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那么宇宙之外称为什么?

这是宇宙的大小

【原创】对于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那么宇宙之外称为什么呢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宇宙一词是个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限物质和无限空间客观存在的空间概念,宇宙不是一个具体的实物,不会存在着直径和之外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一方面,目前科学界所说的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是天文科学家通过太空超级望远镜所观测到宇宙的直径距离,这个直径距离只是观测到宇宙可视见范围的哪一空间部分,实际上是宇宙无限空间的极少部分。

宇宙是一个空间概念,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限物质和无限空间客观存在的自然天体,是由数之不尽的恒星及其恒星系所构成,数之不尽的恒星系像是一个个宇宙细胞一样充盈着整个宇宙的无限空间,每个恒星系(宇宙细胞)都是一个个物质周期循环运动的实体,能实现恒星及其恒星系周期的循环再生与轮回,共同来占领宇宙的无限空间,共同来支撑着宇宙的恒存。因而,无限自然空间的宇宙,是不存在着直径的问题。

二方面,宇宙包括了自然界所有事物一切的一切,任何事物只能存在于宇宙之中,是不会有存在于宇宙之外的事物存在。因而,无限自然空间的宇宙,只会有存在于宇宙之中事物的问题,而不会有存在着宇宙之外的问题。

由此可见,宇宙是一个空间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实物,是不会存在着宇宙直径和宇宙之外的问题。

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可阅读到我相关科学领域前沿上二千道的原创答题,定能阅览到你感兴趣的前沿科学知识。欢迎大家加入相关讨论或发表意见。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抄袭可耻。欢迎转发。)

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那么宇宙之外称为什么?

膨胀的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一旦科学家明白宇宙正在膨胀,他们立即意识到在过去它会变得更小。在过去的某个时候,整个宇宙都是一个点。这一点,后来被称为大爆炸前的奇点,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宇宙的开始。

宇宙没有像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方程所说的那样崩溃,原因是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膨胀。宇宙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膨胀的宇宙,一个基于现代物理学的新概念,平息了从古代到20世纪初困扰天文学家的悖论。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并没有停止扩张。我认为宇宙如此之大,一定有其他生命存在。

宇宙,大爆炸的产物,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超空间,半径约为10²²光年。虽然不是无限的,但它非常大。

也就是说,宇宙直径约为1560亿光年(基于大爆炸遗留下来的无线电波的散射)。尽管宇宙只有大约137亿年的历史(这让你相信宇宙的直径是270亿光年),但随着宇宙经历一个指数膨胀期,它实际上要大得多。可观察的宇宙(我们能看到的)确实有270亿光年的直径。

至于在宇宙之外的是什么,根据目前的11维弦理论,假如宇宙是一个膜,在宇宙之外,可能有无数其他的膜,有些类似于我们宇宙的膜,有些可能是二维的,或者有一套与我们宇宙完全不同的物理定律,所以物质可能永远不会形成,也可能形成,宇宙中的任何生命对人类来说都可能认不出是生命。

比如会说话的石头之类的东西,任何科学上可能的东西,也许老鼠像我们一样进化成为主导物种。

如果你同意弦理论,宇宙几乎就像一颗行星,想想地球,你可以绕着地球转,然后在同一个地方结束,这是可能的,然而,在弦理论中有多个宇宙——如果你可以想象它们像这样堆叠在一起, 显然不是二维的,但是这个例子让我们更容易想象——一个关于大爆炸是如何发生的理论是,其中两个宇宙碰撞创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创造了多元宇宙。

此外,可能还有其他宇宙大爆炸事件,可能是无限多的。如果它真的是无限的,那么你的宇宙也是无限的,有些完全相同,有些略有不同。

就个人而言,我相信相对论,这意味着宇宙永无止境。如果你去宇宙的边缘,你将处于不同的时代,如果你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新的星系。从地球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能的。这些新的星系以光速运行,这意味着光永远不会到达地球。

宇宙中的每个点都认为自己是整个奇点中最古老和最集中的点。

奇点的原点在我们这个137亿年的宇宙中的每个方向大约465亿光年之外。这种反直觉的观察是由于新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在奇点内不断被创造出来。宇宙的原点已经退到人类可以观察到的观察范围之外,宇宙中的每一个点都有同样的观察视角。

想象我们宇宙是一个气球,你是气球中心的一个点,气球壁代表奇点事件(时间的开始)。当你给气球充气时,你只需在一个点吹气,在我们的气球宇宙中,空气(时间和空间)同时在每个点周围被创造出来——宇宙已经膨胀到超出了它的年龄所能解释的体积。

虽然我们的奇点宇宙没有“外部”这种东西,但是没有理由不存在无限数量的奇点...

