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为什么这么冷?

感谢头条悟空问答的邀请!对于太空中为什么这么冷呢之话题,我个人观点认为,太空气体为什么这么冷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光和热的聚集点。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太空气体不是实体,只有实体才会有光和热的聚焦点。阳光热量的产生是光子群持续聚集在一起的效应作用,只有实体物质的存在,方能有热量的产生。

而太空气体是太阳光子群高速运动的真空游漓现象,是光子群高速运动穿透性的自然媒介,具有不聚焦和不聚热的物理属性。因而,太空气体无法有光子热量的产生,就像火把生火时用手快速划过而不会感觉到有热量的存在一样。此外,太空气体是真空环境,通常是绝对零度状态,最低温度可达零下250摄氏度,是十分寒冷的自然现象。所以,这就是太空气体中为什么会这么冷的原理所在。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关注我,欢迎大家加入相关讨论和学习。宇明于东莞市。

太空中为什么这么冷?

太阳温度高达5000度,为什么太空还是冷的?

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是5500K,地球上的温度也挺温暖,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太空给我们的感觉却是非常寒冷的,无论是在《阿波罗13》中还是在科幻片比如《复仇者联盟》中的乌木喉就是这样领盒饭了,还有《异形》中被吸入太空的异形宝宝,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温度到底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中最关键并不是温度,而是温度背后的本质,热力学中的温度定义物体微观粒子的运动剧烈程度,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了解到温度必须有一个载体,它不介意是哪一种,但如果没有载体的话,温度就不能被定义!

布朗运动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R. 布朗在观测花粉颗粒在水溶液中作不停的无规律运动,进一步的福安测发现,其他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也会不停的运动,1877年J.德耳索首先指出布朗运动是颗粒受到液体分子碰撞的不平衡力所致,1904年法国科学家H.潘卡雷认为这是液体分子无规律热运动表现

微观粒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假设一个物体的最小粒子质量m以速度v运动,那么整体表现的温度为如下

T为绝对温标,K为玻尔兹曼常数,那么而质量知道了m和运动速度v,最终将可以求得这个物体表现出来的温度。

而普朗克温度就是这么来,mp普朗克质量,为:2.176 51(13) × 10^-8千克,它是粒子的康普顿波长与其史瓦西半径相比拟时的质量,即微观粒子质量的上限。

普朗克温度的本质就是可能最大的微观粒子在光速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温度,当然我们已知也没有那么大质量的基本粒子,也没有达到光速运动的微观粒子运动,所以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温度,但宇宙大爆炸时可以,在第一个普朗克时间内宇宙就达到了这个温度,此后一路走低,一直到现在的微波背景辐射2.73K。

太阳和地球之间广袤的宇宙空间,温度的载体是什么?

宇宙空无一物吗?明显不是,但它也不是到处都是物质,比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太空,这些区域以我们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是空无一物的,但它每立方厘米的原子数量约有数十个,甚至比本星际星云密度的0.3个/立方厘米还要高一些。但这明显不足以承载我们宏观俗称的温度。

因此我们用可以用温度来定义这片区域,但粒子太少,甚至我们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太空中确实非常寒冷是吗?其实也不是这么理解!

寒冷的感觉哪里来的?

我们感到寒冷是因为身体的热量正在通过某一种途径快速散失,比如游泳上岸时一阵风过来特别冷,这是因为身上的水分被风蒸发带走了大量的热,或者冬天掉水里,冰冷的水通过传导带走了身体的热量,但如果赤膊掉到了太空里,第一没有风,因为没空气,第二没有介质传导,只有一种辐射降低体温,而辐射降温效率是比较低的,因此我们掉到太空里并不会感觉寒冷!

为什么有文章认为人掉到太空里会结冰?

会结冰其实并没说错,但却不是太空的低温造成的,而是低压,因为人体是含有大量水分的,在极低压的条件下体液会沸腾,导致皮肤破裂蒸发失温这是快速散热的主要途径,另外如果晒不到阳光的阴影处则会通过辐射慢慢降温,所以会是冰火两重天,晒到的位置犹如灼伤,晒不到的位置则慢慢结冰。

幸亏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微粒比较少,否则受到这些尘埃遮挡,地球获得阳光将大幅减少,就像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天气,地球的日子可不是那么好过。

宇宙中最冷的地方

已知宇宙中最冷的地方是回力棒星云,这是一个扩散中的行星状星云,速度达到了150千米/秒

这个沙漏状的结构长达3万亿千米,大约是2万个天文单位,这是中心恒星死亡到了白矮星阶段再也束缚不住外部气壳时,物质流失所致,未来这个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根据阿塔卡马毫米波/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回力棒星云的最低温度大约只有-272.15℃,仅仅比绝对零度高出约1℃!

