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三一集团再“跨界”,机械企业何去何从?
作为一家主打工程机械制造的传统制造企业,三一集团留给大家自由想象的空间并不大,似乎很难与新能源板块联系在一起。
提起三一重工,大家对其传统印象应该还停留在“工程机械制造、农机机械制造”,业务偏传统是他撕不掉的标签。
确实,在创立近30年的时间里,尤其是前几年搭上新基建东风的三一,在机械制造行业所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可谓机械制造行业里的龙头企业,特别是2003年A股上市之后,其在业内的知名度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
作为湖南省首家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三一重工可谓众星捧月。然而随着近两年房地产行业新增投资和开工明显下滑,三一重工机械制造业务也面临着较大的考验,比如2021年财报显示去年归母净利润只有120.33亿元,同比下降了22%。
虽然能在整体环境不理想的大背景下交出百亿元的净利润已经非常可圈可点了,但实际上2021年三一重工的营收增加了6.8%,而归母净利润反而降低了。
两项同期数据对比下,反映出的问题是工程机械的毛利率正在下滑,再也不是之前那个蓝海市场了。
市场瞬息万变下,机会也越来越多,作为传统机械制造企业,谁能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就意味着能开拓更大的市场,尤其是对于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下行调整周期的三一等机械制造企业而言,急需要找到一个全新的赛道。
而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的锂电市场,正是目前较热的板块之一,三一重工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开启了提前布局之路:
通过公开信息查询可知,8月2日,三一锂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个亿,三一集团认缴了1500万,并列前三大股东之一。
从“锂能”的公司名称不难看出,这一新公司的主营业务与锂电池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经营范围中还涉及充电控制设备租赁、充电桩销售等各项新能源业务。
无可否认的是,在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三一重工这一传统机械制造企业迈出了“跨界”的一步。
而事实上三一在新能源或电动行业走的这一步并非是第一步,早前三一重工已经在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板块有所布局,比如成立动能换电新能源科技发展,再比如7月份与小马智行成立合资公司,主攻自动驾驶。
无疑,这次三一重工在锂电方面布局,实际上是其“跨界”的另一步,只不过这次引起的市场关注更大而已。
其实不止是三一重工,传统机械制造企业涉足电动化上游产业链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另一家机械制造商中联重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斥资7.8亿将路畅科技近30%的股权收入囊中,成为后者最大控股方。
正如传统车企在布局新能源汽车板块时所采用的几种方式存在区别一样,有的传统车企在产业链完整的前提下,选择自研自产,有的则与新能源车企合作,或者引进第三方软件平台。无论方式如何,终究都是为了在新能源汽车板块分一杯羹。
三一重工或者中联重科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或者购买股权实现控股的方式也是如此,看中的也是电动市场、新能源市场、锂电市场罢了,方式虽有差别,但总归是殊途同归。
在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下行调整期的同时、在锂电产业发展和崛起的大背景下,三一重工给其他传统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了另一个突破口和启发点:
即传统机械制造行业不要再局限于之前的思维,固然在传统业务上就轻驾熟,但如果不在瞬息万变的风口上抓住机会,或有被市场淘汰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被淘汰,勇于迈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纵然需要牺牲短期的利益或经历短期的阵痛,但市场导向如此、趋势如此。
其实此前“跨界”的例子已经有很多了,比如钢铁行业巨头布局芯片、传统车企进军锂电上游产业链等,这些都是传统企业力争抓住风口的重要表现和体现。
当然,三一重工提前布局的模式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传统机械制造企业,毕竟传统机械企业在体量、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参差不齐,而新能源、锂电池等赚钱效应较大的行业又有准入门槛高的特点,不是每一家传统制造商都能入局、都能“玩得转”的,关节在于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继续在传统领域深耕还是部分涉足新兴行业。
市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风口千变万化,各传统企业在能否立足熟悉产业的前提下进军新兴行业开疆辟土,关键看自己如何抉择了,像三一重工这种有能力进军锂电的大型机械企业毕竟还是少数,对前期资金投入的要求还是比较大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就没有必要拿三一重工来要求其他机械制造企业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重磅!三一集团再“跨界”,机械企业何去何从?