当前主流宇宙学思想认为时间和空间将永远在奇点内展开,随着静态物质变得越来越扩散,其能量熵增大,宇宙将逐渐变冷变暗。

如果银河系中有10000个先进文明,那么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为400光年,对于任何类型的交流来说都是一段令人畏惧的距离。人类最早的无线电信号已经进入太空约70光年,如果有人在听的话,它们现在已经与太空的自然背景无线电噪音无法区分。

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那么宇宙之外称为什么?

首先要明白930亿光年是如何得来的,简单说就是根据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间,还有宇宙宇宙膨胀的速度等计算出来的,930亿光年的距离意味着我们只能看到930亿光年远处发出的光,930亿光年之外的光无论如何都不会传到地球,因为宇宙在超光速膨胀!

这也意味着,930亿光年之外应该还会是宇宙,但那里的发生的一切与我们都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光线永远都不会传到我们地球,也不会对我们有任何影响!

930亿光年只是人类的可观测宇宙的大小,930亿光年之外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是未知!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即使930亿光年之外仍会是宇宙,但宇宙不会是无限的,意味着宇宙应该会有一个“边”,那么“边”之外会是什么呢?

宇宙的“边”或许与我们平时了解到的物体的边有本质区别,宇宙有界但没有“边”,宇宙也不存在所谓的“外面”,所有的一切都在“里面”,宇宙膨胀的过程就是“地方”膨胀的过程,因为宇宙的膨胀就是时空的膨胀!

如果非要纠结于宇宙之外是什么,“无”!无并不是什么都美没有,而是会随机衍生出虚粒子!“无”诞生了如今的一切!所谓的“无中生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那么宇宙之外称为什么?

930亿光年以外又是什么?

这个话题里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我们的可观测宇宙是否就是930亿光年的大小,第二则是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两个问题都超出了我们观测的条件之外,只能在观测的基础上做一些合理的推测。

您完全没有看错,这张图中只包含了100多亿光年,那么可观测宇宙930亿光年从何而来?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尽管不需要在这个话题中讨论,但大致说明下会比较合适,根据观测到的来界限宇宙暴涨速度哈勃常数(约67KM/百万秒差距(326万光年))计算,宇宙约在130多亿光年外膨胀超过光速,因此只有138.2亿年历史的宇宙膨胀出了930亿光年的大小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我们最先进的观测手段,可见光波段观测到了134亿光年外名为GNZ-11的天体,各位可以计算下Z=11的天体退行速度有多快,射电波段观测到最遥远的天体在136亿光年外....理论上到了第一缕光的时代即已经没有光学观测手段的用武之地了,再往前的宇宙黑暗时代和大家熟悉的大爆炸的余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这之前,已经没有任何观测手段了!

也许各位会很奇怪,宇宙的大小怎么会和追究宇宙的起源扯上关系了?其实暴涨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一个奇点的无限扩张,而这个扩张均匀发生在宇宙各处,所有的时间、空间和物质都来自于它,而现在这个点已经扩张到了930亿光外的某处.....而我们的理论技术手段却只能观测到距离真正边缘还差那么一步的位置,但是咫尺天涯,我们可能永远都看不到真正的边缘!!

既然永远到不了这个位置,那么我们抛开这个边缘不谈,假如越过这个边缘呢?这是另一个宇宙终极问题,可能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更为妥当一些,因为只能猜测,如果认同只有一个宇宙,那膨胀之内才有时间、物质与空间,之外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认同多个宇宙,那么之外就是多维宇宙,而宇宙与宇宙之间应该是紧挨着的,为什么?因为膨胀之内才有空间,宇宙与宇宙之间的区域无法定义,只能假设之间就是互相依偎的.....!!

