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搬救兵都是去找玉帝,为什么最后师徒四人却成了佛而不是成仙呢?
首先要弄清楚一点,《西游记》写的是一个佛教故事,但很显然整部作品渗透着更多道教精神,应该说作者本身肯定有很深的道教文化根源,这才致使《西游记》这部作品佛道两教的东西混杂。《西游记》不是完全凭空杜撰的小说,他是从玄奘大法师西天求佛为蓝本,加上一些已有的传说故事基础上创作的,作者虽然有较深的道教文化基础,但故事本身的素材限定是佛教故事,这个基础是不能更改的。
玄奘法师本身就是佛教徒,西天求佛,目的是弘扬佛法,他本身就是佛教得道高僧。孙悟空虽然出身与道教,但已经和道教撇清了关系,悟空下山时并无大错,但在他下山时师父与他断绝一切关系。这实际就是为以后悟空遁入佛门埋下的伏笔,否则悟空拜在玄奘法师门下在古代是绝不可原谅的。作者如此安排目的很明显,均衡佛道两家在作品中的影响。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号的灵魂人物,故事原型本身限定必须拜在佛教法师玄奘门下,最后也只能成佛。但作者因为崇尚道家,所以给孙悟空这个关键人物赋予道家出身,将他的一身本事归功于道家。这样就平衡了道家与佛家的影响。
作者本身崇尚道家思想,因为故事原型出于佛家,这个现实是不能改变的,于是作者用了迂回战术,在佛家故事的的基础上,处处体现道家思想,并着重描写了取经途中道家门派神仙的重要作用。这才是题主产生疑问的根本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