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想退出联合研制CR929大客机?
前脚刚传出三大航空公司采购欧洲空客292架A320NEO,后脚俄罗斯意欲退出中俄CR929大客机项目,最近民航领域可谓大事多多。
提到CR929,看首字母就知道,是中俄的缩写。没错,该大客机由中国商用和俄联合航空携手研制。双方在2014年敲定了合作,计划在俄罗斯研制,在中俄两国进行总装。
在空客和波音长期垄断民航客机市场份额的大背景下,中俄CR929被寄以期望,正如它的名字一样:
“CR929”,首字母是两国英文首字母,据说“2”代表中俄两国携手、联合,“9”代表双方合作深远而持久、寓意长长久久。
然而,正是被两个大国寄以众望的大客机项目,近期却传出俄罗斯想退出联合研制CR929的消息:俄副总理前不久在“未来工程师”论坛上表示:
“俄在CR929项目上的参与度越来越少,不排除俄会离开这个项目”
俄为什么会萌生退出项目的想法呢?是想单方撕毁合作协议,还是确实有什么苦衷呢?
其一,中方对CR929的要求很高,俄感觉力不从心;
自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航空制造业和造船业等领域就出现了衰退的迹象,难以独立完成大型民航客机的研发工作;尽管衰退迹象明显,但俄的底子还是很厚的,尤其是俄有伊尔96客机的制造经验,以伊尔96为模板,再加上中方助力,研发改进型客机还不算是一件难事。
最初俄也是这么想的,以伊尔96飞机为蓝本进行研制;但我们的要求显然更高,提出了把CR929打造成大型宽体客机的方案,对标波音787。
正是因为我们的坚持,CR929在技术和工业难度上超出了俄方的预期,一些原定于俄方负责的技术问题,实际上一直是我们在主导,俄在该项目上显得愈发力不从心,无法适应我们的高要求,存在感也越来越低。
俄意识到自身科技水平逐渐落后于人,在联合研制上的作用和贡献没有达到预期,这才萌生了退出的想法,这是其一。
其二,俄罗斯想要“独立自主”,不再依赖他人,即便是中国;
自冲突爆发以来,俄在各个领域都受到了西方制裁,民航领域也不能独善其身,一些欧美航空公司开始禁止向俄出口飞机零部件、提供相关服务。
俄知道被制裁的滋味不好受,在国际合作项目上变得更谨慎甚至是“多疑”,这也蔓延到了CR929项目上,有人担心“假设中方在CR929项目上抛弃了俄罗斯,俄该怎么办”?
正是因为戒备心的增强,哪怕是在面对中国的时候,俄罗斯考虑的也越来越多;
与其在力不从心的情形下继续与中方合作,还不如退出,把精力和资源放在独立自主研制伊尔96,一方面相对简单一些,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受制于人,这是其二。
其三,受制裁的影响,俄在CR929国际市场的销售上,可能会受阻;
CR929未来研制成功之后,面向的是全球市场,而根据之前签署的协议,中国商飞负责中国市场的销售,利润归我们;俄方负责俄罗斯和国际市场的销售,利润归俄罗斯。
看上去俄罗斯的销售市场更大,能从中获取更大的利润,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我国民航业发达,民航公司和国内租赁公司对民航客机的需求量极大,预计未来20年的需求是1200架;而俄罗斯虽然负责本国和全球市场,但俄本土对客机的需求量不大,预计未来20年只有50-120架,只有中国市场的零头。
国际市场虽大,但欧美很难轻而易举的为CR929发放适航证,肯定会设置层层“关卡”,外销并不容易;乐观的估计,俄能拿到的国际市场恐怕只有东欧。
正是顾及到国内较小的民航市场,以及外销困难,俄从“利润”的角度出发,萌生退出的想法,这是其三。
综上三个方面的因素,俄考虑到自身技术落后难以适用中方的高要求,再加上想一门心思摆脱对各方的依赖,把精力放在伊尔96的自主研发上,同时顾及到CR929外销困难、利润单薄,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恐怕是俄想退出CR929大客机联合研制的主要原因所在。
俄退出CR929项目,也许并不完全是坏事一件:
作为好朋友、好伙伴,双方互相补充、互相扶持来研发一款未来能对标波音和空客的民航大客机,本身是好事一件;
然而,不管未来俄是否真正退出CR929研发,并非一定是坏事一件:
首先,倘若俄退出,虽然我们独自研发会稍显吃力,但我们的技术一直在进步、航空业领域的人才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补充,独自研发成功并非天方夜谭,毕竟我们自主研发的C919已经实现交付;
倘若俄退出,那么CR929就是我们完全自主的大客机,话语权更重,同时利润也会更多。
再者,因为俄在近期受到了西方的全方位制裁,作为CR929项目的参与方,该项目也受到了一些牵连,欧美一些客机设备制造商因担心被制裁,纷纷从该项目中退出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CR929的进度。
倘若俄退出,那么CR929就不会受到制裁的影响,设备制造商会重新参与进来,助力CR929早日研发成功。
最后,每个国家的出发点不一样,若俄罗斯退出后把精力放在伊尔96上,我们也可以进行交流和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未尝不是好事一件。
总之,“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无论俄罗斯最终做出何种决定,我们想必会给予最大程度的理解。
写在最后:
俄罗斯最终是否会真的退出CR929联合研制?目前还很难说,实际上早在前两年,俄也有传出要退出该项目的想法,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讲,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双方继续合作研发,争取早日把成熟的CR929推向市场;二是做好俄罗斯退出的准备,准备好全面接手CR929,争取靠自己的技术和人才实现CR929“从无到有”,继续前进!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俄罗斯为什么想退出联合研制CR929大客机?
