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逆市"减持中行,短时间内疯狂套现,银行板块飙涨,牛气还能持续多久?

1月以来,多位投资界大佬布局银行板块,比如公募基金谢治宇大幅加仓兴业银行、私募投资人林园通过基金买入银行,受业内大佬增持利好消息的影响,银行板块越吹越大,迎来一轮轮的上涨行情。

不过有增持就有减持,部分投资者在此时选择了套现“退场”,其中就包括社保基金减持中行。

5号,港交所显示,社保基金于2日在场内按每股平均价2.66港元减持5986.7万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逾1.59亿港元。算上这一笔大额减持,社保基金已经在7个月内减持中行8.77亿股,拿走19.18亿元人民币离场。

社保基金连续减持会对银行板块的疯涨行情造成冲击吗?

个人认为社保基金减持对银行板块的疯涨行情冲击有限。

第一:首先一点是社保基金是纯财务投资者,而非战略投资者,其在高位减持变现很正常;

社保基金区别于一般的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的目的是盈利越多越好,嗜利的同时也嗜风险,简单来说就是赚得多亏的也多,亏了大不了换个版块、换个个股重新来过。股市就是这样,不偏好风险怎么能有高盈利。

但社保基金则有所不同,相对于战略投资者的“贪婪”,社保基金更求稳。社保基金入市本质上也求利,但是社保基金绝对不允许在股市出现大幅度亏损的情况。试想一下,一旦亏损过大,全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参保人员的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补贴或救济由谁来保障呢?

所以社保基金秉持的态度是:绝不恋战,赚了就跑,小赢即安,坚决杜绝大幅度亏损,保障参保人员的权益,维持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

因此,与其说社保基金的坚持会对银行板块疯涨行情造成冲击,还不如说社保基金是借了银行板块疯涨的“春风”,即你涨我就减持一部分,资金回流、落袋为安,等下次中行股再上涨的时候我再减持一部分,总之小赢就可!

所以我倒是认为投资者怕社保基金减持的消息会对银行板块产生负面影响有点过于担忧了,其实担忧的人把方向弄反了,不是社保基金减持冲击上涨行情,而是银行上涨后社保基金才减持。

第二:减持5986.7万股多吗?放在社保基金所有持股中也就九牛一毛罢了;

5986.7万股看上去很多,但别忘了社保基金的规模多庞大,5986.7万股仅仅是九牛一毛。

2006年社保基金首次入股中行,当年3月份社保基金耗资100亿元人民币取得中行约85.14亿股;5月中行在港股上市后,这85.14亿股再加上汇金公司划转给社保基金的28.03亿全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至此社保基金持有的中行H股数量高达113.18亿股。

2010年上半年、2011年、2012年1-2月、2013年1月、2018年下半年、2020年下半年这几个时间段社保基金都有减持,直到今天尚持有58.08亿股,市值约合127.87亿元人民币。

我们算一下就知道了,在本次减持前,社保基金约持有中行H股58.679亿股,而本次坚持规模为5986.7万股,仅占总规模的1%罢了。所以这算哪门子减持?相当于持有100股仅抛了1股而已,与所谓的“跑路”有关系吗?

因此不要被5986.7万股、1.59亿港元这两个数字唬住,在社保基金眼里不过九牛一毛罢了。如果不看好中行,不看好银行板块,绝对不会出现如此小比例的减持,早就大规模抛售了。

结论:社保基金减持不会对银行板块疯涨行情造成冲击

综上而言,一方面社保基金属于纯粹的财务投资者,见好就收、见利就止,高位减持套现再正常不过了;再者,1%比例的减持算不上恐慌性“跑路”,“5986.7万股、1.59亿港元”在别人眼里是巨大的数字,在规模庞大的社保基金眼里不过是“零花钱”、“边角料”。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社保基金"逆市"减持中行,短时间内疯狂套现,银行板块飙涨,牛气还能持续多久?

不听你忽悠,投资好几年,,忍痛出局,去年下半年卖出交通银行,现在减持港股中国银行,想想去年下半年,中国跟行的原油宝被外资石油期货干到负37多美元,输的连命都没有,期货干到负数穿仓,这帮后生有多大能耐?可想而知,?村里把社保基金当冤大头,而社保基金沒拿你当会事,确实社保基金亏不起,从来凭能耐和本事造福广大百姓,衣食住行添砖加瓦,既没吃独食,也没开小灶,每年有个十几个点收益,确定对得起全体国民,是稳定,而不是爆富,吾要为社保基金加油、加赞`、鼓劲。把中国人的钱,用在中国人身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未来!

社保基金"逆市"减持中行,短时间内疯狂套现,银行板块飙涨,牛气还能持续多久?

只能说明一件事。当要入时先砸,当要走时先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