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苏联史上最惨失败,基辅战役苏联损失了多少?
两个半月的包围战,数十万人因此丧生,二战史上最大规模包围战,岂止是惨痛二字得以形容?
苏联和德国拼了所有老本,打成这个样子,双方都不满意,尤其是苏联!
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的背景熟读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所谓的巴巴罗萨计划就是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宏观方面的整体规划,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讲一讲德国和苏联是怎么杠上的。
在1941年的时候,是德国控制整个欧洲领土的最巅峰时期,此时他已经控制了包括但不限于波兰、荷兰、挪威等将近16个国家的所有土地,当然这其中也包括那个所谓投降最快的法国。
也正因为如此,后期法国进入联合国之后,整体话语权几乎为0,而他也不得已跟在英国的背后甘愿当小老弟。毕竟在整个二战的过程当中,他的表现实在是不敢恭维,当然后期的时候法国的国际地位也有所提升,这是后话,咱们不做过多讲解。
除此之外,像英国,法国,德国这三个国家的固有矛盾那更是烂了大街,如果讲出来的话,没有三五万字是讲不完的。
当德国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时,他突然感觉天晴了雨没了,自己好像又行了。此时的德国一改之前的战略战术,在之前的时候他非常忌惮和苏联作战,因为如果德国和苏联作战没有完全控制住,尤其是没有控制住英国的时候,就会陷入两面作战。
现阶段虽然英国没有控制住,还成为了自己的死敌,但是整个德国拿出一部分实力来狠狠地揍一下苏联似乎问题也不大,更重要的是苏联这个地方地广人稀,看起来跟软柿子一样,苏联内部还有着大量的资源,这其中最让德国眼红的就是石油资源。
在整个二战时期石油的勘探是有问题的,大部分石油根本没有勘探出来,所以谁能够找到一个石油产地就能够在短期之内扭转整个战局,比如后期的日本和美国开打甚至偷袭珍珠港,也是因为如此。不偷袭没招了,没有石油,那大型机器根本就动不了,像坦克、汽车想要运作起来的话,基本是痴人说梦。
而此时的苏联,在多年之前就已经意识到危机,他们知道德国有狼子野心,日本也有狼子野心,自己夹在中间很是难受。所以苏联一方面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来稳住自己整个战线的 西面,与此同时又密切监视日本,对于日本更是百般防范来稳住整个苏联的东面,东西两边都稳住了,那就加紧时抓紧时间扩产,生产一系列的武器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一场举世罕见的包围战最开始的巴巴罗萨行动的确给了德国显著成绩,整个北部以及中部战线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南部战线并没有太大进展,为啥呢?因为这里有一只规模庞大的部队。
这一支部队因为历史原因,导致并没有太多的重武器,无法给敌人迎头痛击,但是龟缩在一起也很是难缠,而他们盘踞的那个地点就是基辅。
此时的德国面临着分兵作战的压力,要么统帅所有的部队直接进攻莫斯科,要么先把南边的基辅部队通通给灭掉,再要么就是兵分两路,但以当时德国的状态来看,兵分两路太过困难。统帅左思右想之下,决定先以消灭得苏联的有生力量为主,在此基础之上,基辅战役正式爆发。
大家如果能够拿到对应地图的话,就可以发现这属于一次典型的钳形作战,当然对应的地图好像我也找不到,那我暂且讲讲,大家凭空想象一下。德国的第一装甲集群和第二装甲集群在基辅的两百公里的地方会合实现了此次包围圈,而此次包围圈的顺利包围导致整个苏联红军53万余人被彻底包围。
在苏军被包围之后,德国又在整个战场的西南方面进行分割包围。此时的苏联已经意识到了情况不妙,当时的斯大林尽管让此时的元帅下令从西南方面突围,只不过此次突围效果不佳。
西南方面军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一分为六,被德军切分成了六股防御力量。
此次战役,苏联方面有诸多高级将领阵亡,而最终的结果是只有2万官兵逃出德军的围困。当然在战疫之后,德国也进行了大量的屠戮,这一点太过血腥就不再多讲了。
而德国与苏联的损失比理论上来说在1:7左右,苏联方面损失了近70余万人,而德国方面损失了近10余万人。
此次战役对苏联带来的影响当然我们完全可以说此次战役苏联完败,也正是因为这次战役导致苏联如何如何,最终也看出来苏联的军事指挥系统存在着问题,他们在应对强敌的时候不能机动作战,最终导致自己的70万余人白白丧了生命。但是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在这些表面上肤浅的东西都可以被人认知的前提之下,有一股从影子里面走出来的可怕力量正在慢慢诞生,那就是天气。
接下来我讲的这一段话,大家会对基辅战役的影响产生重大转变,那就是基辅战役之后,德军在应对当时状态之下,认为更有理由率领部队往南进攻而往南进攻,错过了进攻莫斯科的最佳时期,使得整个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时间推迟了整整4个星期。
话不多说,大家细品一下就行。
当然,把这些后话以及战争所带来的蝴蝶效应通通排除在外的话,此次战争的确是给了苏联一闷棍子,但是苏联并没有被这场战争吓垮,反而激发了自身的战斗意志。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面,苏联又对德国进行了包围。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后期的苏军进入德国的诸多战役当中,苏联红军反而成为了德国人的噩梦。
有一句话讲得挺好,但是我实在没有查出这句话是谁讲的,我暂且把它摘录过来大家一起看一下:
德国赢得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战争。
时也,命也!
