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嬷嬷,林如海对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担心吗?

贾府只派了几个嬷嬷去接黛玉,没有主事人,林如海怎么放心黛玉进贾府呢?黛玉会被照顾好?

林如海安排宝贝女儿投奔贾府时,黛玉的身边当时只跟去了一老一小两个仆人。很多人都以为林家真的落败了,才会让黛玉这样的千金小姐在出行的派头方面失去了气势。其实,并非林家没落了,林如海这样安排,出发点完全是为了黛玉好。同时,他也知道贾母会替女儿安排妥当一切,自然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黛玉身体不好,人多出行路上会影响她的身体

林如海在妻子贾敏去世后,自己身体不好,没有更多精力照顾黛玉的情况,一直担心自己这位从小体弱多病的女儿得不到更好的照顾。

偏偏这个时候,贾府来信,提出希望接黛玉进贾府,便于照顾 。

林如海起初对贾府的这个要求肯定是犹豫的。毕竟自己官至巡盐御史,又是世代官宦之家和书香门第,在自己健在的时候,如果就这么将女儿推了出去,难免会落人闲话,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最后让林如海打消这方面的顾虑,除了他深知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之外,也出于对贾母的充分信任。林如海认为,妻子贾敏是贾母最喜爱的女儿,出于爱屋及乌的原因,黛玉去了贾府,贾母肯定会从各方面庇佑黛玉,并照顾她的日常生活起居,这样肯定比留在自己身边好。

再者,自己哪天要是突然病逝了,届时仍然还得将黛玉托付给贾府照顾,既然是迟早的事情,不如早做决定。

可以说,林如海正是由于对贾府和贾母的完全信任,才提前决定让黛玉前往贾府。

此外,当初贾母盛意拳拳,派人前来接黛玉时,按照贾府行事风格向来高调来看,说明前来接黛玉的人肯定不少。

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去贾府的路上时间比较长,如果林家派出的仆人太多,跟随黛玉的一路上,不但起到照顾黛玉的便利,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大队人马的出行,这对于黛玉的身体肯定没什么好处。

可见,林如海只派了丫环雪雁和一个老婆子跟随黛玉去贾府,应该是充分考虑了路上人多事杂事多的因素,并非林府派不出更多的仆人跟随黛玉,而是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黛玉是投奔不是走亲戚,林家随行人员太多容易惹非议

黛玉到贾府时,贾母看到她的身边只有雪雁和一个老婆子,当时就来了一句,这一老一小,如何照顾黛玉。

可能很多人当时听到贾母这么说,都认为林家在黛玉进贾府这件事上考虑得不够全面。其实,这非常符合林家的做事风格,原因有两方面。

一,林家虽世代为官,但世代书香书家这样的背景,决定了林家做事比较低调,不会像贾府那么高调。对林家而言,实力藏在心里,自己知道就行,实在没有必要刻意张扬。

二,黛玉进贾府是长住的,不是短暂的走亲戚。这个时候如果黛玉带了太多的林家人进贾府,肯定会给人一种炫耀的感觉。

这些人既然来了,贾府肯定要安排,日常生活等等方面都会增加贾府的开销,这也容易为黛玉招黑。而让黛玉只带了两个人进贾府,也同样说明黛玉是千金小姐,身份不会缺少仆人的照顾,这两个人对贾府来说,安排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

可以说,林如海果然不愧是官场方面的老手,以及书香世家的传承人,他在黛玉进贾府仆人随从方面,考虑得非常有远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气派这种事,林家不是摆不起来,而是一切根据需要,需要的时候可以张显一下,不需要的事情就适当隐藏,分寸拿捏得非常好。

