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乞哀为何无人救,张辽骂贼为何反得生?
趣谈答案:吕布和张辽有着很大差距性,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吕布见谁都喊爸爸。
三姓家奴的由来大家听到吕布之后,总会给人一种威猛异常的感觉,尤其是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一提到吕布就会想起那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有趣的是在吕布活着的时候,关羽似乎也收敛了自己的些许威风,而且在与别人见面的时候,自我介绍也会异常低调,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武将都不敢压吕布一头。
当然,如果这样说就有点跑偏了,相比较而言吕布最大的成名作就是三姓家奴,而三姓家奴这句话究竟是由谁来说出来的呢?答案是张飞。
没错,在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张飞指着吕布的鼻子说:你这个三姓家奴,而这句话伴随着张飞的大嗓门,整个天下也就都知道这件事情了。
于是当我们去窥探吕布的家族史的时候,不难发现吕布一生认了很多的干爹,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的干哥哥干弟弟,简而言之,吕布把能用的关系通通用上了。
这是一件要了亲命的事情,因为吕布不但认干爹,而且很多干爹都是让吕布给杀掉的。
不行就让吕布给你当儿子吧这句话并不是我说的,也不是三国演义当中的某个小官员说的,是刘备说的。
刘备说这句话是给谁说的呢?答案是给曹孟德说的,也就是曹操。
他最开始抓了吕布之后有惜才爱才之心,想要收拢吕布,而这个时候刘备在一旁紧赶慢赶的说了一句,吕布可以给你当儿子呀。
刘备不说这话还好,刘备一说曹操顿时警觉起来,对呀,吕布之前有很多的干爹,可是这些干爹差不多都让吕布给整死了。
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就导致吕布必须死,如果吕布不死,以曹操疑心疑鬼的状态,吕布也活不了多久。
曹操需要大将军那么接下来咱们就需要分析一下张辽了,张辽为什么能活下来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曹操太需要大将军了,当时的天下曹操尽管非常的强势,但是这个强势也有一个界限,四周都是强敌,曹操需要很多很多的大将军来帮自己打天下。
瞅来瞅去,张辽也就入了曹操的法眼言,曹操最开始的确很硬气,但是曹操给他一个台阶他就直接下去了,就是这样给台阶就下的脾气秉性,让曹操觉得张辽非常的识抬举,既然识抬举,那就可以跟着自己混。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吕布乞哀为何无人救,张辽骂贼为何反得生?
吕布武功高强可以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可是吕布没有立场人品不好。以前认太守丁原为义父,董卓用贾诩的计策用万金收买了吕布,吕布把自己跟随多年的干爹给杀了,目的是为了金银财宝;跟随董卓后享受荣华富贵,又认董卓做义父,在董卓面前是唯唯诺诺,后经司徒王允调拨用绝代佳人貂蝉做诱饵,吕布又反水把干爹董卓老贼一戟给戳个透心凉,吕布杀死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干爹目的只有一个,为了绝代佳人貂蝉。当吕布和张辽战败被捉住时,张辽是破口大骂曹操,是一个视死如归的硬汉形象,曹操不但没有杀他,还亲自离开座位给张辽松绑,吕布是苦苦哀求希望曹操不杀他,但是刘备一句,吕布是个忘恩负义的三姓家奴时,曹操想起了丁原,董卓之死。所以下恨心把吕布杀了,怕的就是自己放虎归山以留后患,也怕自己步入丁原董卓的后尘。
吕布乞哀为何无人救,张辽骂贼为何反得生?
吕布是天下第一猛将,又是三姓家奴,曹操想用又犹豫,就问了刘备。刘备寻思曹操是很有主见的角色,自己与吕布有交往,会不会是试探,不敢为援,却脱口一出:公不见董卓丁原乎?这几乎是绝杀,曹操用不用都是自己事。用了说不定把吕布变成四姓家奴,一杀了之。
而同吕布乞求刘备放生不同。张辽一上楼台,就破口大骂,视死如生,大义凛然,并反讥吕布无骨气。曹操正纳闷,又得红脸关羽下跪求情:张辽是个忠义之士,恳请丞相刀下留人。曹操一向欣赏关云长赤胆忠心,早有纳关之念,就顺水推舟送了云长人情,又得一良将,何乐而不为?