宇宙这个气球,我们能戳破它吗?

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那么宇宙之外称为什么?

准确来说,930亿光年只是目前的可观测宇宙范围,科学认为可观测宇宙之外的整体结构和我们的可观测宇宙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整个宇宙之外是什么,那就不知道了,甚至目前整个宇宙的范围也没有科学家可以说清楚。

可观测宇宙为什么是930亿光年

在不考虑整个宇宙的形状前提下,可观测宇宙是一个以观察者为中心,半径约为465亿光年的球形区域。哈勃定律告诉我们,距离我们越远的天体,其退行速度越快,计算表明在距离我们约140亿光年远的位置,其空间退离速度已经达到光速,因此也有许多人比较好奇,为什么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但是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却是930亿光年?其实这还是因为空间膨胀的原因,我们观察宇宙主要是通过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遥远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在传向地球的同时,天体本身也在远离地球,理论上当我们现在接收到的最遥远的天体信号时,其天体本身已经距离我们465亿光年了。(下图,可观测宇宙的形成)

未来宇宙大小

由于宇宙的膨胀效果,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大小其实随着时间流逝也在逐渐变大,更远处的电磁信号穿越茫茫宇宙也会逐渐到达地球。由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知道,表示宇宙膨胀率的哈勃参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很远的过去,哈勃参数其实比现在要大,这就表明在宇宙大爆炸初始阶段,宇宙的膨胀速度是非常快的,随着时间流逝,哈勃参数也在逐渐减小,因此伴随着宇宙膨胀速度的增加,就会存在一个“未来可见极限”,超过这个极限范围的天体发出的电磁波永远也不能被我们接受到,计算表明,“未来可见极限”的边界距离我们约620亿光年,按照宇宙学认为的宇宙各向同性性质,宇宙中的天体处于均匀分布状态,那么我们在遥远的未来能看到的天体数量大约是今天的2.36倍。

谈论可观测宇宙之外在当下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们知道信息与能量的传递速度最快就是光速,目前的可观测宇宙范围为930亿光年,在这之外的空间,依然属于宇宙范围,只是由于宇宙法则的影响,我们现在不可能观测到这之外的事物,就算可观测宇宙之外有上千亿或者上万亿光年的范围,但是它们并不会对我们的宇宙造成什么影响,在“未来可见极限”范围之外发生的任何事件都不会对我们的宇宙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它们和我们的宇宙并没有现实上的因果关系,因此谈论可观测宇宙之外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结语

宇宙学认为,宇宙是各向同性的,因此可观测宇宙之外的情况和可观测宇宙之内并无不同,只是我们无法观测到而已,在可观测宇宙之外,万有引力依然成立,依然有星系、恒星、黑洞等等天体的存在。如果放眼整个宇宙之外,那就不清楚了,这就像谈论宇宙大爆炸前奇点之外是什么一样,或许是无尽的虚空,或许是更高维度的空间,但总的来说,目前谈论这个并无实际意义。

感谢浏览,我是漫步的小豆子,科学之旅,并肩前行,欢迎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宇宙直径为930亿光年,那么宇宙之外称为什么?

准确的说是可观测宇宙的直径为930亿光年,关键是可观测宇宙五个字。

可观测宇宙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以观测者为中心的整个可视球体,对于我们人类(观测者中心)就是半径为465亿光年的球体。

而465亿光年这个数字其实不是我们看到的,而是我们算出来的——它又叫共动(共同运动)距离,这是宇宙膨胀导致的,是根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红移量求出来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又称3k背景辐射,是充满整个宇宙的热辐射,是宇宙留下的余晖,温度只有3k左右。

我们目前能观测到的最远距离只是200多亿光年,而465亿光年是我们观测的极限——即便我们的望远镜技术达到顶尖水平,那里也是我们的观测极限。

可观测宇宙意味着这样的宇宙并不是宇宙的全部,只是可以观测到的。

所以,题主问(可观测)宇宙之外是什么?答案就是宇宙之外还是宇宙。

而这整个宇宙有多大,我们却不得而知,但对于这里面的每一个观测者来说,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可观测宇宙,它们大小或许还有差异。

欢迎关注挡不住的熵增,有其他问题请留言评论,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