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交公粮,要求增加退休金合理吗?

农民交公粮很正常,国家无偿给你自留地宅基地,难道生产的粮食就归农民自己?就像工人在工厂生产产品,收益都能归工人自己吗?以交公粮要求增加退休金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国家现在要求无偿退回自留地宅基地,以提高农民退休金,农民愿意吗?

农民、工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主要贡献者。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经历70年的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如此辉煌的蜕变离不开农民、工人等社会经济的各类参与者。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两大群体作为社会组成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理应享受同等社会保障,但当时国家底子薄,百废待兴,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时很难实现全面覆盖。于是1950年最初建立的只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即作为工人身份的经济参与者可以在退休之后享受退休金,为老年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开支来源。

但是当时我国实际是标准的农业国家,农民的比例达到了90%,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民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不容小觑,但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当时财政收入极低的水平下实在无力建立,虽然自建国后就建立了粮站系统,种粮农民要按比例“交公粮”,充实国家财政,保障国家正常运转。

新农保保障体系的建立

上文我们说到,1950年我国就建立了针对工人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历经36年后又在1986年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对职工的保障范围和保障力度有了更显著的提升,退休后的养老金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

但针对广大农民群体的保险制度迟迟未建立,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民在晚年只能依靠子女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

直到2009年,针对农民群体的新农保才逐渐在全国开始推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才真正惠及到广大农民群体。

虽然新农保发展到今天已有10多年的时间,期间新农保也升级为城乡居民社保,在保障范围、缴费基数、报销比例、养老金待遇、财政补贴比例上都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保障能力和养老金待遇上还是不能与城镇职工社保同日而语,很多退休的农民月发养老金仅仅100多元,在当下物价水平下很难维持生活。这就给农民群体造成了一种不平衡感:“为什么同为经济发展做贡献,也在种粮期间按政策上交了公粮,养老金待遇却差别这么大”?

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

如今国家富了,条件允许了,针对农民这一群体,国家开始在政策上予以大力倾斜,尽最大努力为农民减负、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首先,2005年12月29日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在全国人大获得通过,农业税至此被废止;2006年1月1日,我国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即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的农业税至此成为历史,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交公粮”一说了。

再者,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全面实施。不仅农业税被全面废止了,而且开始补贴种粮农民,由“农民交公粮”转为“奖励种粮农民”。2015年《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由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调集部分财政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切实“奖励”种粮农民,为农民减负。

第三,新农保对60岁以上的农民在不缴费的前提下就可以按月享受养老金。上文说到新农保建立时间较晚,大部分“交公粮”的群体已经60岁以上了,考虑到他们为国家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新农保政策规定已年满60周岁的农民,不用缴费也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即国家无偿按月发放给基础养老金,以供他们养老。虽然每月可能只有几十元,但是确实国家的一份心意。

结语

通过上文梳理我们知道,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较晚、养老金水平较低国家是有“苦衷”的,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建国初期,国家底子薄,财政收入少,一穷二白的局面真的无力建立全面覆盖农民、工人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逐步惠及。

欣慰的是如今国家富了,针对农民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了,针对农民的养老保险体系也建立起来了,虽然还有差距,保障力度也较低,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多,未来农民的养老金也会越来越多,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最后,感谢广大农民为新中国和社会经济的付出,国家没有忘记你们,但是有些东西是历史遗留问题,正如改革开放后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一样,农民的生活和保障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足。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农民交公粮,要求增加退休金合理吗?