此外,黛玉只带两个仆人进贾府,还给人一种黛玉确实孤苦无依,这会让很多人率先在同情心方面,更多向黛玉身上倾斜,这都有助于黛玉更好地在贾府立足。

随行人员太多,对黛玉适应贾府环境不利

黛玉在未贾府前,父亲林如海就跟她说过贾府内部的大概情况,特别是贾府的相应规矩。

当黛玉来到贾府后,从吃饭细心留意贾府的小姐们用餐时,确实真实体会到了父亲所言非虚。

贾府作为一个世袭豪门公府,对外一直崇尚赫赫洋洋,能有多高调就有多高调。这样的人家,不用想规矩都非常多,因为一切事宜皆要符合他们的身份。

如果当初黛玉从林家来贾府,带了很多的随行仆人,首先就会给贾母出一道难题。在她无法将林家跟来的人排除在外之际,只能让他们继续跟在黛玉的身边,这就不方便她将紫鹃专门指派给黛玉了,因为人已经够了,没有必要多些一举。

再者,贾府的规矩那么多,在没有对贾府一切规矩十分熟悉的人指导和提点的情况下,黛玉就算再冰雪聪明,也不可能仅光靠看,就将贾府所有的规矩都学会了。

作为林家的千金小姐,如果她无法尽快适应贾府的规矩,就谈不上和贾府融入一体,要是事事错漏百出,不但会被人笑话林家没教养,也会让黛玉心里难受,在贾府生活的非常郁闷。

这也是林如海当初只安排两个人跟随黛玉进贾府的原因,因为他知道黛玉去了之后,贾母肯定会进行特殊对待和安排,自己确实没有必要添乱,给女儿黛玉找麻烦。

后来贾母将紫鹃给了黛玉,明为伺候她,实际上就是想让紫鹃教会黛玉贾府的日常规矩,便于她可以更好地贾府的环境,生活方面不必过于谨慎小心。

因此,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嬷嬷,林如海对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担心吗?林如海这么安排,真的是一点都不担心女儿黛玉。主要是他对贾母非常的信任,知道贾母会替黛玉安排好一切。当然,林如海这么做,也暗含了他对某些敏感事情预判的智慧,认为只有这么做,才会对女儿黛玉更有好处。

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嬷嬷,林如海对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担心吗?

林如海太相信贾府了,不了解贾府的为人处势,否则不会带着丰厚的家产将林黛玉送进虎狼之窝去过寄人篱下的生活。凭林家的家底,林如海完全可以委托可靠的管家家人将林黛玉抚养成人,没想到投靠亲情却被亲情误了。

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嬷嬷,林如海对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担心吗?

林黛玉进贾府只带一个丫鬟雪雁和一个嬷嬷,他的父亲林如海是不用担心的。我们以第3回文本为准。

①了解贾府的为人。

如他向雨村介绍贾政道:“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之流。″

贾政是贾府的当家人之一,贾府受他的影响,其他人也应该是不错的,都能够崇尚礼节。

②了解贾母对林黛玉的态度。

他向雨村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

贾母乃是贾府中塔尖儿上的人物,所有人都要看他的眼色行动,这一点林如海通过与贾敏的日常生活和自己对贾府的日常观察,他是清楚的。今贾母亲自遣人来接,可见对黛玉的惦念之情,同时也表露出了贾母,只有她贾母照顾黛玉才是他最放心的。反过来,林如海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③了解贾府对小姐们的待遇。

林如海的妻子是贾敏,贾敏来自于贾府。在贾敏去世前,很有可能也向林如海和贾母就林黛玉的生活做了安排,林如海也能够知道贾府对小姐们的待遇的。

2.林如海了解雪雁和嬷嬷。

书中写道:“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己的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名唤雪雁。″

林如海只安排雪雁和王嬷嬷一同服侍黛玉,应该是他最放心的两个人,个两个在林府应该是非常有能力的,而且是被黛玉所欣赏的。林如海不做多的或其他的人员安排,也是她对贾府特别是贾母的理解与信任。

我们对十岁雪雁的认识,不能以现在的习惯去认识,雪雁应该是能够体察他人的心意的,可以比照的是,林黛玉比雪雁小,但林黛玉进贾府时,不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吗”?雪雁即是林黛玉的玩伴,更具有与林黛玉的姐妹情。

我们也不要认为王嬷嬷就有多大年龄,尽管书中这样写:“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这应该理解为是贾母对黛玉的疼爱。