趣谈唐宋元明清:历史爱好者,优质历史创作者,每天分享历史趣知识。关注我,支持原创,每天分享有趣历史知识。
作为苏联史上最惨失败,基辅战役苏联损失了多少?
1941年6月22日,德意志500万国防军越过波苏边境向入侵苏联,苏军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由于准备不充足,武器装备落后,判断错误、战术失误等原因,德国钢铁洪流势不可挡、风卷残云一样向前推进,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来到乌克兰基辅城外,跟苏联庞大的西南方面军狭路相逢。
这时候,德军到了十字路口,希特勒举棋不定,是南下进攻莫斯科夺取苏联首都;还是吃掉基辅的60多万守军,拿下乌克兰粮仓,希特勒犹豫了。
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希特勒力排众议决定先打基辅。就这样德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将第2装甲集群及第2军团从中央集团军调拨出来,向南进军,在基辅以东与等候在那里的南方集团军会师。
装甲部队以每天50到100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与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的像两把铁钳在基辅以东200公里的洛赫维察会师,很快完成了对西南方面军的包围,把数十万苏军装进口袋,这令苏军总指挥布琼尼元帅目瞪口呆。
苏联西南方面军有44师被包围,包围他们的德军只有40个师,按照一般军事理论,没有100个师无法对被包围军队构成致命威胁。
但是别忘了,德军里面有10个速度快得超乎想象的坦克师和风驰电掣摩托化师;而且德军步兵的火炮和迫击炮比苏军多了1倍多,飞机多三分之一。这时候形势对苏军来说危如累卵,唯一的正确选择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是朱可夫关于放弃基辅,撤走这里的苏军去保卫莫斯科的建议,被斯大林粗暴拒绝;
不仅如此,斯大林盛怒之下还解除了他的红军总参谋长的职务,让他担任预备队的指挥官。
就这样,苏军失去了最后一次逃生机会,像案板上的肉任德军宰割。尽管包围圈内的苏军视死如归、英勇奋战,血流成河;尽管有20万基辅人自愿参加了加入守卫基辅的保卫战,但还是抵挡不住敌人空中的狂轰滥炸和地面的钢铁洪流。
1941年9月11日,苏联红军西南方向总司令苏联元帅布琼尼意识到了无力回天,恳求向冲出一条血路,同样被斯大林坚决拒绝。
不但如此,斯大林命令他率领部队,对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发起反击,不经斯大林同意不能擅自放弃基辅。
斯大林对战场局势作出了错误判断,认为苏军只要坚持还能扭转战局,他反而觉得是布琼尼没有抵抗决心,于是就派西方向总司令和西方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铁木辛哥到前线担任总指挥,下令免去了布琼尼的职务。
1941年9月16日,古德里安与克莱斯特的装甲集群在洛赫维察会师,包围圈压缩到最小,西南方面军4个集团军陷入重重包围插翅难飞。
1941年9月16日,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打响了。苏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用血肉之躯冲向德军坦克,但一批批倒在血泊中无力回天。
1941年9月26日,枪声渐渐停止,硝烟慢慢散去,战场上空的血腥味却依旧浓烈,西南方面军却不复存在。
除了2万官兵最后侥幸突围,西南方面军全军覆没。
这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围歼战,苏联 伤亡19.32万人,有65.2万人被俘;德国也付出了沉重打击,有 13.2万人伤亡、
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米斯坚科和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政委布尔米什坚科在最后的突围战斗中阵亡。
第5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将被俘。
在战斗中,德军击毁或缴获苏军坦克884辆,火炮3918门,167架飞机,苏军还损失各种军车3500辆。
具体地说,基辅一战,苏联4个军(第5军、第37军、第26军及第21军)共43个师被消灭,第40军被严重削弱。
总的来说,基辅战役可以说是苏军的一次惨败,德军的一次重大胜利。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基辅战役也是希特勒的一次失败。因为基辅战役让德军错失了在冬季到来之前进军莫斯科的最佳机会,难怪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说:“德军赢得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战争史上最大的战争。”
事实确实如此,基辅战役为苏军包围莫斯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苏军士兵的血没有白流。
作为苏联史上最惨失败,基辅战役苏联损失了多少?