你问的太单纯了,农民只交了公粮吗?那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是谁的行动。往前倒,那青纱帐藏子弟兵是谁的功劳。那九道海河是谁输通的,那上万个水庫是谁建的。

而农民交的粮食的价格不是农民定的,玉米每斤一角,小麦每斤一角五分,这是统购统销。粮食的剩余价价,跑到哪里了,是否挣工资的人,还有的有退休金的,非农村人用了。你们只要把差价归还农民,农民冻着,饿着也不会要求增加养老金的。

总有些人不愿增加农民养老金,不要只提公粮,这样的提法就丢了西瓜拣了芝蔴。

修水庫时农民工用肩扛石头,扛水泥,睡工棚,吃的简单,馒头饼子菜湯,伙房师傅都是农民自己人。

在五八年,五九年出民工,没有半点报酬,就是纯义务,现在也不会补发工资的。农民要求点养老金,象是邪的,歪的,依我说这是正宗的。

农民交公粮,要求增加退休金合理吗?

谬论,十足的谬论!

农民交公粮,要求增加退休金?请问题主:农民啥时候退休?什么时候有退休金了?本就没有,何来增加!

先给题主上堂课,让他了解一下交公粮是咋回事。交公粮,指的是农民将收获的粮食按标准无偿地交给国家。我国已经取消交公粮这一制度,农民打心底里高兴呀!

交公粮这件事,对于那个年代的农民来说,就像是烙印一样深深烙在他们心里。时过境迁,对于个别人来说,貌似交公粮这件事就跟没发生过一样。

至于农民退休制度没有施行,农民从来没有什么怨言,毕竟真要实施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什么合理不合理,存在即合理!

虽然没有实施退休制度,农民也从过去的没有分文到如今的每月也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尽管不多),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补贴,我相信,农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会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农民交公粮,要求增加退休金合理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农民交公粮,还农业税从开国以来至九十年代未期才基本结束。

在这里我要把交公粮,还农业税的概念告诉题主,交公粮是要按照国家的质量标准和分派任务,无偿的送到粮站仓库的。

交公粮的那个场景,让现在的人看起来也会很酸心的。最饱满、晒得干干的谷子送到粮站,拿不回钱不说,还是件很辛苦的事。

那个时侯,没有装载的交通工具,最多的生产队只有一辆木板车或一辆牛拉车。

公粮是要按质、按量、按期无偿上交的。一但到了交公粮的期限,靠那个破板车、牛拉车是不够的,全靠农产队的劳动力,用萝筐肩挑着送上粮站。有的要经过上下坡十多里山路,夏天顶着酷署,挨着饥饿,把谷送到粮站,还要排队等待,由于送公粮的太多,有时还要等上一夜,等待明天才能交完

再者,在那个红色的集体化年代里,由于国家解放后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百废待兴的时代。国家科学、技术很不发达,更没有能力抗击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交了公粮无口粮,吃红薯米饭,喝粥,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那时侯交的公粮都是供城市人和工人吃的,虽说那个时代吃计划粮,但城里城人和工人至少按计划买到了口粮,其实农民吃的粮根本就没达到那个标准的,农民是最善良的,他们心甘情的无偿付出从没有个怨言。

按着题主的说法很让老一辈的农民伤心!

老农民吃点退休金也是应该的,但是,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要给老人太多退休金,财政肯定是转不过来的,人民应该理解,但国家尽力量的给老人多点补助也是可行的。

农民交公粮,要求增加退休金合理吗?

历史上我国农民确实存在交公粮的情况,但是从2006年开始,我国已经取消公粮这种制度,所以从2006年之后大家是不用交公粮的。

相反最近十几年我国对农民反而有了更多的补贴,比如目前农民每年按照土地的多少会获取不同程度的种田补贴,有些家庭土地比较多的甚至可以获得上万块钱的补贴,此外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粮食收购补贴,以及粮食种子补贴等等。

所以现在还有人拿交公粮来要求国家直接发放退休金,我觉得就有点过意不去了,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我国反哺给农民的一些补贴加上优惠就是对农民的一种补偿。

更何况农民本身根本就没有退休金,何来增加退休金这种说法呢?