三一集团确实最近基本在湖南各地级市都是号称百亿投资,但是真正真金白银又有多少呢?懂得都懂 ,就是利用地方政府大招商的政策底价圈地,再利用现在银行的低息政策,拿着低价的利息跟低价的地玩概念,看似红红火火。但是到时候真的有多少产出呢?这个感觉三一也是赌国家政策!
前二十年钱流入了房地产,产出是50万亿的烂尾楼,现在国家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真心希望能培育几家真正的制造高科技技术企业引领全球化发展。对三一内部不算了解,不敢点评太多。只能希望他越来越好。如果三一等实体企业都不行了,那问题比恒,荣等房地产的雷更大。
重磅!三一集团再“跨界”,机械企业何去何从?
一个从生产电焊条起家的企业,不得了。不断地跨界、创新、发展,这才是民族企业的希望。
重磅!三一集团再“跨界”,机械企业何去何从?
人家31活得好好的,就别在挖坑了
有些人就见不得人家好,你有本事别给人家挖坑呀,你不就是看不得人家好么?人家机械行业的巨头,自然是发展机械设备了,跟着一带一路发展,前几天日本媒体担心小松机械竞争不过三一重工的新闻,我还是历历在目,怎么到你这里就变了?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人家企业活得起,起码人家为一带一路发挥自己的作用,海外竞争力也不比日企弱,怎么到你这里就何去何从了?你还不如关心一下自己改何去何从,这样更现实一点,机械行业跟着一带一路去开发亚非拉国家,还至于你担心么?人家在海外发展得很好,非常有竞争力,正在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说实话如果机械行业还有担心未来何去何从,那么绝大多数竞争不过徐工和三一重工的企业,他们该怎么办?是不是该入土为安了?
人家跨界也好,不跨界也好,你质疑人家本身的业务算什么?三一集团和三一重工不同,集团自然是多方面发展,这有什么问题?人家机械行业你还真质疑不了人家,人家现在在印尼发展的很好,跟着一带一路买设备卖的不错,你在担心别人该何去何从,有这个必要么?
重磅!三一集团再“跨界”,机械企业何去何从?
支持三一集团再“跨界”,机械企业准确地说工程机械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跨界。随着国家基础建设设施的日趋完善,“基建”的红利时代已成过去式,市场对工程机械设备需求体量也大幅缩减。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这个比喻太贴切了。5G时代的工程机械企业,此时还不“跨界”,不转型,还等着什么?等着做“垂直运动”吗?
此时的工程机械企业已非彼时的工程机械企业,要想逆流而上,必须做到顺势而为,不为别的,只为生存这一要务!
再说,寻找出路——跨界也不是一踌而就的事情,需要试新,需要尝试,有跨界就有可能再跨界,随时都需要做好再出发的准备!动作要快,姿势要帅。你准备好了吗?
重磅!三一集团再“跨界”,机械企业何去何从?
其实,三一转型之路也是市场创新之路,目前,三一除了传统工程机械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之外,也开始在电商、银行、保险、风投、手机、军工行业频繁亮相。如果把三一重工的产业链铺开,可以窥见到每一个环节都是紧跟市场的选择结果。"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接受采访时说。
近年来,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正试图塑造一个"跨界者"的形象,在国际化、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新领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为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
今年8月1日,三一重工发布公告称湖南三湘银行获银监会同意筹建。
据公开资料,湖南三湘银行注册资本30亿元,需自批复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根据公告,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与全资子公司湖南三一智能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邵东县新仁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一起发起设立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湘银行)。
这一决定延续自2014年12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会上审议通过的《关于全资子公司参与发起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设立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对于三湘银行的主营业务内容,公告披露,拟建的三湘银行将"为中小企业、小微客户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力图打造成产业链金融专业性银行、中小企业伙伴型银行、小微客户管家型银行和科技型社区银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