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骨科?
对于如何学好骨科,我有我自己的一番经历!从点–线–面–三维–发散思维!骨科不是简单的治疗骨折,我们任何的治疗都是为了重建身体原来的结构,让治疗后的结构无效接近于我们身体原本的正常的生理结构!也就是说,正常的身体结构是怎么样的,我们就把不正常的结构改造成正常的!这就是返璞归真!
骨科医生需要从点开始学习,也就是一根根一块块的骨头,每块骨头结构特点,长短,粗细,角度,哪里有个凸起,哪里有个凹陷,哪里宽哪里窄,哪里有斜坡,力线如何,这些都是要研究清楚的,还要理解为什么每块骨头都有这些不同,什么作用?周围有那些肌肉附着,神经血管经过,肌肉神经血管的走向,如何拐弯,为何要这样?神经血管和肌肉骨骼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些结构的某个位置损伤病变了会出现那些异常情况!每个关节都有类似的情况!这也就是从点到线到面的的思维了!
如果你能把某个部位的这些结构组织串联在一起,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立体三维空间结构,你就到第四个层次了!治疗和发病机制可以互相印证!
还有最后的层次,就是思维扩散,我的方法是集中精力和时间研究一个关节,无论这个关节的任何损伤,病变,就算我没特意去研究这个病,我都能推断出为什么会这样,该如何改变,该如何矫正,治愈,就达到融会贯通了。然后我紧接着学习另外一个关节,那时我发现,原来他们的原理是很接近的,只是细节的改变,因为所处的部位不同,他们需要起到的作用不同,但深层次的原理是一样的,在这里,我发现,物理学是非常重要的!机械力学在骨科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加上人体的活动规律,你又能理解一批疾病,有些细节的问题你一看就明白!例如踝关节,原来我开始系统学习的时候,我以踝关节扭伤为突破口进行学习,我比较笨,一篇完整的课件,我看了几十遍,对照病例,花了十来天,后来学习了其他关节,又返回来研究学习踝关节,又获得了进步。
然后就是其他的关节,你会觉得越学越容易,原来的一个课件,你或许需要几十个小时反复斟酌推敲,查资料,向高手请教,还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到后来,一篇文章,一个课件你十几分钟就能看完并理解,接收到有用的信息!并在现实诊疗病人中使用!
当然,您还需要知道生理病理学的一些简单的道理,例如炎症反应,为什么炎症反应会疼痛,神经损伤后为什么它所支配的组织结构会丧失功能!和血管病变引起的症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例如感染,为什么会发生骨感染?微结构里骨感染是怎么发生的!明白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在治疗中提升效果,减少并发症!例如腱鞘炎的发生,是因为肌腱和腱鞘过多摩擦引起的完整,一个地方的腱鞘炎的治疗,你学习了,身上数十上百的地方可以有腱鞘炎,他们的治疗方法都是类似的!例如腕管神经卡压综合征,你学习理解了,那么所有部位的神经所经过的任何地方有可能发生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也知道怎么治疗了!前提是你需要把解剖学习好!
只要你融会贯通了,绝大多数常见的骨科疾病骨折你就逗理解了,也能治疗了,当然,是在您所在的医院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哈哈😄!
有一点很重要,你要经常摸骨头,明天你要做哪个部位的手术,你今天要争取时间摸摸那个部位的骨头!如果你能把内固定物例如钢板,拿去比对比对,就更好了!因为温故而知新,你不可能对每个部位的解剖结构一直记忆清晰,万一忘了呢?
现在学习骨科太方便了,网络是个好东西,只要你愿意学习,随时随地可以开始,不像我原来一样,好不容易找到一篇教授的讲课视频,看了上百遍!拼命加一些医生为好友,祈求给我一两篇课件!
今天就随便说几句,希望骨科初学的朋友有点帮助,也可以给我留言!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如何学好骨科?
骨科是一门讲究生理解剖和动手实践的学问。
一、要学好骨科学好解剖,影像,各种并发症,这为以后打好坚实的基础。多读书,多分析讨论病例,比如韦贵康老师的《软组织损伤及脊柱相关疾病》,浅显易懂,从实际情况出发。
二、要去好的教学医院,找一位好的导师,强大的动手能力,好的机会,多动手.多交流,平台很关键啦,不能知难而退啦,不能挑病人啦,很多时候是被逼出来的。每天在临床摸爬滚打,只要不蠢不懒就不会差。
三、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多进一些纯学术的骨科交流群,即使自己没有病例的时候,看别人如何分析治疗,也能学到背后的思路。
如何学好骨科?
融入医院和科室,多实战,和同事多交流,反复阅读专业书籍!有机会去进修很重要,量多了,自然水平就上去了!
如何学好骨科?
骨科是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疾病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要学好骨科必须学好解剖,而且还得有力气。
如何学好骨科?
首先把解剖学,研究透彻
如何学好骨科?
兴趣!!!
多看多练,学海无涯苦作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