所谓退休金基本上主要针对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以及企业职工来说的,这些从业人员只需要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并缴费满一定的年限之后,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

而目前农村所谓的退休金,更多的是指农民自己参加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达到60周岁以上就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

因此很多人都以农民交公粮为由要求国家增加农民养老金的额度,毕竟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农民一个月养老金只有一两百块钱,这个养老金是比较少的。

但是我认为这种要求是不太合理的,也不具有可行性,原因有两点。

第一、没法做到公平。

很多人都说,过去几十年我国的发展重点是在城市,而农民给国家交公粮,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国家应该给农民反哺。

但是农民种粮给国家做贡献了,难道其他人没有给国家做过贡献吗?城镇里面的那些工人难道没有给国家做过贡献吗?我觉得不是,实际上过去几十年我国之所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多的是靠城镇里面的那些工人贡献的。

而现在这些城镇里面的工人所领取的养老金更多的都是自己在职的时候缴纳的养老保险,假如有些农民之前没有交任何养老保险,但现在却要求国家无条件的给他们发放养老金,或者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然后要求国家提高养老金的额度,如果这种做法可行,是不是意味着城镇职工同样也应该要求国家多发放一些养老金呢?

所以农民要求国家提高养老金,这种做法是不太有可行性的,因为没法做到公平。

第二、财政实力不允许。

虽然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需要开支的地方还很多,基建、教育、卫生、科技、养老哪一项不需要大量的投入?

假如国家无条件的给农民增加养老金或者直接发放养老金了,这将会大大增加国家的财政压力,毕竟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也是比较多的,假如我们按照农村符合领取养老金的老龄人口是1.5亿人,每人每个月增加500块钱,相当于一年财政就要多支付7,500亿,这可不是小数目,对于这个数字很多地方财政都是吃不消的。

所以按照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财政收入情况,暂时不具备给农村发放免费养老金的条件。

按照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执行当前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然后财政再补贴一部分钱,等到农民符合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之后,国家再通过统筹进行发放,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农民交公粮,要求增加退休金合理吗?

问:农民交公粮,要求增加退休金合理吗?

这是一个没说到地方的问答题。

首先说农民交公粮,是哪些农民交过公粮?再说退体金,农民有退休制度和退休金吗?如果有,则这个问题可以成立,如果没有何谈"要求增加″?

农民交公粮,是哪些农民交过公粮?回答是曾经的人民公社社员交过公粮,谁是人民公社社员?一九八五年人民公社改乡镇,一九八五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农业人口就是人民公社社员。也就是二O二O年满五十三岁及以上的农业人口就曾经是人民公社社员,他们就都交过公粮。有的交了一年,有的从五八年人民公社开始交了二十七年,如果算一九五八年以前的高级社初级社和单干时期,时间更长。

八六年以后也有公粮,但征购给钱了,也就是国家征购粮食花钱了。

说退休,人民公社从成立起,社员就没有退休制度,干活就有工分,不干活就没有工分。退休是六十岁,六十岁就有退休金,那时公社社员七十岁还有挣工分的,社里不给退休工分。

到二O一一年,满六十岁和以上的老年农民每月给九十块钱的基础养老金,算是给了当初的人民公社社员一个补偿。不满六十岁的每年交一百养老保险,交到六十为止开始领。

以后又涨了四次,涨到今天的每月一百五十三。

题主说的农民要求增加退休金,其实就是要求增加养老金,要求从现在的一百五十三还往上涨。

又问合理吗?这就看怎么说了,站在支持农民的立场上就说合理,站在反对农民的立场上就是不合理。

让农民自己说呢?农民自己应该说,先别提涨不涨,先把养老改成退休,把养老金改成退休金,虽是改改称呼,但养老金听着像施舍,退休金有荣誉感有功劳感,公社社员为什么不争取功劳而要增加施舍呢?

如果让我这个心态的人来说,现在给这些钱就不错,我的父辈祖辈们,世世代代都沒有这一百五十三,他们照样不也一辈一辈的过来了吗?别问合理不合理,给就比不给强,不和人家贡献大的比,因为知足常乐就是朴实农民的传统美德。

知足常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