林如海不会给林黛玉选择一个年龄较大的王嬷嬷,第2回写道:“夫妻(林如海贾敏)爱之(林黛玉)如掌上明珠,见他生得聪明俊秀,也欲使他识几个字。″可见林如海夫妻都是重视对林黛玉教育,由此可以判断生活更是应该关心的。

3.贾府贵族出身是有贵族风度的。

①他们各自对待黛玉的态度。

黛玉刚进贾府。

王熙凤说:“ 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

贾赦说:“姐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作伴,也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别外道了才是。″

贾政说:“你三个姐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偶一玩笑,却都有个尽让的。″

王夫人说:“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她去,少什么东西只管和他说就是了。″

这应该是贾府中,最有权威的一个群体,对林黛玉的表态了。这应该在林如海的预料之中的。

②他们各自对黛玉的行动。

添置新衣,让之尊位,小姐的配备(一个乳母,四个嬷嬷,两个丫头,四五个小丫头),特别是安排到贾母处居住,这在贾府中应该是最高的待遇了。谁还不对黛玉敬三分让三分呢?

以上应该就是林如海,放心的把林黛玉安置在贾府的原因了。

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嬷嬷,林如海对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担心吗?

如果带着亲兵卫队,那就不是林如海了。

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嬷嬷,林如海对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担心吗?

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嬷嬷,我觉得这不是林如海对女儿一点也不担心的表现,反而体现出林如海的考虑周全之举了。

天下哪有父母不爱子女?(一般情况下)更何况黛玉的林如海膝下唯一的孩子了,所谓“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林如海同意黛玉去金陵,大有“托孤”的意思。林如海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汝父年已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内顾之忧,如何不去?”

林如海的没有续弦的意思,自己有官务在身,林黛玉年龄尚小,而且体弱多病,估计分不出多少时间来照料林黛玉,男人也没有女人细心,对于体弱多病、又尚小的林黛玉,可能照料得不够周全;

这时候贾母说要林黛玉到身边照料、抚养,贾府家大、人多,可以照拂林黛玉的人也比家里多,上有外祖母、二位舅母,还有像王熙凤、李纨这样平辈的嫂嫂们,跟林黛玉差不多龄的女孩子(迎春探春惜春)也有好几个,林黛玉去贾府,第一有人照拂,第二有姐妹玩伴,对林黛玉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好事。

大家都知道,贾敏是贾母最心疼的女儿(第三回,贾母说“我这些女孩儿,所疼的独有你母亲……)对女儿所生的女儿,又是贾母自己亲口开口说要接过去照料的,没有理由不会照顾好林黛玉;再者,从林如海给贾雨村写推荐信的这件事情来看,他和贾政的关系要好,而且非常欣赏、信任贾政的,所以对于林黛玉去贾府这件事,是非常放心、安心的。

那为什么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嬷嬷呢?有人肯定疑问,难道林府没有人了?雪雁和奶嬷嬷,俩人看起来一老一小,不成样子,其实是非常有代表、比较有身份、脸面的仆人了,这两个都是跟林黛玉日常最重要的人,雪雁是林黛玉的贴身丫头,相当于袭人之贾宝玉。黛玉最贴己的事情,都是雪雁在照料,雪雁虽小,也比较机灵,办事稳妥;

奶嬷嬷是黛玉的乳母,虽然年纪大,也是从小照顾黛玉、非常有体面的身份,(比如贾宝玉的奶妈,在宁国府有多嚣张)俩人都是林黛玉最贴己的仆人,足矣将林黛玉的日常照顾、安排得妥帖。而其他需要做的事情,贾府自有安排,林黛玉有这二人照料,足矣。

置于为什么只带这两个,这毕竟是去别人家,而且是久住,吃喝用度都是在亲戚家,带一大帮人去也不合适,显得野蛮无理了。

而且,带这么一老一幼,不带一帮人,大有对舅兄和岳母表示放心、“托孤”的意思,意思是:“我觉得我女儿到舅兄、岳母府上十分放心,带着两个黛玉最亲近的仆人过去就可以了,相信舅兄和岳母可以将我的女儿照顾周全,拜托了……”

再说林黛玉作为这样的千金小姐,从姑苏到金陵,并非只有这俩人陪同,是贾母命人从金陵到姑苏接的林黛玉,而且一路都有接应、照顾;陪同林黛玉进金陵的还有林黛玉的老师,依附黛玉而行,这一路也是十分妥帖、安全了,林如海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登舟而去。雨村另有船只,带了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嬷嬷,林如海对自己的女儿一点都不担心吗?

