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口每年交600元养老保险,十五年后六十岁,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您参保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至于每年交600元,15年达到60岁的退休年龄后能领多少养老金并不一定,因为各地基础养老金有高有低、财政补贴有高有低、15年后基础养老金调整到多少是未知数,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600元的缴费档,即使几年有600元缴费档,未来14年也不一定年年都有,所以15年每年缴费600元可能根本无法实现。
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个计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计算模型,在此模型下可以自己预估15年后养老金是多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计算模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的算法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139个月。
其一:基础养老金
各地基础养老金水平不一,国家每年都会规定一个最低水平,各地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在国家最低标准上适当提高。
比如城乡养老保险最初设立时,国家规定基础养老金最低55元/月,今年最低是93元每月。而目前全国范围内基础养老金最高的是上海1100元,其次是北京830元,其余大部分地区基础养老金都是100多元的水平,我们山东日照基础养老金目前是130元/月。
再者就是基础养老金每年或者隔几年就会提高一次,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增加了、通胀了、物价上涨了,这些都会使得基础养老金上涨。
比如山东日照在2009年基础养老金只有55元/月,而经过7次上涨后,目前基础养老金是130元/月。
(例图:上海基础养老金历年上调)
其二:个人账户余额
个人账户余额又与缴费基数和财政补贴有关,提问者说缴费基数是600元,那么我们就以600元为例(实际上有些地区根本就没有600档,还有一些地区缴费档是1000元起步,比如北京)。
而对于财政补贴方面,国家也有最低限制,即规定对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的,补贴标准不得低于30元/人;缴费档次越高,则适当增加补贴金额;对选择500及以上缴费标准的,补贴标准不得低于60元/人。
同样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我们这里财政补贴的标准是选择500、600、800、1000、1500元缴费的,每人每年补贴60元。当然了,我们这是国家最低补贴标准,不排除有些地区补贴力度更大的情况。
那么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每年缴费600元,补贴60元,在不考虑利息收益的前提下,个人账户累积数是:(600元+60元)*15年=9900元。
(图例:云南2019年缴费档极缴费财政补贴)
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每年缴费600元,补贴60元,15年后达到60退休年龄时,能拿到的养老金为:最终养老金:130元+9900元/139个月=130元+71.22元=201.22元。
这里的“201.22元”是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的,但前提条件是15年后基础养老金维持130元不变,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其实还会上涨;再者,15年中,财政的补贴力度可能还会增大。因此两方面的原因都会使得最终养老金在“201.22元”得水平上提高一个档次。
如果以上海现在的基础养老金水平看,能拿到的养老金是1100元+71.22元=1171.22元;
如果以北京现在的基础养老金水平看,能拿到的养老金是830元+901.22元=1171.22元;
结语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地区不同,基础养老金不同,最终养老金不同;
2.地区不同,基础养老金上涨力度不同,最终养老金不同;
3.地区不同,财政补贴力度不同,导致个人账户余额不同,最终养老金不同;
4.地区不同,财政补贴上涨力度不同,导致个人账户余额不同,最终养老金不同;
5.因为基础养老金、财政补贴力度大概率都会提高,所以上述计算只能说是“最低水平”,15年后养老金绝对比这个数要高。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农村户口每年交600元养老保险,十五年后六十岁,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这里的个人帐户算法应该是:600X15年二9000元十政府补助,打个比方,政府补助每年100元X15年二1500元。
个人帐户900O元十政府补助1500二10500元。
公式为10500÷139个月二76元
国家的基础养老金各地都不一样,我们沈阳是160一170元每个月。那就是基础养老金17O元十帐户余额的钱76元(没算每年存银行的利息)246元。60岁每月应领246元。
农村户口每年交600元养老保险,十五年后六十岁,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农村户口每年交600元养老保险,十五年后六十岁能领多少养老金呢?你实际上是缴纳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600元的标准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属于中低以下的缴费标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缴纳600元,国家补助在50元左右,个人缴费和国家补助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由于一年缴纳的标准只相当于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个月的标准,15年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钱,也只相当于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一年的钱,如果按照这个缴费比例来计算,养老金是比较低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与职工养老保险是完全不同的。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在基础养老金部分,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没有统筹账户资金,所以基础养老金全部由财政来发放。