这就是后来关羽被围土山,张辽为关羽求情的回报,历史才演绎了一段关羽“降汉不降曹"的喜剧。
吕布乞哀为何无人救,张辽骂贼为何反得生?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这部书写得特别好呢?除了有猛将们勇武的厮杀,谋士们智慧的角逐,枭雄们权谋的较量,精彩纷呈。细微之处,也能体现出恒远不变的人性。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人生艰难,有顺有逆。有意气风发之时,也有潦倒失意之境。在你得志昂扬的时候,朋友遍天下,皆是锦上添花之辈,如众星捧月,令人得意忘形,以为自己有通天彻地之能;一旦失势,树倒猢狲散,无一雪中送炭之友,走到山穷水尽,茕茕孑立,偌大世界居然无容身之地,头顶上无一片云愿做伴,身旁唯有影子肯相随。
吕布,三分时代的第一勇士,他曾经拥有一切美好:最美丽的女人,最神骏的宝马,最高强的武艺,最英俊的外貌。叱咤风云,横行天下,傲视群雄。那时的吕布意气风发,年轻的血液中涌动着青春的激情,可谓志得意满。
白门楼被擒,吕布陷入了人生中最大的危境,《三国演义》中关于这段描写体现了众人在面临生死抉择境地之时不同的众生相。
一、吕布
1.乞怜
先是乞求,“缚太急,乞缓之!”先是试探一下,如果曹操肯松绑,说明还有饶他一命的机会,但被曹操断然拒绝。
2.怒骂
看到侯成、宋宪、魏续在侧,吕布又怒不可遏,“我待诸将不薄,汝等何忍背反?”但被宋宪怼了回去。
3.再乞求
曹操这边行不通,吕布又转向刘备,希望能看在当初辕门射戟的恩情之下,刘备能为他说几句好话。
4.再怒骂
看到刘备使坏,怂恿曹操顿起杀心。吕布大怒,“大耳贼!世上最无信者!”刘备给他玩阴的,吕布也用这种方式提醒了曹操,刘备这厮不靠谱。
二、侯成、宋宪、魏续
这三位是叛徒,要出卖就出卖到底,向新主子表忠心。吕布骂他们忘恩负义,他们怼吕布只听妻妾之言,不重视将士们的建议。
马屁拍得不错,但曹操多疑,他也曾因女人而误事,还失去了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和猛将典韦。所以曹操根本不会重用这些刻意出卖主公的叛将,一有机会就会派出去当炮灰。
三、陈宫
1.高姿态
陈宫当年是瞧不上曹操的品行而追随的吕布。他是没有任何希望留下为曹操效力的,刘备也不可能为他说好话。陈宫要表现出一种高姿态,侃侃而谈。
2.保家人
怕曹操绝他的后,“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将曹操架到一个高度,免得曹操生了恶念。
3.不顾而去
陈宫得到了曹操不伤其家人的承诺后,再不发一语,不顾而去,“伸颈就刑”。曹操还是做出一番挽留之意的。
四、张辽
1.骂吕布
张辽一进来,先骂吕布是匹夫窝囊废,“死则死耳,何惧之有!”以展示自己的大无畏精神。
2.骂曹操
又骂曹操是“国贼”,恨当初没有在濮阳城中烧死他。
3.投降
关羽求情,曹操有了台阶下,饶过张辽。张辽一看生机陡现,立即投降,死里逃生。
五、刘备
1.下黑手
吕布求情,刘备很清楚吕布不可能存活,曹操征求他的意见只是一种试探,刘备没有上当,反而黑了吕布一把。
2.求情
张辽怒骂曹操,曹操举剑来杀,刘备反而赶紧冲上来拉住了曹操的臂膊。这就是有眼色,能猜透曹操的心思,赶紧给曹操布台阶,摆梯子。刘备这是真正优秀的人才。
六、曹操
为什么说曹操是奸雄呢?看看曹操的作为,他是这部大剧真正的导演兼演员。他让每个人轮流出场,尽情展现自己的演艺才能,而曹操策划了剧情的发展走向,还给每个主演员当配角,搭台词。在戏中陆续展现了得意、犹豫、恍然大悟、惋惜、愤怒、由怒转喜等各种演技,功底还是很深厚的。
让吕布拼命求活,让陈宫绝望求死,让叛徒们展示忠心,让刘备展示阴狠,让张辽死里求生,让关羽下跪求情。
吕布是根本不可能存活的,诸侯之间的争斗,做为一方主公,想留活下来那是有条件的。比如说曹操饶过了张绣,那是因为贾诩抛弃了张绣,以张绣之能力和智慧掀不起浪花来;刘备入川放过了刘璋,那是因为刘璝、张任这些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忠臣猛将都死了,剩下的是些墙头草。曹操怎么不肯放过刘琮?袁绍的三个儿子,曹操饶过了哪个?赤壁之战,如果曹操获胜,攻取江东后他能饶过孙权吗?后来蜀汉灭亡,刘禅能活,那也是因为姜维死了。