黛玉入贾府才为成就宝黛姻缘做了铺垫,黛玉入贾府才给了我们认识她的机会。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唯一的女儿,黛玉在家时都是被当做掌上明珠,仅仅读书都有两个小丫头相伴,可是为什么黛玉入贾府的时候只带了小丫头雪雁和奶妈王嬷嬷,而且来林府接黛玉的人为什么只出现了几个嬷嬷,难道林如海对自己的女儿都不担心吗?事情并非如此,真实的情况且看下文。

第一,贾府派来接黛玉的不少,只是能够见到黛玉只是有身份的嬷嬷

不管贾府还是林家都是世代书香,亦是钟鸣鼎食之家,贾府派人来接黛玉不可能不带足人手。黛玉本来就不想离开父亲,如果贾府真的只来几个人,既是对林家的不尊重也是对黛玉的不重视,那么林如海也不会放心让黛玉跟他们走。正如林如海对贾雨村所说的话,贾府派来接黛玉的人不止一点点。

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

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心疼的孩子,如今她离世了贾母派人来接黛玉自然会派最稳妥的人前来,因为黛玉自身在生病并且要为贾敏守孝,黛玉何时能够上京是一件很不确定时间的事情,所以贾母也不便让家中的主事人前来。

至于为什么接黛玉上船的人是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这是因为男仆是不能够见到黛玉的,这就是豪门之家的规矩,能够指引黛玉登船的人都是比较有身份的老嬷嬷。黛玉乘舟一路北上,其间要花费较长时间,作为随行护送的小厮绝对不会少,安全问题是不用考虑的。

第二,黛玉入贾府是做客,她带去的人很少不能太多,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黛玉此次到贾府是去做客和学习,虽然林家也很有钱,但是去到别人家还是要低调,因此黛玉不能够带太多的人前往,带多了不仅会让人觉得是在显摆,而且也会给贾府带来麻烦。

黛玉带到贾府的人不能多,所以只能够带最有用的人去,而且随行的质量比数量重要多了。黛玉带着的雪雁和奶妈王嬷嬷她们二人都是看着黛玉长大,她们二人也会最护着黛玉的人,黛玉带上她们对于照顾黛玉的饮食起居就足够了。贾府的规矩多,服侍的人也多,每个细节处都有相应的人来打理,所以黛玉也不必带多余的人。

第三,黛玉初进贾府要示弱,带了太多的人贾母就不好把身边的人派给黛玉

黛玉此此去贾府是投亲,在贾府她最亲近的人就是贾母了,黛玉初次入贾府必须要示弱这样即使贾母给予黛玉更多的关照别人也不能说什么。再者贾母身边的有很多得力的丫头,如果黛玉本身就带很多人前来的话,贾母也就不好再安排人到黛玉身边了。

正是因为看到黛玉只带了小丫头雪雁和奶妈王嬷嬷,一小一老都不是特别得力,所以贾母才把紫鹃分为黛玉,让她照顾黛玉也帮着黛玉尽快熟悉贾府里的各项事宜。宝钗入贾府的时候就是各种人员都齐备了,所以不管是贾母还是王夫人都没有再分派任何人给宝钗,这就是黛玉比宝钗更聪明的地方。

总的来说,贾母派人来接黛玉入贾府不可能只有几个老嬷嬷,应该是如林如海所说的很多人。林如海只让黛玉带着一个小丫头雪雁和奶妈王嬷嬷去贾府是林家的懂礼仪,也是黛玉提前示弱为了得到贾母照顾故意为之之举。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