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各地基础养老金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基础养老金水平都是在100多元左右,在不同的地方基础养老金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在上海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为1100元,在重庆每月的基础养老金是115元,几乎相差了10倍。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具有储蓄性质养老的性质,也就是个人缴纳的部分和国家补助的部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按照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也就是按照个人账户来除以139个月。比如你每年缴纳600元,国家补助50元,相当于每年缴纳650元,缴费15年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为9750元,除以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70.14元。加上基础养老金部分,假如你是在上海,那么每月的养老金为1170.14元,假如你是在重庆,每月185.14元。
从计算数字看上去,养老金似乎不高,但是即使按照重庆的标准,每年也要领取2221.68元,而自己每年只缴纳了600元,所得回报是自己缴纳标准的三倍以上,这个账我想你自己都是会计算的。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规定,养老金是属于终身领取,不像储蓄存款那样领取完固定的期数就不再领取。
综上所述,每年缴纳600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到了60岁以后,即使按照现在重庆的标准来计算,每月领取养老金也会接近200元,每年就是2000多元,这个回报率是非常高的,也是非常划算的。
农村户口每年交600元养老保险,十五年后六十岁,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每年交600元养老保险,这种就是属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要搞清楚缴满15年,60周岁后可以领多少养老金,我们就需要先了解城乡居民养老金的构成和算法。
- 城乡居民养老金构成
城乡居民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补贴的,每个省份和地区会不一样,像我所在的江西省某县,目前是60-64周岁110元每月。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由个人缴费、财政补助、利息三部分组成。
- 城乡居民养老金算法:那么每年交600元,满15年,60周岁后,每个月能领多少钱呢?不同的人能领的养老金会不一样,这个主要取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先记住一个数字139,是一个被除数。以我所在的江西省某县标准举例,月领取待遇金额=110元+(600+65)×15年÷139=182元(利息未计算)。 这个65元是每年政府给你的缴费补助,也是计入个人账户,缴费档次越高,这部分补助会越多,养老金也就越多了。
182元,就是60周岁后,每个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了。当然,这个不会是固定不变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和缴费政府补助是会变化的,随着经济增长,会不断增长,缴同样的费,能领到的养老金会越来越多,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一定的福利性。
农村户口每年交600元养老保险,十五年后六十岁,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农村户口养老保险现在也称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越多领取的也就是越多,最低档次为100元/年,最高为8000元/年。也确实有这个600元/年档次,对于领取标准分为15年和三十年。
以缴费年限为15年,缴费档次600元为例,60岁后能拿到多少?
咱们以河北地区为例,它也是有一个计算的公式:( 600+60) X15➗139+108=179元/月。对于这个领取金额的情况,目前就是这样的。如果日后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应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的。
关于这个农村养老金缴费金额为100元/年的情况,现在在领取的都是领取115元/月。而对于600元/年的缴费,对于这个领取的金额情况确实不高。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已经到了60岁,但是一个月也没有缴费,也是可以领取的。但是领取金额比较100元缴费档次还低10几元,有总比没有好一些吧。
农村户口每年交600元养老保险,十五年后六十岁,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毫无疑问:连续缴费15年,每年缴纳600元的养老保险费,每月可增加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基在60-80元区间之内,缴费增加待遇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仅有两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强制地按月缴费,缴费金额普遍比较高,每年缴费1万-3万元是很正常的事情;灵活就业人员为非强制保险,大多按月或者按季度缴费,年缴费金额最低的也在7-8000元以上。而城乡居民,均按年缴费,目前的年缴费金额最低档的一般在200一300元以上,最高档的3-5000元以上,极个别地区已经超过1万元,完全可以说因地而异。对个人来说,只是在本地区允许的缴费档次范围内,按自己的经济负担能力自由选择。毕竟,在社会保险政策上,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最基本的原则。没有高标准的缴费,当然不可能有高标准的待遇。说到底就一句话:按年缴费且年缴费仅为600元的参保人,只能是城乡居民,也只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其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两部分共同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见以下截图。政策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
