往大西洋的南大门。马岛自身靠近南极洲的天然优势,为进军南极提供了完备的后勤保障基地从战略角度来看,马岛东控非洲的好望角,西抵太平洋南端的新西兰,北至南美洲,南达南极洲,东南面与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成掎角之势。以地缘战略眼光宏观角度来看,马岛地理位置是“连两洋”、“控四洲”。

马岛战争如何挽救了“铁娘子”的政治生涯?

马岛战争因为英国胜了,维护了铁娘子的脸美,那时候英国极度需要一场胜利战争来换回日不落帝国的威严,所以那场战争给铁娘子带来继续执政的机会,也有了铁娘子的称号

马岛战争如何挽救了“铁娘子”的政治生涯?

因为打胜了,所以才说挽救,打输了,啥都没用!特定年代,日部落余晖的最后一次点亮,转移了当时的国内矛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