二战苏德战场,无疑是世界历史最大规模战场,苏联原本的“大雷雨计划”没打出,就被德国“巴巴罗萨计划”打个措手不及,巴巴罗萨计原名“奥托计划”可见德国雄心,就是让奥托大帝统一欧洲伟业在现,这就是希特勒野望。
狂妄之人总会有底气而这底气就是在攻打苏联之前战无不胜的500万德国军团。闪电战的荣光无需多言,每个人都知道,白色计划闪电灭波兰,黄色计划突袭法国荷兰比利时,蓝色计划打击斯大林格勒。
而在蓝色计划之前的基辅战役,就是德国,部队应该说是历史上最大包围战的胜利,他的规模和包围人数比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被包围的第六集团军要多的多。
1941年6月22日,德国最重要的战斗计划“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施行,目标只有一个灭亡苏联。
当时德国大军兵分三路
北方集团军群由威廉·冯·勒布元帅指挥:包括第16集团军恩斯特·布施指挥,第4装甲集团军艾里希·霍普纳指挥,第18集团军格奥尔格·冯·屈希勒指挥,第1航空舰队阿尔弗雷德·凯勒指挥
目标:在10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苏联中西部(今白俄罗斯)地区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总兵力为29个师:
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包括第4集团军京特·冯·克鲁格指挥,第2装甲集团军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挥,第3装甲集团军赫尔曼·霍特指挥,第9集团军阿道夫·斯特劳斯指挥,第2航空舰队阿尔贝特·凯塞林指挥
目标:在16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莫斯科,总兵力为51个师:
南方集团军群由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包括第17集团军冯·史图尔普纳格指挥,第1装甲集团军冯·克莱斯特指挥,第11集团军由冯·朔贝特指挥,第6集团军冯·赖歇瑙指挥,第4航空舰队亚历山大·罗尔指挥
目标:在14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展开攻下基辅,再向顿巴斯进攻,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总兵力为63个师。
这三路大军,以南方集团军群兵力最多,高达63个师,他们目标就是欧洲粮仓乌克兰和石油重地高加索,这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希特勒必争原因。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伦德施泰特元帅率领下,按计划攻略乌克兰,目标重点就是基辅。一个多月之后的8月7日,德军兵临基辅城下。
眼看基辅城难守,当时苏军最高指挥官布琼尼元帅曾请求斯大林,放弃坚守基辅,全面撤退,以退为进,在寻战机。
固执的斯大林断然拒绝布琼尼元帅请求,反将他就地免职,由铁木辛哥元帅接替布琼尼,目的当然是要部队继续坚守直到胜利那一刻。可惜的是,临阵换将也没有能挽回败局,9月16日,德军凭借机械化优势,在迂回包围之后,将整个苏联西南集团军80多万人包了饺子。
就此战局变成无法挽回之事态。
被包围的苏联西南集团军80多万人,内无补给,外无援军,上有飞机轰炸,下有装甲部队冲锋,渐渐士气低落。绝望在军营中蔓延,9月20日德军开始缩小包围圈,并占领基辅,无奈突围的苏军西南集团军发起最后的冲锋,最后结果就是苏联军团大部被歼,西南集团军全军覆没,2万人侥幸突出重围,68万人被俘,而被俘的68万人最后也没有多少或者回到苏联。
战后清点战利品的德国人,发现了苏军近900辆坦克。4000门大炮,还有无数枪械和3500辆车辆。
而德军付出的代价不到十万人伤亡,绝望的苏联人最后自己点火将整个基辅燃烧,留下一个残垣断壁的城市给德国人,刚烈的苏联在那一刻显露无疑。
战斗前苏联80万大军,战斗后只有2万人突围,78万人或被俘(68万)或失踪战死(10万)这就是基辅会战的损失。很多人都在说,基辅的巨大损失本可以避免,如果不是斯大林固执己见,不许撤退,苏联军团大部分都可以保存,等待冬天到来在进行反击?