基础养老金由政府免费、无偿地发放,是政府依法给个人、专门补助养老的财政补助资金。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是一个固定的常数,体现的是国家对城乡居民法定的养老责任。个人账户养老金,则完全通过个人缴费的方式逐渐地积累,自然是缴得多,领得多。是个人对自己养老的经济投入程度,体现的是个人责任和努力程度。严格地说:只有政府和个人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待遇,并且必须把真正的重点放到个人缴费上,完全依赖国家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尤其要强调的是:完全没有缴费参保,个人账户养老金为零的年满60周岁的城乡居民,当然只能领到一份当地标准的基础养老金。
从理论上讲: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由三部分共同构成:个人每年的缴费金额、政府按缴费金额的高、低给予的财政补贴和记账利息。用公式表示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年缴费金额+财政补贴)×缴费年限+记账利息。再将总额除以计发月数,就是每月可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即:每月可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年缴费金额+财政补贴)×缴费年限+记账利息]÷139。
这里要强调一下:1、个人缴费高、低不同,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也不同,同时缴费档次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别。经济困难地区基本上按30元、60元、90元的标准分档补贴,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果按最高标准缴费,财政补贴已达到600-700元的水平。地区差别之大,超出你想象的程度。2、由于城乡居民的缴费金额普遍比较低,缴费年限也不长,记账利息自然就十分有限了,可以直接忽略不计。思想上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就可以了。
因此,每月可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年缴费金额+财政补贴)×缴费年限]÷139=(年缴费金额+财政补贴)×(缴费年限÷139)=年缴费金额×0.1079+财政补助×0.1079。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缴费年限÷139又是一个常数,即:15/139=0.1079,其实质意义是:15年的总缴费,要按政策平均地分配到139个月中去。由此可见:每月可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既与个人的年缴费金额的高、低密切相关,又与政府补贴的高、低密切相关。这样变形一下,就能非常直观地看到个人和政府的直接贡献。
下面咱们就计算一下:当连续缴费15年、且每年缴费600元时,若政府补贴为30元,每月可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600+30)×15÷139=67.99元;若政府补贴为60元时,则为(600+60)×15÷139=71.22元。
在确定了每月可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金额之后,再加上政府免费发放基础养老金,就是每月实际领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用公式表示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当地标准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不过是非常简单的加法而已。
最后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农村户口每年缴600元养老保险,十五年后六十岁,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呢?综上所述,在全国不同的地区,目前实际发放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差别还非常大。最低的只有113元,最高的上海市达到1200元。绝大多数地方在200元以内,超过200元的基本是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总体而言,基础养老金的标准并不是很高。同时,各地的政府补贴标准的差别也很大。因此,要准确地算出某一个特定个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没有详细的基础资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不过每月可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却很容易就能算出来。说到底:连续缴费15年、每年缴费600元时,每月所增加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仅仅在60-80元的范围内。坦率地说:其实聊胜于无,根本没有多大的实质性作用。总之一句话:在社会保险政策中,缴费标准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所享受的待遇水平。如果缴费标准低,永远不可能有高标准的政策待遇。
顺便再澄清一下两个概念:很多人在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上经常犯糊涂。
1、参加哪一种养老保险,与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完全无关,只与工作岗位、工资收入有关。城市中有大量既没有工作,又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只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反,农村户口的人,只要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种类型的企业参加了工作,照样必须依法强制性地缴费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既便是没有用人单位的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自行决定,以个人身份缴费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2、城乡居民缴费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法定的待遇名称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只有城镇职工依法参保之后,其法定的待遇称之为基本养老金或者养老金。这里有明确的概念区分,请广大的朋友们千万别糊里糊涂地胡拉乱扯。毫无疑问:称呼上的混乱,就表明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