张鲁、刘绣、汉献帝、刘璋、刘禅这些人能活下来,可不是因为他们大智若愚,政治头脑精明,恰恰相反,那是因为在别人的眼中,他们连蝼蚁都不如,根本构不成丝毫威胁。
七、高顺
在这场精彩的大戏中,有个人很不配合,严重违背了曹导演的意志――高顺。
众人纷纷登场,各飙演技,但高顺却不愿做演员,他连观众都不想当。看着大家卖力地尽情表演,高顺是默然不语。曹操问他“汝有何言”,高顺仍不语一发,没有一个字的台词。曹导演勃然大怒,给他发了盒饭。
有些人真的很值得我们尊敬。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有的口若悬河,有的信誓旦旦,有的激情荡漾,有的天花乱坠,山盟海誓。但真正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全都扯淡。肯陪你走到最后的那位,从来不会多说一句话。
但我认为,在这幕精彩的大剧中,高顺是唯一值得我们尊敬的。生死荣辱之间,只有他才是愿意留下来陪你到最后的那个人。
吕布乞哀为何无人救,张辽骂贼为何反得生?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先后击败刘备与夏侯惇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张辽及其主公吕布被手下出卖,城破被俘,张辽被收入曹营而吕布却被处死。吕布多次叛逃,反复无常,更让其声名狼藉。
自古便有之,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虽然为将勇猛,但是作为三姓家奴的男人,确实很让人忌讳,因为吕布的武功那是没得话说,但是人品就不好说了。
吕布的义父众多但是都没有好下场,他曾经先是认兰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为丁原四处征战,但是最后在董卓的勾引利诱之下,在丁原与董卓交战时,一下跳出来杀了义父丁原,将丁原的人马地盘全部收编后就拜在了董卓的门下,认董卓做了义父。可是后来大家也都知道吕布戏貂蝉,最后王允的劝说之下把董卓杀死。多次易主反复无常的小人被戏称“三姓家奴”。
吕布兵败被曹操生擒活捉,曾有意效忠曹操,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其实曹操颇为心动,虽然曹操很爱才也很想把吕布收纳为己用,但在一旁的刘备早已经对吕布恨之入骨便说:明公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和董太师的吗!最终吕布被缢杀,然后枭首。
张辽的忠义无惧生死的态度,也让曹操动容。反观张辽张辽一生追随了五个主子,也一直在寻览明主,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求贤若渴的曹操还是希望把张辽收入帐下,作为曹营的五子良将之首的张辽自然有曹操欣赏的地方。
因为战败被俘,张辽曾拒绝投降,并大骂曹操,只恨当年濮阳城中没有将其烧死,激怒曹操。曹操举剑向张辽刺来,被刘备拦住。此时,关羽向曹操下跪,求情道:“我愿以性命担保文远,他是一个少有的忠义之士。”玄德攀住臂膊,云长跪于面前。
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当留用。”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如果想杀何必亲自动手,曹操有意拔剑试探,看张辽并无惧色更合曹操心意,加上刘关求情,张辽被曹操的诚心所感动,况且此时吕布已死,他投降也不算是卖主求荣。
三国演义也把吕布的反复无常,多次强调弑主小人显现的淋漓尽致,也把张辽忠心为主和兢兢业业做到了极致。特别是在加入曹营之后,张辽也就认准了曹操这个唯一的主公。而纵观张辽行事,他也开始处处为曹操的利益考虑。
吕布乞哀为何无人救,张辽骂贼为何反得生?
对很多人来说,吕布就是一个祸害,不可能被自己所用;对很多人来说,张辽是将才,甚至帅才,是可以为自己所用的。张辽身处险境还能保持本色,更难得!吕布虽然一世英雄,却在关键时刻贪生怕死,更显得已经失去利用价值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