不过未来它将失掉这顶桂冠,因为它扩散快速扩散的气体云正在被附近的恒星所照射,这将让它的温度慢慢回升,最后至少将会达到2.73K。

太空中为什么这么冷?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太空是绝对零度的”,其实这个观念是有问题的,首先,太空并不是绝对零度;其次,人跑到太空中并不会冻死。(当然,一般来说是憋死或者体液沸腾而死)。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我们要从哪个角度来分析:

太空中很难显现出温度

如果你拿着一个温度计到太空当中去测温度,那会测到什么呢?

大概率是显示不出来具体多少度。对我们来说,温度是冷热。但如果你深入到微观世界,温度其实是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就相对不那么剧烈。

根据不确定性原理,当分子几乎不进行热运动,而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振动时,就会达到绝对零度,这个温度是-273.15℃。所以,绝对零度的温度值也是从分子的热运动中得到的,才会有这么奇怪的一个数值。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这是大量统计得到的结果,意思是要测出这个温度需要大量的分子聚集才可以测出来。

但是太空是真的很空旷。除非天体以及周围的地带,否则分子数都极其少。2013年,科学家通过普朗克卫星发回的数据得到了宇宙在大尺度上不弯曲,并且基于宇宙学原理和广义相对论,计算出了宇宙的平均密度,这个密度要小于宇宙临界密度也就是0.9*10^(-29)g/cm^3,如果我们把宇宙的物质都看成是氢原子(实际上,宇宙中99%的元素都是氢和氦),那这个平均密度相当于一平方米内还不到1个氢原子

这个空旷的程度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实验室都无法做出来的“真空”,再加上宇宙中有很多地方是由大量的物质聚集的,这就导致其他的空旷的地方的密度还要更小一些。

所以,这样的空旷程度,你拿着温度计根本也测不到任何温度,同样的,如果不考虑人会挂,人体裸露在太空中也感受不到冷的。

而我们在地球上之所以能够明显感受到冷热,就在于地球是大量物质粒子聚集的天体,微观粒子数量足够多,完全可以让我们明显感受到冷热。

太空的温度

那太空有没有温度呢?实际上是有的,但这个温度并不是绝对零度,那应该是多少呢?

实际上是2.7K,也就是比绝对零度高2.7度,这是如何得到的呢?

其实这和宇宙大爆炸有关,话说138亿年前,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

在这之后的38万年后,宇宙的温度降到3000K左右,中性原子开始形成,而大爆炸时的余热则以电磁波的形式在宇宙空间中传播,成为了宇宙的背景辐射,遍布了整个宇宙空间,一直持续至今温度降到了2.7K,也被我们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上世界60年代初,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为了改进卫星通讯设备,建立了一套高灵敏度的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然后,他们就发现无论什么季节,总能接收到遍布全天的背景辐射。

后来,这也被证实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早期的设备比较粗糙,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并不细致,体现不出什么具体的细节,后来,各国陆续发射了不同的探测器去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最新的普朗克卫星甚至是跑到了地球轨道上绕着太阳运动,以此来排除地球的干扰,获取到了大量数据,得到了一张目前精度最高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以,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并且如今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已经成为了天文学家必备的武功秘籍,它能告诉科学家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会如何演化。

因此,太空并不是绝对零度的,而是2.7K,这是由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决定的。但同时因为太空实在太空旷,密度实在太低,温度是基于大量微观粒子热运动的统计,因此,人或者说温度计根本感受到这个温度的存在。

太空中为什么这么冷?

太空是真空,没有物质存在,没有物质可承载热量,没有物质吸收并转化表达为热量,真空中没有热源。

太空中为什么这么冷?

答:“冷”是人类机体对外界温度的主观感受,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物理量;比如在冬天的室外,你用手握住一根钢管,会觉得非常冰冷,但是握住一根木头要好很多,实际上木头和钢管的温度是一样的。

以上差异的原因,是钢管和木头的传热系数不同,但是我们又不能以传热快慢来定义寒冷和温暖,所以“冷”的含意,只不过是人类的主观感受而已。

在太空中,温度低达零下270度,但是因为没有空气,所以太空中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就没有了热对流和热传导,只有热辐射损失热量,而热辐射的传热效率是最低的;比如真空保温瓶,就是利用隔绝热对流和热传导,来达到保温效果。

明白了以上原理,就可以进一步回答题目疑问了:太空中的温度非常低,但是在太空中的物体,热量损失会非常慢,在不考虑气压的情况下,人的身体(干燥)暴露在太空中,并不会马上感觉到寒冷,反而会觉得身体热量难以扩散。

另外,如果在太空中,正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物体,温度会上升到一百多摄氏度,如果人体直接在太空中接触太阳辐射,必定会被灼伤。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太空中为什么这么冷?

太空中几乎没有气体,其空间也及其大,而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辐射,对流。

没有空气等介质的存在则不可能进行热传导和对流,就算它将一个天体(比如陨石)照射至高温,没有类似地球一般的大气层作为保温层,要不了多久,陨石的温度就会以辐射的方式散失。

由于太空中热不能以热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在太空中进行传递时只能以辐射的形式进行传递,但由于空间及其的大,也没有物体阻挡这个热辐射的传递,所以这个辐射就四散开来,所以也不能使太空变热。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