你好!真要退出也能理解的,大家就不要乱解读乱喷了。毕竟中俄的航空项目是市场换技术,这会有个瓶颈,就是你要换的技术是人家的吃饭家伙时,必然招致人家的疑虑和抵触,这不是很正常嘛,何况俄罗斯向来也都是比较傲慢,老是会把自己一些技术捂得死死的。
- 目前俄罗斯的想法是,由俄方提供核心发动机,掌握核心技术,中方则负责出资,分摊成本,机身、机翼和尾翼以及总装等。为此,俄方也提前选定了俄制的PD-35涡扇发动机。在CR929研制成功后,俄方大致采购50架,中方则采购约450-500架。
- 1、生意买卖:中美航空合作更像是一种纯粹的买卖关系,主要就是我们采购美国的波音飞机。
- 2、买卖+产业链:近日,中国三大航已经抄底购入292架欧洲空客A320飞机,看起来也是纯粹买卖,可是我们的C919也拿到了欧盟的适航证。更重要的是,中欧合作则在买卖关系基础上,又多了一层产业链合作关系。
比如:空客在中国天津设立总装厂,帮助中国培养基础的航空产业工人和相关工程师。另外,在C919项目中,法国赛峰集团也是核心的发动机供应商。
- 3、市场换技术:目前中俄航空联合研制C929大客机,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合作模式。也就是说,由俄罗斯提供核心发动机技术,我们则出让一部分航空市场,以置换俄方的大飞机制造技术。
可见,从以上的合作方式看,应该就是中欧的合作进展最顺利和最成功的,预计合作也会走得相对更远一点;中美合作,由于美国常常会用各种经济或技术制裁手段,买卖关系显然最合适的;而中俄合作显然走得比较困难点。
- 中俄大客机项目的困难其实也可以理解的。但是俄罗斯不给的,西方同样不会给的,西方也不和中国合作,它们发动机一样不愁卖,中国的产品出去了反而对欧美航空市场造成竞争,但是俄罗斯发动机不给中国,它也没有其他市场。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吸取运十的教训,不要对欧美航发有太多幻想。
俄罗斯为什么想退出联合研制CR929大客机?
首先是市场原因吧,毛子自己市场有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毛子负责的欧洲市场基本打不开了。
另外就是技术原因吧,毛子领先我们的技术已经不多了,目前看来只剩下航空航天,核动力和核潜艇。
大飞机方面老毛子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技术过于粗犷,没有考虑太多的经济型和舒适型,我们的929要求的比较高,不仅要能飞上天,还要飞的远(省油),坐着舒服(噪音低等),虽然这两方面发动机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是毛子负责的机翼部分也有很大成分。
总体来说毛子自己都觉得力不从心了吧,自己原地踏步或者说退步,而世界却在不停的进步。
俄罗斯为什么想退出联合研制CR929大客机?
你要去看看协议中他的销售区域。不包括中国市场,本身俄罗斯市场不大,欧美很难发放适航证,外销困难。所以这个项目前景堪忧,所以俄罗斯没有推进的动力。
俄罗斯为什么想退出联合研制CR929大客机?
俄罗斯负责俄罗斯市场和参与外销,中国国内市场俄罗斯不得参与,这是合同约定,毛子对自己国家市场和外销没有信心,一没钱,二没技术,三没市场所以选择退出符合清理,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毕竟机身制造我们有天津空客工厂的技术经验,其他设备和发动机都是欧美提供,俄罗斯也确实没啥利用和合作价值
俄罗斯为什么想退出联合研制CR929大客机?
你有技术我有钱,结果,我出了钱,技术一点没有学到,谁会做这个傻事?!当年,中国参加欧洲伽利略项目,就是只有我们出钱,参与边缘性研究,最后中国退出并干成北斗。而且,中国在飞机发动机上也不是毫无建树的,单项技术上中国也是有一些硬东西的,这个未必俄罗斯清楚。我感觉,俄罗斯一是在试探我们,看看中国有什么样的技术能力。二是让中国作出更大的让步。三是实在达不成目标做出一些退让也是有可能的!根本的还是保护自己的利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