不过看当时苏德战场整体来看,苏联在基辅的顽强抵抗并不是毫无作用,如果基辅不是如此寸土必争,那么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也不会调并南下,没有分兵的中央集团军群也不会因为兵力分散而战败莫斯科。
再大的损失也是为了最终的胜利,不过这胜利实在太过惨烈了,但是和整个二战苏联4000多万人伤亡相比,68万人被俘就不值一提了!
作为苏联史上最惨失败,基辅战役苏联损失了多少?
基辅会战以苏军惨败告终,苏军的西南方面军全军覆灭(五个集团军),66.5万人被俘,德军缴获和摧毁苏军装甲战斗车辆近900辆,火炮3718门以及无数的其他作战物资。西南方面军的基尔波诺斯上将,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军事委员布尔斯坚科阵亡,布琼尼,赫鲁晓夫在基辅失守前夕乘飞机逃走。
作为苏联史上最惨失败,基辅战役苏联损失了多少?
基辅,即今乌克兰之首都基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与德军在基辅爆发了一场持续时间长,投入兵员多的大规模会战。此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包围战。也是德军发起苏德战争后取得的第一场大胜仗。
德军通过闪电战术几乎打遍欧洲大陆各路高手后,开始集中精力对付他们的头号劲敌苏联。1940年8月为攻打苏联而制定了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从1941年6月开始,经过了周密准备的百万德军,开始开赴苏联前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苏德战争至此爆发。基辅会战即是德国入侵苏联的第一场大恶战。
“巴巴罗萨计划”其实是一如既往地延续德军惯用的闪电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从数个方向实施迅猛而深远的突击,以达到占领苏联重要城市完成从苏联内部向外迅速扩大战果的目的。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德国人几乎是倾巢出动,大军压境。以146个师,3580辆坦克,4980架飞机向苏联发起闪电式突然袭击,而苏联方面对德军的大规模行动显然预估不足,防范不到位,至使德军在挺进基辅后,苏军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由于德军前期准备充分,苏军在基辅遭到德军猛烈的攻击。随着战事的推进,德军方面在原来南方集团军群的基础上又陆续得到了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南下的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与第2集团军的支援,此时德军的参战兵力高达100万,已经对苏军西南方面军形成了巨大的优势。同时,陷入各自为战的苏军很快被以压倒性优势的德军分割包围,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围歼战基辅围歼战爆发了。
限于篇幅,这场战役过程我就不过多描述了,相信军迷朋友都知道。单就这场战役的结果,这应该是苏德战争中德国方面赢得最痛快的一场战争,数十万苏军陷入德军的层层包围,几乎成了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战争的结果是苏军损失惨重,而德军不仅一举得到了基辅这座重城,还占领了乌克兰和顿涅茨克这两块战略要地。而德军为此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伤亡十万多人。
至9月26日基辅会战结束,苏军共损失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之大部,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歼灭。近百万红军将士除阵亡者外,有66.5万人成了战俘。德军还缴获坦克884辆,火炮3718门,车辆3 500辆。另苏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参谋长图皮科夫、政委布尔米什坚科等重要指挥将领在突围中阵亡。基辅会战是二战规模最大的一场包围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达到200万人,德军取得了苏德战争的开门红。
作为苏联史上最惨失败,基辅战役苏联损失了多少?
谢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基辅战役,被认为是战争史上最大的一场包围战,战役的结果,以德军大胜苏军惨败而告终,亦是苏联在二战期间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役。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下令,举重兵开始了针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中,由伦德施泰特率领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主要任务是拿下苏联乌克兰首府基辅。
德军从8月7日开始包围基辅,9月16日,包围圈形成。80多万人的苏联西南集团军群,全部被德国人装入口袋中。苏军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不敌德军的大炮飞机和装甲军群。苏军总参谋部虽然也增兵,但都被德军聚而歼之。9月20日,德军攻占基辅。
此战役的结果是,苏联红军第5、第37、第26、第37、第21和第38第40军团大部被歼,导致苏军西南集团军群全军覆没,只有不到2万人突出了重围,约68万人被俘,另有10多万人战死或失踪。被俘的68万人中,最后有多少人活着回到了苏联,没有统计。苏军一名上将、数名少将阵亡,另有数名少将和中将被俘。
德军缴获苏军880辆坦克、近4000门大炮、3500辆军车。基辅战役德军伤亡失踪的总人数,不足10万。德军攻破基辅之前,苏联内卫军放了几把大火、炸毁了许多建筑,大火烧了四天四夜,无人灭火。基本辅城内3.4万犹太人,被德军清理、召集在一起后,开枪射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